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古代的暹罗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作者&投稿:朱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暹罗其实就是今天东南亚的泰国。说起泰国的历史,大约至今已有700多年了,而其在整个历史中也只经历了五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历史溯源还是比较简单的。1350年乌通王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建都大城,被中国明朝封为暹罗国王。

暹罗国就是这样来的,后至清朝也一直沿用明朝的习惯,为清的藩属国,其新任国王大多是要由清朝皇帝进行册封。最后在曼谷王朝建立,其统治一直延续到现在,1949年改国名为“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泰王国了。
泰国与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不光是因其本民族很多人有中国血统、国内有着人数居于第二大民族的华人,更主要的是,其王室与中国有着委深的关系。如,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当国王的人就是在泰国,还成了泰国的“民族英雄”。还有,泰国王至今还保留有取中国名字的传统等。那么,泰国王为何非要取个中国式的名字呢?

今天的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号全称泰王国,当今统治泰国的朝代仍然是曼谷王朝。曼谷王朝建立至今,对泰国历史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泰国曼谷王朝开国国王拉玛一世。拉玛一世公元1737年出身泰国大城王朝贵族家庭,父亲是泰国人,母亲有华人血统,所以拉玛一世也是有部分华人血统的泰国人。
拉玛一世名查库里,他从小就习文练武,是个文武双全的贵族子弟,年轻时结识了我国广东潮汕人郑信,并且结为异姓兄弟。郑信即泰国吞武里王朝开国国王,泰国人称其为“郑皇达信”。后来,查库里娶了郑信的妹妹,两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阿瑜陀耶王国灭亡。查库里跟随郑信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击退了缅军,光复了大城。随后,郑信与查库里又开始攻城掠地,于公元1769年成功统一泰国全境,因此郑信和查库里被后世泰国人视为民族英雄。郑信对于泰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泰国今天的版图就是他奠定的基础。
同年,郑信在吞武里登基称国王,史称吞武里王朝,查库里作为吞武里王朝开国功臣受到了郑信的信任,被封为将军统领军队。按理说,拉玛一世是郑信的亲妹夫、好兄弟、开国功臣,理应好好辅助郑信,稳固吞武里王朝对泰国的统治,但是查库里不仅没有这么做,反而有了自己取而代之的归心。

公元1782年,即吞武里王朝建立13年后,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的原因,据说郑信逐渐应得非常昏庸,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他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英明神武的开国国王。这时,45岁的查库里趁机发动兵变,废掉并杀害了郑信,把郑信的王位抢过来自己坐,建立了查库里王朝。因为查库里王朝定国都曼谷,所以称曼谷王朝。

泰国 暹罗为泰国的古称。泰国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800年的历史中,泰国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是它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泰国的历史分为五个主要的时期:南朝时期(公元650-1250)泰族人在中国南部,即现在的云南、广西和广东,建立了他们的国家。许多人向南移居到湄南河盆地,并在高棉帝国统治下的中央平原定居了下来,并可能接受了高棉帝国的文化。泰族人在约公元1238年时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素可泰,标志着素可泰王朝的开端。素可泰时期(公元1238-1378)13世纪时泰族人开始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力量,并逐渐宣布从当时存在的高棉和孟王国独立出来。统治者称之为“幸福的黎明”,这也常常被认为是泰国历史的黄金时期,这是理想的泰国,物产丰富,君主像父亲般慈善,其中最著名国王的是兰甘杏大帝。然而在1350年,更加强大的大城对素可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城时期(1350-1767)大城的君主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是素可泰王朝时父亲般慈善、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专制帝王,并采用devaraja(神王)的头衔。在这个时期的早期,大城的统治向邻近的泰公国扩张,并与其邻国发生冲突。17世纪时,暹罗开始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尽管缅甸人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对暹罗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年轻的Phya Taksin将军和他的随从突破了缅甸人的重围,逃到了尖竹汶(Chantaburi)。大城沦陷七个月后,他和他的军队乘船返回到都城,赶走了缅甸驻军,收复了大城。吞武里时期(1767-1772)著名的Taksin将军决定将都城从大城迁移到靠近海的地点,这样有利于对外贸易,保证武器的采购,并且万一缅甸重新进犯,便于防守和撤退。他在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了新都城。Taksin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城沦陷后缺少中央权威导致王朝迅速瓦解,Taksin统一各府的统治覆灭了。曼谷时期(1782至今)Taksin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世国王,即拉玛一世,从1782年统治到1809年。他即位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将王室都城从吞武里迁到河对岸的曼谷,并建造了大王宫。拉玛二世(1809-1824)继续修建工作。拉玛三世NangKlao国王(1824-1851)重新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并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国王与我”中的拉玛四世Mongkut国王(1851-1868)与欧洲国家缔结条约,避免沦为殖民地,并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统治期间,开展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拉玛五世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国王(1869-1910)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Vajiravudh国王(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Prajadhipok国王(1925-1935)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Ananda Mahidol国王继位(1935-1946)。国家由暹罗更名为泰国,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是查里库王朝的拉玛九世国王。

