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上拜礼贴怎么写

作者&投稿:金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婚嫁双方的礼贴怎样写
汉族办喜事的礼仪,又有新旧之分。

新式的用彩车乐队,行鞠躬礼;旧式的用花轿鼓乐执事,行跪拜礼。 此其大略也。

今就我所记亿的汉族旧式婚礼记述如下: 一、放定 放定是订婚的一种仪式,也叫下定礼。当时男女婚事通过自由恋爱结合的还不多,一般仍是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不过民智已开,结婚双方本人也都有了发言权。因此在媒人(媒人有大媒、小媒之分。

大媒是双方亲友,小媒是媒婆子)的撮合下,由父母将情况转告子女,带有对方像片,如双方全有意,即可提出当面相看。 面相是由媒人选定合适地点,使双方见见面,也只是偷看两眼而已。

经过面相,如未发现本人有大的缺残,就必须放定。 放定时需择专日通过媒人,将男方交给女方的信物转送女方,并更换双方的庚帖。

信物一般是戒指、手镯或小型金玉如意等,为男方认为贵重之物庚帖是书写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的摺形帖子。一般使用纸店印好的龙凤帖。

龙风帖一份摺子两个;颜色不同,一红一绿。红色的属男方,绿色的属女方,上面印有黄色的龙凤花纹,帖内正中并排分写“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

庚帖例由男方备办;请人书写。写庚帖人要求是“全福人”,又不是“四眼人”。

所谓“全福人”是配偶健在的人,有子女者更好,但其妻如已怀孕,那便成了“四眼人”,就不合格了。 在男方庚帖和信物送交女方的同时,媒人将女方庚帖带回,便完成放定手续。

放定仪式也可以由男女双方共同商定选一家饭庄宴请大媒,双方当面办理,一并选定结婚吉期,再办理过礼手续。 二、过礼 过礼是男方将双方商定的迎娶日期正式通知女方,并将新娘在结婚当天所穿戴的衣服首饰送交女方。

另外备有送给女方的礼品。 礼品有鹅酒(双鹅双酒或单鹅单酒);鲜鱼、猪腿、羊腿、糕点等。

(糕点一般是龙风饼、状元饼、水晶糕)鹅、酒、鱼各占一拍。衣服、首饰也可用高拾抬去(高抬是用一张长方形桌子,桌面四周围以小栏杆,桌面下穿两条棍,由两人抬着)。

其它食品则用食盒(长方形双层大木盒,盒子置于木架之上,中穿一棍,二人抬着)。 上述物品由二位大媒(一位男媒,一位女媒,全由官客担任)押送。

事后,女方应将猪腿、羊腿各一只送给两位大媒,以示谢意。 三、过嫁妆 过嫁妆是在喜期的前一两天,女方将陪送给新娘的物品送到男方。

当时女方备办的物品、一般有座钟、簟瓶、帽镜、茶叶罐、食品圈、茶具、盥漱用具、便溺用具等等,连同箱笼、衣服、被褥、首饰,个别家还暗送木器家俱。另外,还有一盏长命灯,也就是一盏铜或锡制的点灯草的灯台。

运送工具有用高拾的,也有用“窝脖”(即用肩扛的雇工)的。用高抬的可分为三十二抬、二十四抬、十六抬。

这要看女方的经济条件。少于十六抬的,就找搬运工搬运。

押送人员除两位大媒外,女方还需男客二或四人陪同前往。嫁妆送到男家后,男方将物品妥善安置在新房,并请送妆官客过目。

个别家还找来吹鼓手,在新房外吹打,谓之“响房”。 四、婚礼: 结婚当天按当时习俗执行的礼仪,就是婚礼。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我国历来把娶亲办喜事当成人生的一大乐事。

