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还是这么累这么一心搞钱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挣钱

作者&投稿:吕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今社会,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朋友一见面都会抱怨几句, “活得累”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口头禅”。有人将中国人太累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人们的“累”真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吗?累的背后还有怎样的社会根源、文化根源?
你过得开心吗?是否常遇到特别堵心的事?你遇到过被欺骗、被冒犯、被欺负的情况吗?总的来说,你对自己的生活状况满意吗?你总体的幸福感又如何?当你认真地回答这些问题时,你已经可以大体上评价你的生活质量,并知道自己是不是跟很多人一样,活得很累。
中国人活得究竟有多累
中国人活得尤其累,不只是传说或人们日常的感受,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幸福研究的权威专家、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教授英格尔哈特最新发布的研究结果,在52个国家进行的持续性调查(平均为17年)中,幸福指数在40个国家中有所增长,只在12个国家中出现了下降。总体平均,认为自己“很幸福”的人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但是,中国台湾和大陆却占据了在此期间幸福感百分数下降最为严重的两个位置,期间中国人的生活满意度也排在负增长的倒数第6位。
《人民论坛》曾对6235人的调查结果表明,自认为属于弱势群体的网友为73.5%,党政干部、知识分子和白领员工自认为弱势的比例也高达45.1%、55.4%和57.8%。
为什么中国人活这么累?为什么世界多数国家幸福指数增长,而中国反而反向降低且程度进入最底的行列?英格尔哈特教授试图用发展和自由与幸福的联系来分析幸福的强度和变化趋势,但显然难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在社会经济和物质生活财富积累大踏步进步,个人选择空间明显扩大而制约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幸福感却反而明显下降了。
活得累的社会根源
人要想活得从容,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活出自己的价值,一个是能够获得安全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才会成为真正的“幸福者”。遗憾的是,在中国现实的社会与文化条件下,要想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其实非常困难,这就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很小比例的人有机会成为“幸福者”。
中国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安全感的困难到底在哪里呢?
人能否感觉到自我价值决定于两方面要素,第一方面的要素是核心和关键,即一个社会作为外部环境怎样判定一个人的价值,这种判定倾向发挥着引导人们怎样评判自我价值的作用。
长期的封建传统和独特的中国文明史,使中国社会养成了深厚的权威主义价值倾向。也就是说,现实社会倾向于用种种直接或间接、外显或潜隐的方式,从一个人所占据的地位和拥有的资源来判定其价值,而缺乏一般性的文明、平等、尊重、平权和尊严的概念。
近年来,虽然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但是与强势群体相比,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还不能得到诸多保障。由于这种价值取向的存在,人们从自我意识诞生起,就存在着强烈的需要自我被承认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驱使人们不断寻找和建立一个又一个可以显示自我价值的标志,特别是具有社会公认价值的金钱和官衔,并不断进行各种社会比较,以期建立自己的相对优势,得到社会环境的价值承认。
这种从社会权威主义环境价值取向衍生出来的价值追求倾向,又派生出来了简单功利导向的金钱至上主义价值观,即一切都必须还原到金钱,金钱成为了通用价值尺度,一切价值和荣誉,都必须由金钱的强度来衡量。为此,金钱成为了压倒一切的追求。本来,追求金钱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但金钱主义使人的这一本性掩盖了本来与之平行的另外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本性。从中国社会市场经济实施以来频发的环境污染、广泛的食品毒化事件和医疗系统之种种超出想象力的怪象看,很容易发现,一个社会本该自然存在的人与人之间作为同类的善意,已经广泛而深刻地被金钱追求所击垮。其他同类,褪变成了赚钱的工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祖训,早已被对金钱的欲望所淹没。
一个社会消除权威主义的最好良方,是取消特权和制约权力,让社会尊重的不再是权力和位置,而是人人都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的成就和事业。社会在实际运作之中呈现出多重的使人们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价值导向,权威主义才能逐步弱化和退出影响的主导地位。
安全感是一种不用自我警惕和随时准备实施自我保护的放松状态。当你过马路时汽车给你让道,司机还示意请你先行的时候,你体会的是安全感。而司机看到你要过马路拼命鸣笛和加速,你体会的则是不安全感。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里随时可以委托责任,你体会的是安全感,而你的随身提包或电脑一离开视野就可能被盗,你则体会不安全感。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安全感的提醒中体会到压力和担忧,你的生活伴有长期的和广泛的不安全感时,会随时处于一种防卫状态,心力也不断耗费,活得很累,是这种状态的自然结果。
活得累的文化根源
活得比较累,与其说是外在生活压力过大所致,毋宁说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追求使然。再追求,再累,也要更上一层楼。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看来,中国人具有一种不完全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生活压力当中的习惯。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生命旅程似乎注定要面对永远也翻越不完的崇山峻岭,永远也克服不完的艰难险阻。所以,我们中国人感到活得比较累,不是一时的“累”,而是日积月累的“累”,是一种难以为继的“累”,是一种习惯性的“累”……
如果我们被权威主义和简单功利主义所诱导,总试图用达成某种经济和地位的方式来确立自己的价值和建立自己的幸福,甚至为此不择手段。那么我们会发现,即便我们达成了我们渴望的成就,一次性的满足之后依然是失落,我们依然无法建立自己所渴求的稳定自信。不顾一切成功实现升官发财的人会猛然发现,升官发财远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让我们变换了参照环境,自我的命运,仍然在前途的不确定中风雨飘摇。
重要的一点,中国人欲望无止境,内心浮躁,常常充满困惑,不敢肯定自己,为人言所累,大多数人都蹑手蹑脚,战战兢兢,每走一步,说一句话,都要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做的不说,说的不做,努力假装自己很正统,很高尚,常常被迫去做自己不愿意作的事,为面子、为名声,往往也不为自己,更不为他人。
人生的结果是由历史、文化、环境、社会和自我多方面因素造就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我们想得到什么,也无论我们的欲望有多强烈,我们最终得到的,不是我们想得到的,而是我们应该得到的。个人对自己命运能够做的,是建构让自己的愿望成为现实的被社会公理支持的逻辑,增加让愿望成为事实的理由。

穷人太多了。

终于搞清楚为什么中国人活得那么累~

因为有钱的越来越多了,不管有意无意的通过了传媒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了努力就会成功的概念,周围的人都眼红了,我们身处其中,能独善其身吗?那就拼呗!

