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法律分为哪几种? 唐代的法律有哪几类?

作者&投稿:詹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朝代,在法制方面也有光辉的成就。它所创立的法规,特别是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条(现存唐律五百零二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详解如下:

“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所谓名例,是关于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的一般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以下各篇是关于各种犯罪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名例律包含的内容有: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官当,公、私罪的划分,自首,共犯,累犯加重,老幼废疾减免刑,故与过,并合论罪,类推,同居相隐,化外人犯罪等等。卫禁律是关于警卫宫廷和关津要塞方面的法律。职制律是关于惩治官吏违法失职的法律。户婚律是关于户籍、赋税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厩库律是关于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法律。擅兴律是关于惩治擅自发兵和兴造的法律。贼盗律是关于惩治反叛、大逆、杀人、劫盗等犯罪的法律。斗讼律是关于殴斗伤人和控告申诉方面的法律。诈伪律是关于惩治诈骗和伪造的法律。杂律是关于无法单独成篇的各种犯罪的法律。捕亡律是关于逮捕罪犯和逃丁的法律。断狱律是关于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方面的法律。

这些律令,对后世和国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唐代行用实施的法规有律、令、格、式、敕、典、例等多 重法律格式,其中以律、令、格、式四种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如 唐高宗说:「律令格式,天下通规」。如唐高宗说:「律令格式, 天下通规」(《旧唐书。刑法志》);睿宗下敕说:「律令格式, 天下之本」(《唐会要。定格令》);《唐六典。尚书刑部》记载 :「凡文法之名有四,一曰律,二曰令,三曰格,四曰式。」,充 分说明律令格式是法定的四种最基本的法律形式,此外还有敕、典 、例为补充形式。律是唐代最主要的法律形式,狭义的「唐律」即专指它。 据《太平御览》引杜预〈律序〉:「律以正罪名」。唐代律的主要 作用也正是「正刑定罪」。唐初在武德、贞观、永徽年间曾三次较 大规模的修定《唐律》;此外,在垂拱、开元时甚至重新刊定《唐 律》。尤其是在永徽三年(公元六五二年),长孙无忌等又对唐律 逐条逐句进行了疏解。今本《唐律疏议》即是《永徽律疏》在开元 二十五(公元七三七)颁行的版本,共十二篇,二十卷,五百零二条。律在各种法律形中最为稳定,地位也最高。内容规定了各种刑 法原则,和各种犯罪的认定与科刑的标准,也以说是一部刑律或是 称作刑法典。令的作用是「设范之制」,是有关国家组织制度方面的规 定,所谓「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新唐书。 刑法志》)。令所涉及内容包括官员的设置、品秩、俸禄、选举、考课,国家际祀的礼仪,及户口、田制、赋役、仓库、厩牧、关市 、医疾等制度方面的规定。可以说,唐代的令就是规定国家制度的 政管理条例。唐前期在武德、贞观、永徽及开元年间都曾修令。据 《唐六典。尚书刑部》载,唐令有二十七篇,分三十卷,共一千五 百四十六条,完整的唐令已散佚。日本学者仁萨田升辑《唐令拾遗 》一书,复原唐令七百一十五条,几占原唐令之半,并按篇目及颁 令时间编排,使我们得以了解唐令的概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经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对唐律进行了全面解释,写成《律疏》,与《唐律》合称为《唐律疏议》,后世又称呼为《唐律疏典》。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为五刑。唐朝律法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对朝廷的延续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关土地私有权的条例,维护了经济基础。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



唐代各皇帝十分重视格的编纂 、删定。格是本朝及前朝皇帝临时颁布的针对具体违法、违令行为 进行刑事镇压或行政处罚的制敕,经有关部门整理,加工修改,去 掉重复及相抵触的内容,按尚书省二十四曹分目,分门别类汇编而 成单行法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刑事特别法或行政特别法的性质, 其效力往往大于唐律本身。这些按部门分类的条格,留于本司行用 的,叫「留司格」;颁行于天下诸州县共享的,叫「散颁格」。唐 太宗贞观时删格敕三千余件,定留七百条,为格十八卷。高宗永徽 定《留司格》十八卷,《散颁格》七卷。其后,武则天、中宗、睿 宗、玄宗及文宗等朝都多次删定格敕。删定格敕成为唐中后期立法 的重要内容。因为格涉及的内容十分度泛,而且比较具体,其效力 又,使用起来又较灵活,故在唐代司法中以格定罪量刑是很普遍的。式的作用是「轨物程事」。唐初武德定式十四卷。贞观修 律,定式三十三卷。垂拱删式为二十卷,其后《神龙式》、《开元 式》并为二十卷,但其篇目为三十三篇,「亦以尚书省列曹及秘书 、太常、司农、光禄、太仆、太府、少府及监门、宿卫、计帐名其 篇目」(《旧唐书。刑法志》)。唐式今亦散佚,古藉中仍可见些 条文,如《唐律疏议》的疏文中有多处引用《式》文,计有〈刑部式〉、〈职方式〉、〈监门式〉、〈兵部式〉、〈礼部式〉、〈户部式〉等。白居易之〈白氏六帖事类集。水田〉引〈水部式〉文。 为伯希和掠走,现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的敦煌文书中,有一长 达一百四十四行的《开元水部式》,存式文三十五条,内容是唐尚 书省水部全国重要的河流、水渠、渡口、桥梁的监管,对漕运、海 运的管理,其细密程度达到所需器材、工匠的数目、出处都有详细 规定。由〈水部式〉我们可以看,式是中央行政部门发布的部门法 规,即为百官、有司「其所常守之法也」,相当于现代行政部门颁 布的「实施细则」。



