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几位和亲公主? 历史上的和亲公主,结局怎么了

作者&投稿:柳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五位和亲公主

1、细君公主:第一个远赴西域的和亲公主。

刘细君(公元前121年——前101年间),汉江都王(扬州)刘建之女,汉武帝为结好乌孙(今伊犁河上游流域),封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刘细君是西汉遣外番的第一位刘姓皇室宗室女,比昭君出塞早了72年,且是皇室真正的金枝玉叶。

被后世誉为“第一位名传史册的和亲公主”和“和亲公主中的第一位才女”。就历史事实而言,王昭君出塞只是细君和亲的余响。细君以及随后的解忧两位公主远嫁乌孙,为将西域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产生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2、解忧公主: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

解忧公主(?-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戊起兵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家族成为罪人。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

当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因“和亲”远嫁乌孙昆莫(国王)而郁郁以终之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又将罪臣之后的刘解忧封为公主,嫁给乌孙昆莫之孙岑陬为右夫人,妾室,地位在同为妾室的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

3、昭君:最善良的和亲公主。

王昭君生于公元前52年,南郡秭归县人,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精通琴棋书画。公元前36年选秀入宫,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而无缘见汉元帝,被贬入冷宫3年。北方的匈奴经过近三十年的内讧,于公元前36年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将内乱平息。

为密切双方的关系,呼韩邪单于于公元前33年亲自入汉,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欣然应允,并召后宫妃嫔议亲,王昭君自愿和亲。元帝赐她锦帛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若干,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4、文成公主:留下千古佳话的和亲公主。

文成公主,祖籍山东济宁市任城,汉名无记载,其父史书也未记载,多猜测为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史书中没有记载文成公主的祖籍、出生地、名字、父母,而记载她为宗(室)女。

唐贞观8年(634),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由于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

5、歧国公主:历史上最辉煌的和亲公主。

岐国公主(生卒年不详),成吉思汗妻妾之一,完颜氏。她是金国卫绍王的第四个女儿,母亲是钦圣夫人袁氏。她是成吉思汗第四斡儿朵之首,因为身份地位高贵,所以又被人称为“公主皇后”。

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军包围中都,金宣宗与大臣商议后决定向蒙古表达和亲的意愿,而成吉思汗也接受了这个请求,便派使者进城挑选新娘。当时金朝众皇帝的女儿里,还没出嫁的一共有七人,其中岐国公主最为秀慧,长相却并不漂亮出众,宫中的人都昵称她为“小姐姐”。

经过讨论,决定让岐国公主嫁到蒙古。公主引见使者阿剌浅,阿剌浅先是在阶下向她朝拜,并请她也北向蒙古国朝拜,公主不敢拒绝。之后金人便送公主出嫁,当时陪嫁的有护驾大将十人、军队百人、童男童女五百人、采绣之衣三千套、御马三千匹,另有不少金银珠宝。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细君公主

百度百科--解忧公主

百度百科--王昭君

百度百科--文成公主

百度百科--歧国公主



细君公主刘细君和解忧公主出塞和亲.
作为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一个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影响范围和历史作用是王昭君、文成公主等和亲公主都无法相比的。

自古红颜多薄命...
可以说每朝都有公主和亲...明除外

康熙的女儿跟蒙古大汗和亲。。
我想到在补充。

好多好多呀

历史上的和亲公主,为何不能偷偷的换人呢?~

在古代,和亲 是维护本国与周边国家友好邦交最常用的方式:
代价小,利益大。只要牺牲一个弱女子,就能换来几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平安局面。
因此,中国古代有很多和亲公主被远嫁番邦。
比如清朝为了维护满蒙关系,前后送了118名格格嫁到蒙古。
那么问题来了,那个时候又没有网络,和亲的国家也没见过公主,为什么皇室不偷偷换个人去和亲呢?
比如《红楼梦》中,南安王败仗被俘,敌军要求和亲,南安太妃舍不得自己的女儿,便认探春做义女,让其代替自己的女儿去和亲。



这样的操作,在历史上存不存在呢?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换公主和亲在唐朝以前,其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汉朝,和亲“创始人”,送出公主全是临时封
说到和亲,就不得不提汉高祖刘邦了。
虽说“和亲”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已多有出现,但大多都是为了表示关系和睦友善,有亲上加亲的意思。
但第一个把“和亲”当成政治策略,将公主送到边疆求和,是从汉朝开始。
公元前200年,西汉初年,匈奴时常侵犯边境。为震国威,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出征讨伐。
然而,他派出去搜集情报的人带回来的情报都是假的,刘邦误信情报以为匈奴的战斗力都奇差,于是自信满满地带着士兵强攻,结果被被冒顿单于率40万精兵团团围住,被困七天后刘邦才仓皇脱险。



