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第一中医,临终前留下10张药方,后面怎么样了呢? 什么是历史?

作者&投稿:蠹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位中医临终前留下的10张药方,后来为国家收藏,药方也被后世很多中医奉为经典,一代代传承,救了很多病人的性命。这位近代第一中医,真是令人敬佩,但他背后的故事还是很感人的。这位中医的名字就是施今墨,他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为了中医的发展呕心沥血,通过一己之力挽救中医于危亡。

据说施今墨小时候,由于母亲多病,而他又是个孝子,不忍心看着母亲常年忍受病痛,就立志学医,施今墨很聪明,跟着自己的舅舅学医多年之后,也成了一个名医,对中医的研究也是很独到。但是他出生的年代,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美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施今墨也不例外,他一边从医,一边参加革命。

十九世纪初,西方文化传到东方,由于很新鲜,尤其是西医,被很多大人物所推崇,渐渐就成了社会的主流,这个时候,我们的传统中医就慢慢走向末路了。眼看中医要被大众遗忘了,施今墨就痛心不已,这可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于是他就找机会并且通过自身的医术,向世人证明中医并不比西医差。

那个时候全国都在推行西医,中医毫无用武之地,但是施今墨却用自己的医术,救好了很多人,渐渐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中医,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请他治病,他都是药到病除,真的证明了中医一点也不比西医差。后来临终前施今墨留下了10张药方,这些药方由于治疗效果显著,就成了后世从医者医人的参照,并在民间广为流传,真是振奋人心。



中医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以来,中医在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体系。但是中医的缺点也是有的,一名合格中医需要经过数十年的磨练,所以学习中医比学习西医要困难得多。中国在进入近代化社会之后,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医逐渐传入了中国,并且受到了大批西方文化追求者的吹捧,并且他们在吹捧西医的同时还将中医说的一文不值。但是时间能够证明中医的价值,在西医面对疟疾束手无策之时,屠呦呦带着从传统中医当中寻找出的青蒿素拯救了无数的生命,现在的中医正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很多中医大师都会被冠以“名医”的称号,而有一位名医被尊称为”近代第一中医“,临终前留些了许多珍贵的药方,下面就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 名医的一生

这位名医名叫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直到现在在中医界还有着极高的声望。施今墨年幼时母亲多病,所以自小便了解到世人饱受疾病之苦,并且在那是下定决心要学医救人性命,这个信念也成为了日后他求学道路上的动力。施今墨的舅父是河南安阳名医李可亭,于是在13岁时便跟随舅父学习中医,经过了七年的刻苦学习,20岁时施今墨的医术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而他本人对于中医的悟性也是极高的。

施今墨不仅医术高明,并且医德也非常的高,他告诫自己的学生说道“不要将远来的病人拒之门外,实在病重领进来我给看看”,没有钱的病人施今墨也会免除医药费,所以他在百姓当中声望极高。虽然施今墨有着精湛的医术,但是他为人却十分的低调,经常说医术是没有尽头的,而自己要学习的东西也有很多。到了后来,中医逐渐被人们所抛弃,甚至有许多人扬言要将中医赶出中国,这个时候施今墨为了中医又多方奔走,并且用自己的形象为中医代言,这才将传统中医拉回到了正规。

  • 药方无偿捐献给国家

施今墨到了晚年依旧在中医行业发光发热,在为很多人看病的同时还总结了自己一生经验,将自己一辈子的行医经验变成了一张张的药方。在某次中医展览会上,施今墨献出了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硬变、肝脾肿大、气管炎等数十种疾病的药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让很多人感到动容。

1982年 ,由施今墨的子女与弟子修订的《施今墨临床经验集》终于问世,这位伟大的医者用知识的方式继续造福着广大的人民群众。



百病由心生。尤其那些治不好又死不了的病。心不动性格就不会动,人的情绪就不会产生怨狠恼怒烦,相对应的五脏六俯就不会出问题。易动怒肝不顺;好狠人心不安;爱报怨胃不和;时长恼人肺不宁;经常烦人肾不好。让人改变性格很难,这也是我一直苦恼的问题。当人不明白时可以理解。有些人都已经生病而且知道是性格不好引起的,对于改变性格还是直摇头。后来我发现有信仰的人改变的很快。没信仰的人情绪变化很快。即然情绪能变,那我们就通过情绪改变性格吧。
          性格是先天带来的,什么性格就长什么样,什么样的性格也会具有什么样的命。好的中医大夫看你一眼就知道你什么病,生活中你处于一个什么状态他一清二楚。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好性格,我们怎么能做到孝父母的身,敬父母的心,顺父母的性。老人就是检验我们性格的标尺。过不了检验,代表祖宗来的孩子也就不会有一个好性格,没有好性格就尽不了孝,当然孩子一生命也不会顺利。命是天给的,是很难更改的,运是后天的,却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只要把人做真了心放正了,运会转命也会好。同样性格是天生的,是很难改变的。后天的情绪是可以随心情改变。情绪变了性格也会变。性格与情绪就会形成新的共振。生活中的我们就能找到对方的好处,同时也能挖出自己的不是。也是我一再强调悔过,认错就能好病的主要原因。

