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上涨预期!农业农村部透露,养猪将在6月末扭亏为盈!

作者&投稿:佛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全体养猪人,终于等到了!经历了长达近半年的猪价低谷期后,农业农村部重磅宣布,养猪有望在六月末扭亏为盈!以当前行情来看,这意味着猪价需要迎来一轮大涨;但更重要的是,农业农村部明确表示下一步重点工作要“稳预期”,这是保障养殖场户经营利益的重要方向!
据中国青年报4月20日报道,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当日表示,当前正值猪肉消费淡季,由于前期一些养殖场户压栏惜售,猪肉产量还在增加,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一些养殖场户出现阶段性亏损。他说,综合判断,生猪养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
这一消息的公布,无疑是给了广大养殖场户一束希望的火把!毕竟生猪价格已持续低迷半年之久,养殖场户的信心已备受打击。
而如果生猪养殖需要扭亏为盈,从当前14元/公斤的猪价来看,最起码还需要大涨3~4元/公斤左右!这在饱和的生猪产能之下,难度是不小的,并且盈利空间不会很高,因此养殖户朋友千万不要大肆压栏与二次育肥,风险可能会大于收益!保持正常的经营节奏最为安全。
但相较于猪价预期上涨的消息,更重要的是农业农村部透露出来,下一步重点工作要抓好“两稳一降”,与养殖户息息相关。
具体来看,“两稳一降”分别是“稳市场预期、稳生猪产能、降养殖风险”。
众所周知,其中的“稳生猪产能、降养殖风险”已经是老生常谈,自从非瘟后农业农村部一直在重点推行这两大工作,并且也取得了卓越成效。因此真正的最新重点是“稳市场预期”!
农业农村部稳预期
何为“稳预期”?农业农村部将据此展开哪些工作?对养殖户有何意义?
曾衍德表示,“稳”就是稳预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节奏,避免在价格低位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阻碍猪价回升、拉长亏损时长。
重点在于,当前猪价剧烈波动与持续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殖业对于后市行情判断频频失误,并以此催生出的压栏和二次育肥阻碍了猪价回升。那么农业农村部就是希望通过更加频繁的行情预警,让大家能够更合理的生产,从而降低养殖风险、保障养殖权益。
毫无疑问,这对养殖户极具价值,但以当前行业经营现状来看,要达到很好的“稳预期”效果非常艰难,因为这意味着生猪生产要增强“计划经济”的属性,而这还必须要克服几大困难。
首先,猪周期尚且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计划经济却要求巨大的确定性,导致计划可能达不到原有目的。例如2021-2022年猪价下跌之时,权威渠道就曾表示猪周期“4年一期”,2023年猪价有望显著回升,但很显然这没有应验。主要是影响猪价变动的因素过多,计划生产与全员调控难度大。
实际上,农业农村部掌握全国最全面的能繁母猪、新生仔猪数据,因此可以对生猪供应基本面有最为准确的判断。但问题在于,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总认为自己掌握的猪周期经验远胜其他人,哪怕对方是掌握了全国产能数据的部门。
更为艰难的一点是,农业农村部“稳预期”的频率必须足够快,不能仅仅是在猪价亏到养殖场户灰心丧气的时候宣布即将上涨,因为这扭转不了大家连续几个月亏损的事实,后续“稳预期”工作真正发挥巨大作用,应该是在即将亏损前几个月强烈呼吁大家减产,或者表明周期风险正在到来。
但是对于这一点,其实官方部门也有“难言之隐”,因为他们还有着“稳产能”的重要工作——某种意义上来讲,“稳产能”的重要程度高于“稳预期”,因为这是民生大计、事关14亿人的肉蛋奶供应。例如,我们看到以往在猪价下滑之前,相关部门有时会给出一些信号,但并不是很强烈,大部分人也依旧只相信自己,继续压栏扩产(参考去年年末行情)。
既然“稳预期”存在诸多困难,那么为何还要重点进行,背后究竟有何价值呢?
“稳预期”的价值
从短期来看,“稳预期”最起码能够帮助一部分养殖户“提前避雷”,尽管许多人听不到或者不相信,但总有一部分养殖场户会做出正确判断。
从长期来看,稳预期需要全行业的配合!
因为如果“稳预期”工作大力推广开来,每次猪价走势扭转前都大力宣传并送达多数养殖户,那么大量养殖场一齐增产或者降产,真的就能熨平猪周期吗?这并不现实,具体分两种情况分析——
第一、官方表示价格即将上涨,养殖场户短期上量、压栏的积极性会很高,毕竟赚钱这件事谁都怕跑在别人后头,结果很可能是增产过度,猪价不及预期甚至提前暴跌。
第二、官方表示价格即将下滑,一部分人会恐慌性出栏带来猪价崩塌,而更大一部分原本在观望状态中的人会因此害怕,短期出栏量进一步增加,结果形成猪价的大起大落,无法平稳落地。
综上可知,“稳预期”确实存在不小的工作难度,猪周期要被熨平也还需要全行业更多努力与共识,但一件事情正是因为有难度才有其重要价值,就像当年一穷二白的中国要发展“航天事业”、要做“两弹一星”,难度巨大,价值更是非凡!
现如今农业农村部开始强调与重视“稳预期”的工作,就是一个最为积极的信号,也证明生猪产业虽然是民生产业,但国家也绝不会忽视广大养殖场户的权益。现如今猪价的持续低迷,其实反映出行业存在两大弊病——生猪产能野性增长、押注行情堪称疯狂。
那么,“稳预期”最起码能给过热的行业降降温,先遏制住产能野性增长的势头,同时也是帮助一部分人回归理智。但还是那句话,道阻且长,既然上级部门已对广大养殖场户的权益更加重视,希望能重点、加快帮助行业回到可持续盈利的经营状态。


