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由谁指挥?

作者&投稿:解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渡江战役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扩展资料

渡江战役的三个设想

1、在我大军展开战略追击中,对于国民党的一些杂牌军队,争取局部或地区性的和平解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对于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经济中心的上海来说,对于像汤恩伯集团这样的蒋介石嫡系军队来说,这种可能性极小。

2、国民党已失去主力部队,剩下的绝大部分是被我军歼灭后重建或受到我军歼灭性打击后重新补编的军队,战斗力非常之弱。

3、根据中央军委一贯要求的攻取大城市,必须保持城市完整,不能只从军事着眼打烂城市,严格规定在攻城战法上少用大炮,在部署上采取迫敌投降或诱敌离开城区和重要建筑物而歼灭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邓小平和陈毅,他们位于合肥以南的瑶岗,代表总前委统一指挥渡江作战。 

在1949年1月中旬,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番号的决定,华东野战军进行整编,改称第三野战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的4个兵团、16个军、1个特种兵纵队,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

扩展资料:

1949年3月23日,刘伯承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渡江战役



邓曾经在对自己的子女中的陈述说过渡江战役是毛亲手给他的,所以渡江战役的总指挥应该是邓,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突发状况,在这期间张、粟、陈和谭等人都在渡江战役的指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关于渡江战役的总指挥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大部分的历史记载中都偏向于说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邓小平

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9年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在河南商丘张菜园村成立。[1]1949年3月23日,刘伯承司令员在商丘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了《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1]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和汉阳。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2][3]

名称
渡江战役
地点
长江中下游
时间
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
参战方
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
结果
解放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于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政府覆灭。
参战方兵力
解放军100万人
国民党军70万人
伤亡情况
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
国民党军伤亡及投降共43万余人
主要指挥官
毛泽东、朱德、刘伯承、粟裕(共)

邓小平。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著名的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邓曾经在对自己的子女中的陈述说过渡江战役是毛亲手给他的,所以渡江战役的总指挥应该是邓,但是在实际的作战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突发状况,在这期间张、粟、陈和谭等人都在渡江战役的指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有关于渡江战役的总指挥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大部分的历史记载中都偏向于说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邓。

指挥者:渡江战役的指挥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统一协调作战。
战役时间: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
战役背景: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
战役经过: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
战役结果: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答:渡江战役总指挥:邓小平 渡江战役前夕,中央军委决定:渡江作战,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一个月后,毛泽东在召集邓小平、陈毅等商讨渡江作战问题时又向邓说:交给你指挥了。被委以重任的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等深知:虽然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在长江以北消...

渡江战役总指挥是谁
答:渡江战役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

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前敌总指挥是谁
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领导,主要由粟裕负责

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渡长江
答:所以有关于渡江战役的总指挥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大部分的历史记载中都偏向于说渡江战役的总指挥是邓小平。主要的指挥官有刘伯承、粟裕、毛泽东、朱德;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

嘉陵江战役的历史背景
答:1935年3月,红军第四方面军为打破国民党军的“川陕会剿”计划,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决定集中4个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下,发起嘉陵江战役。嘉陵江自南部县城以北的上游,峡谷急流,险要难渡。自广元至南部的西岸地区,由四川军阀邓锡侯第28军和田颂尧第29军共53个团防守;东岸地区除...

关于红军战斗的资料
答:3、强渡嘉陵江 遵义会议后,为给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北上创造有利条件,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在我省阆中、旺苍、南部三地相接的嘉陵江段发动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四川军阀的江防阵地,部队渡过嘉陵江,迎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并实现了两支主力红军部队的胜利会师。1935年1月下旬,驻扎于...

红军长征是指什么的军??
答:193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张国焘战略配合红一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令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强渡嘉陵江,向西挺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5月中旬占领了茂县、理番。6月,抵达岷江以西的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6月17日,张国焘、陈昌浩反对向东向北发展的川陕甘方针,复电中共中央,认为“...

第四方面军长征中的战役
答: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直接指挥这场战斗。从上午激战至黄昏,全歼守敌3个团,攻占了剑门关要隘。红四方面军各部乘胜追击,敌军江防基本摧毁,广元以南400里的嘉陵江西岸完全归红军控制。在红四方面军战史上,上述的嘉陵江战斗和剑门关战斗,是嘉陵江战役的第一阶段。这两场战斗,前后一个星期。其...

红四方面军从哪里开始长征?
答:宁夏战役失败后,渡过河西的红军为3个军,其中9军和30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5军则为原来的红一方面军部队。11月10日,西路军正式组成,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最高领导为军政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任西路军总指挥。下辖红5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有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