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一年读50本书?

作者&投稿:曲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可能对于很多阅读大咖来讲,一年读50本书材质是入门级,实际上就是一周读一本书。
但是对于很多一贯以来不常读书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开始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去看看自己以往定的个人计划,关于个人成长类的读书计划都实现了吗?
很多人都有多读书的愿望,但是一年到头发现真正读的书可能不超过2本。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阅读不是靠意志力,学习是非常反人性的一件事情,人们爱吃,爱睡,爱玩,这是天性。
要想学习就要天天和自己打仗,但是人的意志力真是有限的。
我们的意志力资源其实是有限的,比如上午被耗费的太多,那下午就不太能进行需要意志力的事情。
由此呢,我们会得出结论,很多事情你坚持不了,是因为你太依靠你的意志力,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自控力。
——查尔斯·都希格
你需要依靠的是习惯,因为我们有意识的行为其实是有限的。
我们为什么可以一边开车一边聊天?
因为开车是习惯行为,习惯就是我们脑中设定的程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重复动作,不需要再耗费我们的意志力资源了。
所以说把需要做的事情变成习惯是最正确的路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呢?给大家以下的几条建议,每一条都非常的好用。
第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阅读。
我之前计划着晚上睡前读书,但是一到了晚上,意外就太多了,比如说晚上临时有聚餐,回来已经很晚了;
比如说白天忙了一整天,回家倒头就睡,读书的习惯一直就没能规律地建立起来。
对于有孩子的父母来说,可能时间更是不可控,带孩子本来就是非常累的事情,最终倒头和孩子睡在了一块。
有孩子的成年人应该深有体会。
后来我发现我有早起的时间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后来我就改为了早起看书。
最开始当然也会有很多的困难,比如说起不来呀,起来之后哈欠连天呀,这都是开始。
一旦你坚持过开始的阶段,后面你会发现一到点儿你的头脑就会异常清醒,生活中就自动开启阅读的效率非常高。
第二,输出和输入相结合,有正反馈才容易坚持。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有道理的。很多人貌似读了不少书,但是回过头来发现啥都说不出来,这是因为它缺少有效的输出。
为什么输出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呢?
输出有两种形式,读书笔记和文章,或者是视频,只要能沉淀成实实在在的内容,都是比不做更容易坚持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的笔记本中已经有了两千的读书笔记,和你的笔记本中空空如也,哪一种情况下更容易坚持。
更重要的是输出是基于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了书,前面读后面忘,或者隔几天再翻和新书一样,就是因为没有输出。
只有输出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第三,打造适合阅读的专注环境,这个环境呢包括两个方面,物理方面和信息层面。
物理环境呢,包括你的书桌、桌面是否整齐,你的学习用品是否准备齐全,
你不能刚开始读每两页就起来找一只笔,再坐下一小会儿,再起来去倒杯咖啡、倒杯茶,
这样的行为会打断你的阅读,影响你的专注力。
那信息层面,包括你在读的过程中是否会有新的信息进来,比如说微信啊、QQ啊、邮件等等,
这一切在你阅读之前你需要设置好,你可以把它静音。
当然你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时间段来做这件事,很显然上班的时候也是不适合的。
第四到,找到适合的组织群体,他律带动自律。
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一个人是很枯燥的很难跑下来的,但是有人一起,甚至有人领跑,还可以取得好成绩。
你可以去找一个读书类的组织加入,他们里面呢都是一些爱读书的人,大家读完之后会经常讨论,这样的氛围有利于个人的坚持。
整体社群的氛围带动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每天群里的同学都在积极的打卡,那在这样的氛围里你是不好不坚持阅读的。
第五,读同一领域的书,理解力最大化,才有利于坚持。
为什么很多人无法建立阅读习惯?因为他读书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今天读一本心理学,明天读一本文学、后天读一本心理学,
对一个领域知之甚少,好读这个领域的书理解率就不高,那读不懂就不容易坚持。
建议新手小白在阅读之初,先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
集中去读这个领域的书,这样理论和理论之间就会发生串联和碰撞,你的理解力就会提高。
你越是读得懂,就越越有成就感,也就越有兴趣,读习惯就更容易建立。
就这样坚持下去,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然后你会发现一些比较底层的认识和规律,进而再去涉猎其他领域的书籍,也不会那么吃力了。