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种~

题主您好,之了很高兴为您解答

法律责任包括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返还财产,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方向】惩罚力度较小
行政责任
1. 行政处罚(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
警告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财产)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行为)
2. 行政处分(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刑事责任
1.主刑
管制(期限通常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最高不超过3年);
拘役(期限通常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不超过1年);
有期徒刑(期限通常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无期徒刑
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2年执行)
2.附加刑(可与主刑一起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当官权”和“说话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3)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4)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没收财产
【区别】没收非法财物
驱逐出境(适用于外国人)
希望能够帮助您,我是之了,您的会计挚友!望采纳!免费领取2019初级会计全套课程,欢迎一起探讨会计问题,不定期分享干货哦~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朝代,在法制方面也有光辉的成就。它所创立的法规,特别是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条(现存唐律五百零二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详解如下:
“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所谓名例,是关于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的一般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以下各篇是关于各种犯罪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分则部分。名例律包含的内容有: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官当,公、私罪的划分,自首,共犯,累犯加重,老幼废疾减免刑,故与过,并合论罪,类推,同居相隐,化外人犯罪等等。卫禁律是关于警卫宫廷和关津要塞方面的法律。职制律是关于惩治官吏违法失职的法律。户婚律是关于户籍、赋税以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厩库律是关于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法律。擅兴律是关于惩治擅自发兵和兴造的法律。贼盗律是关于惩治反叛、大逆、杀人、劫盗等犯罪的法律。斗讼律是关于殴斗伤人和控告申诉方面的法律。诈伪律是关于惩治诈骗和伪造的法律。杂律是关于无法单独成篇的各种犯罪的法律。捕亡律是关于逮捕罪犯和逃丁的法律。断狱律是关于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方面的法律。
这些律令,对后世和国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秦朝主要法律形式有哪几种
答:统一后的秦代法制形成了律、令、式、法律答问、法律文告以及程、课、廷行事等多种法律形式。(1)律 "律"是朝廷就某一专门事类正式颁布的法律。自商鞅改"法"为"律"之后,"律"便成为秦的主要法律式。"律"在后世成为中国古代法的代表形式,其地位即由此奠定。(2)令 “令"是君主或皇帝针对一...

西汉时期的法律形式可分为哪四种?
答:两汉时期的法律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律、令、科、比四种,现分述如下:1.律 律是汉朝基本的也是相当稳定的法律形式。在古代,律与法同义。《尔雅、释诂》解释律为“常也”,“法也”。这说明律是国家通用的行为规范。自商鞅“改法为律”以后,“律”又有整齐划一的作用,即所谓“律,均布也”。

秦朝主要法律形式有哪几种?
答:(一)律 律是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是有关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单行法规。秦律以李悝《法经》为重要来源,商鞅变法时改六法为六律,根据秦国的社会特点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律一直是秦国和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也是秦律的主体部分。秦朝一些主要法规都以律相称,除六律及单行的《挟书律》外,见于秦简的还有...

法的分类口诀
答:法律的分类口诀是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行政法、宪法、劳动法。这个口诀把法律分为七个主要类别,每一类都有不同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具体解释如下:刑法:刑法是针对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类型和相应的刑罚。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民法:民法是针对个人和...

法律的类型包括哪几种
答:一、我国的法律有哪些种类 1、从法律的文字表现形式方面划分,可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从法律的适用范围方面划分,可分为普通法和特别法;从法律制定的主体方面划分,可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从法律的内容方面划分,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等等。 2、对于我们打官司的人来说,对法律可以这样来划分: ...

唐朝法律分为哪几种?
答: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朝代,在法制方面也有光辉的成就。它所创立的法规,特别是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制发展成熟的标志,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条(现存唐律五百零二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形式的变化与发展
答:①律、令作为两种法律形式,在中国早已有之,但两者概念比较含混,界限不是很明显。②西晋时,著名的律学家张斐和杜预从内容上对律与令进行界分,提出所谓“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违令有罪则人律”,使得律与令的区分明确。(2)“科”的变化及“以格代科”。①汉朝时的科,泛指科条、事...

法律分类有几种方法?
答:1、国际法 2、国内法 二、按法律的地位,可分为 1、母法(即宪法)2、子法 (即根据宪法制定的其他普通法律)三、按法所调整的内容种类,可分 1、实体法 (即规定、调整权利义务及责任的法律,例如《刑法》)2、程序法 (如《刑事诉讼法》)四、按法律所调整的范围,可分为 1、公法 (即调整...

法律有哪些种类
答: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

唐代的律令格式有何历史,法律共分为哪几类呢?
答:2017-12-06 唐朝法律分为哪几种? 1 2018-01-09 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哪些? 2 2015-01-22 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哪些 36 2017-07-18 唐代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四种,不包括下面哪一种 2020-01-17 在唐代,主要通过什么律令格式来区分法律文书? 2016-06-15 律令格式的唐代律令格式的制定 2020-06-29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