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廉洁警示片观后感700字 廉洁警示教育观后感

作者&投稿:广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警示教育片观后感1
7月8日,在县局组织的集中学习中,我们全体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宣传片,片中的刘志华、皮黔生这两位高级领导干部由人民的公仆,一下子蜕变成了人民的罪人,看后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他们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都曾奉献过自己的智慧和精神,可在党和人民对他们赋予很大期望时,他们却半路上调了队,落得个可耻可悲的下场。纵观他们的犯罪经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世界观改造不彻底。他们都身居高位,握有重权,替别人说话办事只是张口之劳,得到的却是优厚的回报,钱花不了,东西用不完。他们都成了一些不法之徒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袭击目标,而且一旦击中便稀里哗啦不可收拾。为什么能这样?按他们自己的说法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没有改造好,平时很少学习,即便学了也是应付公事,根本没有装进脑子里去。久而久之,便犯了迷糊,再也不清醒了,以至于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根本不按照党说的去做了,不去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
二、没有了党和人民的监督。他们个个高高在上,为所欲为,根本不要别人的监督,甚至把人民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拒绝监督。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揣入口袋,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可以卖官进爵,可以为亲朋好友无原则的办事。他们替别人办事就得收钱,收东西。第一次都说是很害怕,但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习以为常了。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处处设防,小心谨慎,可并没有想到纸是包不住火的,总有东窗事发的那一天。
三、他们心存侥幸。片子中的这些人在梦醒后才后悔,铁窗内的痛哭流涕,声声忏悔,说什么都晚了。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正如陈毅写的一首诗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法网恢恢难逃脱!
作为一名工商行政执法人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刻苦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位,谋其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廉洁自律,警钟长鸣,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时刻牢记,在位置上要想什么,干什么,身后留下些什么?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别吃,不该办的事情别办。努力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工商行政执法人员。

廉政警示片观后感~

[廉政警示片观后感]廉政警示片观后感廉政警示片观后感
前些天,笔者有幸观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录制的警示教育片,廉政警示片观后感。几名过去曾经熟悉的面孔,因为贪腐,成了阶下之囚,懊悔不迭,其状可怜。
原本前程一片大好,何以如今身陷囹圄、身被恶名?听其忏悔,方知是放松了党性观念,追求了物欲享受云云,如今自愧辜负了党和人民的培养,属罪有应得,云云。
又一篇贪官忏悔八股文而已!没有多少新意,也无多大价值。对自身贪腐的根源,隐藏至深!
人们一般听了类似忏悔,往往为其惋惜:怎么就忽然放松了警惕而翻船了呢?
笔者对此忏悔,却多有疑惑。因为我想,人之所以走向罪恶,决非仅仅放松之故。这类悔词,听起来其人好像以前一向信仰多么多么的坚定;追求入党、追求为官实在是出自为民请命为民谋福,只是后来偶然在为民谋福的过程中有所“放松”,以致出了“故障”。所以我认为,其人原本没有或者少有警省!或者在其仕途中一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是大小严重的程度不同,或者其人还曾庆幸一路走来福星高照。后来出了更严重的事,进了监狱。到此地步,本该反省其作人不人之过错,却仍效“前车”忏悔之法,惺惺作态,令人作呕。噫,此乃官场通病!这种忏悔,一则其人本身无有创意,二则是其规避隐藏罪行之技术行为。“先表白自己曾是真正的公仆——后来放松警惕受到诱-惑——接着出了事,请求党和人民原谅。”这样的三段式,看起来忏悔真诚,实际上隐瞒了灵魂深处的许多丑恶肮脏。首先,掩盖了当初入党提干之不纯动机(一些人言之凿凿自己当初如何对党对人民忠诚廉洁,说穿了不过自欺欺人,往往出事就是从“当初”而起);其次,从时间的缩短掩护了某些勾当(一般来说,放松自己都是最近一两年的事,以前都没问题);再次,把责任推给外部(如别人的诱-惑等等),其实是自己本身就与他人沆瀣一气,贪污腐-败、醉生梦死,被法办了,才说自己“被诱-惑、被俘虏……”这样的忏悔词,其实瓜得可以,观后感《廉政警示片观后感》。
所以老百姓常说“看起来个个都是孔繁森,抓起来个个都是王宝森”。这个有些片面的话,但说明了什么问题?引人深长思之。
——你现在就清楚为什么纪检部门录制了如许多的警示教育片,那些看的人仍然前腐后继。可见这样的教育对一些人没有起到作用。身为圈内人,大家都明白其“犯事”的根源,远远不止“放松自己”这么简单!如果自身一直严谨,正气充盈,当然是官场一君子。即使“放松”,也绝超不出多大的原则,更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自己历来是小人,倒有可能从“小犯”到“大犯”。君子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培养出来的,小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练习出来的。所以你说以前是君子,最近放松了成了小人,那是哄鬼!
笔者认为,君子走到哪里都是君子,小人走到哪里都是小人。
君子是没有灾祸的,尤其是身犯与人民为敌的牢狱之灾。
古人云:趋吉避凶者君子也。君子,就是有道德有品行的人,这样的人,自小就知修身养性,读圣人书,效圣人言,仿圣人行,追求“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远者如范仲淹、包文正,近者如毛泽东、周恩来。
一个以“三个代表”为执政之基的党派官员,在许多方面不及一个古代的清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笔者敢说,警示教育无论搞得多么红火,某些手握权力而接受教育者,说不定哪天就走进片中当了教材内容。警示教育是一种手段,当然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根本的,官员提拔要重品行,官员监督要来硬的。
为人也好,为官也罢,不修其身,必遭其祸。阿弥陀佛。

