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投稿:秘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x0d\x0a(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x0d\x0a既然“有效”是针对“无效”、“低效”而言。那么“有效”就是通过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轻松。既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也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让老师有精力与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补充或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研究,让学生有精力与兴趣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消化、吸收。\x0d\x0a(二)有效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再次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x0d\x0a(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x0d\x0a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x0d\x0a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x0d\x0a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x0d\x0a(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x0d\x0a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x0d\x0a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x0d\x0a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x0d\x0a(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x0d\x0a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x0d\x0a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x0d\x0a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从事当代教育研究的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x0d\x0a(二)注重提升教师的三种教学能力 1、课堂调控能力 上课是个动态的过程,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这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改变既定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x0d\x0a2、信息反馈能力 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站在讲台就是思想,就是智慧。这种思想与智慧,需要教师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通过分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引发新的学习。\x0d\x0a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只有认真研究和解决教师有效教学观念淡薄、教学时间有效性差、课堂管理有效性缺失以及教学与课程实施的纵向、横向和内向结构失衡等问题,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x0d\x0a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年,让我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有效教学方法,用智慧打造高效课堂,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把我校建成一流的品牌名校而努力斗。

~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答:1、有用的教学内容和有趣的教与学是有效课堂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有用的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有趣的教和学的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种形式和手段,是一种必要条件。2、课堂教学评价重心应从关注“教师”向关注“学生”转移。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

如何评价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答:存在许多模糊,不易测量的术语;其次,授课过程中存在许多无效环节,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无法对应;最后,授课过程中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对学困生和中间生关注较少.在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当充分考虑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尽量减少课堂无效环节,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您认为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以及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_百度知 ...
答:3、课堂管理 要有秩序,纪律要抓好,表现好的要多夸奖或奖励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尊重人(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和教师得到更多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析
答: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

浅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 详细�0�3
答:浅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的发展” [1] ,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评价,具体表现为对教学目标有效性的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有效性的评价以及教师教学过程有效性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有效性的评价 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我认为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丰富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教学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给学生以基本的方法、系统的知识,教学中学生知识...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答:为此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尤为重要,我在每学期新开学、每个周一都花一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回忆课堂上我们要做什么,学生能说出很多,怎么坐、怎么站、怎么听课、怎么举手发言、课本怎么摆放等等,由他们自己说出来的要比老师强行要求要好的多,学生印象会很深刻。二、有效调控课堂教学,不磨洋工 ...

什么是有效课堂
答:1、有效课堂是指尽可能多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内容。因此有效课堂应该包括如下含义: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优化,单位时间里教学效率高;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组合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2、课堂教学本质上是...

如何评价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答: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在困绕着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 国家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

如何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答:本书围绕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五个主题,从案例与理念、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为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遇到的困惑提供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本书五个主题的设立是经过编委会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