学生吃饭钱也成唐僧肉,浙江金华12校长落网教育局长湿鞋

作者&投稿:蛮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不是说好10%吗?”“学生都在你送的菜里吃出虫子了,我压力很大,提到20%!”“好吧……”这不是菜场里的讨价还价,这是一个小学的校长在和专门配送学生营养午餐的老板谈回扣。于是,孩子交给学校买饭的钱,最后“营养”了贪婪的校长。8月4日,浙江金华永康检察院反贪局透露,这样的“蛀虫”校长,一下就抓了12个;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最后发现教育局长也“湿了鞋”。(京华时报8月7日)

在一些公益组织筹款为西部地区孩子解决“营养午餐”的背景下,发达地区却出现连学生“营养午餐”的钱都要克扣,而且涉及当地的教育局长、十多名校长,这样的“腐败窝案”,让一些网友感慨,教育系统的腐败,已经没良心到了这种地步。

为什么会如此?笔者看到三方面意见。一是贪腐已经成为一些当权者的习惯,不管这钱是用来干什么的,只要有利益,就想办法贪占;二是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管不力,这一“窝案”要是没有家长举报,回扣的利益链条,到现在可能还牢固不破;三是贪腐的代价太小,有网友认为,这类事在各地中小学绝非个例,他们被抓,不过是贪得太厉害(弄得食堂伙食太差)、运气不好罢了(当地检察机关认真启动调查)。

以上意见都有道理。可问题是,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曾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教师利用教学活动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物品销售方财物,为物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定罪处罚。对此,教育局长、校长难道不明白,连普通教师收回扣都将问罪,况何自身担任重要职务,而且教育局长是国家工作人员呢?

之所以有法律明文规定,而校长们充耳不闻,继续自己以前的“习惯”,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或不在于上级监管不力,以及他们“昧良心”的侥幸心理——对于贪腐者,拿“良心”说事毫无意义,贪占学生吃饭的钱,影响学生的健康,而校舍基建中的贪污,不是把学生的生命财产当儿戏吗?挤占、挪用教育经费,不是漠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吗?——而在于目前中小学的管理制度,让教育局长、校长拥有不受制约的权力。政府部门官员、校长可以拍板决策学校事务,普通教师、家长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这给官员、校长很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今年5月20日,央视新闻1+1节目报道,贵州省罗甸县县委书记沙先贵在谈到当地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时说,“在两个月之内,这24个食堂要全部建成,这样就使这九千名学生有地方吃饭。总共我们算了一下,连食堂、宿舍大致要1.6个亿。”这句话旋即引起网友的关注:建24个食堂,需要1.6个亿?平均一个要600万?新闻没有透露更详细的信息——因为沙书记还谈到要建宿舍,所以无从判断这1.6个亿究竟合理还是不合理,但是,从网友的关注中,我们需要警惕,政府能接手“小餐桌”,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却必须建立透明的财务体系和学校管理制度,否则这块新增的投入,很有可能制造形象工程、滋生腐败和浪费。这和眼下学校校长贪占学生的吃饭钱,是一个道理。

如果有民主决策机制,实施免费午餐计划,虽然是政府和社会公益资金买单,但家长和学生对午餐的质量,也应有发言权——说到底,政府的投入,用的也是纳税人的钱,要让国家的补助不被克扣,午餐的卫生安全有保障,有必要建立家长参与饭菜单的确定以及监督饭菜质量的机制。而且,包括学校食堂建设等事宜,家长也应该有权参与监督,这是确保建设资金公开、合理使用的重要方面。而像学校食堂营养餐配送这类事务,按理,是应该进行公开招标,并由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参与投票的,如果学校采取这样的决策程序,那么,定价将是公开、透明的,中标方的服务质量,也将处于教师、家长的监督之下。很显然,这样一来,老板找到校长,和校长谈妥之后,就可以获得生意的事,将不可能发生。没有最终决策权的校长,也就难以用权力去谋求利益。简单地说,在这种决策机制下,校长将没有多少“职务之便”。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长们,有着太多“职务之便”——从招生,到教师招聘、考核、晋升,再到学生的评优、推优,学校的基建、后勤、财务等等,而且,这种“职务之便”,还与上级管理部门以及政府机构的“职务之便”互相交织,形成了一张让他们感觉比较安全的权力之网和利益之网,因此,也就大胆地利用“职务之便”,实施权钱交易。试想,作为上级的教育局局长都参与其中了,小学校长们还有啥不放心的呢?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监管、以及事后的处罚,并不能根本扭转这种现象,而只有从改革中小学管理,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着手。我国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这实质就是限制、约束校长的行政权,让学校办学决策公开、透明,且广泛代表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这是消除日益严重的教育系统腐败的必然选择。没有学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寄望学校领导的良心、道德操守,以及上级部门的严格监管,其结果就会如眼下:在各方高度重视治理腐败,校长们在各种场合大谈以人为本时,学生的吃饭钱,也成了唐僧肉。