[廉洁警示教育观后感]贪欲之害祸国殃民廉洁从政从我做起警示教育片观后感贪欲之害祸国殃民廉洁从政从我做起警示教育片观后感作者:潘世荣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6-9-21贪欲之害祸国殃民廉洁从政从我做起警示教育片观后感潘世荣近日,在观看中纪委制作的《忏悔录》光盘,对以卖官,疯狂剑财"名扬"全国的黑龙江省原政协主席韩桂芝,绥化市委原书记马德等腐败分子相继受到法纪的严惩,廉洁警示教育观后感。他的被"贪火"所焚,被"欲水"所溺,最终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给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留下了深刻的警示: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常思贪欲之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清廉本色。贪欲是祸害之源。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老子也曾告诫世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毋庸置疑,人都是有欲望的,一个人存在某些合理的欲望是正常的,但必须知可得与不可得,明礼明度,知足常乐。如果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就必须会不择手段,不顾后果地去攫取。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如果对消极低俗的欲望特别是对待权力,全钱美色的追逐不加以克制,甚至蜕变成贪欲,就会丧失理智,失去节制,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深渊,不但葬送了自已的前途乃至性命,还会成为人民之害,国家之祸。纵观近几年查处的诸多违法分子,虽然级别高低不同,犯罪手段各异,但归根到底,无一例外都是毁于"贪"。他们有的贪权、权欲极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溜须拍马,极尽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能事,成天想着"官升三级"最后是"升得越高,跌得越深,如马德之流。有的贪财,利令智昏,通过人事调整,土地批租,违规放贷,项目转包甚至走私放私等手段,大肆牟取非法利益,像韩桂枝,张宗海那样上演,最后的风狂"锒铛入狱。有的贪色,生活腐化,为了满足对美色的欲求,养情人,包"二奶",在风月场所一掷千金,与刘方仁一样纵情声色,放浪形骸。有的贪名,沽钓钧誉,挂空头衔,捞假文凭,大搞"形象工程",虚报浮夸,想方设法往自己身上"粘金贴银。到头来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欲则身亡"这些被贪欲冲昏了头脑的违法分子最终自毁前程,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贪欲之害,一曰害已。贪欲一旦放纵而不加扼制,就会如同洪水猛兽一样肆虐。"人之初,性本善",许多腐败分子都曾为党和国家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但一旦利欲熏心,就会丧失党性原则,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拨,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二曰害家。很多腐败分子在自毁前途的同时,也害了家人,观后感《廉洁警示教育观后感》。有的因自己犯罪给家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打击;有的带头全家一起贪,使原本好端端的家庭分崩离析。三曰害人。贪欲一旦大开,就会像毒瘤之疾一样迅速蔓延,败坏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甚至形成串案、窝案、群案和案中案,祸及一个地方大批干部。四曰害国。贪欲膨胀的领导干部虽身居要职。却不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是敷衍塞责,贪图享受,热衷于谋权谋利,势必会危害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发展。五曰害党。贪欲引发的腐败最容易侵害党的肌体,最容易败坏党风、最容易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最容易带坏社会风气。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跑官要官",借婚丧嫁娶之机聚剑钱财,纵容配偶,子女等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用公款赌博等"五股歪风"无不一是贪欲结出的恶果。还有一些贪婪之徒做贼心虚,整天担心东窗事发而惴惴难安,为了求得一时心理平衡,烧香保佑,丑态百出,大伤风化。胡锦涛同志一再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提高每一个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必修课。为此,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到真思,真正从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中吸取深刻教训。贪欲膨胀的腐败分子走向腐化随落的轨迹是一条条不归路,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引以为鉴,警钟长鸣,千万不能重蹈覆辙。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经常想一想"过去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经常想一想"为谁掌权、替谁执政、给谁服务"的问题。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入党誓言,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从政的座右铭,时时刻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要做到常思,自觉抵制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诱惑。"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人抵制住一时一次的诱惑固然容易,但一生一世抵制住诱惑却是一件难事,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疯狂贪欲就会一泄千里。因此,党员干部无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无论是在强力监督之下还是在独处之时,都要时刻牢记贪欲之害,常思常想,常思常新,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加强党性修养,严于律已,淡泊名利,时刻以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以典型的腐败案例警示自己,始终做到心莫贪,手莫伸,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再次要加强学习,要加强学习党风党纪的有关法规外,更要向先进典型学习,要按照省廉洁从政,从我做起宣传教育月推介的"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咸宁市信访局长黎柱才和"廉洁自律树新风"的武汉市食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闵光新以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竹溪县委书记明平安等先进典型为楷模,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上一篇林业局信息:发挥合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下一篇林业局信息:没有了"廉洁警示教育观后感"由小作家网提供,阅读更多请访问

