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鲁迅是文化伟人 鲁迅为什么伟大?

作者&投稿:甫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真正的(而非口头)实用主义者,一个不可救药的进化论者。甚至在晚年还不忘记为未来的中日战争培养一批以木刻作为抗战宣传工具的文艺战士。为了普及全民教育,他和其他众多学者废止汉字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赤子之心尤存。
而年轻时代确立的同路人思想,则使他坚信中国的复兴,必然需要有一个处境类似的国家相伴。其进步经验,自然可为中国所用。如果说他年轻时代对俄国和东欧的关注,仅仅在于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文学共性的话,那么在十月革命后,他心目中的同路人显然出现了。而且这个同路人具备了他所特别向往的东西:为了明天,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作风。
虽然这有悖于鲁迅的人道主义原则,但依然被这个有着实际政治斗争经验(清末的革命)和丰富生活阅历的人所接受。事实上,革命总是带有为旧秩序所不容的非道德因素。今天的人大可以对此进行指责和批判,但却忘记了人类历史从来就要依靠非道德因素来推动的事实。可以说,只要是进步的东西,即使带有不道德的因素,也同样可以为历史所褒扬(只要在不隐瞒其全部事实的前提下)。时至今天,虽然人们对于苏联的历史作用各有看法,但未来总有一天,他们会意识到,二十世纪历史的真正原动力,就是苏联(在度过了90年浮躁时期的今天,一些西方学者也开始承认这一点)。而对于当时落后,并为西方压制的中国而言,当时苏联的楷模作用更是无庸置疑的。而鲁迅对其的认同,自然也不是什么“上当”的浅薄观点所能说明的。
当然,鲁迅并非完全不了解苏联的政治真相,要知道他是一个精通外语,并有着广泛消息来源的人。但作为一个政治上的向往目标,更作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可以依靠的盟友(从1933年开始,国府为了抗日需要,开始和苏联靠拢。在抗战的头四年,苏联是中国的最主要援助国),鲁迅对苏联的支持,在民族主义的角度也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相当必要的。那些对真实的苏联历史(而不是西方弯曲的苏联历史)和30年代中国外交需求毫无了解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对鲁迅当时的态度进行评价。
有人说鲁迅是汉奸,并编造了种种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不为众人所知道的事实。根据公安部公开的一个国民党情报头子的日记,在1946年(鲁迅逝世十周年前夕),军统曾经建议发布诬蔑鲁迅为汉奸的假消息,但却被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所否定。甚至连这个特务头子都评价说陈布雷有远见卓识。因为对文化伟人的诬蔑,只会在将来给国民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威信的丧失。在近年,我们已经可以从新发布的历史资料中了解到蒋介石对鲁迅网开一面的态度。而作为当时抗战外交重点的中苏关系(这种关系在1941年前是相当重要的,实际上已经是同盟关系),在其中的微妙作用,又有多少人知道?甚至在抗战之时,蒋介石还曾经派人给鲁迅身在北京的原配遗孀送钱,其间的褒扬态度又说明了什么?
可以肯定的事实是,鲁迅的晚年著作中,明确的将日本作为侵略者看待,而将苏联作为可能的盟友。这种思路,其实和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及中共的对日斗争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国府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依然希望对苏联的影响力有所控制而已。在鲁迅于1936年逝世时,他是作为一个无论国府、中共,还是知识分子大众都公认的,能够鼓起民族主义勇气的精神教父而离开我们的。在其后长达8年的战争中,他精神感召下的青年们奔赴抗战前线,投身于宣传鼓动甚至实际军事斗争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鲁迅之伟大,并不仅仅在于他写了多少小说,多少杂文。而在于他是第一个没有经过官方的任何册封,而得到大众普遍认同,甚至对大众的意识形态导向起到巨大影响,能够凝聚起一个巨大民族力量的人。在这一点,不要说同时期的知识分子,就是政治家都难以办到。而要了解他的伟大与深邃,仅仅纠缠于他的几本书,和那些文坛论战,是毫无收获的,只有对中国历史从技术层面加以重新认识,才有可能。
最后说一句。今天的中国,已不是30年代那个危机存亡之秋的国度,而是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在物质领域。但如果抱着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态度,抛弃引导我们走过近代最危险时刻的先哲,过度迷恋那些真正死去的东西(或者可以说从来没有真正活过),我们的未来又会在那里?

