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三晋之地,表里山河

作者&投稿:柴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都说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山西的历史文化厚重,不愧为古代文化的博物馆。到处是古城大宅、宝刹禅院、石窟碑碣、古塔古墓、险堡关隘。沟沟壑壑里的黄土地,埋着几千年华夏文明……
山西隶属于华北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边城”!山西一直是中原王朝和汉民族的“天然长城”!山西简称“晋”,又被称之为龙城!
不管是从春秋战国开始的诸侯争霸和兼并天下统一的对内战争中,还是汉民族对外的反击侵略的抗击战争中,山西一直是战争的前沿哨所!从秦汉的雁门,云中,代郡一直到明清的大同,山西,宣府,它一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略的前沿!直到近代以来山西这片表里山河也是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前沿的阵地!这些在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山西地名是山西作为中华民族钢铁脊梁的象征!
中华有难,三晋之地首当其冲!直到今日依旧有娘子关下平阳公主的传说和平型关里硝烟战火的遗迹!也许太原城下从来就不缺英雄和美女的传说,龙城飞将和宫女秀女的边塞结合让山西这座充满粗狂的地域城市也能盛产如同武则天这样的美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压得无数英豪汗流满巾!
如果检索一下,你会发现山西的名人中,有晋文公、武则天这样帝王,有蔺相如、狄仁杰、文彦博、司马光这样名相;有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薛仁贵、杨业这样名将;有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这样名家......每个名字背后陈列着不朽的文治武功,可谓人类群星闪耀。
虽然位于北方,但山西从来不缺乏好风光!正如平遥老艺术家郭兰英所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而山西的省会太原正是落脚在太行和吕梁余脉之间,穿城而过的汾河水,也正好把城市分为新城和老城。
在中学课文上,我们大多学过吴伯箫散文《难老泉》,知晓周代桐叶封弟和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故事。
很多人慕名而来,重温晋祠里沉淀的历代无数典故。傍晚时偌大的晋祠庭院空寂,夕阳下古朴的亭台楼阁格外肃穆,虬龙般蜿蜒盘旋的参天古木林立,唐大将尉迟恭别墅改建的十方奉圣禅寺禅音缭绕,周柏唐槐让你有种穿越历史的沧桑感。
此外,晋祠里还有张姓和王姓宗祠,据说天下张王出太原。种姓源头就在这里也不奇怪!
洪洞大槐树是中国人的“根”
说起来,这也是因为山西有吕梁太行,又有黄河的拱卫,加上晋北长城,让它在战乱时代保留了较为完好的人口!
元末明初,为了恢复生产,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人口保存较好的山西人迁徙到人口锐减比较厉害的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北京、江苏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中!其中以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的人口迁徙最为出名!
洪洞县大槐树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间,大约四十多年中,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以至于如今全国各地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山西明初移民的后代。
当然,山西人弃土离乡戚咐迅,也和当地资源条件匮乏有关——山西80%的地形都是山地,这意味着山西人民要想依靠土地活下去是难上加难的——以及寒季相对过长有关!
这也催逼出山西人闯天下的冒险精神:“哥哥你走简键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这首凄凄惨惨的《走西口》传唱已久,道出无数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也哭诉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内蒙古包头的朋友说,包头人祖籍大多是山西的,是走西口来的包头。
儿时学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小说,极具农民本位思想和地方色彩,土得掉渣里洋溢着生活的热情。渐渐山西在我眼里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靠农业学大寨的埋头苦干,是开荒种地的一面旗帜,是农民总理陈永贵、铁姑娘郭凤莲般伟大形象。
但与此同时,由于冒险、勤俭,又让不少山西人在商业时代聚敛了不少财富。
所以说起山西,你很难判断,它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晋商:在边城贸易高此中跃起
中学时代读到余秋雨的《抱愧山西》,发现我对山西也同样太多误读。
历史上的山西是富裕的,平遥、祁县、太谷一带富甲天下。这主要是因为山西地形的特性和古往今来作为“边城”的便利,从而催生了山西因战争边城所带来的物资需求,壮大了山西的商业底蕴基因和文化,让山西因为边城而享受到作为战争红利的后勤物资供应和早期口岸贸易榷场的直接商业红利!
山西商帮也因此从明初开始高速发展一直到清末民初,他们专门从事边境贸易,逐渐充当了南北货物交易,长途转运的角色,形成了榆次常家、太谷曹家、祁县乔家、平遥李家、灵石王家等巨商家族,而盐业和票号业务成为山西商帮主要起家业务,尤其票号业务更是长期在清朝充当着中央银行的作用。
就是在山西票号彻底没落的民国,山西籍商人的代表也在江浙财阀纵横的南中国执掌着国民政府的“财权”!山西籍商人开拓北方商业市场的壮举让我们都有所而闻,不管是“走西口”,还是“乔家大院”,山西籍商人在明清时期彻底崛起都伴随着吃苦耐劳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雍正王朝》中,很多朝廷官员对山西的评价就是“山西老抠聚财”!
然而,时移世易,伴随着世界路权时代终结海权贸易兴起,作为中国代表的江浙和闽粤商帮彻底代替山西商帮驰骋世界!而如今的山西也因为国土整合和海权贸易的变迁,由边城变为内地!
这座明清时期发展鼎盛的商业重镇也因此被沿海城市所取代!但命运其实对山西也不薄,因为煤炭资源的存在,山西成了中国的“煤”都!
关于山西煤炭,早在《山海经》中便有记载,“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玉,多涅石。” “贲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这“涅石”就是古代对煤炭的称呼。其中,孟门大概指的今河东煤田南部的吉县山区,“贲门之山”则泛指太行山地区。在无数载的寒冬中,这种”涅石“曾经温暖着山西人,并可以用来”温酒及炙肉“。此外,还用来于冶铁、冶铜、烧石灰、烧砖、制陶,还能从煤中提炼黑矾、硫磺。这也让山西产生了“旺火”的习俗,光绪《平定州志》中便记载,“上元之夕,家家烧炭,至夜炼(燃)之达旦,火焰焰然,光气上属,天为之赤……”
煤炭蕴藏量大,以及开采时间久,让山西在整个中国进入近代化大转型的时期内,再次脱颖而出。
今天,我们需要回报山西
今天的中国都需要感激山西这些年来做出的贡献。
尤其是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在煤炭开发方面实行“强化东部,战略西移”的战略决策,从而确立了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山西更是成为新时期以来向全国发达省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实施“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最便捷的煤炭产地,晋煤在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80%。
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40.4亿吨。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8.4亿吨,山西煤炭产量10.63亿吨。山西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煤炭产量的27.68%,满足全国煤炭消费的26.3%。
没有山西的煤炭,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不会发展得那么飞速。哪怕面临着这席卷而来的暴雨,山西还在努力承担十四省区市四季度煤炭保供任务。山西将充分发挥产煤大省的使命担当,努力增加煤炭产量,动态稳定煤炭价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援各兄弟省份经济建设。
这让人不禁敬山西为一条汉子。它把贡献给了别人,却把问题留给了自己

