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资源有哪些 语文课堂上教学资源有哪些

作者&投稿:白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教材与课外丰富的文本资源互通声息,互相呼应,是花与叶,枝与根一般的亲密。把丰富的课外文本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能使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道,在情感上更动人心弦,对教材的理解上更深入透彻。

一、描写空白处的填充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文本是节选的,如《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最后一头战象》选自沈石溪的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怀念母亲》选自同题散文《怀念母亲》等。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时,适当引入与本文相关的一些课外文本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深情。

如《怀念母亲》一文,如果单单从课文中去阅读,学生很难理解季老“我痛哭了几天,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这样的情感,更无法真切触摸到作者当时极度的悲痛。如何有效突破这个难点,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后,我适时地出现了两段文字资料:

(一)

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
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二)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 ’”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 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的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和最深切的悔恨了,当母亲突然离 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读读这句话。”

应当说这两段文字描写使一个含辛茹苦、慈祥温暖的母亲形象更为丰满与动人,很恰当地弥补了课文中描写的不足。而季老朴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对母亲的深情也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课文学习的难点便迎刃而解。

二、情感基调的铺垫

“语文课堂首先是情感的课堂。”这样的定位是因了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除却少数说明文、议论文外,新课程的小学语文编排体系中多选用文笔优美、情感丰富的文本作为教材。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不仅是一次字词句篇章的知识积累,更是一次生动而丰盈的感情体验。而课外文本资源的引入,能很好地为这种情感的产生做好铺垫。

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时,教师先用大屏幕逐一出示了四句诗词: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华而实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明·冯梦龙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南宋·岳飞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北宋·王安石

在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教师领着学生逐句追问:人生最难觅的是什么?朋友易得,而知音难求;愁肠百结,瑶琴弦断,却无人能懂,该是多么叫人怅惘。这知音让人从千年前追寻到千年后,他到底又去了哪里?今天我们就要循着知音的踪迹,去感受其中的知音情怀。

的确,正因为自古知音难觅,才有伯牙、子期知己相投,灵犀相通的极度欣喜愉悦;才有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悲怆绝决。教师从丰富的古诗词资料中引入四句寓意深刻、情感深沉的句子,通过动声动情的朗诵,让学生初步感知知音的难求,知己的可贵以及失去知音的孤独与凄凉,为课文的有效学习埋好情感的伏笔。

三、情感高潮处的升华

一字一句总关情。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性是语文学习最富魅力之所在。我们行走在语文这条花香四溢的通渠中,能扑面迎来“昔我往兮,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的惆怅,能触摸到“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的深情,能采撷到
《月光曲》中月笼平洋般的清幽,能感受草虫村落里无忧无虑的快乐。语文的丰富不仅仅在于文笔的变化多端,更在于每一段文字里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感受以及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而在语文课堂上,在师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感情趋向热烈的时候,一段优美的文字,更能把整堂课点燃,点亮,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文中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年年冬天来到翠湖边上喂食海鸥,与海鸥结下了亲人般的情谊。老人逝世后,一大群海鸥围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成两行静静为老人守灵……人与动物间纯洁深厚的情感足以打动每个读者的心。在课文学习行将结束时,老师动情地说:“老人虽然离去了,但在海鸥的心里一定牢牢记住了这位老人,我们心里也牢牢记住了一位老人和这一群懂得感恩的海鸥,最后让我们用一首小诗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永远在一起

怎能忘,那只为了海鸥的每一个冬日;

怎能忘,那天地间有声有色的乐章。

肃立不动的守护,却留不住往日的欢乐,

翻飞盘旋的旋涡,却挽不回亲人的脚步。

我们对老人说:您放心吧,一路走好;

我们对海鸥说:别太悲伤,亲人在含笑望着你们;

我们对围观的人说:让我们的心永远铭刻这动人的一幕:

我们对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说: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在一起……

在背景音乐中,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这首小诗,不少孩子的眼里闪出了泪花。

这泪花,是孩子内心情感达到高潮处的真实渲泻,是因人与动物之间纯美情感的最真切感动。一首引入的小诗浓缩了课文的精华,也点燃了孩子心头情感的导线,使课堂结束在情感最高潮处,心灵最震撼处。

