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讲究形散神聚,意境深邃,中国当代的“散文八大家”都有谁? 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菜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化苦旅》等。

2.金克木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字止默,安徽寿县人。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代表作品有《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等。

3.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闲情》《繁星·春水》《小桔灯》等。

4.秦牧

秦牧,1919年生于香港,广东澄海人。中国散文大家,中国作家、中华书局广州编辑主任、《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代表作有《土地》《长河浪花集》等。

5.汪曾祺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6.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乡愁》《听听那冷雨》《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分水岭上》等。

7.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等。

8.张中行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文言津逮》《顺生论》《横议集》等。



冰心、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秦牧、汪曾祺、余光中、余秋雨

贾平凹的散文写得真是好!

说法一:冰心、季羡林、张中行、金克木、秦牧、汪曾祺、余光中、余秋雨

说法二: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张中行、冰心、余光中、贾平凹、刘亮程

林清玄,汪曾祺,余秋雨,张中行,冰心,余光中,贾平凹,陈所巨。

散文的意境深邃,韵味悠长表现?~

、特点  (1)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2、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3、分类  常见的散文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讲究形散神聚,意境深邃,中国当代的“散文八大家”都有谁?_百度知...
答:1.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化苦旅》等。2.金克木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字止默,安徽寿县人。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

中国古代散文的特征
答:关于中国古代散文的特征如下:1、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从根本上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

散文的基本常识
答: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

散文的文体特点是什么
答:1、形散神聚:“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2、意境深邃: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

散文的文体特征发展历史分类阅读策略是什么?
答:1、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2、散文的发展历史是:先秦: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汉: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宋: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

我国古代散文的特点是
答: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2、意境深: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行文...

散文的文体特征,发展历史,分类,阅读策略是什么?
答: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散文的发展历史:先秦: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两汉: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

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答:散文应该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的特点。形散者,题材广泛、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者,中心集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意境深邃,注重表现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散文的语言要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散...

散文的特点
答:散文的特点在于其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散文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记叙文体裁,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作者可以淋漓尽致地将真实情感抒发出来,用浅白、幽默、个性的文字向读者传达各种各样的内心独白。不过想要写好一篇散文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写作功底,因此不建议在高考时选择散文...

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答: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特点 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