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古诗的步骤 诗歌分析的步骤

作者&投稿:攸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激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就可采用“激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用一个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远看银泉飞下谷。”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瀑布的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2.读诗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力求做到:

①吟诵与自查自悟相结合,引发感悟。自查自悟是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自行查阅资料,理解、感悟古诗文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等。学生可以在校内查,也可以在校外查,可以问老师、同学,也可以问家长、邻居。这样,学生在自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一些个性化的感悟,受到古诗文的情意熏陶。

②吟诵与赏析相结合,丰富感悟。利用专题课、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欣赏配乐诗朗诵的录象与录音,让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动情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增进了对诗文的朦胧的理解,并滋生出许多感悟。在欣赏的同时,主要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评析,可以整体系统,也可以点点滴滴,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以增强对古诗文的感悟。

③吟诵与议论相结合,交流感悟。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有的可能只是零碎片段,有的甚至还只是片言只语,所以特别需要在同桌、小小组之间充分议论。这样可以互相启发,激起“头脑风暴”,不仅会大大促进理解,而且会触发出许多感悟。

④吟诵与运用相结合,深化感悟。首先,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生活中运用诗文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赏景吟诗,观物吟诗,叙事吟诗,等等。其次,让古诗文运用于习作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学生在习作中用诗时,会给诗句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从而使学生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古诗文,感悟古诗文。这样就为萌生出许多个性化的感悟,创造了条件。如何引导吟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如何使学生“美读得其法”,教学可分三步进行:一是首先要确定基调。二是要分辨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三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方法,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

b、创设情境法。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吟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表演,可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吟诵立意欢快的诗文,可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吟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怨低沉的曲子;吟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吟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加深对诗意的感悟,促进记忆。

c、分类吟诵法。根据诗的内容或诗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吟诵,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分类吟诵,背得多,记得牢。根据时令分类,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线索,从而达到流畅记忆,大地调动了学生吟诵的兴趣。

d、综合吟诵法。这是一种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吟诵方法。有时采取小组赛、男女组赛,有时采取限时背、师生背、接龙背,有时采取根据内容、根据时令分类吟诵,有时采取听记背、问答背等等。多种形式综合背诵,灵活且富有变化,给学生带来了吟诵古诗文的乐趣,避免了背诵的枯燥性。通过引导巧背,使学生储存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有效地实现了量的积累。

3.明诗意    

新的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古诗产生的年代较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而且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而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这个训练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4.赏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要诗情画意地学古再现意境是关键。

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些心得。我认为学习古诗文是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文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要围绕以下四点:

要找到诗题诗眼;

要善于引用典故;

要体会运用修辞;

要深化理解意境;

就以上四点做如下解释:

【诗眼题眼】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修辞手法】

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深化理解】
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

古诗教学的几个步骤~

一、教学应步步深入。
(1)读前准备。如:简介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解释一些字词等。
(2)从读中懂。让学生反复诵读,说说每句诗的大意。再深入认识诗的寓意。
(3)启发审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从艺术形象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心灵的共鸣,从中受到教育熏陶艺术的欣赏力。
二、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
学习诗歌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是不够的,应当引导学生对一首诗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因为在诗歌中往往是“情与景合、意与象通”,如果抓住了表现情感的景和表现意境的象,把一首诗的许多不同景与象作深入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就能引出这首诗的本质内容。如本课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青山相对出,孤帆日边来。”这些表面是写天门的险峻巍峨,长江的浩荡江流,而稍作分析便可得知,那是作者在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诗歌是借助于想象来进行创作的。特别是李白这个富于想象、豪迈情宏的大诗人,其诗作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让学生想象天门山像两扇门似夹住长江面对峙的景象。从中能调动情感,受到感染。
四、应熟读成诵。
学习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诗歌语言的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1、作者简介。
2、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3、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4、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5、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二、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扩展资料:

古典诗词赏析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词赏析

学古诗六个步骤
答:学古诗六个步骤:晓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第一步:晓诗题。优秀古诗名称的涵义和背景是学习诗歌的首要门槛,阅读理解前需晓诗题。晓诗题时,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回答关键性问题,了解作品涵义。第二步:知诗人。要想真正理解一首古诗,了解歌手的背景和生活环境至...

古诗教学的五个步骤口诀
答:古诗教学的五个步骤口诀:拆、看、读、懂、赏。学习古诗常用的五种步骤:一、拆题目。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杜少府之任蜀州”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给即将到蜀州任职的友人杜少府的。由题目我们可以对诗歌内容有大体的了解。二、看作者及背景。知人才能论事,文章合...

赏析诗词的方法与步骤
答: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讲解古诗的五个步骤
答: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历经时代浮沉、大浪淘沙, 无数好诗词沉淀为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

古诗词的答题步骤
答:古诗词的答题步骤如下:1、阅读理解和分析诗句:仔细阅读古诗词,理解诗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注意把握诗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要素。对每一句诗句进行分析,理解其意义和作用。可以从词语的意义、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2、把握韵律和解读意象:古诗词有严格的韵律要求,要注意把握诗的平仄...

学古诗步骤
答: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浮现出诗中描写的景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5、善于发现诗眼,诗眼往往体现一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全诗思想的凝聚点,情感的爆发点,揭示全诗的主旨。6、加强诵读,提高能力,在读中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进而自然成诵。

初步了解文言文和古诗的步骤和方法
答:1. 请问文言文和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先弄清楚出处和发生此文的时地,然后读一遍,文言文的大意一般和现在的白话文差不多,只是其中个别字需要特字特解,弄懂大意后,把特字用于合理的解释。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该句出自论语,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既然...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答:③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借助诗歌中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公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答题步骤:①首先分析诗歌中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或人物形象。②进而分析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分析古诗的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理解古诗的方法思维导图
答:4、体会情感:古诗往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阅读诗歌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5、领悟意境:古诗的意境是指诗歌所营造的一种特定的氛围和情境,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可以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诗,领略古诗的美感和...

高中古诗词鉴赏步骤
答:高中古诗词鉴赏步骤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