为此男方主婚人都要出帖大请亲友,注明为第几男或第几孙“授室”。 迎娶新娘用的是红缎绣花八人抬的大轿。

轿前有成对座伞成对筛镜,二十四名或三十二名吹鼓手(包括八面大鼓),外加清音。再前有各种旗帜,肃静回避牌、对扇,若干对金灯以及金瓜、钺斧、朝天凳等,最前为一对开道锣。

如新郎亲迎,则另加绿段绣花八人抬大轿一座,新郎端坐其中,行于红轿之前。至于随行人员,有大媒、伴郎、娶亲的、赞礼的等乘车随后,前往女方迎娶新娘。

娶亲行列到女方后,举凡新郎拜见女方主婚人和请新娘上轿等,全由赞礼人边唱贺诗,边赞礼。如请新娘上轿,则赞“请新贵人登宝轿,请……”三请之后,老蛮扶新娘上矫。

新娘盘腿坐,落轿帘。新郎仍乘绿轿前导。

新郎例穿民族所定的常礼服——蓝色长袍、青马褂,头戴小礼帽,足穿青缎粉底官靴。迎亲去时单披红,到女方后,女方又请老年长亲,为新郎再披一道红,成为双披红;帽上插金花,来往全由伴郎陪伴。

迎亲回到男方,新郎由伴郎照顾下轿,入内休息。 新娘所乘花轿直抬到礼堂前落轿,抽去轿杆。

这时礼堂中央花烛高照,上面供着天地牌位,已由所请的“老寿星”(男方的老年长辈)上好香。供桌和花轿之间,左右各设两把椅子,靠桌坐着两位伴嫂,挨着坐的是两位伴姑。

这时老蛮端过一个茶盘,内装糖茶五杯。伴嫂伴姑每人一怀,余一杯由老蛮端着,掀开轿帘从轿内一过,算是奉给新娘的,如后再逐一将茶杯取回。

伴嫂伴姑只接茶在手,并不饮用。送茶后,赞礼人赞:“请新郎入华堂。

请……”三请后,伴郎伴新郎进入堂中。赞礼人随赞:“向上打躬”,“向轿打躬”。

新郎行礼后退出。这时赞礼人再唱诗赞,请新娘下轿。

新娘便由老蛮扶持下轿,站在供桌的左前方向供桌,撤轿。再请新郎入堂拜天地,行三叩首礼。

礼毕起立。这时赞礼人赞:“请老寿星祝寿,请……”三请后,老寿星登堂。

由赞礼人递过一个用红纸包裹上插喜。
2. 结婚的请帖怎么写
写喜帖十分讲究,一定要注意格式及意义,不要有错别字,字迹要工整,尤其是长辈,礼称一定要写,有些十分讲究的老人,如果贴子写得不好,会被认为是不尊敬.以下是我以前写贴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祝新人新婚快乐.

由新人派贴

送呈(受邀人姓名)台启(后面不写) 注:送长辈要先注明礼称,例:舅父XXX合家

送朋友要注意有无结婚,没有结婚的知

其有女朋友的,也要注明,例:XXX及女友

已婚的要在名字后面加上合家

订于XXXX年XX月XX日(当然是填结婚日期啦,一般要先写公历,后写农历)

为(我俩)举行结婚典礼

敬备喜酌(摆晏酒店名称)恭候 光临

XXX,XXX敬约 注:先写男方,后写女方

席位(XX) 时间(XX时:XX分) 注:席位号可咨询酒店方

由新人父母派贴

送呈(受邀人姓名)台启(后面不写) 注:送长辈要先注明礼称,例:舅父XXX合家

送朋友要注意有无结婚,没有结婚的知

其有女朋友的,也要注明,例:XXX及女友

已婚的要在名字后面加上合家(这里的

长辈及朋友是指父母的长辈及朋友)

订于XXXX年XX月XX日(当然是填结婚日期啦,一般要先写公历,后写农历)

