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在真实的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经历,最后是如何死的? 唐朝的太平公主都有哪些经历

作者&投稿:才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许多年前,《大明宫词》火遍大江南北,也让太平公主从大唐历史的烟云中徐徐走进千家万户,她灵动、美丽、成熟、高贵触动人心,为了让李隆基顺利登基、三尺白绫、消香玉损结局令人心碎……艺术毕竟无法还原历史的全部真相,因为加上了美化和夸张的成分。

与电视剧中塑造的太平公主形象相悖的是,历史上流传的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关系并不好,甚至想仿效母亲武则天称帝,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平公主的出生地及真名并无详细记载,仅据史料推断,她生于洛阳,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闺名李令月。或许是因为武则天曾亲手杀了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女儿,所以对太平公主的降生,怀着一颗救赎的心,想弥补之前的过失,比起她对各个儿子的严厉,太平公主才是唯一享受着母亲宠爱、身为帝国公主所应有的待遇和尊荣的孩子。

幼年娇生惯养的太平公主,天真懵懂,古灵精怪,到了少女怀春的年龄,自己跑进大殿求赐驸马,就这样,十六岁的太平迎来了第一次婚姻,嫁给了相貌堂堂,才华横溢,才华横溢的薛绍。

只是遗憾的是,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短短的七年,就如梦初醒了,与唐宗室李冲谋反,牵连到了薛绍,武则天下令杖责薛绍一百,无辜的薛绍终于在狱中病逝。

假如说,薛绍前的太平公主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幼稚女子,薛绍死后的太平公主则是一夜成名。薛绍离开后,她的心就不再为爱情而跳动,政治就成了她以后漫无目的生活的伙伴,即使她再嫁给武攸暨,那也是一场无爱的婚姻。

新婚后不久,武则天即位,太平公主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武皇最宠爱的女儿,再加上时日流逝,她和武则天年轻时十分相像,更是受到武则天的宠爱,常与她朝堂议事。太平公主具有高超的政治才能,见解独到,最难得的是,她不会自作多情,一直谨慎地在武则天面前行使权力。

武李两家的政治争夺战中,太平公主是维护李家的,虽然母亲给了她无上的尊荣和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她从未动摇过自己的政治立场,甚至参与过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的一场兵变,斩首二张。

如果太平公主的生命就此结束,她留给历史的,也许只是一个单薄的公主形象,但历史永远是精彩的,政治的交锋永远是不间断的,在风起云涌的岁月里,太平公主成为了风云人物中的佼佼者,这也让她的一生更加传奇。

史上有记载,太平公主与侄子李隆基不和,甚至想登基为帝。但在她一生中,真正了解她的人会知道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太平公主在李显复位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政治地位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幕后走向台前。那时李显的妻子韦皇后、女儿乱政,如果没有太平公主,资质平庸的李显根本无法掌控局面。在政场上,虽无硝烟,但刀光血影满天飞,她以瘦弱的身体撑起一片天地。

假如真要登基为帝,李显那么平庸,她大可取而代之,毕竟在当时,太平公主的声望和功绩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更早以前,以她在武则天心中的地位,若是有心皇位,大可保住母亲,然后再让母亲传给自己,难道不更容易吗?

由于与太平公主相距年岁,两代人的思想观念、政见难免不同,发生矛盾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当年可是结过盟的。

太平公主终于自尽而亡,史书记载,她是被赐死的,但细细推敲,事实也许并不那么简单,至少,如果太平公主想要谋得帝位,她可以不让李隆基有登基之日。

史实究竟如何,还不得而知,很可能是李隆基怕了这位公主,再加上她又曾与自己联手除掉韦氏乱党,为天下立过功,功勋显赫,因此想了一些办法,逼得她起兵自卫,最后自尽。史实若有权势大之人故意改动或隐瞒,那事实也是可以篡改的。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毕竟太平公主、大唐,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留下了在历史的河流中,偶尔波光粼粼,泛起了往事的涟漪…



太平公主有什么人生经历,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太平公主之死,盛唐引章

幼年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目前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前后,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她随行的宫女(一说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贺兰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则天大怒,加上此前贺兰敏之曾奸污内定的未来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流放并中途处死贺兰敏之。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 第一次婚姻 681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武则天对女儿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薛绍的兄长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来头太大而怕惹来祸事。不过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间,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于688年。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驸马薛绍,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还正怀着她和薛绍的第四个孩子。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实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第二次婚姻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一说是因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690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武周时期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武则天朝,太平公主见诸史书的建树只有为自卫而铲除来俊臣势力这一件。(有记载称,薛怀义也是她定计处死的,但也有说法称,处死薛怀义的是建昌王武攸宁。另有记载称,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为李家的代表参与了武李盟誓,同样的,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继承人,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以图能消弭未来的政治斗争。同时,她也开始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她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太平公主本人虽是武家儿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拥护者。 大足元年(701年),二张因进谗言害死了两家的嫡系继承人而同时得罪武李两家。长安二年八月(702年),李显、李旦与太平公主联名表奏,请封张昌宗为王,为武则天拒绝,改封二张为国公。这次表奏缓和了双方关系。但不久后的长安三年九月(703年),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引起武则天大怒,将魏高二人下狱。二张与太平公主及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705年,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开府,封五千户。 中宗、睿宗时期 唐中宗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中宗的尊重,中宗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 景龙三年七月(709年),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因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中宗流泪进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也有野史记载称,上官婉儿因崔湜的原因,与太平公主成为情敌,并投入韦氏阵营)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三子封王,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掉韦后以后,与李隆基发生权争。她曾经要求睿宗废掉太子李隆基,并积极培植党羽。此时,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经由太平公主任命,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数人外,大多数都依附太平公主。睿宗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 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唐睿宗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覆灭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争议与疑点 关于太平公主是否真正计划过谋反这一点,一直以来存在疑问。一部分人认为,她骄横跋扈,与李隆基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可能没有谋反之心。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完全占据上风的局势和她多次成功政变的经验,她若当真谋反,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被李隆基平定。 子女 太平公主共有4子4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与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死时,除次子薛崇简因是李隆基一党而幸免以外,其余儿子均被处死。 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74-175页《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明确记载武氏“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而史载:“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旧唐书 卷一百八十三 外戚》。