  不论当代人对鲁迅作了多么高的评价,未来的历史家对鲁迅的评
  价将比今人高得多。

  何以故?是时空的距离使鲁迅的形象在后人的眼里显得比近在眼
  前或相距不远的当代人更为高大么?诚然,时间和空间愈贴近伟人的
  人,是习焉不察地觉不出对象的巨大分量来的。此所以周海婴会嘟哝
  着“这种爸爸,什么爸爸!”这绝不仅由于童稚的天真无知,直到近
  来,我读周海婴回忆和论述他爸爸的文字,仍然看得出对他伟大的父
  亲没有作当量的定位。这很难怪,他和伟人太贴近,太腻昵了。当隔
  海遥望的日本作家左藤青夫尊鲁迅为“东洋第一大师”时,鲁迅近处
  的似乎是得风气之先的文人却贬斥鲁迅为“没落”、“朦胧与无知”,
  不值一文。以上的例证是空间差距所导致的辨认上的分歧,远的正确,
  近的迷误。不过,那些曾经讥薄鲁迅“朦胧与无知”的人,几年之后
  又对鲁迅表示尊崇了,这似乎也体现了苦恼的时间差距。

  但我所断定的未来的历史家将比当代人更高地评价鲁迅的理由不
  在此。我所持的理由有二,分述如下:

  其一,历时愈久,对鲁迅生前死后加之于他的污泥浊水,明枪暗
  箭,不怀好意的抬举,有心的中伤和无意的曲解都将愈益黯淡失色。
  人们所看到的将只是经过澄清了的历史长河的运行以及巨人在历史中
  的伟岸风姿,他如何和历史气息相通,扮演着引涛疏流的光辉角色。
  后代人不再有恩恩怨怨、爱爱仇仇,不会为各种因公的和因私的功利
  之念所蔽。更重要的是,与鲁迅并世或相后先的伟人或准伟人,在时
  过境迁之后也已形态毕露,他们给历史投下了什么,是非功过如何,
  也得以和鲁迅作客观的比较了。那时的人不再有忌讳或顾虑,是什么
  还他以什么,诚所谓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比较之余,鲁迅
  的形象当然出类拔萃地高大,不像今日之还有七嘴八舌了。

  其二,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归根究底是由于其能创造文化的文明。
  一切震慑人群的事功都只是暂时的,战争杀伐,王朝兴废,乃至制度
  更迭,受惠或受害只限于一时,数十年或数百年,只是无限时序中的
  一瞬,而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创造则是历久不衰乃至是永恒的。谁记得
  神圣罗马皇帝?但人们永远讴歌但丁的《神曲》;谁记得詹姆斯一世
  或伊利莎白女王?但莎士比亚却永远是英国人的骄傲;谁记得魏玛大
  公和维也纳神圣同盟的各国帝王们?但歌德却光辉奕世。一些英雄攫
  取了权力,主宰了世界,即使他们干的尽是好事,蒙益的也只是同代
  人或延泽若干年,何况这类角色的负作用往往甚于其所产生的正面功
  勋;有些所谓业迹还都是同伙人或党羽以及盲从者们鼓吹出来的虚美
  之辞,还须经过后世的考验。惟有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即罗曼·罗
  兰所说的“以心而伟大的英雄”才是推进文明延泽永世的。尤其因为,
  那些以事功享名的人物不是一个人的能耐,都必须众人的参与,而且
  他们在建成事功后必十百倍地取得报偿;只有“以心而伟大的英雄”
  才是独立的创造,他们只有奉献,没有夺取,终生如鲁迅所说的吃草
  挤奶。因此,历时越久,未来的人更能认知其伟大。

  因此,历史终将证明,鲁迅即使不是中国历史中的第一伟大,也
  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第一伟人。郁达夫在鲁迅死后曾说,一个不
  知道尊崇伟大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这是鲁迅同代人的卓越识见和深
  长叹憾。郁达夫是看到了鲁迅生前所受的攻击、污蔑和中伤的;而且
  也看到他死后所得的评价,哪怕是肯定的评价也未能惬心贵当,故而
  发出了如此的感慨。他不及看到鲁迅死后半个多世纪围绕着鲁迅的一
  切,而且这一切还将继续下去,直到围绕着鲁迅而生发的一切公私恩
  怨为历史所刷淡。到那时,对伟人的一切咒骂、中伤、曲解纷纷剥落,
  成了伟人巨像下的尘埃,甚至累积成小丘,倒反而会化为这座像的自
  然景观中的一点点缀,即使只能供游人践踏,总还不失是历史的沉渣。

