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一虚,百病由生。中医专家告诉您养好脾胃的重要性

作者&投稿:但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医医藏象学说强调,脾具有主运化、升清及统血的生理功能,胃具有主受纳与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显然,中医所言脾胃虽涉及多系统,但主要与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有关。《黄经内经》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如果将人体比喻为一个国家,脾胃则为主管粮食仓库的官吏,为其他脏腑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持,是"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将脾胃称为"后天之本",是因为人出生以后,依靠脾胃运化水谷,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生命活动才得以维系。

在保健方面,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调养脾胃,改善体质,延年益寿;先天健壮的,如果脾胃后天失养,也会多病减寿。疾病治疗方面,脾胃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不论何脏受邪或劳损内伤,久之都会伤及脾胃,影响食欲,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因此,在疾病治疗方面,各脏腑的疾病也大多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培补元气,扶正祛邪。对于危重病人,更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治病首重调治脾胃,正是中医治病求本的重要体现。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脾与胃居于中焦,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气下陷则清无力上升,内脏无以托举,多表现为头晕目眩、脘腹坠胀、 面色萎黄、食少便滤等症,治宜健脾升清。胃下垂、脱肛、女性子宫脱垂等疾病,医治疗多以此法为主。胃失和降主要表现为胃体欺痛、呃逆、呕吐、暖气等症状,治宜和胃理降逆。脾胃健运,升降正常,才能协调全身脏气机。保证元气充沛。因此,中医有“治脾胃之法,莫精乎于升降"的说法。

民间有"人是铁,饭是钢""中年前胃养人,中年后人养胃"的谚语。饮食调养不仅是保养脾胃的关键,也与全身 健康 密切相关。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观察,现今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资源丰富,但损害脾胃功能、自断后天之本的现象却比食物匮乏年代更为严重。有人肆意暴饮暴食,长 期超量摄入食物,导致营养过剩,形体发胖,变生他病。反之,也有人因所谓"减肥"而采取非医疗行为的节制饮食,以致营养缺乏,形体消瘦,气血不足,羸弱多病,甚有年轻女性因此导致闭经。不少年轻人,经常熬夜,次日晨起匆忙,无暇早餐,久而久之,势必导致胆汁郁积,胃肠功能紊乱。近又流行"辟谷",许多人未做好充足准备,突然多日不进食,导致人体精微物质匮乏,能量来源枯涸。这些举动,与其说是 养生 ,还不如说是"伤生"。也有人因不恰当、不科学的忌口,使气血生化乏源;尤其是肿瘤病人经手术、化疗、放疗后,不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不利干病后康复。

作者:李其忠教授



~

脾胃一虚,百病由生。中医专家告诉您养好脾胃的重要性
答:中医医藏象学说强调,脾具有主运化、升清及统血的生理功能,胃具有主受纳与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显然,中医所言脾胃虽涉及多系统,但主要与人体消化吸收功能有关。《黄经内经》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如果将人体比喻为一个国家,脾胃则为主管粮食仓库的官吏,为其他脏腑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

脾胃虚则百病生,中医提醒,有这6个征兆你可能是脾胃虚弱
答:④消瘦或虚胖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体消化能力下降,人体代谢困难,那食物所转化而成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就会堆积在人体内,使人变得虚胖。另外,脾胃虚弱也会使人体肌肉变得松弛不再紧致,腹部会出现一层层的赘肉游泳圈。还有一种可能,脾胃虚弱的人由于不能吸收营养,导致食物怎么进的人体又怎么出去,从而日...

中医养生,脾胃是根本,脾胃虚弱则百病生!内附调理方法建议收藏
答:【方】木香、枳壳、陈皮、香附、苍术、砂仁等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9.食积停滞 【特点】容易积食、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等 【方】山楂、六神曲、莱菔子、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等 (健脾消食,理气和胃)10.长久脾胃虚弱 【特点】脘闷嘈杂、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长久脾虚等 【...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养护脾胃有妙招
答:“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这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提出的学术观点。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他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脾胃虚弱百病由生,脾胃健康绝不容忽视
答:人一旦脾胃虚弱,意味着你的消化吸收功能将会变差,抵抗力也就是中医说的卫气会变得虚弱,卫气虚弱的时候,人体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就会变差,这样就容易被六淫侵犯,而营养也会从之而不足即中医说的营气亏虚,五脏六腑得不到营气的濡养,功能也会随之降低,身体也就会越来越差,这也就是为什么金...

脾胃乃后天之本,虚则百病生
答:就是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胃气是应该往下行、往下降的,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就叫作“胃不和则卧不安”。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也说: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因此,我们一定要养好自己的脾胃。

脾胃一虚,百病生!四种脾虚常见证型,快来对一对,你是哪种?
答:脾胃一虚,百病生!脾胃安,百病安!中医学认为,脾胃在人体中有重要的作用,常形容为“脾为后天之本”,后天指的是出生以后,脾胃是出生以后的根本,可见脾胃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认为,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平时所吃的食物都是由脾转化成营养然后运输至全身上下,所以当脾一虚,人体的五脏...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答: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味着脾胃功能不足,无法有效地消化吸收食物,进而导致身体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根据吴雄志先生在《中医脾胃病学》中的论述,脾胃内伤可引发多种疾病,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脾胃虚弱导致身体各个方面的...

脾胃弱则百病生,脾虚的9大表现,你占几条?教你6招轻松解决
答:食物经胃初步消化成食糜,由脾进一步加工成水谷精微,并将这些精微物质转化为气血运送给全身脏腑组织。维持五脏六腑正常运作的气血,主要来源于脾胃。一旦脾胃的功能受损,所有脏器均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脾胃弱则百病生。脾胃虚弱到底对身体会有何影响?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管着整个身体的运行。脾胃...

_脾胃弱则百病生,为什么会出现脾胃虚弱?
答:《脾胃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脏”。这是古人对脾胃的认知和科学解释。所以牌胃是维持人体气血充足的源头,一定要保证脾胃功能强健、正气不虚,如此才能保证不招致外邪,维护身体强健。人体湿热的形成,也可以用此理论解释明白。虽然湿热产生的病因有多种,可以说自然界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