~

猪价上涨预期!农业农村部透露,养猪将在6月末扭亏为盈!
答:经历了长达近半年的猪价低谷期后,农业农村部重磅宣布,养猪有望在六月末扭亏为盈!以当前行情来看,这意味着猪价需要迎来一轮大涨;但更重要的是,农业农村部明确表示下一步重点工作要“稳预期”,这是保障养殖场户经营利益的重要方向!据中国青年报4月20日报道,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

猪价强势破7!农业农村部:预测三季度生猪养殖有望扭亏为盈!
答:一、2022年04月21日(礼拜四),据中国养猪网猪价体系监测,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4.51元/公斤,猪价较昨日(13.77元/公斤)上涨了0.74元/公斤,较上月(11.78元/公斤)上涨了2.73元/公斤。其他生猪品种方面,生猪内三元均价为13.94元/公斤,价钱较昨日(13.34元/公斤)上涨了0.60元/公斤;生...

五大利好提振,猪价连涨三周!农业农村部:五一、端午将进一步利好上涨...
答:一、农业农村部4月21日宣布,截至4月中旬,全国生猪价钱已经持续3周小幅回升,停止了16周持续下跌的趋势,养殖场户吃亏有所缓解。五大利好推动猪价上涨从生产情形看,2021年,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恢复到常年水平,受生产惯性增加影响,2022年一季度,生猪出栏持续增添,但产能进一步优化。一季度出栏生猪1亿95...

农业农村部回应近期菜价上涨,透露了什么信号?
答:二、运输费用增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蔬菜在运输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以及油费。因为蔬菜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而且需要往各个地方运输。在运输的过程当中,汽车会消耗很多的汽油或者是柴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油价也出现了上涨的情况,那在运输的过程当中,肯定消耗的油量也会增加,同时油费也会增加。受...

今年猪价疯狂上涨,养一头猪能赚多少钱?
答:据报道上个月的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五成,如果是年初的时候开始养猪,上个月卖的话,一头猪最少也要赚5000块钱。如果前两年就开始养猪的话我觉得那真的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两年真的是可以致富,这两年的猪肉价格一直上涨。目前农村养猪户在增加,以前每家可能只是养一头猪等过年的时候吃肉,而且喂猪的...

猪价上行趋势不改,仔猪价格连涨10周!养殖户新盈利周期已开启?_百度...
答:据了解,由于2022年饲料价格的连续上涨,目前散养户的养殖成本多在7.5-8元每斤,而规模集团场的养殖成本多在8-9元每斤。按照目前全国生猪出栏均价8元每斤算,也就是说多数养殖户仍处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并未全部实现盈利。先前,农业农村部专家团队曾做出预测,由于养殖户对于后期猪价上涨有较高预期,...

农业农村部回应菜价上涨,称供应充足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蔬菜价格...
答:导致的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如下:一,疫情影响,各类物价上涨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在于疫情的影响,因为疫情的影响导致人们纷纷有了囤货意识。在有了囤货意识的前提下就会对物资进行抢购,而当货物抢手时,商家就会抬高价格进行盈利。而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人们更加是下意识的对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必需品、...

猪价喜迎“3连涨”!农业农村部释放重要信号,猪价拐点到来了?
答:截至4月21日,全国猪价最高的省份是浙江,报价15.19元/公斤,全国猪价最低的省份是新疆,报价13.31元/公斤。虽然猪价今日实现了“3连涨”,但是养殖户对于后市猪价的走势并没有那么乐观。近日来,农业农村部也是消息不断,释放出多重市场信号,其中就有关于猪价的预判,猪价拐点是否真的到来了呢...

2022年猪价什么时候开始上涨
答:2.我国生猪出栏偏多从生产方面看,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 1 月份全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23.6%,2 月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 8.2%。3.消费季节性减少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未来还要看五一劳动节猪肉价格是否会出现小幅度的上升。因为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生猪...

猪价“涨声一片”,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
答:尽管猪肉价格出现上涨,但分析师指出,今年猪价上涨基础仍不稳固。猪肉价格自2018年6月启动上行周期,至2019年11月达到高点,随后开始下行,2021年10月跌幅达到74%。目前,猪肉价格已在低位徘徊数月,业内预计二季度可能是新一轮猪周期的起点。然而,猪肉价格的回暖仍需谨慎对待。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