但正是这次交手,是的匈奴认为大汉皇朝也不过如此,于是频频侵犯,而此时汉朝内部刚结束楚汉相争的局面,国库空虚,打来打去民怨四起。无奈之下,刘邦提出了和亲,以此来缓解矛盾。
和亲政策已定,可在人选上却让刘邦犯了难。
当时刘邦的大女儿正值妙龄,原本是和亲的最佳人选。但此时吕后不愿意了,无论如何她也不愿意把女儿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去。



于是,皇帝转念一想,自己的女儿舍不得,咱可以换别人家女儿嫁呀!
于是刘邦找了个旁支的宗室女子,临时封了个公主,然后将其嫁了过去。如此一来,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女儿,匈奴问题也迎刃而解。
“老上单于初立,帝复遣宗室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史记》
从此,汉朝皇帝仿佛打开新世界大门,前前后后共送出去十位公主远嫁匈奴,并且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宗室女子,没有一个皇帝的亲女儿。
这其中就有最出名的和亲“公主”,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



自西汉与匈奴和亲后,和亲政策受到关注,并被中原王朝广泛运用到处理民族关系之中。但也都是沿袭了汉朝,将宗室女子送往和亲。
直到唐朝,用宗室女子和亲的这一“惯例”才开始被打破。
唐朝盛世,开始出现真公主远嫁
“和亲”起于秦,盛于汉,但让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真正热衷于“和亲政策”并开始将其“发扬光大”的,正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唐朝。
唐朝开国之初就以和亲处理其与周边民族政权交往,掀起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新高潮,和亲政策亦趋于成熟。
在二百八十九年的统治期间,唐朝成功出嫁的和亲公主就达到了二十个之多。唐代诗人李山甫更留下了千古名句“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借以讽刺这种用弱女子换取江山和平的现象。



不过唐朝年间,送出去和亲的公主,当真不是一种被迫的求和。因为,当时唐朝对周边政权而言,地位向来是很高的。一般两国之间和亲,嫁过去的公主也都会获得至高的尊荣。
不过,有一个让人想不通的问题就是,以往朝代所有和亲的公主都是派宫中宗室女或宫女册封为公主,然后远嫁和亲。但经济历史空前强盛的唐朝,皇帝居然首次派出了真公主和亲,把亲生女给送出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话说,这还要从历史上一起著名的战乱说起。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和同谋一起策动爆乱,想谋权篡位,夺取皇权。最终大唐联合各部落兵力,终于平定叛乱保住了长安。
在这场战乱中,唐朝政府借用了回纥兵力, 回纥也是十分给力,二话不说就借兵助唐,平定战乱后又嫁过来一位公主与大唐和亲。同时, 回纥也希望能求娶大唐一位公主,更加巩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唐肃宗为了表诚意,于是乎便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居然派自己亲生女儿(唐玄宗孙女)宁国公主前去回纥和亲。
如此一来,宁国公主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位远嫁和亲的 ,也是唐朝历史上第一远嫁和亲的公主。
此后,唐朝和亲的公主中,又陆续嫁出2位真公主,一个是咸安公主(唐德宗女),一个是太和长公主(唐穆宗第五妹)。
从此,唐朝便开创了用“真公主”和亲的局面。到了元朝,就愈发耿直,和亲的38名女子中就有10位是皇女。
清朝时期的和亲,势头猛、用量足
汉朝和亲的对象主要是匈奴,唐朝和亲的对象主要是吐蕃,而清朝的和亲主要是蒙古。
清朝比较特殊,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而满族与蒙古是一家人,他们共同投资共同获利,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就构建了满蒙八旗中的蒙八旗。
纵观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其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和巩固与蒙古王公贵族的联盟,用和亲来促进双方的盟好,融汇满蒙血统,而非汉唐时期则是以和亲换和平。
所以清朝在与蒙古在和亲政策上,本就更希望用与自己有血脉关心的子女或姊妹和亲,并且用量更足,也更频繁。
据统计,清朝至少有118位公主和格格嫁到蒙古各部,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常态化的制度“备指额驸制度”。
并且都是皇女、宗女下嫁示好。比如皇太极的14个女儿之中,就有10人嫁给了蒙古王公;康熙的25个女儿,除了12个早夭以外,其余13个人中有6位嫁往了蒙古。



在满蒙联姻中,不仅是满清的公主嫁给了蒙古的亲王,其他各个贵族阶层,也均与满洲宗室通婚。
上至皇帝本人,下至宗室大臣们,迎娶蒙古贵族女子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两族互相结亲的总人数已经难以胜数。
那么,在这两千年多年的和亲史中,就没有一个朝代是不依靠和亲外交的吗?
当然有!在明朝,换人?不可能!在这个朝代,和亲什么的根本不存在。
翻开明史,你找不到一次和亲的事件,赔款、纳贡更是无从谈起。它是唯一一个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也唯一从不向任何势力屈服的帝国。
真正做到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和亲的公主很多。说几个典型的吧。
比较早的秦晋之好,两国通婚多年。春秋著名战役崤山之战,秦国惨败,秦国的三员大将孟明视、西乞术、 白乙丙被俘,当时的太后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在她劝说下,晋国归还了孟明视,以此可见其地位。
王昭君先后嫁了祖孙三代单于,地位尊崇,但匈奴风俗,也实在一言难尽。
公主还不如尼泊尔公主的地位,现在的大昭寺,最开始是松赞干布给尼泊尔公主建胡,文成公主住小昭寺。

汉代和亲公主顺序
答:汉朝和亲列表: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1、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2、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3、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4、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5、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6、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7、...

