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数据库建设及服务社会的几点思路 对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作者&投稿:宣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段秀丽1 王庆民2

(1.河北省地质资料馆;2.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摘要 本文通过总结河北省武安-沙河铁煤矿集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项目研究成果,概要介绍了项目各类地学数据库建设及维护的工作内容,以及应用的标准。项目在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建设及集群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建立一套技术方法及工作流程。通过对各类数据库内容及共性的研究,在各类资料数据空间及属性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工作区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功能的定制,实现了信息的快速查询、综合利用、展示等。

项目的建设对河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提供了思路。为下一步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利用集群化的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产业化信息服务,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 集群化 产业化 数据库维护 建设 全方位服务 思路

地质资料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北省地质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上万档成果地质资料以及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但传统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方式大都是各单位分散管理,各部门各自为政,地区、行业之间缺乏畅通的数据共享渠道,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服务一般局限于某些特定的对象和行业,服务面窄,服务方式单一,服务内容简单,服务效率较低,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升服务水平,成为广大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就是:打破地域、行业的限制,将孤立、零散的地质信息数据收集到一起,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把各种相关资料信息分类整合起来,建立信息间的联系,从信息内部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新信息,并放到一个能被共享的信息平台上充分利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就是:根据各个行业社会各层的需求,主动扩大信息社会服务的范围,利用集群化的有利信息资源提供多元、多层次产业化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意义重大,是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下面以河北省武安-沙河铁煤矿集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项目成果为例,对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数据库建设及产业化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一些思路和看法。

1 全面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数据库建设与维护

1.1 建立基础地理地质数据库

基础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等高线、地物控制点、地貌分区、行政区、行政界线、居民地、城镇区域、交通、水系、湖泊与水体等内容,为确保工作区内地物地貌的完整性,基础地理数据库的空间范围覆盖了整个工作区。基础地理数据要求各图层空间位置要精确,以便于数据的综合利用,数据采用统一的空间数据基础,坐标系类型为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为西安80、坐标单位为“度”,空间数据精度为1:1万。基础地理数据来源主要是收集最新现势数据,通过矢量化、投影变换、误差校正、挂接属性等数据处理手段,满足数据库建设要求。

基础地质数据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及岩相、侵入岩、脉岩、断层、矿产等数据图层,数据库建设数据的来源以1:5万、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为主。基础地质数据类型、空间数据基础通过投影转换等与地理数据保持一致。

1.2 建立元数据目录数据库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各行业领域、各类地质工作资料成果的基本信息和索引内容,数据项和表格内容以成果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为主,表格中各数据项的内容和结构主要参照《DA/T 23—2000 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中的规定。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数据表的划分为:资料空间信息表、资料基本信息表、资料内容概要表、代码信息表。其中资料空间信息表中的数据内容以及各数据项的划分主要包括:资料标识码、档案编号、空间范围、保管单位等4项内容。资料标识码是工作区内各类地质资料的唯一标识码;档案编号主要是省地质资料馆、各单位资料馆中现存各档资料的编号;空间范围指各档地质资料工作区范围,单位为“度”,坐标系为西安80;保管单位指收集到的各类地质资料存放单位名称。

1.3 建立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是在图文扫描数字化的基础之上,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对已有的电子文件进行系统整理,建立集存储、管理、利用于一体的图文数据库,提高图文地质资料综合利用水平。

工作区图文数字化资料收集内容,主要是收集有关煤铁矿区的数字化成果资料,包括矿区地质工作的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不同专业领域的数字化成果资料,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已有数字化成果和前期扫描的数字化成果。另外,还要收集整个工作区范围内的区域地质、矿产、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化探、遥感等有关专业的基础性地质数字化成果资料。

已有电子资料处理,主要是指文件格式的标准统一和资料的分类。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文件格式及资料分类标准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2006〕210号)进行处理,图文扫描的成果资料中文字部分资料需要按照要求转换成PDF格式,其目录要与原件中的内容一一对应;图文地质资料分类依据主要包括资料类别、矿区名称、工作程度,其中资料类别分为:区调类、矿产勘查类、水工环勘查类、物化遥勘查类、地质科学研究类、技术方法研究类、其他类,区域地质调查类资料工作程度划分以比例尺为依据,矿产勘查工作程度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等。此外,文件目录的组织、存贮及命名按照数据库建设要求进行处理。

涉密资料屏蔽处理,主要是在前期开展的涉密清理工作基础之上,对涉及国家秘密的图件和文字部分进行技术屏蔽,对于不同借阅人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图文资料与涉密清理数据库挂接整合,主要针对工作区内的涉密资料进行处理,使地质资料管理既能够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又能够确保资料的安全。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栅格文件、分类信息表、涉密信息表、涉密屏蔽栅格文件等内容。