为(我儿XXX,媳XXX/女XXX,婿XXX)举行结婚典礼

敬备喜酌(摆晏酒店名称)恭候 光临

XXX,XXX敬约 注:先写父名,后写母名

席位(XX) 时间(XX时:XX分) 注:席位号可咨询酒店方
3. 结婚谢帖怎么写的
如果是称呼问题,可以这样写:

如果宴请一位女的,无论年龄辈分亲朋好友,可以写:XXX女士

如果宴请一位男的,无论年龄辈分亲朋好友,可以写:XXX先生

如果宴请整家人的,可以以那家的当家者,或者该家庭最长者为名,写:XXX阖府

如果是宴请夫妻俩的,可以以男方为名写:XXX伉俪

以上适用于贴的封面及贴内送呈的后面。

年月日之类的看日历写,最好用中文写,别用 *** 字母。席设要写清楚宴席的地点及宴厅的名字。

至于“为”之后要写的内容,就要看这贴是谁派的。通常派贴的人除了新人自己外,还有双方的父母。这当中要用三种不同的写法。格式如下:

新人以自己名义宴请亲友的话,就在“为”之后写:我俩,然后在“我俩”后面接着写上新郎及新娘的名字,并排写,男上女下的格式就可以了。

如果是以新郎的父母的名义宴请亲友的话,就在“为”之后并排写:儿子XXX,儿媳XXX,一样是男上女下的格式。

如果是以新娘的父母的名义宴请亲友的话,就在“为”之后并排写:女婿XXX,女儿XXX,仍旧是男上女下的格式。

最后的“敬邀”之前也跟“为”一样要分三种不同的写法,也是新人及双方父母。

如果是新人名义宴请亲友的话,就于“敬邀”之前写上新人的名字,一样男上女下。

如果是新郎父母名义宴请亲友的话,就于“敬邀”之前写上新郎父母的名字,照旧男上女下。

如果是新娘父母名义宴请亲友的话,就于“敬邀”之前写上新娘父母的名字,仍旧男上女下。

如果是单亲家庭以父或母其中一方的名义宴请亲友的话,就于“敬邀”之前写上主持婚宴的父或母的名字即可。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追问哟。
4. 婚礼拜匣拜帖写法
旧时用于送礼或递柬帖的长方形小木匣。

也称“拜帖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此病惟有前门棋盘街定神丹一服立效,恰好拜匣中带得在此。”

《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点完之后,用纸包了一个总包,仍旧放在那个拜匣之内。”《金瓶梅》第一回:“只见一个才留头的小厮儿,手里拿着个描金退光拜匣,走将进来,向西门庆磕了一个头儿”;“西门庆才打发花家小厮出门,只见应伯爵家应宝夹着个拜匣,玳安儿引他进来见了,磕了头” 拜匣是盛放请柬使用的。

由于古时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等级之间的交换行为规矩很多。如一户有身份的人家欲邀请另一家前来赴宴,请柬的发送若经由仆役,则须放在拜匣之中,以示郑重。

为防止重要文件丢失,有时还需上锁。
5. 结婚请贴怎么写法
这是一张结婚者家长发的请柬:

谨定于_2006_年公历11月22日(星期三 )

为 XXX和YYY 举行结婚典礼 敬备喜宴

XXX(家长) 恭请 XXX 全家

光临

席设:_______________ 敬邀

时间: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结婚者自己发请柬必须重换格式!

以你自己的名义请是如下 写;;;;

谨定于_2006_年公历11月22日(星期三 )

为_我们____举行结婚典礼敬备喜宴

--(这里是空有三个字不知道做什么的)恭请----(后面是空的)

光临

席设:_地方XXXXX____ 敬邀 你的名字,,你老婆的名字

时间:____2006_年11月22日午时14:00_

上面是转的,我自己的意见是按情况加以发挥为好!!!