1949年,一个叫“暹罗”的国家改名叫泰国。改革开放以后,绝大多数中国人第一次出去旅游都是先去泰国!古书里有“暹罗”这个国家,但是这个民族叫“泰”!经过多次战乱以后,民族主义情感空前高涨,这时人们通常会抛弃从前别人起的国名。就像中国周边的国家,大部分国名都是中国给起的,战争后很多国家都会改名。

还有一些国家是殖民时期由殖民者起的名字,像印度的孟买,原来叫Bombay,独立之后就改名叫Mumbai。泰国人觉得我们民族叫“泰”,为什么要叫“暹罗”这么怪一名字呢?我们就叫Thailand(泰国)吧。Thai(泰)就是自由的意思,Thailand(泰国)在泰语中的含义就是自由的土地。我国的少数民族傣族跟他们是同一个民族,“傣”和“泰”的发音差不多,有着共同的祖先。从历史上看,傣族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出现在我国扬子江流域(今长江流域)。到公元10世纪时,傣族人才从中国迁入到现在的泰国一带定居下来,所以中泰之间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前有很多中国人离开家乡远走海外,当时他们有三个选择:去西洋,上东洋,下南洋。能去西洋接受新思想的必须是那些去得起的读书人,这是为数不多的一群人,所以这么多年来在美国的华人大概也就六百多万。当时能够上东洋也就是去日本的也是少数,大部分华人还是下了南洋。南洋现在有上千万华人,新加坡百分之七十五是华人,百分之十四是马来人。泰国百分之七十五是泰族人,百分之十四是华人,但是泰国人口是新加坡的十几倍,泰国有六千多万人口,百分之十四的华人就是八百多万。可见当时下南洋的华人有多少。

东南亚各国经常会出现排华潮,就像过去欧洲排犹一样,因为华人又聪明又勤奋,太能挣钱,所以经常会遭到当地人的排斥。为了融进当地的主流民族,有些华人改成当地名字,生活久了慢慢地融进了这个民族。但有些华人是被迫改名,像印度尼西亚要求华人必须改成印度尼西亚名字,否则就会遭到驱逐。泰国算得上是对华人最友善的国家,许多拥有泰国名字的人其实是华人,比如泰国前总理他信,他信到中国访问时曾承认自己的祖先就是华人。泰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东南亚所有国家,一直延伸到澳大利亚,全部都是法国、荷兰、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连澳大利亚都曾是英国殖民地。只有泰国一直独立,没有成为殖民地。主要原因是泰国的统治阶层擅长在大国之间斡旋外交。因为泰国东边是法国殖民地,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西边是英国殖民地,包括缅甸、印度等。泰国通过自己的智慧,在英、法之间达成一个协议,保留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充当缓冲国。

泰国在二战中也加入了轴心国,由于它既不骁勇也不善战,虽然加入了轴心国,但也没作什么恶,没犯下什么反人类的罪行,所以大家也没把它怎么样。二战之后它又恢复了“暹罗”这个名字,但是到了1949年的这一天,民族主义战争爆发了,又改名叫“泰国”。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与你分享更多精彩

泰国 暹罗为泰国的古称。泰国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800年的历史中,泰国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是它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泰国的历史分为五个主要的时期:南朝时期(公元650-1250)泰族人在中国南部,即现在的云南、广西和广东,建立了他们的国家。许多人向南移居到湄南河盆地,并在高棉帝国统治下的中央平原定居了下来,并可能接受了高棉帝国的文化。泰族人在约公元1238年时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素可泰,标志着素可泰王朝的开端。素可泰时期(公元1238-1378)13世纪时泰族人开始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力量,并逐渐宣布从当时存在的高棉和孟王国独立出来。统治者称之为“幸福的黎明”,这也常常被认为是泰国历史的黄金时期,这是理想的泰国,物产丰富,君主像父亲般慈善,其中最著名国王的是兰甘杏大帝。然而在1350年,更加强大的大城对素可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城时期(1350-1767)大城的君主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是素可泰王朝时父亲般慈善、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专制帝王,并采用devaraja(神王)的头衔。在这个时期的早期,大城的统治向邻近的泰公国扩张,并与其邻国发生冲突。17世纪时,暹罗开始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尽管缅甸人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对暹罗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年轻的Phya Taksin将军和他的随从突破了缅甸人的重围,逃到了尖竹汶(Chantaburi)。大城沦陷七个月后,他和他的军队乘船返回到都城,赶走了缅甸驻军,收复了大城。吞武里时期(1767-1772)著名的Taksin将军决定将都城从大城迁移到靠近海的地点,这样有利于对外贸易,保证武器的采购,并且万一缅甸重新进犯,便于防守和撤退。他在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了新都城。Taksin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城沦陷后缺少中央权威导致王朝迅速瓦解,Taksin统一各府的统治覆灭了。曼谷时期(1782至今)Taksin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世国王,即拉玛一世,从1782年统治到1809年。他即位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将王室都城从吞武里迁到河对岸的曼谷,并建造了大王宫。拉玛二世(1809-1824)继续修建工作。拉玛三世Nang Klao国王(1824-1851)重新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并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国王与我”中的拉玛四世Mongkut国王(1851-1868)与欧洲国家缔结条约,避免沦为殖民地,并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统治期间,开展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拉玛五世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国王(1869-1910)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Vajiravudh国王(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Prajadhipok国王(1925-1935)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Ananda Mahidol国王继位(1935-1946)。国家由暹罗更名为泰国,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是查里库王朝的拉玛九世国王。

