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作者&投稿:梁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困惑的日子,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抱怨开始多了起来:这学生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明明是为了他好啊!真不理解,上课就是不听,我看真是不想学了。听起来的这一切,表面上好象是跟学习有关,其实也反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做为班主任,当你接到新班级时,要主动地向前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了解班级情况,迅速记清每个学生的名字。让学生通过谈谈我自己这就是我等即兴演讲,向班主任展示自己。班主任要有
意识地展示自己的心理,以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班主任要亲自对学生进行
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了解。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校信通短信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生活圈子,和家长保持联系,是一种和家庭联系的重要的方法。
(二)尊重、理解、真诚、保密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爱,需要倾听,教师或父母,没有人不想了解孩子,可事实上,许多教师或父母与孩子近在咫尺,却难以沟通,甚至常常发生冲突。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会真诚的沟通,很多时候,我们与学生之间就要互相尊重、理解、真诚,对学生不愿公开的事情,要替他们保密。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做好,学生才能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做朋友。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一次,学生张某来报告说,他的同桌柴某偷了他的文具袋。我问他是亲眼看到的吗?他说没有亲眼看到,只是怀疑。我想柴某虽然有些调皮,但品质并不坏,应该不会偷东西吧。我叮嘱张某,没有证据不能冤枉好人,并答应他帮他调查。我找到柴某,他说没有拿,并让我检查了他的书包和桌斗,确实没有。正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另一位学生拿着文具袋从外面进来了,正是张某的文具袋。原来他去厕所时,在厕所的纸篓里发现的,还说,下课时还发现柴某上过厕所。我明白了。我把柴某带到办公室,给他摆明道理,问他是否拿了别人的文具袋。他不吭声,我看出他的内心正在做斗争。我想他一定是后悔了,只是还没有勇气承认。我静下心来,对他说,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承认,还是好孩子,如果坚持错误,就是错上加错,况且,老师会给你保密的。我想是我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他终于承认拿了同桌的文具袋,并把它扔到了厕所里,并保证以后再不会这样了。事后,他的表现确实好了许多,并且再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也遵守诺言,保守着秘密,守护着孩子的尊严。
(三)学会接纳、观察、聆听,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所谓接纳,就是不使用命令、指示、教训等权利措施,把学生看作是可以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朋友。班主任要用这种坦诚的态度,使学生感到教师能对他的思想与情感给予接纳,从而创造一种自由的、开放的、无拘无束的气氛。班主任要训练自己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了解学习的个性和他们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能及时判断学生的情绪,观察到他们的内心。
正确聆听是谈话的重要的保证,如遇到学生吵架,班主任千万别动怒,无须漫无边际地大道理一番,这时要耐心地听他们公说公理、婆说婆理从听中了解,从听中分析,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达到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教育的目的。
有一次,学生去操场上体育课了,我去教室取东西。当我走到走廊的时候,发现我班的张某站在我班的走廊外面,透过窗户向里面看。我刚在教室宣布,上体育课的时候,任何人都必须到操场上,不许在教室逗留。而张某竟无视我的纪律,我顿时火冒三丈。我径直走过去,劈头盖脸一阵轰炸。张某站在那里,脸色通红。等我平息下来,张某说,是体育老师发现我们班的一位学生找不到了,叫我来教室找找。我顿时愣住了,内心感到难过和内疚。我没有听孩子解释就轻易下结论,并批评他,伤了孩子那颗善良而纯朴的心,我连忙向他道歉。在以后的一次写作中,这个孩子写到了这件事,并写到自己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因为老师是诚实的,因为老师向他道歉了。所以,我认为接纳、观察、聆听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沟通的重要的方式。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如果教师本身的心理不健康,必然污染整个教育环境,那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将造成严重损害。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学生直接接触每天都有5~6个小时,要比其他学科教师,比学生父母接触孩子的时间更多,班主任在孩子心目中印象是深刻的。一个心理健康的班主任,乐于接纳教师的职业,每天精神饱满,满面春分,真正体验到教育教学是一件有乐趣的事,那会使学生很愿意和你交往,你一定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因此,班主任无论处于何种心理状态,都必须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不协调的情绪,切不可把学生当做出气筒,否则最容易给学生造成逆反心理,从而大大降低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出一名清华学子[心理健康教育微课]_clip



