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三峡易考题目

作者&投稿:喻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三峡》常考重点题

一是内容探究。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2、本文写了三峡的山和水,重点是写水,作者抓住三峡在不同季节的水流特点,按照夏、春冬、秋,即水由盛到枯的顺序来写。3、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主要是从侧面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了萧瑟的气氛。

二是写作手法。1、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2、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3、布局自然,思路清晰。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4、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三是理解性默写。如,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夏季水势凶险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四是内容理解。如,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清荣峻茂”描写的对象分别是什么?从“良多趣味”可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2. 《三峡》文言文题和答案

答案:

1、自:从,由。略:完全。阙:通“缺”空缺。2、至于:到了。襄:漫上。溯:逆流而下。3、虽:即使。奔:这里指快跑的马。御:驾。4、湍:急流的水。5、漱:冲刷6、曦:阳光,这里指太阳。7、至:到。霜旦:下霜的早晨。8、属(zhǔ)引:接连不断。9、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10、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1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2、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13、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14、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15、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16、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17、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1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9、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0、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3、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24、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3. 急求:文言文《三峡》简答题

解答:

1.写山势之险峻,是为下文水势的险急作铺垫。也就是说水势的险急是有原因的。

2.只有夏天,水位升高(夏水襄陵)了,最能表现三峡水势之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写春冬之景运用的手法属于“白描”(所谓白描,通俗地讲就是完全不用修辞方法,且表现力超强。这一点,非文字高手难以做到。)

突出了春冬之时三峡景物的“清荣峻茂”,即水清,木荣,山高,草茂之特点。

4.猿的鸣叫体现了“三峡”的凄清冷寂。其作用是移情入景,以情感人。

5.这是道开发性题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即可。

比如:三峡奇异景观的永久性消失了,我们只能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它的魅力了。这是人类文明无奈地遗憾。

4. 高考语文诗词背诵三峡最容易考的是哪句

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诗词曲(42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5. 《三峡》文言文练习题

先写山,写出山高连狭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做铺垫。作者是以江水作注,重点写江水,而水以夏水为盛,故先写夏水。春冬之水都显示出清幽美,秋季之水显示出凄婉之美,古写四季之境时,所以不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

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第三段写三峡的秋天,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峡中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 内容上:引用渔歌民谣,渲染出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神情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

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

第三段中“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中的“趣味”指什么?水清、树荣、高山、草盛(茂盛),确有许多趣味.



~

三峡文言文鉴赏题
答: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2、实词:自:在.自非:如果不是.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襄:上.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御:驾.巚:山峰.清荣峻茂...

考题文言文三峡
答:第三段写三峡的秋天,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峡中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 内容上:引用渔歌民谣,渲染出三峡秋天的萧瑟气氛。 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神情兼备,试...

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
答:4、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意思对即可)三峡文言文训练题与答案 ...

文言文三峡中考常见题型
答:3. 初中 文言文 三峡,总结15道题,给出答案给好评哦,有语文老师吗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

郦道元<<三峡>>题目
答:赏析:素、绿、回清突出了三峡春东水清的特点 三峡处在阶梯交界处,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再加上长江两边的高山利于拦截水流 理由1: 原句: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 原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地理老师和语文老师一起说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

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
答:(2)不同。前者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后者通过景物描写介绍三峡的壮丽景色。(2分)小题1:合适。与“良多趣味”一致,春冬三峡给人美感。引用诗句写秋天三峡给人以悲凉之感。说明三峡四季给游客以不同的感受。(如有同学写不合适,如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略 ...

语文题《三峡》帮帮忙
答: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况复远思君。 【巫山高】张九龄 巫山与天近,烟景长青荧。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 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唯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 【巫峡】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

三峡非常容易考的关键语句(精选36句)
答: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3、关于三峡古诗句子的摘抄 4、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5、关于长江三峡的古诗词名句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7、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1、...

文言文西陵三峡
答: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 文言文 题目 三峡 译文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

三峡文言文知识梳理
答:2. 怎样整理《三峡七年级下中的文言文怎样整理都行怎样整理三峡》 爱问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 绝巘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