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关于守恒法的试题20道 求高中化学计算守恒法各种类型的例题

作者&投稿:柘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就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例1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中,直到完全反应时为止,结果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恰好等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则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72.3% B 50% C 38.3% D 38%解析:由反应KI + +AgNO3 = KNO3 + AgI↓可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相等,说明加入的硝酸银溶液质量恰好等于生成的碘化银沉淀的质量,因此可根据质量守恒列等式计算。假设生成1 mol AgCl,则m(AgNO3溶液) = m(AgI) = 235 g ; 而生成1 mol AgI需要的AgNO3也等于1 mol,则m(AgNO3) = 170 g。则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AgNO3溶液) = 170 g÷235 g = 72.3% 故答案为A二、元素守恒法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个数不变,物质的量、质量也不变。例2 8 g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所得固体质量为( ) A 8 g B 11.7g C 15.3g D无法计算解析 此题涉及反应较多,不论是混合物中的哪一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溶液中的溶质都是NaCI,蒸干溶液,最终所得固体为NaCI。但抓住实质就可根据氯元素守恒建立关系: NaCI----------------HCI 58.5 36.5 m 200g×36.5℅
解得 m = 11.7g 故答案为B例3 1L1 mol/LNaOH的溶液中,通入0.8 mol的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是( )A 2︰1 B 1︰1 C 1︰2 D 1︰3解析:溶液中CO32-和HCO3-实际上来自NaOH与 CO2的反应产物Na2CO3和NaHCO3,因NaOH和 CO2都恰好完全反应,故CO32-与HCO3-中的碳原子全部来自CO2,而Na2CO3和NaHCO3中的钠原子全部来自NaOH,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碳元素和钠元素守恒来解答:钠元素守恒:n(Na2CO3)+n(NaHCO3)= 1 mol/L×1L(电荷守恒式)碳元素守恒:n(Na2CO3)+n(NaHCO3)= 0.8 mol解得 n(Na2CO3)=0.2 mol n(NaHCO3)= 0.6 mol即 n(Na2CO3) ︰n(NaHCO3) =1︰3 故答案为D三、电荷守恒法电荷守恒法是进行有关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计算时常用的一种简便方法。电荷守恒即对任一电中性的体系,如化合物、混和物、溶液等,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即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相等。例4 将13.4 g KCl和KBr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通入过量的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11.175g,则原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A 3︰2︰1 B 1︰2︰3 C 1︰3︰2 D2︰3︰1解析 本题有多种解法,但作为选择题,可以从选项求解。原溶液中K+,Cl-,Br-,由电荷守恒可知:C(K+) = C(Cl-) + C(Br-)选项中符合这一关系式的只有A。故选A。例5 含MgCl2 、KCl、Na2SO4 三种溶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l-为1.5 mol/L,K+和Na+共1.5 mol/L,Mg2+为0.5 mol/L,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 mol/L B 0.5 mol/L C 0.25 mol/L D 0.15 mol/L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原理可知:C(K+)+ C(Na+)+ 2C(Mg2+)= C(Cl-)+ 2C(SO42―)带入数值,解得C(SO42―)= 0.5 mol/L 故答案为C综上可以看出:守恒法为化学计算带来了许多方便。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将守恒法应用于化学计算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运算能力。

高一化学题(差量法、守恒法)~

1、m(H2SO4)=98*(55.4-50)/(56-2)=9.8g H2SO4%=9.8/50=19.6%

2碳酸钙中的Ca质量分数是 40 / 100
所以3.6gCaCO3中含Ca的质量是:(40/100)*3.6=1.44g

剩余固体含有的ca的元素质量分数为57.6%
所以剩余固体质量= 1.44/57.6%=2.5g

生成CO2的质量:3.6g-2.5g=1.1g

设mCaO=x g
CaCO3=高温=CaO+CO2
x 1.1g
56 44
x/56=1.1g/44
x=1.4 g
剩余固体的质量=2.5 g
所以CaO的质量分数就是 1.4/2.5 = 56%
答:生成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56%
3 此题容易,答案30% ,过程略
4 这个出的简单了,应该衍生出很多量的问题,就此题而言① Fe+C=Fe+CO↑ ② 2FeO+C=2Fe+CO2↑,要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物质的量相等,可将①式和②式按题意相加得:

3FeO+2C3Fe+CO↑+CO2↑,若FeO为1mol,则C为2/3。


5 B 依题意,最终反应刚好完全中和,该过程包含2反应,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反应最终固体产物为NaCL,由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无论那个反应中,它(NaCl)与HCl物质的量的比都为1:1,质量(分子量)比都为1.6:1,已知HCl为b,因此最终质量(NaCl质量)为1.6b,因反应刚好完全,所以其它已知条件不必考虑

建议可以通过百度文库查询下,里面有更详细的内容。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自北京国际商务学院的一名普通老师,希望能够凭

借躬耕教育多年的经验帮助到你。谢谢采纳!如仍有疑问,可随时沟通。

***************************************************************************

高一化学关于守恒法的试题20道
答:假设生成1 mol AgCl,则m(AgNO3溶液) = m(AgI) = 235 g ; 而生成1 mol AgI需要的AgNO3也等于1 mol,则m(AgNO3) = 170 g。则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AgNO3溶液) = 170 g÷235 g = 72.3% 故答案为A二、元素守恒法元素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种类不变,个数不变,物质的量、质...

高中化学的元素守恒法
答:C、1.15g D、0.575g 解析:本题涉及的反应有2Na+2H2O=2NaOH+H2↑ AlCl3+4NaOH=Na[Al(OH)4]+3NaCl,若从反应方程式角度考虑,思维量大,做题用时长,而从元素守恒角度,则钠通过反应最终在化合物NaCl和Na[Al(OH)4]中,在两个化合物中,Na+与Cl-,Na+与[Al(OH)4]-之比均为1:1...

详解化学电子守恒法,最好有例题
答:电子守恒法就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公式:n(氧化产物)×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产物)×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例1: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H2O,反应中生成...

求一些化学的元素守恒 电子守恒的计算题
答:七、综合利用守恒法巧解计算题 1. 3.84克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溶于过量盐酸产生0.672升氢气(标况),溶液中无Fe3+存在,求混合物中三氧化二铁的质量。(1.6克)2. 在某硫酸溶液40毫升里加入1.60克三氧化二铁,全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5.00克铁粉,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停止后还剩余...

高二的化学守恒例题
答:a/64mol∶(a/56mol—a/64mol)= 7∶1 正确答案:B 守恒法——高中化学计算的重要方法 一、质量守恒 质量守恒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主要包括: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守恒;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守恒;结晶过程中溶质总质量守恒;可逆反应中...

化学题 离子守恒法
答:又因为“再加入20克质量分数为10%的KOH溶液恰好呈中性”,故剩余溶液中只含硫酸钾,故溶液小心蒸干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34.8克 2.同上题:2HC1--- MgC12 73 95 200g*36.5% 95g 故 蒸干冷却得到固体(不含结晶水)95克 3. KC1---AgC1 74.5 143.5 74.5g 143.5g 2K...

求初中化学竞赛中之《守恒法》大量题目和讲解
答:求初中化学竞赛中之《守恒法》大量题目和讲解趣味导读已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水。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如下:氢气 + 氧气水1 g 9 g2 g 8 g3 g 7 g4 g 6 g5 g 5 g……请问以上是否都生成1

求化学反应和质量守恒 题目 我是初二的
答:��设溶解度为S,则:(0.202mg/1.01mg)=S/(S+100g)��解得:�S=25g ��此题主要利用质量守恒法的宏观阐述。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8462448.html?an=0&si=2 ...

一道化学请教,急!
答:高考题中守恒法应用枚举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高级中学(214401) 胡先锦 化学反应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守恒关系,它是化学解题中的一把“金钥匙”,如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等。抓住这些守恒关系,将其运用于化学计算,常会使一些化学计算题迅速求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罗举数例,加以说明。一...

求一些化学的关于利用电子得失守恒的例题,越多越好。
答:则若用常规解法,应先求出N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计算出的物质的量,并求出其体积,此方法运算量大,中间计算多且复杂,容易出错,用电子守恒法综合考虑,可省去中间的各步计算,使计算简化。例2:24mL 溶液,恰好与20mL溶液完全反应,则铬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 +6 B. +3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