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朝的李鸿章,到底是应该给予肯定还是全盘否定?

作者&投稿:蒋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当然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另外,不同的事情从不同的时代来看,是有不同的“对”和“错”的,事情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河错。例如李鸿章对待洋人的态度,在晚清时期,他对待洋人采取了友好的态度,因此他被骂作是“卖国贼”,这个骂名从晚清时期一直到近代的历史课本都存在。但我们如何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骂名之所以骂他,在晚清时期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亲近洋人,那就是卖国贼。在近代人们骂他,是因为他亲近洋人是在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但是到了现代,也就是2020年的今天来看,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肯定他的作为,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局势中,就像曾国藩说得那样,“洋人也是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法度有着自己的道德,和我们中华男儿一样,都是平等的,因此需要平等的对待,需要友好的态度。

这个“平等”非常的重要。在晚清时期,其实在我国的人眼中,除了我们中国,其他所有的人都是“蛮夷”,蛮夷二字自然是不需要解释的,这种心理上的蔑视不仅仅是深藏在人们心底,更是表现在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不让洋人住进城里。古时候住进中国城里的洋人也有不少,至少在历史书上记录的中国洋人,几乎个个都是住在城里的,但实际上住进中国城内的洋人那是万中无一的,只有极个别有着重大贡献的人才被允许住进中国的城市。

在晚清时期人们这样看待洋人,他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因此他们也觉得李鸿章对待洋人亲近,那就是卖国贼。可是用现代人人平等的眼光来看,我们显而易见的发现晚清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的“眼光”都有问题,整个社会的态度都有问题,错的不是李鸿章,而是整个社会。所以看待李鸿章、或者说看待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一口咬定他就是好的、或者坏的,在评价之前我们应先确立自己评论他的基础,然后才能从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评论他们。



给予肯定。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建设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其成就是值得肯定的。

应该给予肯定,李鸿章作为清朝的大臣,他一心想要帮助清朝,寻求改革之路。

给予肯定。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战场不是将才,学识是将才,将管理路途创造了影响力。

~

...万千史书尽负他。到底应该怎样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
答:李鸿章作为晚清的重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有人称之"同治中兴"之能臣,又有人称之"卖国贼"。纵观历史,能够给予李鸿章唯一的客观评价就是"忠于社稷"。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忠”这一字,自古以来就是皇室对臣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李鸿章对于清朝来说是一个不折...

李鸿章死后,清廷为何把他比作郭子仪,比作诸葛亮?
答:光绪二十七年十月,李鸿章病逝于床榻,清廷给予了他隆重哀荣,赠太傅,晋封一等候,谥号文忠,入祀贤良祠,在他曾经立功的地方建祠祭祀,并在京师特建专祠,享汉臣未享之荣耀,对他一生给予了极大肯定。李鸿章曾入翰林,是协理大学士一品大臣,且有大功于社翟。根据清代大臣谥号的规定,光绪皇帝授予李鸿章“文...

当了50年官员的李鸿章,他的俸禄标准是多少呢?
答:1859年,李鸿章应曾国藩的邀请,来到湘军,加入曾国藩的幕府,当了一名幕僚。幕僚即俗称的“师爷”。清朝时期,幕僚是地方官员雇请的随从人员,没有国家编制,自然也没有俸禄标准。他们的薪水,都由雇请他们的地方官员发放。目前,我没有查到曾国藩给李鸿章发了多少薪水。李鸿章不是久居他人之下的人物。1861...

历史对李鸿章的评说?
答:清朝和法国的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放弃对越宗主权,左宗棠评价李鸿章是:“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问他:“你当了一辈子的中国宰相,告诉我,你有什么足以自傲的政绩?”李鸿章就说...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
答: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比如和西方列国签订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

李鸿章,为何被全世界给予如此高评价?
答:他是值得被全世界给予这么高的评价的。因为但凡和这位清朝重臣接触过的外国使节没有一个不被他的气势所折服。假如他真的是卖国贼,他就不会在和他们谈判的时候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也不会轰轰烈烈搞起洋务运动,企图让清朝起死回生。站在外国人的角度看李鸿章,反倒更客观,他们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

李鸿章78岁病逝,留下4子1女,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答:李鸿章78岁病逝,留下4子1女,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他们的?李鸿章一生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持续为中国在外交关系场所中尽可能谋取权益,他最终的死亡原因,也是由于在签署完《辛丑条约》以后心里悲痛万分,再加上很多年过多工作中,殚精竭虑,最后在1901年身死北京,寿终79岁。李鸿章一生一世有4子1女,以...

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大家怎么看他的一生!
答:李鸿章不仅在“洋务”方面表现出自己的卓越才能,也在经济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借着大清财力,更接着自己卓新的思想与观念。李鸿章为大清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定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受益。生于大清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每次总是出现在国家有难之时,每次总被国人误解。这也是在中国,评价一个像...

李鸿章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评价的有没有道理?
答:奏折就因这两字之差,给朝廷的印象就完全不同了,曾国藩不但没有因为之前的失败而遭受太多的惩处,甚至,还获得了一番嘉勉,而李鸿章也就此得到了曾国藩的进一步赏识。除了作诗之外,李鸿章一生还留下对联无数。因为,李鸿章乃国家重臣,凡事都从大局考虑,他对清朝的实力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因此,在对外...

清朝的李鸿章的正确评价
答: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