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地质灾害监测? 地质灾害监测能起到预防作用吗?

作者&投稿:政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是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

地质灾害是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

地质灾害监测(威海晶合)包含在地质灾害评估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调查、监测、分析、评估的工作,主要评估地质灾害的破坏能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地质灾害是当前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因为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是所有灾害中最严重的。进行地质灾害监测,预先进行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唯一有效方法。

我国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特别是受极端天气的地震、强降雨、人为工程建设等因素多发频发,存在着瞬间吞噬灾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险。但她又不能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更没有选择遭受灾难的权利,只有选择面对灾难的态度~智能感知地质灾害征兆发生,第一时间预警灾前人民群众撤离避让灾害侵袭,同步预警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地质灾害监测有以下目的:
1. 及时掌握灾害体变形动态,分析其稳定性,超前做出预测预报,防止灾难发生。
2. 为灾害治理工程等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
3. 为政府部门对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经济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向全社会提供崩塌、滑坡监测信息。
矿山地质灾害指在矿床开采活动中,因大量采掘井巷破坏和岩土体变形以及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发生严重变化,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采矿工程设备和矿区资源环境,影响采矿生产的灾害。
(1) 建立和完善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并制定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做到开采前严格评估,开产中积极防范,开采后积极恢复,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恳纳入法规,强制推行。
(2) 加强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矿山开采人员素质,增强其对地质灾害的危机感与警觉性。提高矿山生产过程中全员防灾、减灾技能与手段,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的防、险避险、抢险培训。
(3) 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对矿山地质进行严密监视,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施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威海晶合),实现矿山地质与环境生态动态跟踪与管理体系,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4) 加强矿坑、矿井边坡设计,进行边坡监测,坚固挡墙稳固边坡地质构造,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及时做地质勘察,并做好预防措施。合理建设尾矿矿坝,形成稳定矿场与尾矿库,降低滑坡和塌方风险。

当然能起到预防作用。但是预防的不是地质灾害,预防的是地质灾害造成的大量人员财产损失。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非常渺小,无法阻止灾害发生。但是如果监测到灾害的即将发生,事先做好人员财产的及时转移,对不可转移财产进行加固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比如地震预报,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可以拯救大量的人员财产。

地质灾害调查监测
答:市)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和综合评估,为防范地质灾害提供可靠信息数据;完成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土地利用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灾后重建提供重要依据;完成《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图集》编制。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汾渭盆地建立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监测网络,及时为西安地铁建设提供重要资料。

地质灾害预防
答:(五)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第十九条 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划定为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禁止爆破、削坡、进行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县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答:二、加强监测,做好地质灾害预警工作 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特别是对地质灾害高发区、危险区的实时监测。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通过监测、会商、确定危险区域,标明危险等级,发布预警通告。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执行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等制度,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确保联络畅通...

什么情况需要地质灾害和压覆矿床评估
答: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建设,必须进行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的地区只是重要建设项目也要进行评估。具体操作依据当地国土资源厅的文件或规范。因工程建设而不得不压覆地下矿产资源的时候,要对压覆的矿产资源进行评估,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批。有关矿产矿种和工作要求有相关文件规范。

地质灾害监测员是干什么的?
答:主要依靠经验。遥感监测是在信息化时代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种新技术,已经被普遍采用,如晶合微震声发射技术,可以检测到土地深处变化,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作出灾害预警。信息化监测系统可以做到在线实时监测,自动运行,出现问题自动报警。地质灾害监测员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

岩土监测是什么意思?
答:岩土监测是指对地质灾害、公共工程和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基进行实时观测、检测和分析的过程。它是确保公众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岩土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控制地面和地下工程的基础稳定性,对于减少灾害和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岩土监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大型公共...

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监测技术的任务和作用
答: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监测的内容,以其监测的介质(或环境要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环境介质污染监测(pollution monitoring of enviromental media):包括对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质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振动、放射性等物理污染的监测。 (2)地质灾害监测(monitoring of geological calamity):包括对火山、地震...

什么项目是要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
答:地质灾害危险性是指地质灾害危险源危险区范围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前者危险源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体",可通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判来寻找地质灾害危险源;后者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用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大小来反映。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拟建的工程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监测的介绍
答:1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一、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可用简易监测和仪器监测。简易监测方法:变形位移监测法、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目视检查监测法等。(1)变形监测法:通过监测点的相对位移量测,了解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过程。(2)裂缝相对位移监测法:通过监测灾体中拉裂两侧相对张开、闭合变化,了解...

全国地质灾害调查规划的任务和部署
答:6.3.1 继续完成全国山区和丘陵区的地质灾害普查(1∶10万) 至2008年,全面完成全国山区和丘陵区677万km2的地质灾害普查,全面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体系,编制防灾预案,从根本上切实保证人民生命安全。 (1)主要任务 1)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查清地质灾害或隐患的分布状况,进行地质灾害区划; 2)通过调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