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不规范地名,南京9月中旬完成 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号码是多少

作者&投稿:骆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消息出来之后,老百姓纷纷加入了讨论这一话题的行列。那么,南京的清理整治工作进行到了哪一步,接下来会怎么做、什么时间可以看到整治效果?更换地名后牵涉的证照费用谁来出?带着众多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
民政部:稳妥推进,切勿随意扩大清理范围
记者了解到,2018年12月10日,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民发〔2018〕146号)。
民政部表示,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14年7月开始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要求清理了一大批不规范地名,但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割断了地名文脉,损害了民族文化,妨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活动。
随着全国各地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一些“需清理整治的不规范地名清单”引发热议。针对此,6月21日,民政部在官网发文要求,各地要稳妥推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文章指出,个别地方在推进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时,存在政策标准把握不够准确、组织实施不够稳妥等情况。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原则标准组织实施,防止随意扩大清理整治范围。
南京整治工作分五步走,后期证照变更不收费
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16日,江苏省也印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建立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组建工作队伍,尤其是专家队伍,形成清理整治清单、制定命名更名方案。同时,各地不得收取因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产生的相关证照信息变更费用。比如,小区或者街道名称变了,身份证、不动产登记证之类的也要变更,费用统一由地方政府承担。”
南京的清理整治工作具体怎么做?4月30日,南京市九个部门联合研究制定了方案,拉开了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的大幕。概括起来讲,基本分为五步:摸底排查、统计汇总、论证鉴别、社会公示、清理整治。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已经召开过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专项会议。首先是各个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排查摸底、分类统计。举例来说,公安部门负责门牌及地址的排查、统计,协调全市道路交通标志中标准地名的使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与房产部门负责督促商品房开发企业规范用名;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整治休闲文化设施领域不规范地名和地名标志……
地名专家薛光介绍,“摸底排查和汇总统计之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地名委员会办公室)会组织地名协会等单位的专家,进行论证鉴别,然后向社会公示,最后再进行清理整治工作。”根据计划,全部工作将在9月中旬完成。
专家:夸大和崇洋媚外的地名应清理
早在2004年,薛光就在《行政区划与地名》杂志发表论文,谈到了他认为需要清理整治的不规范地名。
“比如一些开发商,楼盘项目动不动以洲取名,叫欧洲城、北欧印象、北美枫情、新亚洲花园等;还有一些楼盘或商家,以国家名称、外国首都、外国著名城市、著名景点等命名的,叫雅典花园、挪威森林、枫丹白露、加州花园、东方巴黎、威尼斯水城、拉德芳斯、玛斯兰德、奥斯博恩、东方剑桥、东方夏威夷、塞纳丽舍等;还有的名字老百姓根本看不懂,如叫托乐嘉、万国府等,这些地名肯定都不规范。”薛光说。
对于一些看似夸大,实则有历史背景的地名,薛光认为不应该在清理整治的范围,“比如,南京的中央路、王府花园、皇册家园、御道街等,都有历史可循。”薛光介绍,“但也有一些很牵强附会,比如1912街区、1865创意产业园,说是和历史挂钩,却又不是很明确,而且也没有向地名部门申报。”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类名称,老百姓叫习惯了,其实也不规范,比如南京的城东干道(龙蟠路)、城西干道(虎踞路)以及纬七路、经四路等,当初只是工程名。不过,这一类道路路标可以规范,但老百姓的习惯很难改变,或许只能顺其自然了。
记者了解到,南京这次不规范地名的清理整治范围很广,包括居民区、大型建筑物、道路和街巷以及门牌、台、站、港、场、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等,只要是不规范的,都在整治的范围之内。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

江苏交通一卡通·苏州可以在南京坐公交吗~

江苏交通一卡通·苏州可以在南京坐公交。
一、江苏交通一卡通·苏州在南京的使用范围
1、公交:全部线路共计515条。
2、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10号线、S1机场线、S8宁天城际、S3宁和城际、S9宁高线、S7宁溧线共计10条。
3、出租车全部车辆。
4、公共自行车
二、异地优惠政策
乘坐公交刷异地卡刷卡无优惠(镇江、扬州发行的江苏交通一卡通卡片在南京地区享受同城优惠)。具体需以当地运营企业发布的优惠政策为准。