四、文本内涵的延伸

在博大浩渺的语文天地里,常常有着同工异曲的奇妙。就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与好友秦观不同的字谜可以暗指同一个汉字一般,在丰富的课外语文宝库中同样也有许多优秀的文章可以与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美课文相互应和,发出同一个声音。我们把这些或文字优美,或观点鲜明的阅读资源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延伸文本,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少年闰土》一文,在学生聆听闰土讲的希奇事,了解“我”从心底里产生的对闰土的钦佩与羡慕后,问学生:“如果让你和闰土交换童年,你愿意吗?”在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后,教师出示了周国平的《童年的价值》一文,让学生两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想法: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们都在做正经事,孩子们却只是在玩耍,
在梦想,仿佛在无所事事中挥霍着宝贵的光阴。可是,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对聪明的大人说的话:倘若你珍惜你的童年,你一定也要尊重你的孩子的童年。当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时,不要用你眼中的正经事去打扰他。当孩子编织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如同纪伯伦所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地夺走他的童年。

在文本中,鲁迅与少年闰土的对话,表面上是羡慕闰土心中装满无限希奇的事,实质上,是在向那个时代讨还这他少年应有的故事与梦想。而周国平用哲学家的睿智,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这种想法,说出了孩子心中最想说的话。这一课外阅读资料的引入,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涵,更拉近了与孩子心灵的距离,让孩子对课文的理解也更上层楼。

五、阅读视野的拓展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深刻地提示了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之间的渊源关系,我们既要指导学生在语文教材中如何学习语文,更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运用,以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而教师在课堂内巧妙地呈现相关文本,恰可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再如《少年闰土》一文,鲁迅与闰土后来真的没再见过面吗?并不是,三十多年后,鲁迅重回故乡,又看到了闰土。当学生读到这一段文字里,脑里必定会有许多的疑惑出现:闰土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
子?这三十年来的生活,他怎么过来的?他叫鲁迅老爷,为什么?”

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
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让学生读而有疑,进而引起进一步阅读了解的愿望,这便是教师引入这段文本,诱导学生急于去阅读小说《故乡》的全部用意了。

语文课程资源有哪些?~

图片,配乐朗诵,小故事,小笑话……

如何有效的利用初中语文课本资源
答:1、突破课堂四十分钟的局限,利用初中语文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在教学中可以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可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网络上的热点话题,...

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答:论述教学资源的概念常用的教学资源有哪些类别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内容。从广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

您在日常教学中用到了哪些教学资源?哪些是信息化教学资源?
答: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教学资源,是指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练习册、活动手册和作业本,也包括实验和课堂...

开发语文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2、开发课程资源要立足课堂 语文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笔者以为,课堂教学资源应是教学的第一资源,它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新课程下的语文教科书选文多出之名家新秀,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化,难易适度,可读性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语文课中需要哪些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
答:在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需求进行分析,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和课件的设计制作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进而明确新课标要求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的方向和方法。我想,我们应该在下列问题上探讨研究,形成一定的共识: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会有哪些特点?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组织课程资源、如何实施教学...

语文教学资源管理有哪些方法
答:这样做,看似热闹,实则学生被当成可随意填塞知识的"容器”了,无论课件制作多么漂亮、手法多么新颖,结果都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毕竟媒体还是有它自身的固有的缺陷,它过多地出现,有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对语言文字固有的个性化理解。因此,我们在更新教学手段的同时,更要更新教学观念,并征确领悟先进...

如何巧用信息技术资源辅助语文教学
答: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 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 很快实现。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 ,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答:2.朗读品悟法。语文教学的一切离不开读,朗读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会意、在读中品境、在读中析法、在读中体情、在读中悟理。3.利用资源法。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一些必要的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教学有哪些资源呢?课本、学生、教师这是三个基本的资源。此外,还有多媒体...

小学语文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软件可以用来优化语文课 ...
答:希沃白板:希沃白板是一款针对教学场景设计的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通过触摸屏、鼠标、键盘等多种方式操作,方便快捷。它提供了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例如,课堂活动、多媒体素材、测验练习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腾讯课堂:腾讯课堂是一款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