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给广汽全套混动技术,你还真以为是天上掉馅饼?

作者&投稿:衷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上只有两种油电混动,一种是丰田,一种是其它。

这句流传已久的佳话,足以见得丰田混动在汽车界得地位。不过从1997年就亮相的丰田混动技术,从来没对外出售过。虽然期间丰田曾把混动技术跟马自达、斯巴鲁、科力远等企业分享过,但要说整套的混动技术,丰田还真是视若明珠。

然而,最近丰田旗下混动力公司BluE Nexus却被曝出已经和广汽集团达成技术转让协议,将THS油电混合整套技术出售给广汽集团。一时间引起行业内外的关注,甚至很多人觉得不可置信,丰田筑起专利城墙那么多年,为啥突然大发慈悲了?广汽给了什么好处?而冥冥之中,笔者却认为这个时间点掐得正好。

据传闻,许多年前,中国政府曾找到丰田,希望能够向中国所有车企开放混动技术。作为回报,中国会对混动技术进行大力补贴。为什么?因为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太大,节油很重要。

但是混动专利掌握在丰田手里,以当时的条件来看,丰田技术确实领先世界,成熟度够高,口碑好,保有量也很高,话语权可以说全在他的手上。中间过程不清楚,反正最后没谈拢,丰田或许是挟洋自重,或许是抱着奇货可居的态度,没同意开放专利,所以中国才选择了支持当时尚不成熟的纯电动。

然而,放到今天来看,为了发展电动汽车,中国政府发放的补贴加上购置税的补贴至少几千亿,或许就因为丰田的顽固保守,才促成了中国押宝电动车的发展路线。而如果若干年前丰田就答应授权中国车企使用丰田的混动技术,可能现在中国新能源方案就以HEV混动为主了,只能说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试想一下,如果那时广汽推出了一款卡罗拉双擎的换壳车,辅以当年广汽传祺的造型水准,恐怕今天新能源车的格局都完全不一样了。广汽可能会占据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其它自主品牌也纷纷希望丰田给予技术授权,纯电动技术的发展速度绝不会像今天那样快。

幸好,历史是不容假设的。2020年的自主品牌电动车已经实现了设计和技术上的双重突破,我们可以看到有像蔚来、小鹏等等造车新势力,能看到性能强、续航可靠、又安全、颜值还高的比亚迪汉,有大力发展新能源并通过曹操专车将电动车推向网约车市场的吉利,而广汽也通过Aion系列实现了电动车产品实力的大幅提高,甚至在今年推出了世界首创两挡高性能四合一集成式电驱系统。再加上国产后的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对它们的鞭策,自主品牌电动车早已非吴下阿蒙。

这时候,当你回过头再看丰田的混动技术授权,主动权早就已经不在他的手上了。广汽乃至其他自主品牌都在纯电路线上发愤图强,只不过是多了一个选择而已。而且这个选择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不是不使用丰田的混动技术就无法生存了。

而对于丰田来说,选择这个时候把混动给献出来,可以理解为抱有一丝幻想,是为了乘上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末班车。要知道,国内市场这些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混动车的补贴,却一直有意避开HEV这种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反而就连特斯拉这种纯外资车企也开始拿到中国政府的补贴。如果电动化趋势这么明显、这么迅速,混合动力在中国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这对丰田的打击显然有点大。

由于先前过高估计了混动车的地位,丰田这些年在纯电动车上一直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高层也不止一次表态过,“纯电动车不是丰田的发展方向”,这必然造成丰田在纯电动车方面有些落后了。可现在其他车企早就不跟你玩了,绕过了混动车型,直接开发纯电车,还吃到了香饽饽的政策补贴,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的。面对越来越火的纯电动车,丰田似乎已经有点不知该何去何从。

不得已,去年丰田其实就已经“慷慨”了一把。2019年4月,丰田汽车宣布,要无偿地把约2.3万个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专利公开。要知道,世界级的车厂都把专利看得比生命重要,没有技术的壁垒,谈何安身立命更谈何大发展。丰田始创人丰田喜一郎的名言就是:“汽车是第一位的而专利同样是第一位的。”这其中的滋味,你细品。

但一年多过去了,混动玩家还是寥寥无几,大家似乎并不买账。如今丰田再行一步,又将向广汽集团提供混合动力车的核心系统,并且不是部分技术和部分专利授权,而是整套混动系统。或许,丰田就是想通过开放专利,向广汽提供技术的形式,将更多车企和供应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一起为混动车的在新能源的领域,谋求一席之地。

再深层次点讲,面向未来的节能减排技术路线,由于混动的门槛较高,包括中国在内,欧洲和美国都在纯电动上发力,而作为混动的鼻祖,丰田发现靠着自己,或者说再算上一个本田体量还是不够看,很难影响整个行业。于是丰田想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提供整套混动系统技术,希望促进行业适当增加混动车型比例,从而增加话语权。