~

一年读50本书是什么概念?
答: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会尝试一些技巧,例如把书籍分成若干章节,每次读完一个章节就休息一下,这样可以避免疲劳和视觉疲劳。我也会做一些笔记,记录下一些重要的观点或者收获,以便于日后回顾。总之,50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适合的阅读量,既不会消磨太多时间,也不会让我感到压力太大。我相信,通过一年...

一般人一年能读几本书?
答:如果你喜欢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每天晚上睡前阅读,那么你的阅读数量可能会增加。相反,如果你的阅读习惯被其他活动所取代,那么你的阅读量就会减少。因此,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以上多个因素。如果你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来阅读,并且能够保持稳定的阅读速度,那么一年内可以读完20-50本书,甚至更多。

一年可以读多少本书?
答:这会导致一年能读的书稍少一些。如果时间比较充裕,那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阅读,读的书自然更多。综上,根据我的阅读条件和情况,我作为一名积极读者,一年能够读完的书数量在30本到50本之间是比较正常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但只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年读30本左右的书还是可以达成的。

普通人一年读多少书?
答:一年可读书量可能比较大。综上,一般人一年阅读书籍数量在10本到100本不等,这还取决于个人的阅读习惯、程度与条件等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也会引起较大差异。类比普通读者,资深读者和专业读者一年阅读量也往往在该范围之上。但总体来说,一年50-70本书是比较常见的量级。

人一年能读多少书?
答:一般来说,对于热爱读书并且投入2-3个小时左右时间的人,每天读一本200-300页的中等难度书籍,一年可以完成100-200本书。如果是文学名著或专业书籍,那么一年50-100本也是一个不错的数量了。当然,读书数量并不等同于阅读质量。有的人一年读少量书,但都很精读,有深刻理解,这比读大量浅显书籍更有意义。

职场人一年读200本书,可能吗?
答:2、读书技巧能不能开挂 刻苦训练后可以开挂,开挂后可一年读200本书,否则免谈。阅读层次分为四级,从低到高依次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对比)阅读,层次越高,难度越大,耗费时间越长。熟练掌握后,层次越高,效率越高,阅读也更有深度。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论说类100本,小说50...

快速阅读——一年轻松读完一千本书
答:        快速阅读的收获是传统阅读的4~5倍。但实际上呢?如果都按10年后只能记住1%来折算,就是几十倍,甚至更多。  如果我们每周能拿出2~3小时来阅读。那么如果第一年能坚持读完50本书,第二年就可以轻松读完100本书,第三年就可以轻松读完200本书,第四年就...

一年读多少本书最合适?这是我看到的最靠谱回答
答:读书的数量成了很多人炫耀的资本。越来越多爱读书的人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开始自我怀疑起来:我是不是书读得太少了?当然不是。麦肯锡韩国公司创始人、《零秒思考》的作者赤羽雄二在他的新书《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中提出了一个观点:30岁之前读完300本书、之后每年读50本书就足够了。如果超过这个量...

一般人每年应读多少本书才适合?
答:对于那些热爱阅读且具有充裕时间的人来说,建议每年读50本或以上的书籍。这可以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技巧,并激发想象力。此外,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小说、自传、科学、哲学等,也可以拓展阅读者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但是,对于那些忙碌的人来说,每年读50本书可能...

一个人一年能看多少本书?
答:我一年能读50本书 一年之内要看多少本书,这既没有什么规章制度可循,也无什么科学规律可依。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既要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又得看自己的能力怎么样,还得看看的什么书。1、搞清楚自己的阅读需求 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很重要。在看书之前,我们问问自己:我为什么看书?因为工作中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