近来,我的几位朋友常问我有关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不同点。我说:中国人较西方人更注重挣钱。如今,不管钱少或钱多的人,大多数人都在辛勤地工作,拼命地挣钱,谁也讲不清自己究竟要赚多少钱才够,才可以歇歇。相比之下,欧洲人是很懒,也容易满足,他们很多人真是有钱不想去挣,宁愿拿政府的救济金或失业金,在家休息,照样能坐出租车去医生那儿看病。这周的钱花完,下周政府的钱又会打人你的银行帐号,继续有钱花,不需要存钱。
我分析中国人为什么要拼命挣钱的缘故,其因之一是中国人对未来没有“安全感".如今的中国不同西欧国家,它是一个几乎没有社会福利的国家,人们看不清“未来”是什么状态。在中国,什么都要花钱,首先是住房,医疗和教育费用,其次是生活,交通,穿衣,物价月月涨,政策常常变,人们只有拼命赚钱。生活压力大,大家都希望存钱越多越好,心理踏实。
在英国,人人有房住,即使穷人也可很快分到一套政府的公房,英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免费的,大学只收少量学费,而且可获得政府的贷款。等学生毕业后,有了工作,再分期归还。至于看病,在英国所有公立医院都是免费的,住院病人连伙食费都免,还一日四餐!所以,英国人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人到老年,只要过六十岁,就可享受坐车免费的待遇,每年冬季还有二百五十镑的取暖补助。此外,如一周气温有三天低于零下,则又可外加二十五镑的补助。所以,英国人的家里暖气烧得旺。他们有什么压力?他们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那么辛苦。
这几天,物价拼命地涨,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中国人更要好好地,拼命地去挣钱了。

为什么中国人还是这么累这么一心搞钱
答:所以,我们中国人感到活得比较累,不是一时的“累”,而是日积月累的“累”,是一种难以为继的“累”,是一种习惯性的“累”……如果我们被权威主义和简单功利主义所诱导,总试图用达成某种经济和地位的方式来确立自己的价值和建立自己的幸福,甚至为此不择手段。那么我们会发现,即便我们达成了我们...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篮上写有万众一心,为何我们中国人能够万众一心?
答:我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根源于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人民优秀的文化基因之中,同时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并在优秀的领导下蓬勃成长,这就是中国人民,这就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真相。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活得这么累?
答:为什么这么讲呢?你看,从前物质条件不富裕的时候,我们追求的是穿暖吃饱。过年有新衣服穿,有肉吃就会让我们开心雀跃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生活条件比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很难有开心的事,经常还觉得累。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不知足,得不到的想得到,得到了之后...

...科学技术却很发达,中国人很累,技术还是上不去?
答:中国人受儒教思想影响,认为初级劳动很丢脸,都不愿去做。而且这些工作又因为受到歧视工资很低。西方不在乎这些,我有钱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娱乐需求就行了。还有中国人从小被父母监管要求顺从父母,使没有多少人创新。小心翼翼的生活自然觉得很累。中国思想正在慢慢改变,追上西方不是不可能!

人活得这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
答:总体来说还是为了坚持吧,为了自尊,为了责任,其实活到一定的岁数是觉得人生就是日复一日重演着昨天所做的事,当别人要和你挑战的时候为了面子和自尊就要争取想办法赢,当碰到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想办法让自己走出困境,因为人都是喜欢攀比 虚伪 谁都不希望自己过得比别人差,当面对自己的妻子朋友父母和...

我是中国人 为什么要为学英语去烦恼 学不好还不行啊?
答:回答:虽然说汉语的人全世界最多,但是说英语的全世界最广泛,所以国际上就把英语定为国际同流通行语言,你就算再爱国,也要适应当今的社会,而当今的中国是对外开放的,不是闭关锁国的,所以肯定要走出中国,与国际接轨,自然就要学习英语。学什么东西学不好如果不学,还浪费时间呢。中国是应试教育,学不好分数就...

鸦片战争以来,为什么中国人一心向西方学习,西方的老师却不断侵略学...
答:列强的入侵,是一种用武力征服的方式进入的。在这种武力征服之下,列强们必然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同时给中国人的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所以在面对本身也很强大的中国文明的时候,双方的冲突就非常激烈。中国人的排外心也非常强,对外来的文明极为抵触。这样一来,外来文明也就不可能把它真正的...

男女真是平等的吗?现在的男人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答:再者还有人会幻想好女,但这世道又有几个好女?有机会被你碰上,或许是你命好,可能会被你遇上。由于长期受重男轻女思想以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女人,在未来的中国或许还真成稀有动物了呢?那么到那时候,我们这些难同胞们该怎么办?我建议都去跳楼吧!(呵呵,当然,这里只是个玩笑而已)...

鸦片战争以来,为什么中国人一心向西方学习,西方的老师却不断侵略学生...
答: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中...

只要四万中国人齐聚一心中国就不会忘是什么电影?
答:这句话来自于电影《建国大业》,是由中国电影导演陈凯歌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故事。这句台词强调了众人团结一心的力量,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