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有什么特点? 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特点,每个特点简单举例说明?

作者&投稿:璩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特点如下: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扩展资料:

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中国社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沉沦”与“进步”共生的发展态势。

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但并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中国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一部民国史,实在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沉沦史。

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没有能完全阻止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在与帝国主义抗争的过程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逐渐融合于世界的过程中,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民国成立后的38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冲击,中国在一步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资本主义性社会。一部民国史又实在是一部封建势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资本主义的成长史。

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社会在一步步沉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力抗争,中国社会在一步步转向现代,“沉沦”与“进步”共生,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特征。



第一,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认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如,秦汉统一了中原地区,匈奴族则统一了北方草原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在经济文化方面也给予汉族不同程度的影响。第二,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颂,反之要给以否定和鞭挞。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历史上站在汉族封建统治者立场上的史学家,在史书中对少数民族多有诬蔑、丑化之词,要注意摒弃和批判。第三,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正因如此,我国才得以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各个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矛盾、斗争乃至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由于各民族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民族矛盾说到底就是阶级矛盾。由于民族矛盾、斗争的复杂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都把民族斗争简单地归结为阶级斗争。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有的是压迫与反压迫的性质,如女真首领阿骨打领导的抗辽战争;有的是进步与落后之间矛盾斗争的性质,如淝水之战是东晋为了保卫江南先进经济发达地区和人民,不受北方氏族贵族侵扰的进步战争;有的是为了消灭割据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性质,如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分裂势力叛乱的战争;有的则纯属是一些民族统治者彼此之间的攻伐混战,如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族之间的一些战争。做出具体分析以后,不但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而且要明确给予肯定或否定。这里还应注意把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与我国各民族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严格区别开来。前者是我国兄弟民族间内部的事情,虽有是非区别和正义非正义之分,但不要用“侵略”和“反侵略”的字眼加以界定。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这期间有过大一统时期,也有过长期的分裂,但其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民族大融合,国家大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终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历史过程中的分裂也最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两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二十一条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皇菇屯事件
旅顺大屠杀

长,且连续
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文化没有被中断的

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第71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第72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一个特点当之无愧是:源远流长。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历史文化固然是纵横五千年的深远。
第二,有容乃大 在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各个民族 各个地区文化 互相学习 互相包容 融合 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
第三,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中国无法忍受长期分裂局面。 历史上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总在短暂分裂后建立稳固的封建大帝国。这跟中国人的“寻根情结”和“爱国情结”有根深蒂固的关系。也是儒家道德里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
第四, 影响深远 中国历史文化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和深刻的影响。无论从经济 文化 军事 政治体制 艺术 等等方面,都对邻国和世界贡献巨大。
最大的特点:几千年连绵不断的发展,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保持不被外族的入侵而被中断历史文化发展的国家。

中国历史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答:一、原始农村公社和氏族关系的残存,长期在中国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存在,直到今天社会主义时代仍可看到它的阴影.二、皇权,长期在中国古代和封建时代发挥影响.影响很大,好像皇帝和国家手持着中国历史的指挥棒,中国历史在他的指挥棒下旋转前进.

中国历史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古代文明历史的特点如下: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

中国历史文化有什么特点
答:1、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属于四大文明古国,其历史文化纵横五千年。2、有容乃大:在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地区文化互相学习、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3、影响深远:中国历史文化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有深远和深刻的影响。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体制、艺术等方面,都为世界做出...

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
答: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以下特点:1. 悠久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2. 厚重的传统:中国文化具有非常厚重的传统,强调尊重长辈,遵守礼仪,强调家庭和谐。3. 独特的思想体系:中国文化的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仁爱”、“和谐”、“中庸”。4. 丰富多的文艺...

历史的特点是什么?
答:历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过去性:即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全部实践活动,指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这种过去,从本质上讲都是历史的陈迹。历史不能重复出现,不能通过任何途径如实验室的“观察”或“实验”使其重复出现。历史知识过去性的特征又决定了其具有间接性特征。2、具体性:即任何历史知识都...

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答: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各朝历史特点
答:汉:第一次繁荣的大国。三国:三国鼎立,战争不断。西晋:稍微统一。东晋:北方双分裂,南北常有战争。南北朝:又是大分裂,连年战争。隋:短暂的统一。唐:第二次繁荣大国,文化、经济迅速发展。五代:又是分裂的短命小王朝。宋:基本统一,虽然与辽、金时有战争,经济还是发展较快的。元:空前的...

结合史实归纳五代十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特点
答:总体特征: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1、政治上:由政权并立到逐步统一。先是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后是两宋政权与辽、夏、金、蒙古政权的并立,最后归于元朝统一。中央集权加强。宋太祖采取分散中央与地方权利的方法,把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封建经济...

中国各个朝代的特点
答:女真人的特征在中都城的繁华中消失的一干二净!以至于蒙古人称之为“汉人国”。难怪蒙古人在居庸关一口气斩杀了金军四十万军队后,连铁木真都感到吃惊无比,这就是阿骨打的后代吗?元——对于蒙古统治者来说,汉人的经史子集都是下贱的东西,没有蒙古人的弯刀悍马和色目人钱袋子来得实在。这是一个...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史文化都有哪些特点?
答:中国历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婚姻、家族、国家政权而至贸易、衣食、文字、文学、经学、宗教、道德、民俗、节庆等,构成一幅清晰简要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文化的载体文字而言,汉字的诞生时间尚难以考证,相传伏羲作八卦,仓颉造字。19世纪末发现了三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