泰国 暹罗为泰国的古称。泰国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800年的历史中,泰国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是它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泰国的历史分为五个主要的时期:南朝时期(公元650-1250)泰族人在中国南部,即现在的云南、广西和广东,建立了他们的国家。许多人向南移居到湄南河盆地,并在高棉帝国统治下的中央平原定居了下来,并可能接受了高棉帝国的文化。泰族人在约公元1238年时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素可泰,标志着素可泰王朝的开端。素可泰时期(公元1238-1378)13世纪时泰族人开始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力量,并逐渐宣布从当时存在的高棉和孟王国独立出来。统治者称之为“幸福的黎明”,这也常常被认为是泰国历史的黄金时期,这是理想的泰国,物产丰富,君主像父亲般慈善,其中最著名国王的是兰甘杏大帝。然而在1350年,更加强大的大城对素可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城时期(1350-1767)大城的君主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是素可泰王朝时父亲般慈善、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专制帝王,并采用devaraja(神王)的头衔。在这个时期的早期,大城的统治向邻近的泰公国扩张,并与其邻国发生冲突。17世纪时,暹罗开始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尽管缅甸人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对暹罗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年轻的Phya Taksin将军和他的随从突破了缅甸人的重围,逃到了尖竹汶(Chantaburi)。大城沦陷七个月后,他和他的军队乘船返回到都城,赶走了缅甸驻军,收复了大城。吞武里时期(1767-1772)著名的Taksin将军决定将都城从大城迁移到靠近海的地点,这样有利于对外贸易,保证武器的采购,并且万一缅甸重新进犯,便于防守和撤退。他在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了新都城。Taksin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城沦陷后缺少中央权威导致王朝迅速瓦解,Taksin统一各府的统治覆灭了。曼谷时期(1782至今)Taksin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世国王,即拉玛一世,从1782年统治到1809年。他即位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将王室都城从吞武里迁到河对岸的曼谷,并建造了大王宫。拉玛二世(1809-1824)继续修建工作。拉玛三世Nang Klao国王(1824-1851)重新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并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国王与我”中的拉玛四世Mongkut国王(1851-1868)与欧洲国家缔结条约,避免沦为殖民地,并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统治期间,开展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拉玛五世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国王(1869-1910)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Vajiravudh国王(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Prajadhipok国王(1925-1935)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Ananda Mahidol国王继位(1935-1946)。国家由暹罗更名为泰国,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是查里库王朝的拉玛九世国王。

