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书摘

作者&投稿:昔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在站立顶峰的高度,而在跌入低谷的反弹力。――巴顿将军

但一旦遇到不顺利、困难或者挫折,如何去看待、应对和处理挫折就是人生智慧的体现之时了。如果没有亡国,就没有卧薪尝胆,就没有春秋五霸的勾践;如果没有入狱,便没有司马迁的《史记》。往往在艰难和危机之时,人们会被动地离开舒适区,但这往往也是促使人们能真正进一步思考、升华的时刻。

巴菲特:“当大浪退去时,我们才知道谁在裸泳。”

情商——这仍是一个假设性的衡量因素——反映出一个人体恤他人、延识满足感、控制冲动、自我觉知、坚持不懈和与他人有效交流的能力。

登顶前不要估量山有多高。登顶后你就知道这山是多么的矮小。――达格·哈马舍尔德

在所有伤感的语言或文字中,最伤感的是:“原本可能做到!” ――约翰·格林里夫·惠蒂尔《莫德·移勒》1856,诗节53

不必等到生命终结你就能知道,最害怕死亡的是那些知道自己从未真正活过的人。

“不积践步,无以至千里”。攀登者知道,很多奖赏是以长期益处的形式呈现,而现在迈出的每一小步都会促成很大的进步。攀登者欣然接受无法避免的挑战。

据《旧约全书》记载:“给予的行为是世界的根本。”我们需要做出贡献,生命才会有意义,如今更是如此。道格拉斯·罗森在《给予生 活》一书中强有力地证明,助人为乐能延年益寿、增强免疫系统、有利于精神和心理健康。

祷告行为会影响人体内肾上腺素和其他皮质类固醇或是应激激素的分泌,这样可以降低血压,让心率和呼吸放缓,还会带来其他的益处。(信仰)

前路不顺时,放弃者放弃、扎营者扎营,而攀登者奋力攀登。低逆商会让世上所有的才能都无法发挥出来,所有的渴望都无法实现。不要再将注意力和更多的资源放在智力的提升上了。

所有逆境确实都是让灵魂成长的机会。――约翰·格雷

直面逆境的累积效应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无论是一段关系慢慢疏远、对工作失去热情、多余的肥肉堆积、发际线日渐后移、房子逐年经受风吹雨打、汽车锈蚀、社区失修坍塌、环境退化,还是父母渐渐老去,这些都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逐渐发生的变化。然而,面对日渐积累的整体影响时,我们会大吃一惊。

在应对日益加剧的日常困境时,人们都想要过得开心。然而,在你坚持不懈地应对日常挑战时,这种“打鸡血”的感觉会持续多久呢?为什么要打鸡血呢?同理,为什么书店的励志图书区会日渐扩大呢?这个趋势显而易见。生活艰难,我们在寻找某样东西,可以带我们挺过去。

当一些技术娴熟的励志大师给你灌输“有价值的养分”时,你得仔细思考一下,或许你也已经体会到这些项目的潜在缺点了,就是鸡血很多而可持续的内容很少。可惜,对很多人来说,某一类书籍、某种程序化的肯定或者某位大师给予的激励可能更像是早晨喝的一杯咖啡,能暂时提提神。你得到了一点点迫切需要的某样东西,于是在一段时间内心情变好。然而,一旦这样东西耗尽,你又迫切地想要一点。

习得性无助是指失去了对不利事件的掌控感,就像一只关在笼中的狗,那只狗自己是不会动的,因为他知道动也没有用。

《免疫力性格》的作者亨利·卓尔说过:“许多免疫学家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是由大脑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传达的,这些物质也会调控身体的防御系统。也就是说,传递人类情绪的化学物质会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情绪和思维模式对于心理和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史蒂文·洛克博士对一群哈佛大学本科生的压力强度、应对逆境的方式以及免力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应对不佳的人”,也就是在压力(这是一种逆境)面表现得非常抑郁和焦虑的人,其体内的白细胞要弱得多。应对逆境的方式会影免疫系统的化学成分和功能。

总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逆商的确与健康有直接关系。一个人总是会为自己的低逆商付出代价的。比如说,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对122位心脏病首次发作的人进行研究,研究他们是如何应对生活事件的。八年后,最具有破坏性应对模式的(认为逆境是内在的、持久的)25人中有21人去世。最具有建设性的(认为逆境是暂时的、外在的)25人中只有6人去世。他们应对逆境的方式比其他任何医学因素(包括他们的动脉堵塞症状、心脏病首次发作造成的损伤、胆固醇含量或血压值)更能预测出存活率。与较为破坏性应对逆境的人相比,较为建设性应对的人恢复较快且并发症较少。

响。他对记日记的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不记日记的人相比,这些人的免疫功能大大增强。这些益处让他们的免疫力得以不断提升,而且他们看病的次数也比对照组少。把内心的感受写出来会让体内发生化学变化,让人变得更加健康,可能是因为这样做增强了人们的掌控感。

要是你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那么就很容易抑郁,这是完全说得通的。各年龄层都有在受抑郁影响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比例迅速上升,逐渐培养人们战胜逆境和掌控生活的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或行为经过反复践行后,久而久之就会进入大脑的潜意识、无意识区域。这个区域叫作基底神经节。你做某件事做得越多,这件事就越发变成无意识和潜意识的。这个习惯会立即改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强化。

