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什么理论

作者&投稿:贡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特金森理论
阿特金森(J.W.Atkinson)于1963年将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
阿特金森(J.W.Atkinson)于1963年将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
中文名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提出者
阿特金森
提出时间
1963年
性质
期望价值理论
相关星图
激励理论相关概念
共40个词条
5.2万阅读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
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
强化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 B. F. Skinner) 经过对人和动物的学习进行的长期实验研究,提出了强化理论,又叫操作
查看更多
理论简介起点理论评价TA说
理论简介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Ps值在0至1之间。Ps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Ps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50%;Ps = 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用公式可表示为:
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 = 1 − Ps,即当P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②失败的可能性Pf;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其公式为:
同前面一样,If = 1 − Pf,也就是说,失败的可能性减小时,失败的诱因值就增加。失败的诱因值可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如羞愧、消沉等。那么在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一种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要强。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
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
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而会减低这些学生的动机。研究表明,这种学生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能抵制不可靠的意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学校进行的智力测验中能得到较好的分数。他们对成功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动机水平反而下降。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取成就的动机,那么,也有可能由于失败而灰心丧气。由于成功而得到鼓励。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使他们免遭失败,而选择的任务极其困难,那么即使失败,也可找到适当的借口,从而可减少失败感。麦克里兰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与量紧密相关。高成就动机者在没有外力控制的环境下仍能保持好的表现,在经历失败的过程中,高成就动机者在任务的坚持性上比低成就动机者强。另外,追求成功者有很强的自信心,有高的成就动机水平和内归因。成功更增强了他们上述的三个特征,使他们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旦失败,他们会认为是自己采取了不合适的策略,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而不会将失败视为是缺少能力,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任务。避免失败的学生正相反,他们的自信心不强,倾向于外归因,由于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他们往往设置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不付出足够的努力,于是导致了又一次的失败,不断地失败导致了他们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固定看法。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机遇、任务简单。这样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他们都没有积极的影响:成功了,他们不会再付出努力,而一旦失败,却导致他们进一步去避免失败。
阿特金森在一项经典实验中演示了这一点。
后来,许多学者扩展了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雷陆(Rayor)认为,过去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当前的目标,其实长远的目标对现在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应该把即时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结合起来,真正的成就动机是由两者结合而产生的。

成就动机理论将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理论将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

...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是否正确?
答:【正确】本题考查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尝试并追求成功。故表述正确。

小学教师资格证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是怎样的
答:成就动机理论,是阿特金森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理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力求成功的动机,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动机指...

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力求成功者与避免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
答:【答案】:D 本题考查成就动机理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而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如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因此,力求成功者更...

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
答: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

请论述如何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根据这两种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对他们来说,中等难度的任务最具有挑战性,有助于他们通过努力来提髙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相反,避免...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成就动机理论 基本观点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阿特金森把个人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启示 1.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力求成功者与避免失败者有什么区别呢?
答: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率为50%的任务...

成就动机理论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成就动机理论 基本观点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阿特金森把个人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启示 1.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答:(1)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2)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

如何看待成就动机理论?
答:成就动机理论 基本观点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阿特金森把个人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启示 1.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