1.4 专题数据库更新维护

河北省现有地学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矿产地数据库、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地质钻孔数据库、区域化探数据库、区域物探数据库、水工环数据库等。本次工作区涉及的各地学专题数据库均按技术要求分类进行了数据整理、更新、维护工作。数据库结构严格按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参考标准规范目录》中相关规范文件标准执行。

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数据库全方位服务社会几点思路

2.1 为各级管理部门服务产业化思路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目录数据库中每档地质资料的工作范围与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建立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目录数据库以空间方式检索,便于地质资料管理和利用。

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矿业权空间分布图层与基础地理图层进行空间叠加,能够直观反应矿业权的空间分布,可以通过空间检索查找相关矿业权属性信息,能够实现矿政管理信息化。

矿业权数据与储量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信息整合,矿业权空间分布图层与储量核查中矿体、采空区等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可以反映出矿区资源的利用和分布情况,挖掘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矿区的管理规划提供依据。

2.2 为各行业地质工作者服务产业化思路

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信息整合,数据库之间通过关键字段建立联系,实现两个数据库之间的相互挂接,实现目录检索与资料的借阅利用一体化。

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与元数据目录数据库信息整合,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分为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通过设置属性数据表关键字段与目录数据库挂接,实现以工作程度内容和空间范围方式检索地质资料,拓展地质资料服务的渠道。

钻孔数据库与基础地理数据信息整合,钻孔数据库能够反应各钻孔的空间分布位置与钻孔的属性信息,钻孔空间分布图层与地理数据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实现钻孔数据信息空间检索。

钻孔数据库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信息整合,钻孔数据库中钻孔属性信息关键字段与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中钻孔柱状图文件建立联系,通过钻孔位置的空间检索,可以为资料借阅者提供详细信息。

2.3 为科研部门服务产业化思路

矿产地数据库与基础地理地质数据信息整合,矿产地空间分布图层与地理数据、地质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可以直观反应矿产地分布,也可以参考地质数据信息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水工环数据与区域化探数据信息整合,水文、环境、地质灾害数据与区域化探数据中的等值线分布图、元素异常图空间叠加,能够反映出元素含量值分布与水文、环境条件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本地区水文、地质环境提供依据。

2.4 为社会公众服务产业化思路

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尤其是移动网络工具,构建多功能网络服务环境,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操作、通俗易懂的应用服务功能,通过网络空间,提供地质、矿产、环境等方面的开放式应用服务。与地理、气象、旅游、农业、环保、水利等专业信息紧密结合,建立可快速定位、查询一体的地质空间信息服务环境,通过地质与地理结合实时查询当前或查询位置的地质矿产信息内容及具体情况;地质环境与气象信息结合,动态监测预测当地的地质环境影响;地质与旅游结合,通过通俗的地质知识普及,包括二维、三维地图展示,普及大众感兴趣的地球地质话题,使地质内容概念在大众群体中得到传播;地球化学信息与农业结合,可查询土壤化学环境及质量状况,为农业发展提供最新地球化学参考数据;地质矿产、地质环境、水文环境与环保、水利结合,动态展示地域环境、水利环境现状,以及影响的深层因素,警示社会尊重生态,保护环境的迫切性等。充分利用通俗地质,拓展地质信息服务的大众化途径,以生动化、形象化的地质信息成果展示给社会公众。

3 结语

通过系统功能的定制,充分与地理信息产业结合,通过定位服务和查询,通俗地反映地域地质结构特点,矿产赋存情况,地球物理化学特性,矿产环境影响因素等系列内容。从而满足社会各层次、各水平的公众需求,为社会公众提供各式特色的地质信息服务,地质信息得以广泛为公众接受利用。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初步思路与构想~