扩展资料
江苏一卡通使用注意事项:
1、苏州发行的江苏交通一卡通质保期为三年,卡片出现损坏时,持卡人凭卡和购卡票据办理换卡。若卡片为非人为损坏,在质保期内免费更换新卡;卡片若为人为原因损坏,须重新购卡。
2、卡片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卡片不记名、不挂失,卡内余额退款可至当地服务中心办理。
3、江苏交通一卡通开通后仅限公共交通领域使用,市民卡/苏州通卡可以在已开通的公共交通、超市、商场、便利店、园林休闲等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苏州市民卡官网-江苏交通一卡通苏州本地卡(可用城市:南京市)

1、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咨询电话:
(1)综合咨询投诉:84429029;
(2)车辆曝光处理:84429260;
(3)车管所一号窗口:84429400;
(4)驾驶证业务:84429459;
(5)机动车业务:84429511。
2、南京市
(1)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87km²,2016年建成区面积1125.78km²,常住人口827万人,城镇人口678.14万人,城镇化率82%,是长三角及华东唯一的特大城市。
(2)南京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整治不规范地名,南京9月中旬完成
答:记者了解到,南京这次不规范地名的清理整治范围很广,包括居民区、大型建筑物、道路和街巷以及门牌、台、站、港、场、地产广告、户外标牌标识等,只要是不规范的,都在整治的范围之内。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景正华

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
答:(八)依照本条例规定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查处违法行为。第七条 地名管理工作经费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第二章 地名的命名、更名和销名第八条 地名的命名和更名,应当按照本条例相关规定办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命名和更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宣传和使用未经批准的地名。第九条 市、县...

南京市地名管理规定
答:(二)新地名一经批准,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市地名委员会办理地名标志设置手续,地名委员会应在三个月之内,按规定要求做好地名标志的编排、设置与更新工作;(三)各类地名标志的设置,要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所有地名标志牌,均应当按规定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安装。具体工作由市地名委员会办公...

六部委发文全国整治不规范地名:不能随便用
答:这是响应2018年12月10日,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民发〔2018〕146号)。根据要求,各地在2019年3月前需完成摸底排查并确定拟清理整治的不规范地名清单。民发〔2018〕146号文表示,地名是社会基本...

...我作业 如果牵扯到地名 我是南京的 尽快!!!
答:据悉,绵山为迎接今年的“十一”黄金周,从8月份就已经开始筹备,专门按照唐宋时期的风格,制作了10000颗“太阴铜铃”和500只名为“请月”的灯笼,同时排练了两个月按照古制规范的挂铃、请灯的仪式,使广大游客能够最切身的体验到绵山的中秋唐宋遗风。不过,景区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原本想为广大游客制作...

为什么京师国府要改名
答:不规范地名。市民政局向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六家单位发函,希望各相关单位按照《阜阳市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职责分工和时限要求,加快落实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9月底前完成户外标牌标识、房地产户外广告牌中使用...

避免生僻字 不应重名 地名管理条例5月1日起实施
答:《地名管理条例》于2021年9月1日经国务院第14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并自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旨在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国际交往的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条例要求,地名命名时应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的乡、镇名称,同一...

西安市民政局:不规范地名公示后群众可随时提出异议
答:公示不规范地名,也是为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群众可随时向各区县民政部门提出异议、反馈情况。各区县民政部门将认真记录,待公示完成后统一上报市民政局,我们会根据群众意见再次论证和公示,随时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问题05:公司注册地址发生变更,是否需要变更工商、税务等相关资料登记信息?工商、税务部门能否设立变更...

关于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所涉及的食品行业的问题?
答:事件一被曝光,南京冠生园立即发表了针锋相对的公开信(见附录二)。这封公开信的措辞是严厉的,而且矛头直指媒体和记者。面对‘南冠’(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的指责,记者说:“我们是本着真实客观和机器慎重的态度报道的,我们与‘南冠’公司绝无私仇”(《南方周末》2001年9月20日)。因此如果不是谨慎万分的记者在...

整饬地名,别让市民找不着北
答:而地名一旦开始使用,则会与居民的现实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整治不规范地名虽有必要,但终究治标不治本,事后整改不如事前把好关。一是要端正心态,增强文化自信,摒弃崇洋媚外、哗众取宠的起名思维;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地名命名机制,在起地名的过程中充分吸取市民的意见,避免“拍脑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