我想知道长平公主的真实事迹
答:因公主非男儿身,不会有人拥立她为帝,造成对清廷的威胁,所以对她赏赐有加。但公主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婚后仅一年多就去世了,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公主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她也许会像明朝绝大多数公主一样,在富足与尊荣中安然度过一生。然而时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

长平公主是什么身份?她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答:崇祯皇帝在死前为了保护大明皇族的声誉,将后宫嫔妃斩杀殆尽,却因为一时怜悯放过了长平公主,没想到自己的一个错误决定导致整个大明王朝的唯一龙脉被多尔衮斩草除根,彻底断了香火。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一个普通人很难改变命运,就算太子不死复国也很渺茫,他的死有历史的必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长平公主。

平阳公主为什么被称为唐朝最强悍的公主?她做过什么?
答:还亲自率领军队杀敌,获得了许多的胜利。平阳公主的英勇善战,让父亲李渊大为欣赏,也让李世民也对这个姐姐非常的敬佩。在公元623年,平阳公主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唐高祖李渊非常伤心,于是就下圣旨,对平阳公主用军队礼仪来埋葬,同时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得到这种荣誉的女子。

明朝长平公主的故事
答:因公主非男儿身,不会有人拥立她为帝,造成对清廷的威胁,所以对她赏赐有加。但公主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婚后仅一年多就去世了,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公主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她也许会像明朝绝大多数公主一样,在富足与尊荣中安然度过一生。然而时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

真实的太平公主是什么样呢?
答:史书上有许多女名流,承平公主就是一名,我们理解承平公主许多时分是经过电视剧、小说等等,那末实在的承平公主是什么样呢?通知您,承平公主一点不承平。承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终身享尽了武则天的心疼,同时也权倾一时,在史书上,号称“简直具有全国的公主”。承平公主骨子里流淌着武则天...

唐朝最为泼辣的公主,揭秘升平公主的一生
答:自从升平公主与郭暧结婚以后,真可谓是琴瑟和弦,相似的年龄,同样的爱好使得他们两个如胶似漆,一时间难舍难分。但是既然是小两口怎么可能没有吵架的时候呢,而这些就在郭子仪大寿的时候爆发了。拿着公主之仪的升平公主在郭子仪的大寿上并未出现,导致郭暧在家人朋友面前丧失面子也抬不起头,恼羞成怒的...

揭秘:升平公主为何能得到德宗和宪宗两位皇帝的尊重?
答:跟着我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升平公主。提到升平公主,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说到“醉打金枝”,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升平公主和她的夫君郭暧之间的故事。升平公主是唐朝安史之乱后最为著名的公主,她的祖父就是安史之乱后的唐肃宗李亨,父亲是后来的唐代宗李豫。通过“升平”这个封号,就能...

长平公主真正的结局是什么?
答:长平公主是明崇祯最喜爱的女儿,历史上对长平公主最后的去向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当时被李自成攻破的时候,崇祯拎着刀剑“拯救”他的家人。他让周皇后自裁,周皇后带着太子和两个皇子进到内室,后由宫人禀报皇后已自裁。又也让袁贵妃自尽,袁贵妃自缢未果,崇祯提起剑刺中了她的肩。接着崇祯杀死了才六七...

太平公主真想谋反吗?有什么历史依据吗?
答:如果太平公主有谋反之心,肯定不会把李重茂赶下台,而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由此可见,太平公主其实一开始就没有谋反之心。只是为什么唐玄宗要杀掉太平公主呢?其实就是为了当前的政治考虑。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是和当前国家的政治情况和利益相冲突,亲情也显得淡薄起来。在唐隆政变后太平...

升平公主有着什么样的一生,为何她会得到君王的尊重呢?
答:因为郭子仪的功劳,郭家在朝廷备受重视,升平公主也是有了夫家的支持。本来升平公主就是皇帝的女儿,加上她的夫家权大势大的,所以她的地位还挺高的,唐德宗也不会对她怎么样,后来她是成为了长公主,虽然也犯下了一些罪,但是德宗还是原谅了她,恩宠一点也不减少。后来,升平公主的女儿嫁给了唐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