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定音: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生变 埃安4月销量首超特斯拉

作者&投稿:稻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由特斯拉降价带来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强者逾强、弱者逾弱的态势。这一态势也带来市场竞争格局的新变化。

今年4月,埃安国内终端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强暂时形成比亚迪(BYD)、埃安(AION)、特斯拉(TESLA)三足鼎立的BAT新格局。这一新格局,把之前造车新势力“蔚小理”等远远抛在后边。

埃安连续两月销量超4万,首超特斯拉

据相关统计,今年4月,埃安终端销量达到41012辆,同比增长36.8%。这是埃安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4万辆。

统计显示,厚积薄发的比亚迪延续上年高增长态势,4月份终端销量为193902辆,同比增长85.1%。特斯拉4月终端销量39956辆,同比增长220.1%。

今年4月,埃安国内市场单月销量超越特斯拉,形成“BAT”的新三强格局。

4月份比亚迪终端销量占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36.8%,埃安为7.8%,特斯拉为7.6%。当月BAT前三强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2.2%,占据半壁江山。

5年直抵20年,埃安在前三强中发展速度最快

与比亚迪和特斯拉相比,埃安的历史最短,只有五年多时间,而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历史都有20年。虽然目前埃安的体量与比亚迪和特斯拉还有很大差距,但埃安无疑是前三强中发展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作为从广汽集团独立出来的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埃安自2017年7月28日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公司更名(2020年由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去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又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独立、企业混改、引入社会资本等多个重大里程碑事件。

埃安品牌独立后的2021年,全年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达到123,660辆,同比增长119%。2022年,埃安全年销量突破20万大关,达到27.1万辆,连续两年实现翻番。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年度销量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

过去两年,广汽埃安稳居国内10万级以上主流电动汽车市场前列,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的“埃安现象”,跻身新能源汽车品牌头部行列。

今年年初,面对内卷加剧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负责营销的副总肖勇认识到,越是市场环境不好,越要不畏艰难、奋勇前行。在古惠南、肖勇率领下,埃安团队逆势奋进主动出击,打响了新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强攻第一枪。通过更具性价比的优势车型和促销政策,以规模化优势,巩固了市场头部位置,并实现了新的突破。今年前4个月,埃安累计销量121320辆,同比增长120%,远超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埃安的目标是国内市场超越特斯拉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亚军和纯电动汽车销冠,特斯拉成为许多新能源车企的赶超对象。

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埃安并不满足。广汽集团总裁兼广汽埃安董事长冯兴亚曾表示,埃安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超越特斯拉。

虽然今年4月埃安国内零售量略微超过特斯拉,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要想长期持续保持这一优势,难度还很大。在取得当前成果之际,广汽埃安感受到更多的压力,既有来自多方的市场挑战,也有来自业内与消费群体更高的期望。

实事求是来看,埃安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个开始。要在国内市场全面超越特斯拉,还为时尚早。

随着广汽埃安大力布局高端纯电平台,旗下产品阵营多点开花,广受关注的昊铂品牌高能入场,底气十足的Hyper GT上市在即,埃安不仅加快高速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剑指高端豪华纯电市场,赶超的势头越来越猛。

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冯兴亚透露,目前广汽埃安首轮融资已经完成,力争年内实现IPO。资本市场的成功运作,为埃安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广汽埃安要保持高质量高速发展,要以领先科技为支撑。还应有智能制造水平、产业链、营销服务能力、体制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要素。目前,广汽埃安已经在研发、智造、产业链、营销服务以及组织体系五大维度展现出大工业运营体系。

广汽埃安是国内少有的具备EV+ICV全栈自研能力的车企,并在制造、品质保障、成本控制,供应链控制力方面保持优秀水平。通过资产重组和组织架构改革,广汽埃安成为集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效整车企业,成为国企混改的典范。这些就是广汽埃安超越特斯拉的底气。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新赛道。作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中国必将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新能源车企和品牌。在这场比赛中,目前的三个领跑者BAT,有来自国外的特斯拉品牌,有来自民营企业的比亚迪品牌,还有来自国企的埃安品牌。令人欣慰的是,前三强中国品牌占了两席,他们必将成为走向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有生力量”。(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张毅的一锤定音,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

一锤定音:风行雷霆正式上市,助力东风风行全面转型新能源
答:以雷霆之势开启全新征程随着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大目标,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市场,汽车能源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绿牌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能源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引发了国内汽车市场结构性的颠覆。去年11月,东风风行正式对外发布“光合未来”计划,...

上海收紧“绿牌”的背后,新能源汽车风向已变?
答:政策变动大,新能源汽车随风飘摇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在发展初期有赖于政策的强力支持,市场占比逐步走高,实现了弯道超车。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用户口碑提升,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导向变为市场导向,个人用户购买率大幅上涨。不过,对于部分限行、限购、限牌的地区,相关政策的...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世界市场格局会怎样,市场是不是会更好呢?
答:一、几乎所有新能源的应用场景,均可以被基于锂电池储能体系的纯电混动取代,并且,取代后综合热效率更高,使用成本更低。市场分布会逐渐变的跟现在燃油车时代的差不多,但是呢,制造品牌逐渐从欧洲日本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混动纯电的门槛低了一些些。燃油车不多见得ODM模式,会部分...

宇通破万辆 中车、中通谁第三?前10月新能源客车格局再生变
答:2020年1-10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市场份额表 结语 2020年正一步步走向尾声,而市场的战鼓却越来越振奋人心。接下来两个月,新能源客车市场还会继续实现同比正增长吗?可以肯定的是,新的市场格局已经开始酝酿。如,中车电动和中通客车的季军之争,福田欧辉和苏州金龙目前累计销量仅1辆之差谁会继续保持优势...

「观察」2023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洗牌?应该是优胜劣汰
答:虽然市场已经在走向成熟,但新能源车企还在一个一个往外冒、新车还在一款一款的推,那么2023年还会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洗牌的一年吗?可能不会,因为市场格局基本已定,剩下的就是优胜劣汰的竞争。 国补取消,马太效应明显 自2010年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单车4800元至12600元不等的国家新能源车购置补贴。但...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
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全面分析!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经过前几年的缓慢启动,新车型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以及各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扶助政策和激励措施也大力促进了电动汽车的销售,2015年销量骤增至54.9万辆。在全球电动汽车发展较好的主要国家中,中国进步最大,2015年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挪威、英国...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2024年展望(五):展望篇
答: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疫情防控后的复苏中,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本文将通过五个关键视角解析这一年的走势:整体市场概况、乘用车细分领域、竞争格局演变、政策导向以及对2024年的前瞻。NEV出口: 预计增速放缓,中国新能源车(NEV)的出口焦点转向海外,尤其是问界M9与理想MEGA等高端SUV/MPV...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答: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行业竞争格局 1. 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

一锤定音:随着这家电池工厂竣工 比亚迪最强竞争对手来了
答:自此打破比亚迪的神话?有人说,在这场百年未遇的汽车革命中,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而事实上,电动化和智能化几乎同时开启,不同的是开始爆发的阶段不同,而现在也都在持续进行中。单就新能源汽车来看,终极的竞争格局远未到来,目前的领跑者,只是暂时领先一个或者半个身位而已。从历史...

新能源车迎来爆发期,插混车型成为新宠,传统车企如何应对?
答: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插混车型有哪些优势和挑战?传统车企又如何应对新能源车的冲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新能源车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即高端和低端的产品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而中间价格区间的产品则较少受到关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