颜世强 王黔驹 庞振山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37;全国地质资料馆 北京 100037)
地质资料信息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具有可被重复利用、不断开发、能够长期提供服务的重要功能。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海量的地质资料信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地质资料管理方面长期存在资料信息分散、综合研究程度不高、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较低、服务及产品体系有待完善、服务渠道不畅、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资源保障、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等工作的需求,急需快速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以下简称“两化”),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 “两化”建设的含义
“两化”是通过充分运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地质资料信息的集中度和关联度,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依托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分布式、多元异构的地质资料信息多部门、多层次服务,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促进产业化发展,逐步构建和扩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其核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地质资料服务;基础——促进多单位、多部门、多专业、多领域、多层次分布的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开展公共服务;重点——解决体制不畅、机制不顺、信息服务分散、服务与需求脱节等问题;长期目标——以集群化为手段,促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方式,研发服务产品,提供增值服务。
2 “两化”建设的基础
2.1 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信息资源
据统计,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近6000亿元,形成各类成果地质资料百万余种、原始地质资料数亿件、重要钻孔岩心数亿米以及数千TB的数字化资源,为“两化”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
2.2 建立了较完善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制度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等一系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两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2.3 建立了较齐全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构
全国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汇交管理体制,设立了各级政府所属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全国地质资料馆及各省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相关服务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两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2.4 具备了较成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技术能力
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技术、目录查询及电子阅览服务系统、基于SIG的网络共享服务技术等一批成熟的技术方法,为地质资料信息集聚、挖掘与共享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地理信息服务产业形成与发展、上海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等经验,以及全国地质资料馆等单位近年来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成果、多元化服务方式与手段探索经验等,为探索“两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3 “两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3.1 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体制不顺
全国汇交管理监督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两条线脱节,严重影响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3.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政策法规不配套
有关地质资料保密、保护的政策法规不配套,制约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我国地质资料数据客户服务政策和机制存在不足:地质产品及用户分级分类管理不完善,产品价格机制不健全,服务收费不统一。
3.3 地质资料信息汇聚、整合、开发程度不够
全国没有实现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的集群统一管理;没有形成完整的地质资料信息产品体系,把地质数据转化为服务产品的意识不强;对资料信息挖掘不够,限制了服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3.4 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滞后,数字化、网络化推进较慢
全国地质资料服务统一平台建设滞后,分散在不同专业、不同单位的地质资料不能有效提供服务。数据信息分散管理,形成信息孤岛,标准化程度低。地质资料数字化积累仍显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更新、维护及积累机制,全国地质资料数字化程度为40%,制约地质资料现代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3.5 资料馆藏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资料馆藏机构的日常业务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资料库房、装具、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等基础设施水平较差。受资料馆工作人员数量、素质等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深入开展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资料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3.6 适应市场经济的地质服务市场有待建立
我国地质资料专题服务市场缺失,产品体系不全,市场主体缺失,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需要建立健全地质服务市场,开发专题地质资料产品,以延长地质工作产业链,推进产业化,传播地质资料信息,提高地质工作服务能力。
4 “两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4.1 基本思路
以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和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能力为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积聚资源、开发产品、构建平台、集群服务,建设国家和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体系,以地质资料服务集群化促进产业化发展,以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基础,以地质资料增值服务为扩展,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简单说就是:积聚资源、开发产品、构建平台、集群服务、产业发展。
4.2 主要任务
4.2.1 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与服务集群体系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体系由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及基础保障体系几方面组成(图1)。其核心是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建设的目标:树立最终成果信息服务与阶段成果信息服务并重、馆藏机构常规服务与专业机构专题服务结合的服务理念,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建立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核心,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31个省级地质资料信息机构为骨干,紧密联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属有关单位,及各省地调院、环境监测院、地矿局等专业服务单位,依托网络共享服务平台,重要和综合信息适度集中、地区和专业信息多级分布的,全国地质资料信息资料服务集群体系(图2,图3,图4,图5)。

图1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体系示意图


图2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


图3 地质资料信息保管与馆藏公共服务集群组织体系图

4.2.2 加强地质资料信息积聚
加强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实现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的全面汇交和集群保管;强化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开发服务类、信息挖掘类、专题综合研究类和数据库类地质资料产品;构建多专业、多领域、适应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产品体系;加强已建数据库、重大项目数据的集成整合,建立数据更新、维护和运行体系。