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出一名清华学子[心理健康教育微课]_clip

1.家庭方面。

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观念、方式方法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态度及方法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溺爱型家长:过份宠爱孩子,使他养成任性、固执、自私和不合群等不良行为和不健康心理。
(2)放任型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污秽语言和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理,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使孩子养成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坏习惯。 (3)专制型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和安排。家长的干涉使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失去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态度粗暴,甚至经常体罚孩子,使一些孩子对父母的过多干涉产生厌倦反抗,甚至仇视心理。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限制其学习生活的自由,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2、社会方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社会角色也发生变化,因此其社会地位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如果过于剧烈,他们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形成危害。如果父母下岗了,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孩子生活在忧虑和困窘之中。父母离异,孩子,则会变得自卑,郁郁寡欢,性格会变的古怪,难以捉摸。
3、学校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也许是最大的。不少学校受“应试教育”主宰,教师仍在抓所谓的教学质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少数教师歧视、羞辱后进生,给孩子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使孩子产生恐惧感,严重的形成心理障碍。除此以外,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同龄
群体的人际关系及师生关系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 首先,播撒爱的阳光。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的阳光就是热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多赞扬、多激励,少训斥、无讥笑,才会使学生处在自由、民主、开放的环境中,才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智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果,我们每一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那么就会真正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教育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中,教师可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琢磨,产生共鸣。如《保持一份好心情》活动课中可向学生提出:“假如你的好友和你闹矛盾了,你的心情会怎样?”、“假如你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你会怎么想?”等问题,让学生经历内心的思考、内心的体验,有感而发,反映出真实心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心灵顿悟,调适自己的心境。活动中,学生有不同的心灵感悟,教师尽量做到对学生的回答不妄加评判,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不同的想法。 其次,营造氛围 真诚沟通
在班中一角,建立倾诉心声箱,学生书面提出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均可投入信箱,然后由班主任作出解释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此类活动中,可能大量涉及学生的隐私,因此班主任特别要注意坚持为学生保密。同时也可允许学生以书面不署名的形式提出心理健康问题,以便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作为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个别辅导以烦恼回收站为名,鼓励学生倾诉烦恼,发现问题,提供帮助,共同商量解决。
当然,日记也是一种很好的表露个人心迹的有效方式。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到:“我最喜欢的课是心理活动课,在这节课上,我们可以各抒己见,大胆地说出我们的心里话„„”心理活动课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内心交流的良好场所,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心、诉真情,体会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
最后,创设氛围,深入宣传。
如利用黑板报、队角、学习园地、知识竞赛等形式,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由于这些形式具有方便、快捷和普及性强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于各班级运用,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和富有成效的好办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活动课,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并不仅仅满足活动课上学生的心理要求,它应该贯穿学生的始终,让学生所感悟到的知识内涵应延伸课外,指导行为。小学生形象记忆能力强。对活动中感兴趣的内容会铭刻在心,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上反映出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采用切实可行的举措,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这是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答: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下:1、 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老师会对小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专制的老师 以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学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精神,使学生焦虑忧郁,造成学生对学校产生消极的态度。2、 坚持心理健康的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当怎么疏导?
答: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和知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情绪体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做好驾驶工作,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督促他们善待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但是,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有哪些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呢?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不怕吃苦...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三篇】
答: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点建议
答: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

如何上好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

怎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答:在每一学期的期中、期末复习考试前,总有一部分同学视考试为无所谓的态度、消极怠学、虚度时光,一发现这些学生的消极思想后,就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多给予一些鼓励等;于是这些同学又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总之,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开展...

如何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答: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主意识等。4、家校配合 通过开家长会,邀请专家做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使家长对其有更深的认识。专家向家长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操作方法,使他们主动地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家访,了解小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导家长掌握教育小学生的...

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答:【篇三】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教育部下发的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答: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小学生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品质还不成熟,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的种种变化,学习压力的加重等原因,加上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培养其优良的心理素质...

小学生心理教育,该怎么做?
答:孩子们总觉得和家长们说话永远都说不到一起去,总感觉是有代沟,不能好好说话,一说话就吵架。这样家长们对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没有一个用来评判的机会,不能好好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做好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必须要从三方面入手。当然,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要由学校监督和关爱学生们,不要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