暹罗国是哪个国家?~


泰国 暹罗为泰国的古称。泰国的意思是“自由之地”,在其800年的历史中,泰国可以引以为自豪的是它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泰国的历史分为五个主要的时期:南朝时期(公元650-1250)泰族人在中国南部,即现在的云南、广西和广东,建立了他们的国家。许多人向南移居到湄南河盆地,并在高棉帝国统治下的中央平原定居了下来,并可能接受了高棉帝国的文化。泰族人在约公元1238年时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素可泰,标志着素可泰王朝的开端。素可泰时期(公元1238-1378)13世纪时泰族人开始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力量,并逐渐宣布从当时存在的高棉和孟王国独立出来。统治者称之为“幸福的黎明”,这也常常被认为是泰国历史的黄金时期,这是理想的泰国,物产丰富,君主像父亲般慈善,其中最著名国王的是兰甘杏大帝。然而在1350年,更加强大的大城对素可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城时期(1350-1767)大城的君主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是素可泰王朝时父亲般慈善、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专制帝王,并采用devaraja(神王)的头衔。在这个时期的早期,大城的统治向邻近的泰公国扩张,并与其邻国发生冲突。17世纪时,暹罗开始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尽管缅甸人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对暹罗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年轻的Phya Taksin将军和他的随从突破了缅甸人的重围,逃到了尖竹汶(Chantaburi)。大城沦陷七个月后,他和他的军队乘船返回到都城,赶走了缅甸驻军,收复了大城。吞武里时期(1767-1772)著名的Taksin将军决定将都城从大城迁移到靠近海的地点,这样有利于对外贸易,保证武器的采购,并且万一缅甸重新进犯,便于防守和撤退。他在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建立了新都城。Taksin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城沦陷后缺少中央权威导致王朝迅速瓦解,Taksin统一各府的统治覆灭了。曼谷时期(1782至今)Taksin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世国王,即拉玛一世,从1782年统治到1809年。他即位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将王室都城从吞武里迁到河对岸的曼谷,并建造了大王宫。拉玛二世(1809-1824)继续修建工作。拉玛三世Nang Klao国王(1824-1851)重新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并发展同中国的贸易。“国王与我”中的拉玛四世Mongkut国王(1851-1868)与欧洲国家缔结条约,避免沦为殖民地,并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统治期间,开展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拉玛五世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国王(1869-1910)继承父亲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拉玛六世Vajiravudh国王(1910-1925)推行义务教育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Prajadhipok国王(1925-1935)统治期间,泰国从君主专制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Ananda Mahidol国王继位(1935-1946)。国家由暹罗更名为泰国,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是查里库王朝的拉玛九世国王。

现实中的罗刹国是指哪国
答:中国元明清朝时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清朝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而英语中,俄罗斯的发音也与罗刹相近。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国土横跨欧亚大陆,与14个国家接壤,总面积1709...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哪些国家和传说中的国家
答:赭时国 怖捍国 率堵利瑟那国 大沙碛 飒秣建国 弭秣贺国 劫布咀那国 屈霜你迦国 喝捍国 捕喝国 伐地国 货利习弥伽国 羯霜那国 睹货逻国故地 咀蜜国 赤鄂衍那国 忽露摩国 愉慢国 鞠和衍那国 镬沙国 珂咄罗国 ...

玄奘走了几个国家
答: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

罗殿国、罗施国和自杞国是怎样的?
答:会昌中(841—846 年),封其为罗殿王,世袭爵。”此时的罗殿王同时又是罗施国的“别帅”,但两者各为一国,并不互相统属。隋代,德布氏后裔中有一支因性格刚烈,打仗凶悍,被汉族地方官吏称作“暴蛮”,其部也称为“暴蛮部”。后来,“暴蛮部”的一支在今天的贵州贞丰县东部建立起了“罗国”...

罗刹国是指哪个国家?
答:罗刹国指的是现今的俄罗斯。中国元明清朝时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清朝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而英语中,俄罗斯的发音也与罗刹相近。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位于30°~180°E,50°~80°N左右...

罗刹国到底是哪里
答:罗刹国是指俄罗斯。罗斯(Rus)是古代巴尔特人、芬兰乌戈人和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的国名。俄罗斯(Russia)、白罗斯(Belarus)即起源于Rus(罗斯)一词。罗斯人,原为瓦良格民族一分支。9世纪中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今挪威,瑞典所在地)上的瓦良格人(诺曼人)留里克大公来到诺夫格勒得。因这一支瓦良格...

罗刹国是指哪个国家?
答: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清朝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而英语中,俄罗斯(Russia)也与“罗刹”相近。罗刹国简介:“罗刹”可指国家也可指国民。由于音译不同,曾有罗叉、罗车、罗沙、...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位于“简罗”以南的是什么海峡
答: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是没有简罗这个区域,相似的是,箇罗国 箇罗国指的是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克拉(Kra)附近,或以为在今马来西亚马来亚雪兰获。那么在‘箇罗“以南地区指的是世界著名的马六甲海峡。箇罗是出自贾耽《新唐书·地理志》,对中国船只从广州,经东南亚,通往阿阿拉伯的...

罗刹国是指哪个国家?
答:4. 在中国的《封神榜》、《西游记》等作品中,罗刹和夜叉这类鬼王的形象变得较为弱小,似乎只能在人类面前逞威。而在现代魔幻游戏中,这些形象往往结合了传统中华文化元素,使玩家在娱乐中学习到传统文化。5. 在历史长河中,俄罗斯曾被称为罗刹国。元朝时期,一些红发、白皮肤、身材高大的俄罗斯人来到...

罗刹是指哪个国家
答:罗刹是指俄罗斯帝国。在明朝和清朝早期时,我们对沙皇俄国的称谓都是罗刹国,一直到沙皇俄国开始进入黑龙江流域,双方进行外交接触时才以俄国称呼。中国元明清三朝时期称俄罗斯帝国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