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作者&投稿:敛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教学一直沿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传统模式,高耗低效。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传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读的道理,就是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进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从纠正句读到有节奏,最后抑扬顿挫地表达感情,这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一次审美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多媒体朗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诵读,首先要“明读音”。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或学生听多媒体朗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另外,还要“明句读”。中学文言文教材都已断句、标点,句子停顿易于掌握,难的在于一些复杂的句子内部的语法停顿问题。例如《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古文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可以”古义是:可以凭借,而“以为”中间省略了“之”。因此这句应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而不可误读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通过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并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并且将朗读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孤立地把它当作某一个教学环节。其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的确,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言文时应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时效性。除了上面的朗读方法外,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方面我还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适当的导入,创设情境,把学生领到文言文的课堂中来,让学生感到走进去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先把电影《花木兰》里面的精彩片段播放给学生看,以此激发起他们学习此文的兴趣。

2、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精选或加播与课文或作者人物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时,就适当的讲几个与孙权,吕蒙有关的历史小故事。在学习《论语》时,就简要讲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使学生受到触动,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情景剧,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言文课文,可以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自主编排情景剧,然后表演,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细柳营》这篇课文时,就尝试了一下,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并且运用适当的内心独白,略微夸张的表演将周亚夫将军的性格,表演得十分的到位,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4、复习文言文可以搞知识竞赛形式。以“开心100”的形式举行知识竞赛。利用学生竞争的心理巩固知识点。

总之,在每节课的具体设计上,或者创设情境、引人入胜,或者设置悬念、促人探索,或者……,教师需要找到一定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古文教学的实效性。

三、改老师串讲为学生研讨

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一种意识——主动学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主动去解决。
笔者认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作为突破口。“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因此教师应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全面地动起来,使其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手段。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牢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求理解,不让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叶圣陶先生也说:“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老师就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二语,不要啰里啰嗦,能给他们开窍就行。老师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这段话不仅适用于现代文教学,也适用于文言文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把每篇课文在课堂逐字逐句的翻译,重点词语要重点提醒。让同学轮流翻译每段,不对的你和同学们一起帮忙改正。主要是多用,多说,说的多了就记住了。用的多了就会用了。还有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等等要教会学生自己要能认出来,知道怎么翻译。

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思想与教学方法的提升是教学效率的最好途径,否则,文言文教学只会徘徊在低水平而又机械化的教学方法中,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寻找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答:二、如何有效背诵高中文言文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即不仅能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翻译的效果。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

高中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答:所以说,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必须加强诵读教学,要从以老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生练习诵读为主,把讲翻译、谈语法转移到指导学生诵读上来。 1.对学生的诵读加以科学指导。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词,又间有通假字和破读字,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认真训练,...

高中文言文怎么教
答: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基础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文言文教学可以先从优化朗诵,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源于诗歌,而且素有诗、乐、舞一体化的传统。古时候人们所创作的诗词,除了朗读记诵以外,往往还要配上音乐和舞蹈来表演一番。 文言文就是在这种表演性诗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除了有对仗、排比...

高中文言文如何上课
答: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姚姬传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 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读的道理,就是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熟悉词汇和...

如何上好高中的文言文课?
答:这一课型,以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取向,可以清晰地解释、示范,并且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能够充分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对提高学生成绩最为有效。这也恰是问题所在——“在任何领域,新手和专家的主要区别都在于他们掌握所属领域基本技能的程度”——缺乏足够专业素养的教师,在知能式课型的教学中...

文言文该怎样教?
答:一、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宇词训练,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在进行高中新教材培训时,不少教师问:文言文不集中安排,如何进行系统的古汉语知识教学?如何进行扎实的词语训练?也有的教师理直气壮地说:“不讲古汉语知识,不训练字词...

高三文言文怎么去做好
答:一、文言文教学中的“言”,要注重知识的整理,并且实现有效积累在文言文教学中,若要让学生在“言”的学习中更有效率,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归纳,还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最终实现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文言文的语法学习中,对文章中常见的谦敬词、时间副词、古今通假字以及异义词等进行分类归纳,在不断地...

文言文高效导学
答:1. 文言文有效教学模式有哪些 常见模式 一、诵读模式 笔者曾有幸在浙江金华听了一堂语文界老前辈钱梦龙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公开课,当时是借班授课,钱老是在应邀讲学结束后作示范教学的,讲的是刘禹锡《陋室铭》。 记得在整节课上,钱老都是在引导学生诵读,板书也只有几个字;快结束时,学生硬是一齐把课文背下来了,博...

怎样上好文言文课
答:1. 如何上好文言文课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 目前,文言文教学的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串讲模式,先让学生读通,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虽有可取性,但篇篇如是,单调重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

如何给高一学生讲文言文
答:1. 老师怎样才能讲好文言文 由老师逐句讲解后过度到学生“自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自讲”文言文的四个阶段 (一)讲词句 这是学生自讲文言文的初级阶段,是在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较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的自讲。这时的文言文学习,以教师“逐句讲解”为主,学生“自讲”为辅。 这一时期,教师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