~

山西—三晋之地,表里山河
答:直到近代以来山西这片表里山河也是抵抗日本侵略者最前沿的阵地!这些在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山西地名是山西作为中华民族钢铁脊梁的象征!中华有难,三晋之地首当其冲!直到今日依旧有娘子关下平阳公主的传说和平型关里硝烟战火的遗迹!也许太原城下从来就不缺英雄和美女的传说,龙城飞将和宫女秀女的边塞结合让山西这座充满粗狂的...

表里山河指的是什么?
答: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由此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74.6万人,辖区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西,南以黄河与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为界,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这...

山西别称
答:山西的别称是表里山河、河东、山右、三晋、晋等。表里山河:山西省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所以柳宗元称山西为“表里山河”;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唐代后就泛指山西。顾炎武《日知录》称:“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

山西为什么会被称作“表里山河?
答:1.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别称三晋、山右、河东。其中,“表里山河”是山西的一个雅称,虽然知晓者不多,但这个称号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地理意义。2. “表里山河”中的“表里”意为内外。具体到山西,外有大河即黄河,内有高山即太行山与吕梁山。这两大山系及之间的盆地,构成了山西...

山西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
答:山西省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自古以来便被誉为“表里山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山西外围有群山环绕,内部则河流纵横的自然景观。在战国时期,山西属于晋国,因而被称为三晋之地,“表里山河”一词最早即用来形容山西的地理优势,后来逐渐演变为对任何拥有天然屏障地区的泛称。“表里山河”这个词汇最早见于...

山西为什么被称为“三晋之地”
答:简称“金”,又称“三金”。山西东临太行山,西、南有吕梁山、黄河,北有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接壤,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三千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众所周知,河北省被称为赵岩之地,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地,陕西省被称为...

山西有什么美称
答: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东西侧为山, 被人们称为“表里山河”。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 萃。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都曾在此建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 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年之久,素有“中 国古代...

山西被什么称为表里山河
答:1.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别称三晋、山右、河东。其中,“表里山河”是山西的一个雅称,虽然知晓者不多,但这个称号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地理意义。2. “表里山河”中的“表里”意为内外。山西外有大河(黄河),内有高山(太行山和吕梁山),这山河天险成为山西的天然屏障。3. 山西...

山西被称为“表里山河”是什么意思?
答: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称谓,这个称谓最早见诸《史记》,意思是说外有山内有河.它的东部边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脉,成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西边,是自北而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黄河从内蒙古高原奔泛而下,一泄千里.

山西为什么会被称作“表里山河?
答: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别称三晋、山右、河东,但是“表里山河”也是山西的一个雅称,所知者似乎并不多。那么,山西为什么被称作“表里山河”?“表里山河”的地貌特征又是如何影响山西的?表里山河,表里的意思是内外。而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独特的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