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性比较差,做事情依赖人,该怎么去改变呢? 我本人很快15了,而且要上初三了。可是依赖性还是很强,独立性...

作者&投稿:银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修身养性。多读书。少说话。多看多学。看看别人是怎么交际的?还要自信一点。最重要的事。有些时候。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能够变得坚强。

那该找个人,成个家了,这样,责任越大,能力就要变得越强!

独立性差的孩子,作为父母该如何去引导?~

有位妈妈留言说:
自己家孩子朵朵4岁了总是离不开我。
在我工作时,会缠着我陪她一起看动画片,在做饭时,朵朵就像小尾巴一样揪着我的衣角跟在身后。甚至连我上厕所,她也要跟着。
只要我在,她就恨不得24小时缠着。如果我离开一会儿,她就会又哭又闹。
这位妈妈非常的不解:为什么孩子这么依赖自己呢?
网上流行一种说法,”现代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在现在的生活环境中,孩子都是被父母的疼爱着,成长的环境太过于安逸。
我们帮孩子安排了他的大部分生活,包括每天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看什么动画片、报什么兴趣班等。
孩子处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之下,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惯。
那么针对孩子的依赖行为,我们如何去帮孩子改正呢?

正确认识孩子的依赖心理“妈妈,帮我收拾一下书包。”
“妈妈,宁宁又拿我橡皮了,我该怎么办?”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你帮我写吧。”
……
现在如果你感受到了孩子过分的依赖,是否还会不断地替他完成他本该自己做的事情?
孩子对妈妈的过度依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惑和烦恼,而这离不开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推动。
婴儿时期,孩子的各种能力相当脆弱,对父母产生依赖情有可原,但孩子逐渐成长,甚至到了完全照顾自己时,为什么还是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呢?
● 1-3岁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自主的探索环境以及尝试新的事物。
他们会开始尝试着自己吃饭。然而,我们为了节省时间,或者怕孩子把饭菜撒得到处都是,会直接喂孩子,这一做法确实会省了不少事,但是却造成了孩子依赖行为的根源。
孩子在尝试新事物初期,如果遭到我们一再的干涉,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而这意味着孩子们掌握新技能的时间会被人为的推迟。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自然是相当不利的。
● 4-6岁
在这个时期,我们家庭教育的方式,会对孩子将继续依赖父母,还是培养独立性格,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如果我们对孩子想要探索的新事物给予支持,孩子的责任感就会得到发展。
因此,要扭转孩子的依赖心理,就要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过度依赖会让孩子产生“恋母情结”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研究发现,孩子在3~4岁的时候,会出现“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指儿童在某一时期,过多地依赖母亲的一种行为表现。
通常来讲,孩子过度依赖妈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孩子过度溺爱和保护
4岁之前是孩子依赖心理最强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妈妈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孩子就会对妈妈产生一种依赖心理。
孩子过于恋母往往是由妈妈的“感情独占心理”造成的,这种心理的直观表现是,孩子越依赖妈妈,妈妈越高兴。这种心理人为地延长了孩子的婴儿期,使孩子产生过度恋母行为。
妈妈的这种非正常心理会直接影响孩子独立性格的形成,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2、过度抚触
婴幼儿时期,妈妈对孩子的抚触是一种对其身心发展有利的良性刺激。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抚触依然如之前一样,就会干扰孩子的心理发育,使他们在长大后依然渴望与妈妈的身体接触,比如拥抱、亲吻等,从而无形中强化了孩子的恋母心理。
3、缺乏安全感
孩子有着强烈的恋母心理,与其内心缺乏安全感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妈妈不告而别或孩子长时间被迫和陌生人待在一起,孩子与妈妈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就会被破坏,从而出现孩子整天跟在妈妈身后的情况。
如果孩子整天只围着妈妈转,生活圈子过于狭窄,孩子的心智和社交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就会造成孩子性格孤僻,长大后不能适应社会。
那么,对过度恋母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呢?