和亲女性都有谁?
答:《史记.外戚世家》可见汉景帝有十三个儿子,三个女儿。这三个女儿分别是:长女平阳公主,次女南宫公主,三女林虑公主{又称隆虑公主}。这三个女儿都是王皇后的女儿。平阳公主和林虑公主的婚嫁都很清楚,唯有南宫公主不言其婚嫁,也没有交待其死因。这一位和亲公主到底是谁?汉代史学家都含糊其辞。汉...

西汉和亲的出嫁公主名录
答:西汉的和亲关系除了匈奴以外,还有乌孙国和鄯善国。西汉远嫁异邦的公主、准公主到底有多少位,我无法准确查找收到,但至少有如下表所列16位公主、准公主远嫁他邦。不过大多为无名氏,只有三位有姓名记载。汉朝和亲外交著名的有昭君出塞。和亲本身也必会给和亲公主本人(即个体)带来的一些影响,有些和亲...

历史上有哪些和亲的公主是真正的皇帝的女儿,而不是宗室女?
答:黠戛斯夺取回鹘牙帐后,太和公主被送还唐朝途中又被回鹘的乌介特勤劫持,后几经周转才返回了内地。太和公主性格开朗,爱憎分明,乐善好施,富有极大的同情心。因为政治上的变革,一生在动荡中度过。太和公主是唐代晚期的公主,她是为了唐朝的平安而出嫁番邦,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史事。太和公主是第四位...

汉朝著名的三大和亲公主分别是谁,讷讷感名流千古的是谁?
答:例如宋朝纳贡,割地,赔款,却享国了300年,南明不纳贡,不赔款,不称臣仅存世38年。号称史上最强大的汉族王朝,汉朝却是一部和亲的历史,依靠女人和亲政策来处理战争与对外关系。这些美丽的公主为了缓解国家危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大牺牲。那么汉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和亲公主呢?和亲政策,在历史上公认的...

唐朝时期,出外和亲的公主都是哪几个?
答:当然,唐玄宗时期的和亲非常有意思,他统治的时期,一共出现了八位和亲公主,而在这些和亲公主中,他的外甥女就占了五个,你说说,但唐玄宗的外甥女是不是很有风险啊?但不管怎么说,在古代的历史上,和亲一直都有着不错的以及相对积极的影响,这些也是值得我们了解的。

揭秘历史上命运最惨的四位和亲公主,她们分别是谁?
答:北周、隋朝、大唐曾有过四位命运极为悲惨的和亲公主,她们分别是北周千金公主(隋大义公主)、隋朝义城公主、唐朝的静乐公主和宜芳公主,这四位公主的命运相同之处是最终全部被杀,不同的是被杀的原因和方式各不相同。分别来介绍一下:北周千金公主:历经国破家亡,最终被丈夫一剑赐死 千金公主是北周武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有哪些和亲外国的公主呢?
答:最有名的要数文成公主,文成公主被后人誉为汉藏友好的使者。从和亲的意义和效果里面是,咸安公主说的上是唐朝功劳最大的和亲公主。咸安公主在回纥生活了二十一年,她先后按回纥的收继婚制嫁给长寿、忠贞、奉诚、怀信四位可汗,在回纥国很受尊重,帮助唐朝和回纥的和平,唐玄宗的时候是送和亲公主最多的...

十六国时期有哪些和亲公主?她们分别嫁给了谁呢?
答:那么十六国历史上有哪些和亲公主呢?她们分别嫁给了谁?时间不详,前秦世祖苻坚之女嫁后仇池国君主杨定,公主封号不详 394年,前秦高皇帝苻登之妹东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乾归 397年,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女嫁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公主封号不详,也是史书记载乞伏炽磐唯一的一位正妻,别称秃发皇后 411年,...

汉朝和亲的公主都有谁?
答:和亲公主在历史舞台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是指出嫁他国的公主或皇亲贵女,早在古代就有和亲现象。说起汉朝的公主和亲,首先就会想到“四大美女”其中之一王昭君。公元前36年,汉元帝开始选秀女。王昭君那么美丽自然是作为秀女的首选,便进入宫中,但无奈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王昭君都没有得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