  〔廉洁警示教育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观看廉洁警示片观后感700字
答:警示教育片观后感1 7月8日,在县局组织的集中学习中,我们全体干部观看了警示教育宣传片,片中的刘志华、皮黔生这两位高级领导干部由人民的公仆,一下子蜕变成了人民的罪人,看后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他们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都曾奉献过自己的智慧和精神,可在党和人民对他们赋予很大期望时,他们却...

法治进行时观后感700字
答:法治进行时观后感一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有的人过得有滋有味,有的人过得平淡无奇,有的人过得开心快乐,有的人却过得痛苦不堪。这几天,我看了法治进行时教育专题片,深有感触。在人生这条无色的绳索中,缠绕着一条名叫杀人的红色绳索。这是福尔摩斯曾说过的话。但是,我觉得不应该只是杀人,...

急需一篇<勇敢的心>700字左右的观后感
答:他在父亲的坟前忧郁,年幼的莫伦在众人离去时奔回来,给了他一朵蓟花。这时,华莱士流泪了。他终于知道了死是什么,那是意味着失去熟悉的亲切,不再拥有温情。影片中,他的叔父端起他的下巴,说了一句:“你真象你的母亲。”这句话的意思并不象字面上那么简单,仅仅是对他容貌的感叹,仅仅是对陡感...

七年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观后感700字
答:《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部法律宣传教育片,5个典型的青少年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犯罪的原因和结果。看过之后,我深有感触,这实实在在地反映了中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导致犯罪的因素。经过对比与总结,我发现几乎片中的5个青少年都是因为结交了不良人士造成的,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同,有出生在农村的,有出生...

登陆安全教育平台,看2016年的家庭版视频,写700字观后感
答:近期,一场以全员收看电力安全警示教育片、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撰写心得体会的安全警示教育在公司系统如火如荼开展。观《警示 教育 安全》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屏幕上,一起起安全事故,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给死难者家属心中留下无尽的伤痛。泣血的场面,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让在场的每一...

观后感700字
答: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影片。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刚 来到这个学校时,就看到一个孤儿——贝比诺。贝比诺是一个孤儿,他的...

今日说法《迷途的小羔羊》观后感高一700字
答:昨天晚上我们全校都观看了一次法制教育专题片,我想每个人从中都会有所触动,有所惊醒。如花一样的少年成了“抢劫犯、强奸犯、杀人犯”。莫让悔恨伴青春,法制教育专题片中的这一个标题说的多么透啊。但是世上有后悔药吗?没有!所以才会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专题片力量观后感优秀作文
答:★ 雄关第一集河南力量观后感精选5篇 ★ 观看《在战“疫”中成长》专题片观后感800字精选3篇 ★ 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观后感作文 ★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专题片的心得及感悟5篇集锦 ★ 最新2019《榜样4》专题节目观后感700字优秀作文5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为...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700字
答:金陵十三钗是一部讲述清朝嘉庆年间的宫廷风云变幻的影片,它将十二个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阴谋与权力的斗争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感受到了大清朝廷的荣光和腐朽。影片以“真宫闱禁地,假山中之地”为背景,通过描绘文字、服饰、建筑等方面的全面细致的描绘,将清宫的文化艺术、礼制规矩、王公贵族们的...

电视剧《风筝》观后感700字
答:最终却是无可奈何。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郑耀先与韩冰,表面上人生常相见,但真正的内心,却如那参星与商星,永远不会出现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分不开的,并且由国家命运决定。郑耀先、韩冰如此,千千万万的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