引导孩子走向独立父母需要这样做在观看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这部剧中,有一个情节,孙红雷饰演的黄成栋陪着儿子去安德鲁大学面试。面试前一晚黄成栋设置好了手机闹铃,但是他不知道国外手机充电跟国内不一样,他手机并没有充上电。
于是,第二天一早,被太阳唤醒的黄成栋惊慌失措地发现,已经十点了。他们紧赶慢赶,又遇到堵车和各种意外状况的出现,最终错过了安德鲁大学的面试。
儿子黄小栋在这件事情发生后,一直埋怨爸爸没有设置闹铃,埋怨爸爸为什么手机不充好电。在黄成栋想其他办法补救时,黄小栋却歇斯底里地冲爸爸吼叫:“我只想上安德鲁大学,这里有我喜欢的篮球队!”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其实黄小栋也有手机,他的手机是有电的,为什么他自己的考试,自己不想着提前设置好闹铃呢?
孩子什么都事事依赖父母,出现了不好的情况就把责任都推给父母,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在育儿路上常常遇到的困境。
所以不管现在孩子多小,他们终将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
过度的依赖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因此,正确地引导孩子走向独立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1、合理分配相处的时间
为了减少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可适当缩减两个人相处的时间,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
我们可以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让爸爸来陪伴孩子,也可以交给其他家庭成员陪伴,让孩子逐渐适应与妈妈以外的人员接触。
2、慢慢带孩子接触其他人或陌生环境,但要循序渐进
我们可以邀请孩子认识的,但不是经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到家里作客,因为在自己家里,又有父母在身旁,孩子面对不熟悉的人比较不会紧张。
然后,再慢慢带孩子出门去亲戚朋友家作客,最后再到陌生人较多的公共场合。

3、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独立意识从小就应该培养,比如在孩子1岁左右吃饭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吃的全身和满地都是食物,但是我们不要去干预,大约半个月左右,这种情况就会好转,至于孩子是用勺子还是筷子或者是手,我们都不用干预,只需要在旁边鼓励。
我女儿现在6岁,每天早上自己起床,刷牙、洗脸,找到去幼儿园要穿的衣服自己换上,睡觉前自己刷牙、洗脸、洗屁股、洗脚,换好睡衣裤。
吃饭也是做到餐桌上吃完饭才下地,已经能够很好的照顾好自己。我们在给她买衣服和玩具,都会尊重她的意见。
在日常时候中,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只要不是涉及原则性问题或者违法事情,作为父母都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让孩子明白,勇敢去前进,你身后永远都有爱你的父母支持你,孩子有了安全感自然而然就会减少对父母依赖。

4、妈妈主动去犯错
孩子喜欢缠着妈妈,一方面是因为妈妈“要什么给什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妈妈总能够“十全十美”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因此,妈妈不妨故意去犯一些低级错误,动摇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心理。
我有时跟女儿一起收拾玩具的时候,故意会把她的一个玩具落下,让她有机会去纠正我的错误,同时也让她意识到其实这些事情她自己会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类似的小技巧让孩子增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
5、给孩子独立玩耍的空间
妈妈可以给孩子划分出一个适合自己玩耍的空间,并时不时地关注孩子的活动,让孩子知道妈妈就在附近,必要时可以和孩子说几句话,比如提醒孩子不要把玩具放在嘴里、注意安全等。
这样做既增加了孩子的安全感,也能减轻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心理。
同时,妈妈不要再像以往那样经常对孩子做一些亲昵动作,比如过多地拥抱、亲吻等,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不需要再像婴儿那样需要妈妈全方位的呵护。这样做也能很好地淡化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寄语:
孩子依赖的习惯是经过较长时期才形成的。同样 ,想要纠正这一行为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耐心尤为重要。过于仓促或激烈的矫正措施,都有可能使孩子误认为他是个不受喜爱的人,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所以父母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走向独立。