图4 地质资料信息专业公共服务集群组织体系图


图5 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服务机构体系示意图

4.2.3 加快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依托全国地质资料馆,加快推进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形成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积累存储、加工处理、研发服务一体化,在统一的相关技术标准指导下,研发地质资料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构建国家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以国家级、省级和专业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主体的网络服务与信息共享体系。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主要积累存储全国成果地质资料及数据,全国成果、实物、原始地质资料全部目录数据库,重要原始地质资料数据和实物地质资料数据。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搭建网络平台,与地区分中心(省级)、专业分中心和行业分中心实现资料数据的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管理;通过网上在线服务与地质图书、档案和文献进行开放式数据交换,逐步建立与国际地学资料数据中心之间的开放式数据交换机制。
4.2.4 完善支撑体系
形成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地质资料信息汇交、共享交换、服务绩效考评等一系列政策与技术标准,研究制定信息服务产品分级体系和价格体系。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更新与服务机制,建立服务全面、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稳定、覆盖全局的地质工作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地质工作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4.2.5 探索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
以产业化思维推动地质资料信息开发利用与服务加大成果服务宣传力度,开展用户和产品的分类分级,建立客户服务计划和服务反馈机制。积极探索地质资料数据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和途径,建立现代营销模式。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利用网络等现代服务方式开展服务,开展资料网络检索、浏览、下载、订购等,实现集群、分布相结合的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为政府机构、地质科研机构、矿山企业和个人提供丰富多样产品服务。
5 保障措施
5.1 理顺全国地质资料的管理体制
完善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将地质资料行政管理职责向省以下国土资源部门延伸,赋予其监督管理本辖区地质资料汇交的权利与义务。全国地质资料馆履行地质资料业务技术指导职责,直接联系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全国31个省级地质资料信息机构。国土资源部委托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全国31个省级地质资料信息机构,做好资料接收、验收、保管和服务工作,依法向全国地质资料馆转交地质资料或地质资料目录,参与地质资料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5.2 研究制定地质信息资料服务中长期规划
研究制定地质信息资料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专题规划,纳入“十二五”地质调查规划,并通过年度项目计划予以实施。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程立项实施。
5.3 努力探索产业化实现方式和途径
广泛征求有关用户和专家意见,系统总结归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部署开展相关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地质资料商务合作、政府采购公共需要产品、政府采购补贴(类似于家电下乡)等形式,逐步培育建立地质资料加工服务中介组织,推进地质资料专题增值服务,积极探索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实现方式和途径,适时引导、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
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建强国家、省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充实地学、信息技术专业力量,积极培养综合服务型人才,提高资料数据加工处理、综合编研和专题服务能力,提升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成果、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服务管理一体化。
5.5 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制定地质资料信息汇交、共享交换等一系列政策与技术标准,建立地质资料汇交与借阅服务、项目立项挂钩机制,研究制定信息服务产品分级体系和价格体系;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更新与服务机制;研究修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强化基层对重要实物资料、原始资料、工程勘查资料汇交管理与服务职责。

李 云 谢玲琳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和必要性,并结合湖南实际工作,对城市“两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和实施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提出了城市“两化”建设内容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 城市地质资料 信息服务 集群化产业化
1 引言
为形成系统、规范、高效的信息化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模式,促进国土资源管理迈上新台阶。2009年,国土资源部部署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研究工作,从城市地质资料和矿山地质资料集群化管理和产业化服务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积极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开展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简称城市“两化”),从城市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建库以及城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城市地质资料综合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搭建资料汇交与共享服务平台,为资料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保障。笔者结合湖南省城市地质资料信息两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看法。
2 城市两化建设的主要意义和必要性
2.1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科学合理的决策离不开充分、准确的基础数据。城市地质信息数据时效性强、涉及范围和内容广泛,通过数据集群化和汇交管理方法建设,科学管理、及时更新并共享海量城市地质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参考。
2.2 为推动地质资料管理提供支撑
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城市地质资料处在汇交范畴,制订城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有力地推动地质资料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2.3 为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多年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主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围绕矿产勘查展开工作。城市地质资料信息综合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规划、工程施工、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等工作对城市地质资料信息需求量大,标准高。将分散的城市地质资料信息集群起来,转变服务模式,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拓展思路,深度挖掘城市地质资料信息,开发面向主体的服务产品。
3 城市两化建设的主要思路
3.1 以需求为导向,搭建城市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以服务城市发展为导向,以增强城市地质资料信息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核心,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形式灵活的服务机制和新型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体系。搭建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平台。
3.2 以标准规范化的思路和方法建设综合数据库
建立完善的综合数据库,建设、整合、质量检查、成果入库、更新维护标准、规范和制度体系;确保城市两化地质资料综合数据库建设、更新和维护应用过程中,按照统一的空间数据数学基础、统一的数据分类编码、数据格式、命名规则和统计口径等,确保各类数据操作行为的规范性,确保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3.3 以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三个层面应用综合数据库
在政府层面实现各类数据的快速获取、分析和展示,为各类辅助决策提供信息保障。在企事业单位层面实现多元、异构、海量城市资料信息的集中查询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图表快捷输出。在公众层面实现地质信息查询。
4 城市两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两个问题
4.1 传统的思维和管理模式与集群化产业化不协调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创新举措。过去较长时间的思维和管理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调整与更新,地质资料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前期,数据整理、加工、入库工作量大。此外,管理模式上,集群化需标准、规范及制度来支撑,需要城建、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及其资料保管单位、资料生产单位的密切配合。
4.2 城市地质资料汇交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城市地质资料未汇交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导致这部分资料受重视程度、社会化利用程度不高。因地制宜地制定资料汇交机制,出台有力措施,监督资料汇交,才是实现城市地质资料集群化管理和产业化服务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5 城市两化建设内容的几点建议
城市两化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广,其主要内容归纳为“建机制、建标准、建平台、建产业”。通过“四建”实现城市地质资料汇交顺畅,形成统一平台管理下的标准化数据,进而面向不同需求开发特定的数据产品,真正实现城市地质资料的科学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与更新。
5.1 城市地质资料汇交机制
城市地质资料,尤其是工程勘察资料一直保存于城建档案馆,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要求,城市地质资料应该统一汇交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市两化工作需制定相关机制,明确城市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类型、汇交行政管理部门、汇交接收点、汇交格式、监管与处罚方式等内容,形成行业规定,保障城市地质资料的按时、按量汇交。
5.2 城市地质资料建库标准
城市地质资料类型多,生产时间和生产者不同,导致地质资料数据格式多样。为规范城市地质资料数据建库,需要制定数据库建库标准,主要包含数据库内容、命名及编码规则、数据表结构、空间坐标系等内容。
5.3 城市地质资料管理平台
利用 2D、3D GIS 集成模式下地质信息管理与可视化技术,建设基于数据中心的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功能应包含数据管理与维护、数据分析与评价、数据 WEB 发布、数据立体展示等。其框架图为:

第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

5.4 城市地质资料服务产品
服务对象:城市地质资料服务对象可以分三个层面:政府层面、企事业单位层面和公众层面。通过咨询方式,改变以前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了解服务对象对地质资料信息的需求,定制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服务内容:为政府部门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查询和专题分析结果,供决策参考;为企事业单位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和工程施工提供钻孔地质、水文地质信息,减少工程投入,提供施工安全性;为社会公众提供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农业地质等科普宣传信息。

关于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的思考_百度知 ...
答:郭安北 张小玲 张振梅 (核工业地质档案馆) 摘要 本文论述了核工业地质队伍属地化后地质档案资料实现跨行政隶属关系的管理思路,同时论述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结合核工业地质工作实际探讨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的构想。 关键词 项目...

西北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服务
答:摘要 本文依托大区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示范研究课题,通过对西北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服务机制的探索研究,提出建立常态化地质资料信息协同服务机制,搭建集群服务共享平台,建立集群节点体系,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发布,这种集群化服务模式,将能解决地质资料信息存储分散,“孤岛”式服务,大大提高地质成果公共服务能力。 关键词 地...

地质信息集成技术
答:为了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地质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构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新机制,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面临的重要任务(王永生,2011)。地质信息集成化,其原则和出发点是:使各部分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元素都要服从整体,...

...浙江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思路介绍
答:(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 摘要 本文从浙江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出发,提出通过馆藏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重要涉密图文数字化地质资料矢量化脱密、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到“一张图”工程之中、开发地质资料公共服务数据产品等基础工作,探讨浙江省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思路。 关键词...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开发利用的实践
答:摘要 本文以“青藏高原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服务(新疆)课题”为契机,按照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基本思路,通过广泛收集研究区各类地质资料,开展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分析,初步探索了在新疆范围内开展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道路。 主题词 青藏高原项目 地质资料集群化 实践 前言 青藏高原地质资...

深刻学习领会“两化”内涵,进一步提升江苏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能力
答:(江苏省地质资料馆) 摘要 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变革传统的地质资料管理利用模式,适应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需求。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这一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创新、开放的工作方法进行馆藏地质资料信息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馆藏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水平。 关键词 信息服务 集群化产业化 发...

关于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理性思考
答:摘要 社会化服务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新形势下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基本方向,为全面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水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笔者结合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情况,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

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地质找矿的方式方法研究
答:(四川省国土资源资料馆) 摘要 深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积极主动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服务是新时期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要求。本文针对服务于找矿突破的需求,阐述了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的背景、条件和内容。对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的内容、集成方法以及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地质资料 信息集群 找矿...

关于湖北省地质资料服务工作的思考
答:3.2 地质资料集群化程度不高 目前,湖北省地质信息产品不少,国家投入也比较大,但是一个数据库一个服务系统,没有完整的产品目录,不能满足用户的一站式需求。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上海市。但距离群众需求还相差较远,地质信息服务应当在数据...

实现大区地质资料信息为地方经济有效服务的思考——以东北大区为例_百...
答:摘要 本文通过国家对地质资料信息在大区的服务定位,介绍了东北大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当前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需求,明确了社会化服务的定位,提出了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的思考。 关键词 地质资料信息 职能定位 有效服务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在原有6个区域地质矿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