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目标的重新界定

作者&投稿:侯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组织中的内部控制目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查错和纠弊,而是涉及到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多元化、纵深化的趋势。
1、确保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目标,要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就必须及时对那些构成组织的资源(财产、人力、知识、信息等)进行合理的组织、整合与利用,这就意味着这些资源要处于控制之下或在一定的控制之中运营。如果一个组织未能实现其目标,那么该组织在从事自身活动时,一定是忽视了资源的整合作用,忽视了经济性和效率性的重要性。一家医院有优秀的医生、能干的工作人员和先进的设备,但如果这些条件没有充分用于医疗,这家医院是没有效率的。例如,如果病人因为医院不良的饮食而不能使患者痊愈,这家医院就没有实现其目标。因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就是直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所有的组织活动和控制行为必须以促进实现组织的最高目标为依据。
2、服从政策、程序、规则和法律法规。为了协调组织的资源和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将制定政策、计划和程序,并以此来监督运行并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组织还必须服从由社会通过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则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因素等所施加的外部控制。内部控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这些外部限制因素,就会威胁组织的生存。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保证遵循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则。
3、经济且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因为所有的组织都是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运作,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取决于能否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制定和设计内部控制必须根据能否保证以最低廉的成本取得高质量的资源(经济性)和防止不必要的多余的工作和浪费(效率)。例如,一个组织能够经济地取得人力资源,但可能因缺乏必要的训练和不合适的生产计划而使得工作效率很低。管理者必须建立政策和程序来提高运作的经济性和效率,并建立运作标准来对行动进行监督。
4、确保信息的质量。除了建立组织的目标并沟通政策、计划和方法外,管理者还需利用相关、可靠和及时的信息来控制组织的行为。事实上,控制和信息是密不可分的,决策导向的信息受制于内部控制,没有完备的内部控制便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也就是说,管理者需要利用信息来监督和控制组织行为,同时,决策信息系统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也依赖于内部控制系统来确保提供相关、可靠和及时的信息。否则,管理者的决策就有可能给组织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与确保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的正确性的控制相联系。
5、有效保护组织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组织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如果资源不可靠、损坏或丢失,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保护各种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一是确保这些资源不被损害和流失,二是要求确保对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必要的维护。
在现代社会,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遗失、损坏和失窃也会影响组织的竞争力和运作能力。因此,一个组织的数据库必须防止非授权的接触和使用。
人力资源是组织获得竞争力的根本性财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一个组织行动能力的“放大器”。一个组织的员工队伍代表了组织在培训、技能和知识上的大量投资,其作用是难以替代的。因此,工作环境,尤其是内部控制环境不仅要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要培养其对组织的忠诚。



内部控制的目标~

视野咨询认为,内部控制目标, 简单讲就是决定内部控制基本方向一个点,从内部控制理论的沿革过程来看,内部控制概念大体经过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等几个主要阶段。可将内部控制目标的要义归纳如下:
  1、经济、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2、按管理当局一般的或特殊的授权进行业务活动;
  3、保障资产的安全与信息的完整性;
  4、防止和发现舞弊与错误;
  5、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并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问题一:内部控制目标的局限性有哪些?
  1、会计中关于资产的概念排斥了一些重要的经济资源,如人力资源及其信息。要达到组织的目标,必然要对这类资源加以保护,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否则,人的能力和知识也会被破坏或流失到其他组织中去。同时,信息也有可能被偷窃、滥用和收买,因此,只注重信息的完整性而忽视其安全性同样是片面的。
  2、传统理论强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因为会计信息系统也应收集许多非财务信息,所以内部控制需要保证所有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都是准确和可靠的。
  3、传统理论只强调了经营效率,忽视了作为衡量一个组织业绩的经济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效率是对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计量(有效的经营在生产过程中以最低的消耗生产产品),经济性衡量投入的成本(经济的经营以低成本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有效性涉及到与目标相应的实际结果。
  4、传统理论隐含地强调了内部控制的消极作用,即只强调用以阻止和防范不必要行为的特定政策和程序,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既“防止”又“激励”的双重功能。“控制”并非简单而机械的“限制”,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效果,内部控制一定是一个组织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机制。

问题二:如何实行内部控制目标?
 1、适应外部控制环境,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2、员工的积极性是决定内部控制运行的行为因素。
 3、控制成本是衡量控制效益的关键因素。

问题联想,解决内部控制目标的形成原因和实现途径,那困扰内部控制实行的因素有哪些?中小企业该如何实行内部控制?详情请关于视野咨询内部控制官方微博。

B.整个期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目标的重新界定
答: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组织中的内部控制目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查错和纠弊,而是涉及到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多元化、纵深化的趋势。1、确保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目标,要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就必须及时对那些构成组织的资源(财产、人力、知识、信息等)进行合理的...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答:视野咨询认为,内部控制目标, 简单讲就是决定内部控制基本方向一个点,从内部控制理论的沿革过程来看,内部控制概念大体经过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等几个主要阶段。可将内部控制目标的要义归纳如下: 1、经济、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2、按管理当局一般的或特殊的授权进行业务活动; 3、保障...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答: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根据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包括五大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目标有哪些,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3)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途径。1、适应外部控制环境,改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目标有哪些?
答:具体如下:一、内部环境控制 在内部控制中,环境控制有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个是人,一个是组织。1、人是控制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他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控制的客体。内部控制目标最终分解落实到企业员工,员工素质对控制的实施有较大的影响,内部控制的作用在于激发员工实现控制目标的积极性。

内部控制五大目标指什么
答:内部控制五大目标如下:1、有效性和效率目标(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内部控制旨在确保组织的运作有效和高效。这包括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作过程的优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2、可靠性目标(Reliability):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确保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这意味着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答: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

2013高级会计师辅导: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与要素
答:(一)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1.促进遵循国家法律法规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目标?
答: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1.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它们首先是为了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可以说渗透于一个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单位内存在...

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答:1、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与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控制环境中的要素有价值观、组织机构、控制目标、员工能力、激励与诱导机制、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规章制度和人事政策等等。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不管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