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有什么意义

作者&投稿:子车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代史纲要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第三、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作出重要贡献。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主要包括以下五次:

1840------1842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

1856-----1860年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斗争;

1883-----1885年反对法国侵略的斗争:

1894----1895年反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斗争:

1900年反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其间,包括无数次下层民众的自发反抗,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由于清 *** 腐败软弱,虽然这些斗争最后都以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割地赔款而告终,但仍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启示:

第一,在近代中国,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争得民族独立,必须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改变中国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统治中国的局面。

第二,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这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压迫和封建的腐朽势力的反动统治。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人民才能当家作主。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 *** 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 *** ,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中国近代史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第三、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作出重要贡献

论文怎么写围绕中国近代史“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以时间发展为轴,举例论证,对外国侵略进行剖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论述侵略和斗争。论证中心围绕三点: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第三、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独立作出重要贡献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有什么意义?

到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剌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二百兆以后始也。”严复在其《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在其《天演论》中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中国如果不自强就有可能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权利。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副药力猛烈的清醒济,也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世钟。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第一,近代人民反侵略战争,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婪某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是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 *** 签订一次一次不平等条约,但是却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是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蕴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所以,正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揭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狂妄野心,是近代中国虽然历经劫难而终未灭亡的真正原因。
第二、通过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教育了
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人民的奋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悟意识。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而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疼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求救国的道路和御敌方法,于是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并编成《四洲志》一书。魏源又在此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科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19屐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强烈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能早日独立富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这些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主要包括以下五次:1840------1842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
1856-----1860年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斗争;
1883-----1885年反对法国侵略的斗争:
1894----1895年反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斗争:
1900年反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其间,包括无数次下层民众的自发反抗,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由于清 *** 腐败软弱,虽然这些斗争最后都以签订不平等条约和割地赔款而告终,但仍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 *** 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 *** ,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1、赢得民族独立
2、发展本国的自身

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有什么意义

近代中国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意义如下: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 *** 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2、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农民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和农民的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辛亥革命,和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由此看来,战争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由军事到思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深入探索,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是中国近代反抗帝国主义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洗刷了中国百年来受奴役,压迫的耻辱,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承担巨大的牺牲,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有什么意义

中国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意义:
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2,赢得民族独立,“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允许外国 *** 来侵犯”,要求英方道歉和赔偿损失,并要求英、美、法等各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宣告中也宣布,人民 *** 愿意保护从事正当职业的外国侨民,愿意考虑同与国民党 *** 断绝关系的各外国 *** 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

高手帮忙:<中国近代史纲要>(09修订版)的重点
答: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反侵略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近代史纲要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意义如下: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2、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中国近代史纲要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有什么意义
答: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主要包括以下五次:1840---1842年反对英国侵略的斗争: 1856---1860年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斗争; 1883---1885年反对法国侵略的斗争: 1894---1895年反对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斗争: 1900年反对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其间,包括无数次下层民众的自发反抗,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由于清 *** 腐败软弱,...

...规模的反对国内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武装斗争是什么?
答: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对国内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武装斗争是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它历时14年,纵横18省,给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武装干涉也作了坚决的回击。其战争规模与激烈程度,军...

中国近代史纲要总结-完结版
答:第1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富裕的任务,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有...

川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资料
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重要考点讲解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即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基本生产结构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

<中国近代史纲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篇,具体内容包括: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的,期末考试,闭卷,谁有常出的辨析题及答案,发...
答: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主要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方式: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

中国近代史纲要
答:1军事侵略: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 三元里人们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们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魏源提出“师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篇,具体内容包括: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等。著名的会议和协定有: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