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中医药,挽救了无数生命,他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作者&投稿:菜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 健康 养生 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 健康 服务。”国家对中医药的发展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医药产生于原始 社会 ,可是由如何产生的、谁发明的呢,他由有什么其它贡献呢,一一说来。

如果说神话英雄人物伏羲的出现是标志着原始 社会 渔猎时期的到来,那么神农(炎帝)的出现,就该标志着 社会 的发展已又朝前迈进一步,开始从渔猎时期进入到农耕时期了。

神农,全称是炎帝神农氏,在“五方帝”的神国组织中,他是南方的天帝。作为神的称谓,多称他为炎帝,或赤帝,作为人则多称他为神农。在秦以前的古书中,正像“太昊”和“伏羲”一样,“炎帝”和“神农”也是没有联起来称呼过的。联起来称呼是从《世本》开始。“炎帝”和“神农”肯定先前也有某种联系,但是其详今天已不可得知,只按照 历史 常识当作一个人。

每个神话人物出生时都会有异象,当然炎帝也不例外,远古时代有一位国王名叫少典。他的妃子女登受一条神龙的感应而怀孕,生下一个牛头人身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炎帝。

神农尝百草

原始 社会 ,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材与百花开在一处,哪些植物可以做粮食,哪些药草可以治病,人们也分不清。随着人口的繁衍,人们越来越需要充足的食物,也越来越需要能够治病的草药。那个时候,人们对满山遍野的植物不是十分了解,经常因为饥饿而误食有毒的植物,又因没有药来治疗而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有一天,炎帝正在整理器具,一个大臣来报,说河边有一个人突然腹痛,痛得没有人能够按得住他。炎帝赶紧放下手中的器具,赶到河边。他见那人痛得大汗淋漓,大喊着在地上翻滚,有老人用土方试图喂药给他,但是花费九牛二虎之力灌下,却不见任何的作用,待到傍晚那人便死去了。

为了不让百姓们误食以及治病救人,伟大的神农氏决定亲自尝试各种植物的滋味,以确定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神农氏很清楚,很有可能他也会吃了有毒的植物而死去,但为了百姓,神农氏决定挺身而出。为了尽快分清各种植物的特性,神农氏跋山涉水,不停地工作,他尝试的植物太多了,经常中毒,最多的时候,一天之内中毒竟达七十次。

据说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在嘴里一尝,不一会就感觉到天旋地转,栽倒在地上。随从们慌忙把他扶起来,他心里知道自己中了毒,可是嘴巴却不能说话,于是他就用最后的一点力气,指了指身边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了指自己的嘴。随从就摘了灵芝放在嘴里嚼了之后,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就解了,头不昏了,能够开口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够起死回生。百姓都劝神农不要试了,神农体恤百姓,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据说炎帝神农在尝各种植物的时候,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所以百姓称神农为“农神”。

传说他的身体是完全透明的,可以清楚地看见五脏六腑。他一吃到有毒的植物,就马上服茶,让茶叶顺着肠胃一路检查下来,然后就可以把毒排出体外,所以神农一直没有事情,百姓也都尊他为神。


神农最后一次尝到的是一种蔓藤科植物葫蔓藤,叶似黄精而茎紫,当心抽花黄色,初生既极类黄精的植物,就是今天我们说的断肠草。据说这种植物只要和人体的唾液接触下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神农吃下断肠草后,透过透明的身体看到自己的肠子一节一节的烂掉了,炎帝死的时候据说是100多岁了,这位伟大的医药之神,为了解除人民的痛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百姓都尊他为“药神”。《神农本草经》据说就是神农流传下来的医学药典。

炎帝女儿精卫填海

炎帝有四个女儿个个美丽动人,但小女儿女娃却与她的三个姐姐不太一样。三个姐姐全都温柔似水,只有女娃性格豪放,像个男孩子一样,喜欢玩耍。姐姐们平时很少出门,不是在花园中赏花,就是在闺房中刺绣。女娃却一点儿也受不了这种无聊的生活,总是吵着让炎帝带她出门。炎帝见女娃总是吵闹,心有不忍,也想带她出去开开眼界,可是炎帝太过繁忙,总是有忙不完的事,因此也一直没有机会带女娃出去。

女娃被憋坏了,等不住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既然父亲没有时间带她出门,那她就自己出去玩。女娃生来就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从不畏惧什么危险。

这天,女娃在炎帝出门以后,就悄悄溜出了家门。女娃如重获自由的小鸟,她高兴地唱呀、跳呀,尽情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在她看来,外面的一切都是好的,哪怕只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也要比家中的更娇嫩可爱。她高兴极了,好像她以前还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

尝到一次甜头的女娃开始上了瘾,每天都要往外跑。渐渐地,她在外面也结识了一些好朋友,这就让她更加留恋外面的花花世界。当女娃听说在东海泛舟其乐无穷的时候,就要前往东海。朋友们都劝她说东海多风浪,在那里泛舟很危险。可是女娃才不怕呢!只要是她想做的事情,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拦住她。


女娃孤身一人前往东海。眼下的东海风平浪静,哪有什么危险?朋友们真是太过胆小了。女娃心理暗自嘲笑着她的那群朋友,想着回去后一定要挖苦他们一番。她找来一叶扁舟,开始了她的东海之旅。微微的海风轻轻吹拂着女娃的面庞,轻轻的海浪柔柔地拍打着她的扁舟,女娃觉得惬意极了。