刚开始的时候,神经学上的“道路”还未被开辟,因此神经上的连接是比较低效的。当你越是做某件事或越想某件事时,这些连接就变得越高效。实际上,大脑中的连接物(树突)会变厚,处理神经冲动的速度也变得更快。你反复地做某件事或想某件事,大脑为适应这一情况就会开辟出更加密集和高效的神经通路。这条“道路”最终变成了神经学上的“高速路”。这是行为习惯的部分生理结构。当人们反复想某事或做某事时,大脑中的突触就会增强,就会为通路构建出更多的神经递质和神经末梢。

大脑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就是能够接受反复践行的想法或行为,并将其硬连接到潜意识、自动的模式或习惯上。这个过程始于你首次有意识的选择,经过反复践行之后,这种习惯就开始转移到潜意识区的隐蔽位置。这就是神经学上“仅供习惯通行”的高速专用道。相比较随意的想法或是神经冲动,这条道路或是说神经通路,能够让习惯运行得更为直接、可测和高效。

逆商是由CORE四个维度构成的。Control(掌控感)要想拥有掌控感首先就要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

Ownership(担当力)逆商的的这维度衡量的是你在多大程度上会担起责任,改善现状,也不管起因为何、

Reach(影响度)影响度维度的分数越高,你就越有可能把问题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当前事件上。打陌生电话进行推销遭到拒绝那也只是拒绝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绩效考核成绩不佳,也就是绩效考核成绩不佳而已;一场争执就是一场争执而已—争执一事可能还会带来进一步的承诺和行动;与心爱的人之间的误会就是误会而已,虽然很痛苦,但并不表示你们的生活就四分五裂了。

Endurance(持续性)要相信逆境存在的时间是不会长久的,是不会永远存在的,是暂时性的

阿尔伯特·埃利斯的ABC模型。这个理性情绪行为模型是基于这样的观点:促使一个人做出反应和产生感觉的是这个人对于事件的看法而不是事件本身。

L=Listen,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

这是高逆商反应还是低逆商反应?

在哪个维度得分最高或最低?

E=Explore,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

我应该对结果的哪些部分担起责任?

我不应该对哪些部分担责?

A=Analyze,分析证据: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我无法掌控?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此次困境一定会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此次困境必然会持续过长时间。

D=Do!做点事情:

我还需要什么信息?

我可以做什么来获得对形势的一点点掌控感?我可以做什么来限制困境的影响范围?

我可以做什么来限制当前困境的持续时间?LEAD工具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思维习惯来改变成功率。这种改变是通过质疑以前的模式并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模式来实现的。

在你决定对结果负责的那一刻,你对事件的掌控感马上就会增强,促使你去采取行动,并打破潜在的无助-无望循环。担当力是唤起行动的号角。担当并不意味着过分自责,简而言之,就是要担起解决问题或采取行动

纳尔逊·曼德拉――我们最怕的不是发现自己有所不足,而是发现自己无比强大。

尼采说过:“一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就可以正确看待自己做这件事的方式。

渺小化会让你意识到,虽然眼下有这样一场灾难,但是地球仍在继续运转这样你就会重新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并跳出自己的思维。

只有经历苦难、遭遇损失、经受逆境并跌跌撞撞屡次失败的人才真正了解生命。――里扎德·卡普钦斯基

每个攀登者心中都住着一个扎营者。对于个人和组织而言,这都是一样的。因此,攀登者必须努力让自己不要满足于既有成就。我们内心可能想要安定、舒适、稳妥和平静,这是无法忽视的。世界变得越疯狂,我们就越会在生活中寻求这些东西。理想的情况是我们扎营只是为了攀登而养精蓄锐。当然,我们或多或少都想拥有这些好处。但组织要是出现这样的想法,那么可能就会失败。你也许注意到了,你不锻炼的时间越长,就越不会去锻炼。同样,一个组织扎营越久,就越不会去攀登。它在扎营的时候,一支更敏捷、更有决心、逆商更高的攀登者队伍就直接绕过它们往上爬。

因此,要得到一群人最深入的、最协同统一的承诺和投入,就必须有一个更高的、更持久的、让他们可以一起为之奋斗的目标。与短期目标不同,使命是永远无法完成的,它定义了一种意义,一段旅程,而不是一个终点。

对自己或他人永远也不要将就,要努力做得更好。戚去看病的时候曾遇到一位满身烟味的医生,他之后用了20分钟大谈运动和健康饮食的好处,这会让人觉得他没有任何可信度。因此,你自己要先做好,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做到。

做到对事不对人。这句谚语说的就是高逆商的做法。行为是暂时性的、可调整的,而个人缺点则较为顽固,因而更有可能会持续。因此,老提个人缺点就更会让人们选择放弃,而针对行为所提的反馈意见则可以引导人们成长进步。

回头去看,跟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所带来的痛苦相比,这些牺牲不算什么。

逆商不是应急的妙招,而是一个持久的准则,这个准则构建于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生活是艰难的,但你应对生活的方式决定了你的命运。

~

《逆商》书摘
答:逆商是由CORE四个维度构成的。Control(掌控感)要想拥有掌控感首先就要坚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 Ownership(担当力)逆商的的这维度衡量的是你在多大程度上会担起责任,改善现状,也不管起因为何、 Reach(影响度)影响度维度的分数越高,你就越有可能把问题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当前事件上。打陌生电话进行推销遭到拒绝那也只是拒...

活动预告:培养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应该做什么?
答:在物质匮乏时代成长的父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目标化”,强加在现代物质极大丰富的孩子身上,把自己高“逆商”的成功,强行展示在孩子面前,就出现了家庭教育的危害性,加上 社会 应试教育氛围的推波助澜,造成现代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的压迫、压榨、窒息、困惑、无意义感突出,体验到精神层面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