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包括

作者&投稿:辛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
2。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3。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4。客观上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
2、行为人必须发生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
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以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
三、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要主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过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详列如下:(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3)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3)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4)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5)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3、主体要件(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2)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其次,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3)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含责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4、主观要件(1)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2)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3)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其疏忽大意才未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他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4)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已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进而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他却没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5)因此,行为人应对自己因主观上的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区别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四条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包括
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1。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2。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3。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4。客观上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

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怎样区分
答:法律分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该罪与故意伤害致死的区分关键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无伤害的故意。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
答:一、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宪法所肯同,理应由其子法贯彻。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受刑法打击。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法律分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三)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四)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法律依据:《中...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
答: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
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项: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

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要件
答:法律主观: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2.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3.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法律客观: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其神圣不可侵犯,已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
答:法律分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客观构成要件是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包括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被害人死亡的...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生命维持安全利益为内容的人格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构成要件包括所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行为人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具备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的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