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数学题.难!!!--------单位"1"的转换 各位帮忙解决一下这些数学题,用小学六年级的 转换单位“1” ...

作者&投稿:诺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上楼那位同学给错了几个答案!
先纠正
第一题题目有问题!若说有450人的话,一车间90人,二车间60人,三车间300人,那二车间就不是三车间的2/3了!
第四题给出的数据有错!若共有25个的话,篮球15个,排球4个,那足球是6个,足球都比排球多了,怎么还是他的2/3??
1。(小同学你是否把题打错了?/根据你的条件,2车间的人应该比1车间的多才对。如果说题目是2车间比1车间多30人的话解法如下)
设总人数为“1”,则
一车间:1/5(5/25)
二车间:8/25
三车间:12/25
30
/(8/25-5/25)=
250(人)
2。
设梨为“1”,则
苹果:4/3
橘子:1又2/3
90
/
(4/3+1又2/3)=
30(个)
3。
设牛,羊,猪总数为“1”,则
牛:1/3
羊:2/7
猪:8/21
42
/
(8/21
-
1/3)X
1/3
=
294(头)
4。
设总数为“1”,则
篮球:3/5
排球:6/25
足球:4/25
11
/
(3/5
-
6/25)
=
?(除不尽,是不是题给错了?)
5。(应该是问各有几人吧。。。)
设美术组有X人,则电脑组有(102-X)人
2X/9=(102
-
X)/4
X=54
102-54=48(人)
答:美术组有54人,电脑组有48人

小学六年级 数学 单位“1”的转换~

单位一是“比”字后面那个数。也就是说,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占后面那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同样,说谁是谁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单位一是“是”字后面那个数。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此类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1.
第三天读的是第一天的三分之二
那么第三天读的是全书的1/6多4页
所以第一天+第三天读了全书的5/12多10页
所以全书有10/(1/2-5/12)=120页
2.
a=4(b+c)/11=4(b+12)/11
b=(a+c)/2=(a+12)/2
所以a=4(b+12)/11=4((a+12)/2+12)/11
解得a=8
所以b=(a+12)/2=(8+12)/2=10

所以a+b+c=8+10+12=20
如果不懂,请追问,祝学习愉快!

问几道较难的小学六年级数学题
答:1、利用所给公式先求出1到21的平方之和,再求出1到14的平方之和,二者之差就是15到21的平方值和了。1的平方+2的平方+3的平方+……+21的平方=6分之1×21×(21+1)×(2*21+1)=3311, 1的平方+2的平方+3的平方+……+14的平方=6分之1×14×(14+1)×(2*14+1)=1015,所以15...

六年级数学难题
答:1.一次数学竞赛,结果学生中1/7获得一等奖,1/3获得二等奖,1/2获得三等奖,其余获得纪念奖,已知参加的不满50人,问获得纪念奖的有多少人?解:7、3、2的最小公倍数是42,获得纪念奖的有:42-(42*1/7+42*1/3+42*1/2)=42-(6+14+21)=42-41 =1 人 2.学校买来8个足球和60根跳绳,...

问几道6年级的数学题(对我这种极反感数学的人来说很难)
答:1.400×(1-1/8)=350(套)350÷5=70(套)1-25%=75%(套)乙:70÷(1+75%)=40(套)甲:70-40=30(套)2、1-10÷50=4/5 50×4/5×4/5=32 克 剩下32克酒精了 50-32=18 克 18:32=9:16 3、12÷360=1/30 15÷1/30=450 (分钟) 乙的时间 450-15...

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题 要难一点的。越多越好
答:(1)某班同学每天做数学题a道,7a表示 。(2)四年级同学订《中国少年报》120份,比五年级多订x份,120-x表示 。每份《中国少年报》a 元,120a表示 ,(120- x)a表示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a厘米,4a表示 ,a2表示 。(4)张老师买了3个排球,每个排球x元,付给售货员245元,245 ...

6年级下册数学难题
答:六年级下册数学题太简单了?来挑战一下难题吧!我为六年级师生整理了 六年级数学 下册难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6年级下册数学难题(上) 1.丽丽和家家去书店买书,他们同时喜欢上了一本书,最后丽丽用自己的钱的5分之3,家家用自己的钱的3分之2各买了一本,丽丽剩下的钱比家家剩下的钱多5块。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

小学四年级(下)数学广角之植树问题应用题!世界较难的数学问题!
答:1、48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48/4+1=13 人 2、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四年级学生排成下面的方阵,最外层每边一共有几名学生?整个方阵共有几名学生?图呢???3、一张桌子坐6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做...

小学6年级数学难一点的奥数题+答案
答:1. 6分之1+12分之1+24分之1+48分之1+96分之1+192分之1 =1/6×(1+1/2+1/4+1/8+1/16+1/32)=1/6×(1-1/32)=1/6-1/192 =31/192 2. 1+1/(1+2)+1/(1+2++3)+……+1/(1+2+3+……+n)=2*【1/2+1/2*(1+2)+1/2*(1+2++3)+……+1/2...

世界上最难的六年级数学题
答:两个孩子从自动扶梯上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个台阶,女孩每分钟走15个台阶,男孩用了5分钟到楼上,女孩用了6分钟到楼上。问,该扶梯有多少个台阶。两根蜡烛,一根较细,一根较粗,细蜡烛长30厘米,可点3小时,粗蜡烛长20厘米,可点4小时。同时点燃这两根蜡烛,几小时后,两根蜡烛一样长?甲数是...

求教,小学四年级数学题,把我给难倒了,谢谢各位帮忙解决。
答:当然是10.2和10.62 了因为将一个加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所以这个加数就缩小了10倍,得到的错误结果11.64就比正确结果20.82少了9.18。也就是说,由于加数缩小了10倍,也就是比真实的加数少加了0.9倍。即一个加数是9.18/0.9=10.2.所以另一个是20.82-10.2=10.62.列式:20.82...

一年级的数学题把家长都难住了,你见过哪些你看不懂的数学题?
答:在学生时代,比较难的数学题一般都是奥数,到后来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这些试题,实物性非常强,往往看上去非常简单,实际上做起来无从下手。人多老师总结出来了很好的方法,比如牛吃草问题等等。按照他们的方法,我们的做题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得分也会令人十分满意。但其实这类问题不大具有实用性,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