这些药方都被留了下来,并且后世的医生们都遵循这些药方,中西结合治好了很多病。

最后这些药方都被列入史书中,然后给现时代的中医学习

什么叫历史?~

我国近代第一中医,临终前留下10张药方,后面怎么样了呢?
答:这位中医临终前留下的10张药方,后来为国家收藏,药方也被后世很多中医奉为经典,一代代传承,救了很多病人的性命。这位近代第一中医,真是令人敬佩,但他背后的故事还是很感人的。这位中医的名字就是施今墨,他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为了中医的发展呕心沥血,通过一己之力挽救中医于危亡。据说施今墨小时候...

我国近代第一中医,临终前留下10张药方,后面怎么样了呢
答:很多中医大师都会被冠以“名医”的称号,而有一位名医被尊称为”近代第一中医“,临终前留些了许多珍贵的药方,下面就和小编了解一下吧。名医的一生这位名医名叫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直到现在在中医界还有着极高的声望。施今墨年幼时母亲多病,所以自小便了...

被很多人奉为“神医”的倪海厦是怎么死的?其真有那么厉害吗?
答:那也奉倪海厦为神的中医粉,拜托你们先给大神弄个百度百科,同时也更改一下百度搜索结果,好么? 倪海厦于2012年1月29日夜晚在台北家中昏迷,送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两日后不治病逝。其死因家人称倪先生称睡中死,弟子则称过劳死,外人猜测死于肝癌肝昏迷,信众则相信因其泄天机逆天救治病人而天遣死。 其自许称为...

民国第一名医是谁?
答:1. 厉绥之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医。2. 厉绥之,字家福,浙江杭州人,被尊称为“中国西医学教育之父”。3. 他是中国的第一位西医,也是中西医结合的先锋。4. 厉绥之参与了浙江医科大学的创建,并曾为慈禧太后提供医疗服务。5. 作为近现代中国医学界的杰出代表,他的影响力深远。6. 萧龙友、施今墨...

医学中第一可法之书——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答:张锡纯是中医世家,但是他却痴迷于几何学。1904年, 中国废科举,兴学校,张锡纯成为盐山县唯一可教代数和几何学的教员。张锡纯痴迷于几何学之时,看见报刊杂志上,中医黑们呼吁废除中医中药的舆论甚嚣尘上,于是放下几何学,重新开始潜心研究中医 ,最终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医学第一人。”他的《医学衷中...

世界上最老的人是谁?
答:陈俊,我国福建省永泰县人,生于公元881年,卒于公元1324年,活了443岁,是历史记载中最长寿的中国人。当年,陈俊行医到永泰,看见汤泉村(今称永泰县梧桐乡汤埕村)山青水秀,温泉遍布,好山好水,就留下。陈俊为人正直,乐为乡里做好事,受到乡人的敬重。到了晚年,他无法自食其力,“子孙无有存...

厉绥之人物介绍
答:厉绥之(1885年-1975年),名家福,字绥之,浙江杭州人,中国第一代西医,中国西医学教育先驱,前清医科举人,近现代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浙江医科大学主要创始人,杭州市红十字会创始人及首任会长。曾为慈禧太后看病。著有《工业卫生学》等专著。曾参与创办《浙江潮》等期刊,是浙江第一份...

中国近代中西医相结合第一人是谁
答:中国近代中西医相结合第一人是张锡纯。近代中医界泰斗张锡纯是中西医汇通学派四大家之一,被誉为集大成者。他生于1860年,卒于1933年,字寿甫,祖籍山东诸城,是一位医学家、教育家。张锡纯在沈阳创办了我国第一家中医医院,名叫立达中医医院,并创办函授学校,培养医学人才。他提出中西医合作的思想,对...

中国现代十大名医
答: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县人。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

中医的起源
答: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扩展资料: 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名医: 一、中医的起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