毕竟人多势众,说不定还可以改变一些国家的政策支持倾向。尤其是在这个神奇的东方国度,只要有政策鼓励,再加上广汽的国企效应,相关企业没准就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而丰田则有机会可以躺着把钱赚,也能保证在中国投资混动的计划有更长的路可以走。

写在最后

所以,这个事情由头到来,并不是丰田大发慈悲,更不是广汽单方面跪舔的结果。本质上还是一种商业互助行为,丰田放下身段全套授权,为的是巩固自己混动技术的市场占有率。广汽虽然并不是非他不可,但也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丰富和提高自己产品的认知度和价格,在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上多一条出路,总的来说是互利共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丰田给广汽全套混动技术,你还真以为是天上掉馅饼?
答:这句流传已久的佳话,足以见得丰田混动在汽车界得地位。不过从1997年就亮相的丰田混动技术,从来没对外出售过。虽然期间丰田曾把混动技术跟马自达、斯巴鲁、科力远等企业分享过,但要说整套的混动技术,丰田还真是视若明珠。然而,最近丰田旗下混动力公司BluE Nexus却被曝出已经和广汽集团达成技术转让协...

丰田混动将给广汽用,不是技术、不是专利,而是整套混动系统!
答: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将向广汽集团提供混合动力车的核心系统,并且不是部分技术和部分专利授权,而是整套混动系统,也就是说,未来广汽集团推出的混动车型将会直接采用丰田的一整套混动系统。据了解,为丰田开发并供应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的日本公司BluE Nexus公司已经和广汽集团达成技术转让协议,广汽集团自主...

丰田向广汽提供混动技术:大型真香现场
答:10月19日,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发布的文件透露,丰田汽车将打算向广汽集团提供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系统。而据【汽车维基】了解,近日丰田旗下混合动力公司BluE Nexus已经和广汽集团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甚至2021年就能看到搭载丰田THS混动系统的广汽自主车型。事实上早在2019年4月,丰田就分享过一部分“THS”的...

丰田首次对外提供核心混合动力技术,向广汽提供整套混动系统
答:近日,据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将向广汽集团提供混合动力车的核心系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上的合作,而是整套核心混合动力系统的提供,这也是丰田首次向海外企业销售混动车技术。据官方消息获悉,在本次合作中,开发和供应混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日本公司BluE Nexus已经与广汽集团就技术转让...

丰田将混动技术分享给广汽,这背后究竟出于何种思量?
答:其次,虽然现阶段纯电动车还存在技术难题,混动被广泛认为是向纯电动过渡的最佳车型,但是纯电动依然是行业大力发展对象,丰田将混动技术分享给其他车企,也有助于其打开全球混合型电动汽车供应链,毕竟在全球汽车制造的范围内看,混合型电动汽车供应链并不像你所预期的那样庞大。从2001年至今,丰田向国内...

丰田向广汽提供整套混动系统,所为哪般?
答:大体看来,这一次是直接提供完整的系统,以前是开放专利技术或部分技术。要知道,如果车企想要把专利技术转化为系统并且投入规模化商用,这还需要一些门槛。诚然,得到丰田技术支持的广汽集团,原则上能率先收获混动技术市场的红利,但就像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言,面对未来的产业化,广汽集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丰田的混动技术,怎么就提供给了广汽集团?
答:特斯拉在2014年宣布,允许其他公司使用特斯拉的专利,掀起汽车行业的“开放源代码运动”,和丰田开放技术专利不同的是,使用特斯拉专利不需要申请,也就是特斯拉默认允许你使用相关专利,不会起诉。 相比之下,手持HEV核心混动技术专利多年,丰田却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回报,加之近年来丰田技术专利进入密集失效期,再不想办法变现...

丰田将向广汽提供整套混动系统,是技术扶贫还是另有所图?
答:总结一下丰田向广汽提供整套混动系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自己的专利即将到期,其二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丰田想借助广汽集团在国内进一步提升混动市场的占有率,从而赚取更多的利润。当然,丰田把混动技术分享给广汽对于广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此举完全就是双赢。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

丰田向广汽集团提供混合动力技术 授人以渔还是另有所求?
答:对于丰田来说,将独家混动技术给予广汽集团,其实也并非表面的授人以渔那么简单,这正是扩大丰田混动版图的具体落实,借助广汽自主的影响力,扩大丰田混动在华的势力范围。如果单一个广汽集团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同时在撩的还有自主一哥——吉利,就更能说明问题了,未来不排除还会进一步向其他中国品牌...

丰田提供混动技术给广汽,传祺\"双擎\"离我们不远了
答:根据广汽的规划,目前获得全套混动技术后,广汽将加大投产丰田技术的弱混车型,未来旗下的车型或许都会规划轻混车型,比如1.5L自吸发动机配弱混的GA4、GS3等车型,比如配备2.0L发动机+弱混的GS4、GS5、GA6、GM6等车型,以及配备2.5L+弱混的GS8、M8、GA8等车型,在丰田技术的加持下,如此一来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