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作者&投稿:勾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点评】

一道开放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作为一个以考生身份真正坐入高考考场的语文老师,在看到新课标全国1卷的作文题时,顿感眼前一亮——它真的是一道有无限创作可能的开放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先说开放。

首先,在材料所给的12个“中国关键词”中,每一个词都有比较丰富的寓意。如长城,既可以说过往历史,也可以说民族精神。如中华美食,既可以谈饮食文化,也可以谈美食背后蕴含的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每个词都有深可挖掘的内涵。

其次,这些词,也不只限于褒义层面。像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也表现出当代中国的不足。所以,真实地呈现社会现状,不文过饰非,不讳疾忌医,也是开放性的表现之一。

再次,这些不同寓意、有褒有贬的词串联在一起,更可以排列组合出无数种写作思路。考生可以按照从古到今、从浅到深、从贬到褒等等很多种思路写作,只要词语之间有有机的关联,便是合理的路数。

再说任务。

首先,要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不能多,也不能少。并且它们之间必须要有有机的关联,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把文章主体部分写成了互相割裂的几大块。

其次,要明白文章的受众是外国青年,那如何明显地体现这一点,值得考虑。似乎,给外国青年写一封,是最明白清晰的展示方式。

你必须穿越沙漠,所以你是不自由的;但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方式,所以你又是自由的——这就是我所见到的新课标全国1卷作文题,给我们约束,但又给出了无限可能。

范文一:

国际友人:

展信如晤。

煌煌文明传千载,泱泱中华待客来。当代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着每一个国际友人的到访。今日听闻诸君渴望了解中国,正应了我国孔夫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请允许我暂作向导,以三个事物为镜子,管中窥豹,为诸君展示我中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长城为后视镜,回顾过往,让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从渤海到陇西,从惊涛排浪到塞外风沙,屹立在长城之上的,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王昌龄的秦月汉关下,有我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边境自固。”在康熙皇帝不重修长城的原因里,有我们以民为本的悲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国共联合抗日的长城会战中,有我们求同存异的团结。共登城阙,希望诸君可以看到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看到我们昨日的来处。

共享单车为显微镜,观照现实,让我们参省今日的行为。这世上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当代中国亦然。漫步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正体现了这一点。扫码骑车,按地停放,按时付费,保护车体,正如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我想,这些文明骑行的公民是可以俯仰无愧怍的。但同时,亦有少部分人有着涂抹编号、私自加锁、破坏单车的不文明行为,他们正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些人,正是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社会时要着重教化的。我们不完美,但我们一直在追求。共踏单车,希望诸君可以看到文明的闪光与缺失,看到我们今日的行为。

高铁为望远镜,展望未来,让我们认清明日的去向。风驰电掣,穿峡越谷,高铁,正是科技的代表。而中国如想以更加矫健的姿态去面向未来,正要着力发展科学技术。其实,不只是高铁,请君试看,载人航天、深海沉潜、网络互联,无一不是我国正着力发展、探索且已经取得卓越成绩的科技领域。科技是面向未来的长翮大翼,帮助我们中华民族上天入地,破云裂涛。共乘高铁,希望诸君可以看到科技的发展与腾飞,看到我们明日的去向。

诸君,讲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艾青的诗:为何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你们或许无法理解我们中华儿女眼中汹涌着的骄傲之泪,热爱之泪,但希望你们能在我挂一漏万的介绍中,看到中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沧海一隅。以民族精神为骨、精神文明为魂、科学技术为剑,回顾过往,观照现实,展望未来,这就是长城、共享单车和高铁带来的中国,也是我所深深眷恋的——大美中华。

范文二:

唐纳德先生:

您好!