建议单独出来住。
1.家里对你过分照顾,你存在依赖的心理,所以首先心理上要脱敏
2.尝试做父母不让做但是不违背法律道义的事情。例如和小伙伴外出爬山
3.解决方案的思路就是去行动去试错,青春碰到的问题越多,你三十岁的疑惑就越少

总是依赖别人的人,如何活出自我?
答: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到过度依赖破坏性的一面。对习惯了依赖的人来说,之所以总是依靠别人,很大程度上是害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于是把消除这种痛苦的方法建立在求助于别人身上。这就像那些总是希望从家人或亲人那里找到安全感的人。他们往往是越依赖,他们就越没有安全。就像我们之前一再强调的,...

如何克服非常依赖于有个人陪自己一起做某件事情的心理?
答:在小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会跟好朋友一起去,尤其是女生,哪怕是去卫生间也都是成群结队的。这是因为,年幼的我们自主性和独立性都较低,做一件事情时希望有同伴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更多的体现在心理支持上,也就是如果有人陪我们一起我们就不会感到孤单,做事情时也更有底气更有自信。如问题中所提到...

孩子做什么总喜欢依赖他人,这样下去还怎么培养自立能力,怎么办?
答:孩子依赖的习惯是经过较长的时期才形成的。我带儿子回老家,3岁的儿子第一次接触农村,环境不熟,人不熟,他当然一步也肯离开我。我认为此时父母应给予同情,了解孩子的担扰或通过陪伴孩子尽快熟悉环境来降低孩子的担忧,这时父母陪伴孩子或允许孩子依赖,更会增加他的自信心,从而更快地摆脱依赖心理。...

孩子一点都不独立,事事依赖父母,我该怎么办?
答:一、父母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爱的方式 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不要擅自为孩子做主,如果父母对孩子保护过度,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味地抱着慈悲心肠为子女牺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最坏的教育者。”父母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孩子的时候要有原则和尺度,父母要控制...

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答:二、 克服依赖习惯 对于依赖者来说,如果没有他人大量的建议和保证,对日常事情不能作出决策,总是希望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当依赖成为一种习惯时,对人心理的影响就会达到根深蒂固的地步。分析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应当依靠他人,哪些应由自己决定和把握,从而自觉减少习惯性依赖心理,增强自己...

有点依赖型人格,做事倾向有人陪伴怎么办?
答: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毕竟很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监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赖的那个人。2、重建勇气。你可以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

孩子做事情总是喜欢依赖他人,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呢?
答:孩子做事情总是喜欢依赖他人,帮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许多孩子在家里也是被爸爸妈妈照顾的,十分用心。算得上是在蜜獾中长大的,因此生活上事儿基本不用小孩操劳,针对生活上专业技能也显得非常不好,不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孩子就会十分缺少,即便是一些基本的生存技能,小孩都很有可能掌握不了。当家长意识...

对身边的人太过于依赖了,该怎么办?
答:如果只是依赖身边的某个人的话,是对这个人太过信任了,从他这里能得到十足的安全感,这道无妨,试着远离他独立做事情就好了。如果是对身边所有的人都太过依赖的话,那么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了,可能缺乏太多的安全感,太过自卑,你得多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优点,想着很多事你是可以自己做的,你也可以...

...对于自己应该那决定的事总是想依靠别人,我该怎么克服呢?
答: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只要满足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治疗方法 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习惯纠正法。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治疗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

孩子独立性差怎么办?家长做好哪几点,有助于孩子摆脱依赖感?
答:父母搞好下面这几点,有利于孩子解决依赖性(1)由浅入深地区孩子触碰陌生环境孩子年纪小的时候,针对外部的认识全是不明白的,特别是对于那一些他们之前从没接触到的自然环境与人,都会产生一种恐惧害怕的心态。针对父母依赖感极强的孩子,她们会变得很畏惧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为了能摆脱困境家,长何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