~

古代人结婚为何要拜堂?
答:“六礼”,即婚嫁过程中的门项进程。1、纳彩,男方托媒去女方提亲。2、问名,问女方名字及生辰,俗称“开小八字”。3、纳吉,男方卜得吉兆,双方八字相合,男方备礼通知女方,决定成亲。4、纳征,男方给女方送彩礼(要礼金、衣衫、食物),俗称“开红贴”、“开大八字”、“大定”、“过定”,今谓“...

579374503721酒泉婚嫁风俗
答:结婚典礼仪式开始后,新郎、新娘携手站在典礼台上,由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并宣读结婚证书,然后新人互赠礼物,互带红花,以示相敬相爱,并进行拜礼。旧时讲究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现在则简化为新人向双方父母三鞠躬,向亲戚朋友鞠躬答谢,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致礼。为了喜庆,公婆的好朋友还要给公婆“抹花脸”,...

河南结婚习俗都有哪些?
答:商丘的结婚风俗,在新人行拜礼时,可以用鞋油、锅底灰涂抹在新郎及其父母的脸上以表同喜,抹得越多,祝福越长久。吃喜酒是重要的部分,五六十年代基本不存在娘家人吃喜酒一说。七八十年代吃喜酒已经比较普遍,但喜酒比较简单,有二十四个盘儿。而现在喜酒是越来越丰盛,各种肉食都已经上桌,比如“王八汤”就...

潮汕地区结婚有什么礼节
答:订婚吉日由女方拣送,婚日则由男方择定,女方拣定吉日后,男家出“求帖”,连同“拜贴”送至女家;女家则出“允帖”,连同“拜帖”于当日带交男家。拜帖书有“全福”或“正肃”字样,落款为“忝姻年家眷愚弟××庄敬顿首诚拜”。求帖余书“全福”或“正肃”字样外,另附“敬求台允”四字大红签条一纸。

在韩国生活的中国博主拍摄了其参加韩国农村婚宴的过程,这里结婚有何...
答:看到在桌面上的蔬菜和肉类是比较少的,大多数是以咸菜为主。毕竟结婚是人生中的大事,不免让人感到心酸,举办该婚宴的家长也表示在农村过得会比较辛苦。二,这里结婚有何习俗?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特殊习俗的,大家也没有嫌弃饭菜不好,最好的一道菜是一碗牛肉汤。只见博主拿筷子夹的时候,看起来只有寥寥...

韩国婚礼和中国婚礼的不同之处
答:6、交拜礼 新郎奠雁礼结束后,站在新娘家的大厅或者院子里已经准备好的大礼桌的婚礼厅东边。在屋里等待的新娘,从新郎进大门后开始在头上戴簇儿(也叫簇冠),为了喜庆的日子不让恶鬼接近新娘,新娘的左右脸上还要贴上用红纸做的胭脂,眉心也要贴上一个,然后准备去婚礼厅。新郎和新娘在婚礼厅见面,...

中国古代婚礼有几种类别?
答:指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后世中国婚礼。其中混杂了许多其它来源的婚俗礼仪,有诸多变异,故此称为“发展型”。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感染了胡俗习惯,再加上后来的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也就逐渐放在了上午,...

民间结婚有哪些规矩!
答:6.拜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7.出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8.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

婚礼流程和注意事项
答:主婚人:区委、宣传部部长 xx 证婚人:xxx小学党支部书记 xx 五、释出结婚通知及发放喜糖 1.发喜贴给亲友 2.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3.网上释出结婚通知 4.及时反馈亲友受邀资讯 5.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六、准备新郎新娘婚纱礼服金夫人化妆及XX元押金、**负责伴娘 七、准备婚礼用品 1.自备物品: 1...

婚嫁的程序
答:中国传统婚姻以其礼仪的隆重和场面的铺陈而颇具特色。它通常要经过提、订婚、迎娶出嫁、闹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当夜众亲友在洞房嬉闹新娘和新郎后,新人双双携手 归寝为一高潮。旧时,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举动,因多发生在洞房里,故称为“闹房”、“闹洞房”、“闹新房”;由于这一习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