~

学生吃饭钱也成唐僧肉,浙江金华12校长落网教育局长湿鞋
答:今年5月20日,央视新闻1+1节目报道,贵州省罗甸县县委书记沙先贵在谈到当地解决学生的就餐问题时说,“在两个月之内,这24个食堂要全部建成,这样就使这九千名学生有地方吃饭。总共我们算了一下,连食堂、宿舍大致要1.6个亿。”这句话旋即引起网友的关注:建24个食堂,需要1.6个亿?平均一个要600...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书1——12课内容,不要讲解,不要备...
答: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

许多妖精吃人生吃,为啥逮住唐僧却洗干净弄熟吃?
答:一、唐僧肉太过于金贵虽然在书情节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吃了唐僧就可以长生不老,但是这些妖怪大都是非常相信的。当妖怪费劲了力气,好不容易打败了那毛脸雷公猴子,把唐僧抢到手之时,自然也不会像吃普通人那样直接生吃掉,毕竟这样太过于暴殄天物了。是嘛,唐僧肉既然这么金贵,必须要精心烹饪,细细品尝才...

为何西游记中的妖怪都要把唐僧肉蒸着吃,而不直接生吃?
答:所以唐僧取经根本不会有什么真正的大危险,当然为了取经工程让人看不去不那么容易,佛祖和观音菩萨又特意放风出去,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对于这样的谎言,一众大妖精王们也心知肚明,所以选择将唐僧肉蒸着吃,而不是直接生吃,

世纪繁华生存强的生肖是什么?
答:《西游记》中第20、21回中想吃唐僧肉的黄风怪,是黄毛貂鼠精,本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因偷了如来琉璃盏中的清油,畏罪逃到人间作怪。第80-83回中的鼠精,一心想和唐僧婚配,被孙大圣查出底细,原来是金鼻白毛老鼠精,也在仙界偷过香烛,能幻化美女、自称“半截观音”、“地涌夫人”,跟天上的托塔天王、哪咤三太子套...

有哪些昆虫可以做成美味的佳肴?
答:最经典的吃法有:油炸蝗虫、红烧蝗虫、碳烤蝗虫等。第二种:蚕蛹 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蚕蛹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与猪里脊肉相当,且没有过多的饱和脂肪。同时蚕蛹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利用率较高,是...

跪求六年级整学期数学、语文、英语的复习资料!2011年的苏教版的,知道...
答:4.读《西游记》,我认识了 唐僧和 孙悟空。读《三国演义》,我认识了 的关羽、 的诸葛亮和 的曹操。《水浒传》中我敬佩的人物是 ,因为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还有一部是 ,主要人物有 、 等。 五、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7分)( )它是生命的源泉、阳光。( )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

西游记:为什么捉到唐僧以后不一刀砍了,反而磨磨蹭蹭?
答:但是为什么怪物抓到唐僧后不咬死或者直接吃了?很多人认为妖怪都是动物培养出来的,没有那么多思想,所以第一次不吃唐僧肉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愚蠢的。其实要抛开唐僧的主角光环来分析。毕竟唐僧是取经路上的主角。如果他死了,吴承恩会怎么走下去?所以我们先抛开“杠杆的本质”这个话题,说说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