见字如晤,您对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惊讶。现在,我作为您在中国的导游,就请允许我用三个关键词来为您介绍一下中国:

一、长城:中国有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用智慧和血汗奉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它最早修筑于秦朝,相传是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建造。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规模达到一万里,故称为万里长城。据说,也因此成为宇航员在外太空能够看到的唯一的地球建筑。这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倍感骄傲自豪,但是,长城,被中国人民崇敬,绝不仅仅因为它自身的巍峨雄伟,绵延万里;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您是个汉语通,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成语:“众志成城”。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度,但是如果我们美丽的祖国遭受到危险,所有的中华儿女,会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这是长城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二、美丽乡村:如果说,长城是古老中国的象征,那么美丽乡村则是现代中国的缩影。说到现代化,你的脑海中,也许会呈现出帝国大厦的宏伟,时代广场的喧哗。的确,这是很现代。但,这也许是你们的现代化,但这绝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全部。两千年前的中国思想家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里的中国特色,就包括美丽乡村建设。正如你所了解的,中国有八亿多的农民。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乡村,把乡村建设好,就是为最大多数的中国人谋福利。这是从物质层面而言,从精神层面来讲,乡村是中国人的灵魂故园,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但是在午夜梦醒时分,却寻不到儿时那条清澈的小溪,看不见村口的那株合抱粗的大槐树,听不到爷爷摇着蒲扇讲的遥远的传说……因此,我们既要现代化的金山银山,更要美丽乡村的绿水青山。你来到中国的第一站,急冲冲要看的乌镇,正是美丽乡村的代表。

三、一带一路:前面两个都是中国的世界,“一带一路”的提出,彰显出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所担当的责任。圣经说:“己所欲,施与人”。中国提出这一理念,就是希望和世界一起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好了,就说这么多,希望你爱上“中国的世界”,更希望你能宣传“世界的中国”

此致

敬礼!



~

2022年全国乙卷主题满分作文素材10篇
答:2022年全国乙卷主题满分作文素材篇1 夜已深,黑暗寂静的工作室内,唯有那间教室打下一盏聚光灯。女孩在白色光圈中翩翩起舞,汗珠从额头滚下,凝聚,滴落。 她正在跨越,跨越她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动作,跨越自己的体力上限,跨越那个总被定义成一种风格的自己。 十年前的她,迷糊中被送往少年宫学舞,全然不知这条路是多么...

2022全国新高考I卷妙手俗手高考作文10篇
答:世上有这么四种人:一种人心中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但他并没有对这个理想付出努力,只是空想着理想实现后的美好生活,一直一直的空想下去,终生碌碌无为;另一种人他并没有一个人生的理想,他只是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终生忙忙碌碌,平平淡淡;还有一种人他既没有理想,也不会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这样的人最后的结果自然不...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精选范文
答: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语文作文精选范文【 感双奥之城,扬“跨越”风帆 】蝉鸣高树,花开荷塘;双奥之城,闪耀世界。比赛成绩创新高,全民健身逐浪潮。科技亮点处处有,交通助力协作好;国家经济齐跨越,我不跨越待何时?亲历了“双奥之城”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我将以吾之卓越,扬“跨越”风帆,逐澎湃...

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作文范文
答: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作文优秀范文【心中有本手,生活才有妙手】哲学大师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妙手犹如星空,因其精妙,让我们仰望并求之; 本手犹如道德,因其是基础,值得我们一生坚守,然而落日余晖,晚霞映照,一些...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作文指导
答:表达上就要多运用一些好的手法,增加自己的作文写作文彩,而且平常多读书积累是很有用的。 2022年全国乙卷 高考 作文指导 相关文章: ★ 2022全国乙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模拟) ★ 2022跨越再跨越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十篇 ★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题目一及解析 ★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全国1卷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答:2020全国1卷高考满分作文 君子“成人”亦“成己”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相信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然而在管仲的身后,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重的人物。他举荐管仲,终成霸业,因而名留青史。他便是鲍叔牙。或许很多人...

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答: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题目】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

如何评价2023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题目?
答:关于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故事的力量」,我认为它难度适中,既有一定的深度,也具有很高的启发性。首先,这个题目对于考生的掌握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考生从自己的经验、历史事件、现实社会等多方面去寻找和选择一个好的故事,同时还要通过分析、比较和理解这个故事来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和...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作文题目及解析
答:2022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作文题目 “本手、妙手、俗手”是 围棋 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

2015语文全国卷1作文范文汇总(2)
答: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毕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毕竟,我们等过了无尽黑暗才睁开了双眼;毕竟,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又不知何时会告别的世界。 陈先生,您说呢? 明华 2015语文全国卷1作文范文6:致小陈的一封信:一封特别的“家书” 你好! 小时候我们受过很多有关“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