就在这时,原本平静的海面忽然起了狂风,海风顿时变得狂暴起来,海浪也马上变成了凶狠的恶魔,要把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完全吞没。女娃拼命地划着桨,想要摆脱海浪的束缚,可是她终于还是没能斗得过无情的大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吞噬了,而大海似乎也得到了安慰,很快恢复了平静。

几天之后,在东海之中飞出了一只小鸟,这种鸟身体类似乌鸦,但是头上的花纹非常美丽,长着白色的鸟喙和红色的爪子,而它破浪而出的地方就在女娃遇难的海域。是的,这只小鸟就是女娃的精魂所化,它的名字叫做精卫。精卫飞出东海后,在长满拓木林的发鸠山上安了家。每天,它都会衔着发鸠山上的拓木枝飞向东海,并将拓木枝投入东海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不知疲倦地往返于发鸠山和东海之间,从来都没有停歇过。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雷鸣闪电,都阻挡不了精卫的行程。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将那罪恶的东海填平。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它也不会罢手。

就这样一直过了很多年,东海终于被精卫的行为惹怒了。这天当精卫又将从发鸠山衔来的拓木枝投向它的怀抱时,东海愤怒地责问精卫:“你究竟要干什么?你这只疯鸟!”精卫不屑地说:“我要将你填平。”东海惊讶地说:“将我填平?你为什么如此恨我?再说你也根本不可能将我填平,还是省省力气吧!”精卫坚定地说:“你已经吞噬了我年轻的生命,我不能让你再害更多的人,所以我必须将你填平。哪怕是填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直到世界末日来临,我也要继续填下去。”东海被精卫说得目瞪口呆,口中念着:“这只鸟真是疯了!”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精卫仍然每天衔着拓木枝来填东海。它的行为经常被海燕看到了。海燕对精卫的做法很是不解,就飞下来问精卫为何要这样做。在得知精卫填海的原因以后,海燕非常感动。不久,它便与精卫结成了夫妻,并生下了许多小精卫。小精卫们和她们的妈妈一起衔枝填海,填海的行动世世代代进行着。

阪泉之战

据说炎帝到了老的时候,有些糊涂了,开始领着臣民到处征战,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这时黄帝也准备统一各部落,建立九州,于是,炎帝与黄帝在权力争夺中产生了水火不相容的矛盾,且日益尖锐,最终爆发了 历史 上著名的“阪泉之战”。黄帝率领亲自训练的熊、罴、狼、貔、貅、虎、豹等与黄帝部落联盟军,挥舞着用雕、鹛、鹰、鸢的羽毛制成的战旗,向河北涿鹿的炎帝部落发起猛烈进攻。炎帝部落开战不久即败退于城东一里的阪泉。经过三次血战,炎帝部落一败涂地,黄帝部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黄帝获得了中原各部落联盟的盟主地位。而炎帝败得心服口服,甘愿称臣,发誓不再与黄帝抗衡,双方结成同盟。

传说后来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一起共同击败了蚩尤。这都是后话了。

根据先秦文献记载,炎帝神农氏可能不是一个人。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不管如何,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

我国近代第一中医,临终前留下10张药方,后面怎么样了呢?
答:那个时候全国都在推行西医,中医毫无用武之地,但是施今墨却用自己的医术,救好了很多人,渐渐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中医,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请他治病,他都是药到病除,真的证明了中医一点也不比西医差。后来临终前施今墨留下了10张药方,这些药方由于治疗效果显著,就成了后世从医者医人的参照,并在...

中医在未来有无应用前景?
答:相信中医虽然说有一些人会把中医说的特别的玄乎,而且添加了一些神秘色彩。实际上只不过是有一些人想利用中医投机取巧而已,中医经过了几千年的检验,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自然是有用的。而且有很多科学家都加入到研究中医的行列,利用中药材来研发了很多新的药品帮助人们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另外的话也有...

屠呦呦什么时间在哪为何获得诺贝尔奖
答: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但是为何没有人...
答: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4]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

中医药宝库中的治病良方青蒿
答: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件事与有点关联,将引起界的极大地亢奋, 究竟与药有多大关联呢?首先要知道,屠呦呦是19年北京医学院毕业,在中医科学院任研究员。她用现代科学的方法...

屠呦呦为什么能入围全球20世纪最伟大人物?
答:这一点其实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时,诺贝尔奖委员会已经重点强调和明确了.对于屠呦呦为何能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弗斯伯格(Hans Forssberg)称,屠呦呦的获奖“我们颁的奖是给从中医药当中获得启发、做出贡献的个人,她能够从中做出新药,让我们在...

大药冲关很危险吗
答: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中医,即相对...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艰辛历程是怎么样的?
答:项目启动与初步筛选:1967年5月23日,为了应对全球范围内疟疾的严峻挑战,特别是针对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的抗性,我国启动了“523项目”,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屠呦呦于1969年加入该项目,作为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开始领导研究小组从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中,收集并筛选...

挽救了全球最多人生命的医学发明是什么发明?请大家最少举例说明5个以上...
答:吸入式Insulin:对于糖尿病患者,insulin是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吸入式Insulin可以减轻注射方式造成的疼痛,更方便患者的用药。急救车与医疗直升机:这两种紧急医疗运输工具能够在迅速的时间内将重症患者安全的运输到医疗机构接受急救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医学发明能够挽救和延长...

综合史实,概述中国封建制时代中医药学成就
答:故有人说:中国除了“四大发明”外,中医药应是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从医学发展史和现状看,这种说法...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