  但对和鲁迅尚贴近或时距不远的当代人,那些曲解和污蔑鲁迅的
  材料却是很现实的教材,从这里可以看出伟人是怎么战斗过来的,他
  又怎么正是在战斗中,靠这些未来的尘埃而成就其伟大的。甚至对未
  来的历史家,即使对这些灰埃不屑一顾,或带着怜悯的目光督视它们
  一眼,或许也能激起点历史的感兴,在选择中汲取些可供描塑伟人的
  对比资料,并遥想当年曾有那么许多高矮不等的侏儒而不解,而想起
  韩愈“蚍蜉撼大树”的诗句,勾起点思古之幽情吧。

  房向东先生前年出版了《鲁迅与他骂过的人》,意在聚集鲁迅生
  前环绕着他的嘀嘀咕咕,对显豁鲁迅的伟大有益;现在他又奋力写成
  《鲁迅,最受诬蔑的人》,是聚集鲁迅死后环绕着他的嘁嘁喳喳,对
  显豁鲁迅的伟大同样有益。鲁迅生前曾多次说,他的所以要活着,努
  力眷护生命,与其是为了爱他的人,无宁是为了敌人,要让那些不是
  东西之徒因他活着而不舒服。鲁迅死了那么久,仍然有那么多人咒骂,
  证明他威灵犹在,仍同活着时那样使某些人不舒服,也证明鲁迅不朽。
  忘了是布瓦洛还是拉辛说过:“世上没有被捧成的伟人,更没有伟人
  会因咒骂而变得渺小。”鲁迅正验证着这句话。

  我曾应约为作者的前一本书作序,因此也乐意为这本《鲁迅:最
  受诬蔑的人》写下这点意见,即:未来的历史家将比当代人对鲁迅的
  评价高得多!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其他革命文艺战士一起,同国民党政府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粉碎了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正是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鲁迅本来到日本去学医,后来弃医从文,把矛头直指反动派,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他的文章就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的心脏,他用文章来唤醒沉睡的人们,号召大家为反抗反动统治,
所以不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政治上,鲁迅都可以一个伟大的人

为什么说鲁迅是文化伟人?~

鲁迅生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年谱

一八八一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

一八八六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一八八八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一八九二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一八九三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一八九六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一八九八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一八九九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一九零一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一九零二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什么说鲁迅是文化伟人
答: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真正的(而非口头)实用主义者,一个不可救药的进化论者。甚至在晚年还不忘记为未来的中日战争培养一批以木刻作为抗战宣传工具的文艺战士。为了普及全民教育,他和其他众多学者废止汉字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赤子之心尤存。而年轻时代确立的同路人思想,则使他坚信中国的复兴,必然需要...

为什么说鲁迅是文化伟人?
答: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为什么鲁迅会是伟人?
答:比较之余,鲁迅 的形象当然出类拔萃地高大,不像今日之还有七嘴八舌了。 其二,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归根究底是由于其能创造文化的文明。 一切震慑人群的事功都只是暂时的,战争杀伐,王朝兴废,乃至制度 更迭,受惠或受害只限于一时,数十年或数百年,只是无限时序中的 一瞬,而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创造则...

鲁迅在文化界中的学习地位
答:如果说第一大段中毛的话还不太明确的话,第二大段中毛泽东的话就很明确了,正是在反对敌人的文化“围剿”中,鲁迅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这是就中国革命历史而言的。就鲁迅的年龄而言,不管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还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主要说的是鲁迅的晚年,也就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这不到...

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伟人,详细给分
答: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的作品虽然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 他是新文化阵线上最勇敢最坚实的战将。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

鲁迅为什么能成为一代伟人?
答:鲁迅的故乡是在绍兴,自古以来,绍兴就是出文人才子的地方。可能是和江南的环境有关系吧。这里的文人多情敏感、才思敏捷。鲁迅在绍兴鲁镇,那里的文化气息也十分的浓厚。鲁迅从小就在这里生活,自然耳濡目染,身上的文人气质不招自来。在鲁迅的《故乡》中,我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一个失意忧伤的文人的存在。

鲁迅真的那么伟大么?
答:就鲁迅的年龄而言,不管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还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主要说的是鲁迅的晚年,也就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这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一点,和毛泽东在《鲁迅论》中的说法是吻合的。 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毛泽东是清楚的。他是一个亲历者,也可说是一个参与者,办过刊物,写过文章。他是北大教授...

很急的!帮帮我!!!
答:儒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足以支持中国文化的发展,而鲁迅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资源,他的思想架构了中国的新文化,给我们以启示,给我们以动力。他所创造的文化价值是无限的,他是一位真正的伟人。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鲁迅的精神是无限的,个体需要用无限的资源来充实自己有限的生命期限。一...

鲁迅的资料
答:可以说,鲁迅的《狂人日记》是讨伐传统封建专制文化的一篇檄文,是呼唤重建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宣言书。它带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华民族的凄厉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意志和信念。 《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