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明明是刘备从曹操手里夺过来的,为什么孙权却说是刘备向他借的?这种不要脸的精神真是让人佩服。 不对孙权设防,到底是关羽过于自大还是另有隐情?

作者&投稿:保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好

  荆州的确是刘备从孙权手上借过来的!
  具体情境如下:
  "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孙权得到江夏郡和南郡,刘备得到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刘备屯兵公安,不利于发展,便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的南郡,东吴鲁肃劝说孙权暂时将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刘备便有了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北抗曹操,东和孙权,得益州(今四川),建立了蜀汉基业。"

不管是不是,当年明月说政治家是最隐忍的

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孙权为什么答应刘备借荆州的无理要求?~

孙权确实答应把荆州借给刘备,可是那是在刘备的请求下,鲁肃的劝说下借的,并不是孙权自己心甘情愿借的。他借给刘备荆州也是权宜之计,后来为了拿回荆州,他不惜败盟,偷袭荆州,杀了关羽。这一切,都是和荆州的战略地位息息相关的。
一、围绕荆州三方的争夺。荆州位于魏蜀吴三者的中央地带,谁占有了荆州,谁就拥有了对其他两方的优势地位。因此,早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孙权和刘备都把目光盯在了荆州身上。

刘备来到荆州,虽然名义上是寄居在刘表庇护之下。但是,刘备内心是想要夺取荆州作为自己的基业。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制订了先取荆益为业的战略目标。刘表心中也对刘备怀有疑忌,不过想利用刘备抵抗曹操才隐忍下来。
而孙权对荆州的需求更为迫切。他和周瑜、鲁肃等人也早早制订战略,要全据长江,北向争夺中原。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东吴也必须占据荆州。于是,孙权在继位后,就开始了对荆州的攻伐。孙权以报仇为名,攻打江夏,击杀黄祖,夺取了大部的江夏郡,还有继续西进的迹象。
而曹操也没有闲着。他的目光也时刻紧盯着荆州。在孙权攻打江夏,准备下一步的行动时,曹操派出一部分兵力南下,威胁孙权的侧翼。孙权因此只得撤兵,保护自己的后方。

曹操在北方袁绍势力平定后,不顾关中没有平定,就马上开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对荆州用兵。在派兵进攻刘备失败后,为了遏制刘备势力的增强,曹操发动了对荆州的进攻。这次进攻虽然在初期比较顺利的拿下了荆州,可是成为孙权和刘备两方共同敌人的曹军,在赤壁之战遭到了惨败,主力被迫撤回了北方。
二、刘备借荆州的由来。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带领东吴的主力,和曹仁互相攻战一年后,拿下了南郡的江陵,达到了东吴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曹操主力北撤,以襄樊、合肥作为战略支撑点。占据了荆州的北部。而刘备则借用东吴的兵马,占领了荆州江南的四郡。后来,周瑜还把南郡江南的部分划给了刘备。
这样一来,整个荆州就被三家分别占据了。在这个时候,曹操占有荆州北部的襄阳、南阳,刘备占有荆州的江南部分,而孙权虽然占有的地方比较小,但是却占据了整条长江的各个要点,控制封锁了整条长江。

