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的点染手法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溥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海潮》点染手法的句子如下: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句是“点”,开篇点出钱塘的地理优越,自古繁华)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这句是“染”,写出了桥路的美丽,百姓的富庶)

3、重湖叠巘清嘉。(点)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染)

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点)。

赏析

“点染”在《望海潮》表现为“点”即抽象评点,“染”为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

从上阙来看,前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钱塘优越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自古繁华”的地位。接着就从这三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三吴都会”是“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染”,描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和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东南形胜”是“点”,“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染”,由市内说到郊外,写出了钱塘江岸的柔美和钱塘江潮的壮美。“钱塘自古繁华”是“点”,“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染”,写出了商业的繁荣,、市民的殷富。“竞豪奢”,则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

简单来说,“形胜”“都会”“繁华”六字点出了杭州的繁华热闹、宏伟气派。接着通过具体的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

从词的下阙来看,“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山色之美、湖荷之胜和人文风貌之佳三方面来铺绘,展现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

点染是表现手法?还是表达技巧
答:是表现手法 和说明文的总说和分说确实类似 "点染"就是先点出主体重点,然后再对其细节进行详细的渲染描写.就以柳永的<望海潮>为例:第一句为全文纲要“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以下的句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类说的就是江南自古繁华的具体表现,并不惜笔墨对其进行大幅的渲染描写。但...

《望海潮》的点染手法是什么意思?
答:《望海潮》点染手法的句子如下: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句是“点”,开篇点出钱塘的地理优越,自古繁华)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这句是“染”,写出了桥路的美丽,百姓的富庶)3、重湖叠...

点染在古诗词欣赏中怎么理解?
答: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就是先点出主体重点,然后再对其细节进行详细的渲染描写.。“红藕香残玉簟秋”: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请采纳!

线上问答:关于点染
答:一般说,点出的是内在情感和诗歌主题,而渲染用的是外在的环境和景物形象。清代的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就这一点看,渲染有似于衬托中的“旁衬”,又似于情景交融。如柳永《雨霖铃》上片末几句与过片几句——这里两用点染手法。“去去”——...

高考复习之修辞:点染
答: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望海潮法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括钱塘繁华)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居民区...

《望海潮》中写西湖之美与杭州人民生活之乐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为 ...
答:1.本词写到杭州都会“形胜”和“繁华”,这是直接的“点”,即说出了杭州城的繁华和气派。而后,从自然风景、人们的商业活动和平时生活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烘托,写出了“形胜”和“繁华”的程度,这是间接的“染”。2.明确:不好。“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

《望海潮》教案
答:背诵《望海潮》,讨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提示: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望海潮的说课稿
答:望海潮这个词牌名就是柳永开创的,取自钱塘江潮天下奇观之意。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故事) 4.诗词赏析: 五.写作特点。 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运用了点染的表现手法。 点染:本是国画用语,指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描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借到古典诗词中来“点”即抽象评点,...

柳永诗词《望海潮》公开课优秀教案
答:下面和我一起来看柳永诗词《望海潮》公开课优秀教案,希望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学习诗词中铺陈、点染的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感悟词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

望海潮 秦观 暗换年华用了什么修辞
答:拟人,对不,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整句是东风暗换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