在周瑜活着的时候,刘备是不敢对东吴有什么异议的。周瑜军事能力超群,加上赤壁之战的军威,死死压制着刘备不敢有什么异心。周瑜对刘备集团的态度就是,分化瓦解,为我所用。他上书孙权,要孙权扣押刘备,准备吞并刘备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和刘备的关系也就微妙起来。双方都不会向对方低头称臣,可也不能兵戎相见。孙权虽然占据长江,可是实力单薄。而刘备则躲在江南,在孙权军队的掩护下,发展出一支实力雄厚的力量。这样,孙权独立支撑对曹操作战,力不从心。而刘备羽翼已成后,也需要实现《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有一个与曹操作战和下一步发展势力的战役出发地。
于是,在周瑜死后,趁孙权实力削弱的时机,刘备提出了借南郡的要求。在鲁肃的斡旋下,孙权同意了刘备的请求,把南郡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后来“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由来。
鲁肃劝孙权借南郡给刘备是很有战略眼光的。当时东吴的战略形势很差,整个军事力量沿长江布置,成为一字长蛇阵。这个阵势还夹在曹操和刘备之间,运转不灵。而刘备则在东吴的后面,发展实力,坐收渔利。
将南郡借给刘备,就可以把西线的防务交给刘备,自己将兵力集中在东线。这样,兵力集中后,就可以对合肥一带的曹军取得绝对的军事优势,进而夺取徐州。而刘备有了战役的出发地,也可以采取《隆中对》北伐的方案。
如果孙刘两家配合默契,一起对付曹操,那么曹操会面临极大的困难。史书上说,当曹操得知孙权借南郡给刘备时,正在写东西的曹操连笔掉到了地上都不知道。可见,此事对曹操心里的震撼。
三、孙刘两家争夺荆州的结局。但是,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是不情愿的。他后来评价鲁肃说,劝自己借荆州给刘备,是鲁肃的一个短处。这说明了孙权根本就没有鲁肃的眼光。这是与孙权的性格和战略思想有关的。
孙权接替孙策继位的时候,孙策就评价过两人的区别,史书记载,当时孙策对孙权说: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在这里,孙策从侧面指出了孙权保守有余,进取不足的性格。在孙策手下的具有进取精神的将领周瑜还活着的时候,孙权依靠周瑜,还有吞并西川,北伐合肥的气魄。可是当周瑜一死,孙权就渐渐失去了进取的精神,日益寻求自保了。
于是,孙权越来越对失去上游的战略要地荆州感到后悔。他屡次去刘备那里索取荆州,但是都没有结果。在刘备夺取西川后,双方还兵戎相见,发生了湘水之争。虽然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江南荆州结束争端,可是没有上游荆州的孙权是始终不放心的。
尤其是刘备打败曹操,占有整个蜀地,实力已经发展到超过东吴的时候。孙权感到了直接的威胁,对荆州的需要更加迫切。因此,孙权一面和吕蒙商议武力夺回荆州,一方面向曹操投降,在各方面进行准备。
终于,在关羽北伐荆襄的时候,孙权派吕蒙夺取了荆州。达到全据长江的战略目的,孙权可谓欣喜若狂。他对吕蒙大加赞誉,大肆封赏。对当年劝他借荆州给刘备的鲁肃颇有微词。
结语:由于孙权的背盟和战略眼光的低劣,在后来的夷陵之战中,东吴虽然取得了胜利,可也造成了他和刘备的两败俱伤。虽然孙权达到了全据长江的目标,可是下一步北进中原的目标就永远不可能实现了。

三国时期蜀汉由盛转衰的标志事件就是关羽败走麦城,经此一战蜀汉阵营不仅丢掉了北伐的桥头堡荆州三郡,更是失去了关羽这个大将,很多人在看到关羽败走麦城后,都想到了他是因为自大而辜负了刘备和诸葛亮的信任,但其实关羽之所以丢失荆州,只是想要为蜀汉的北伐大业打好基础而已。
针对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三个点,《三国志》中都做出了解释,关羽一生忠义却死后被冠以自大的污名,孙权和吕蒙也没有《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无辜和机智,一切都要从三年前的一场大战说起。

荆州归属不明的由来
荆州一直都是孙权和刘备联盟的痛点,因为在赤壁之战之前刘备并没有跟孙权谈好击溃曹操后地盘的归属问题,可能他俩也没想到赤壁之战能够获得全面的胜利,于是在曹操退出荆州后孙权和刘备就荆州展开了一场争夺。
在这场荆州争夺战中以刘备全面获胜而告终,占领了荆州四郡之地,在周瑜死后又从孙权手里夺取了南郡,本来兵家争斗就是为了抢夺城池,但是却成了孙权讨要荆州的缘由,为了不破坏孙刘两家的联盟,加上当时刘备需要休养生息,诸葛亮就提出了借荆州的说法,而鲁肃和孙权也都同意了,于是本属于刘表的荆州就被分区占领,刘备也有了安身立命之地。

湘水划界
在荆州暂归刘备之后,刘备率领着庞统等人前往西川刘璋的地盘,看能不能捞点好处,后来因为张松想要献城给刘备,被刘璋知道后跟刘备闹翻了,刘备想要趁机夺取益州,于是将驻扎在荆州的张飞和赵云等人调到了西川,想要全力攻打刘璋。
这时候孙权坐不住了,因为周瑜在世的时候也谋划过进攻西川,为了分刘备一杯羹,孙权命令鲁肃领兵进攻荆州,刘备急忙从西川撤兵救援,最后双方签订了湘水之盟,盟约上明确规定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属孙权,剩下的三个郡则有刘备所有,平白得了三个郡孙权就心满意足的退兵了。

合肥惨败
得到荆州三郡之后,孙权率领着十万大军开始进攻张辽驻守的合肥,孙权毕生心愿就是攻破合肥,但是这一次他又被张辽率兵击败,孙权进攻合肥共失败了六次,两次兵败逃亡,四次不克而还,被张辽率兵击败就是兵败而逃中的一次。
在孙权兵败之后,关羽也没有选择痛打落水狗,而是坚持着湘水之盟所划分的界限,坚守着荆州剩余的三郡,很快从汉中传来了消息,刘备击败了张鲁和夏侯渊,拿下了汉中这块宝地,已经跟蜀汉相安无事四年的东吴势力,又开始因为大都督吕蒙心生妒忌,说服孙权开始偷袭荆州了。

本可与曹操分庭抗礼的刘备,在曹操夺取袁绍地盘时去了哪里?
答:陶谦在生前就已经准备将徐州让给刘备,并非强取豪夺。后来刘备斩杀徐刺史车胄,从曹操手上抢到徐州,也是因为刘备那时候已经得到了汉献帝除掉曹操的秘密诏书,即衣带诏(衣带诏在正史中的确存在,并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杜撰的。)当时刘备与曹操作对,是因为要奉诏讨贼(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

历史上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是取荆州吗?
答:历史上刘备伐吴的原因是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公元219年,孙权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吴、蜀两国结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备不许。并且命令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

荆州明明是刘表的,为何孙权却说是他“借给”了刘备的呢?
答: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坐稳江东的孙权开始算账了:他觉得自己才是打败曹操的主力,那么分享战争果实的时候,江东这块肥肉自然应该分给自己才对,没想到竟然让一个“流浪汉”刘备抢走了 。如果荆州本来就是东吴孙家的,后来到了刘备手里,那还勉强能出现刘备“借荆州”一说。但是...

汉中之战中,曹操明明占据了主动权,赢的为何是刘备?
答:曹操的兵型单一,骑兵优势加步兵,南下困难。所以曹操赤壁之战后发现自己的目光应该先进取关中,随后再与孙刘展开较量。潼关之战曹操大胜,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全占据关中。与此同时,刘备已经与刘璋交恶开始进击四川。214年,刘备拿下益州,有了自己地盘。而此时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同时要求刘备归还南郡...

赵云在谁的手中夺了青缸剑呢?
答:赵云有一把绝世宝剑,叫做青釭剑,你知道它从何而来吗?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从夏侯恩的手上夺了青釭剑。这个夏侯恩,何许人也?为何会有青釭剑?青釭剑又是什么惊世利器?夏侯恩,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中出场,结果一出场就领了盒饭,被赵云一枪刺死,属于那种在电视...

据说刘备当年差点死在曹操手里,那他是如何虎口逃生的?
答:当时汉献帝觉得曹操此人跟董卓差不多,于是搞了个衣带诏的事情,让董承负责。这衣带诏说白了就是选一些人物一起对抗曹操,刘备就入伙了。刘备入伙之后就一直比较低调,种种菜什么的。曹操一直知道刘备此人有野心,有一次就让人请刘备过来和青梅酒。刘备听到曹操召唤他,就慌得一匹,生怕衣带诏的事情...

夺取益州时的刘备,在对待刘璋的时候是如何反客为主的?
答:对于此事,要不是本人质量上的诱惑力,刘备也不会得到 这么多优秀人才的辅佐。终究,无论是和曹操比起来,或是和孙权比起来,刘备的理性整体实力都具有极大的差别。假如从功利性的视角看来,刘备的确并不是一位有潜能的诸侯国。从而,在益州对决中,刘备从刘璋手上夺得益州,早已是不足忠厚了。在益州...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张飞齐遇难刘备兴兵伐东吴的起因是什么?
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刘备要振兴汉室,除了西川汉中之外,荆州也是不容有失,相对于西川和汉中,荆州北上就是宛城,洛阳,许都等中原核心地带,这比从汉中出兵地理位置上要便利得多。第三,关羽虽然丢了荆州,但当时刘备从曹操手中夺下汉中占据了两川之地,相比较于孙权一方,刘备比较忌惮...

三国中你不知道的曹操那些事
答:在曹操从顿丘回来的两年以后,朝中的宦官势力重新洗牌,他也被重新召回朝廷,担任皇家顾问的议郎,在此...豫八州,他们高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向东汉的世家门阀和堕落的朝廷举起武器,沉重的打击了东汉...在此之后。曹操于次年利用刘备被吕布赶走的大好时机攻下了徐州,同时在次年派刘备拦下了称帝战败的袁术...

三国里有哪些演义里被抹黑,正史里却很牛的人物?
答:因为刘备压根就没有借过荆州,却让他成为了千年的老赖。 当时的荆州,是刘备的人马一点点打下来的, 他从曹操手里夺回了刘表的基业,为什么说是借来的呢? 要说借,刘备只是借了孙权一个南郡,而与此同时,作为交换,刘备将公安和江夏两个地方都送给了孙权。 这就是说,这本身是一场平等的交易而已,刘备用公安和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