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抹灰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作者&投稿:於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摘 要】本文针对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点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墙体抹灰;质量;裂缝;防治措施  建筑设计、施工、建材质量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往往成为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主要原因。在多年的建筑施工和日常生活中,经过对墙体抹灰工程中的裂缝、空鼓现象的观察和原因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 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
  1.1 现象
  在墙面抹灰后,过一段时间往往在门窗框与墙面交接处:基层平整偏差较大的部位,以及墙裙、踢脚板上口等处出现空鼓,裂缝情况。
  1.2 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1)门窗开闭时的振动,会使抹灰层产生垂直于门窗框边裂缝,严重的甚至门窗框边裂通,局部抹灰层脱壳、脱落。此种抹灰层的损坏,修补比较困难,且修补后表面颜色不一,影响装饰效果。
  为了防止门窗框边抹灰层裂缝,在抹灰前,应仔细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然后在门窗框与墙的交接处分层嵌实。如果一次用砂浆将缝塞满,则砂浆于缩时收缩必然大,而且缝深而大处收缩大,缝浅而小处收缩小,这样必然出现干缩裂缝。而且,一次嵌缝,砂浆的数量大.对门窗框木材的含水率影响较大,导致木材翘曲变形(指木门窗),也会造成持灰层的开裂。门窗框边如在抹灰后很快就产生裂缝,框与墙的结合必然减弱,且裂缝处应力集中,使裂缝在门窗使用后更加扩大,甚至于脱壳。如分早嵌实,门窗框与墙即成一整体,—般可以不产生裂缝与脱壳。
  (2)如果基层的平整度差,局部一次持灰层太厚、干缩率较大,也易开裂,脱落。这是因为抹灰基层的平整度差,抹灰层局部厚度相差太多,如不分数遍抹平,则局部抹灰厚处,既不易压实,也不易抹平,如勉强抹好,干后因收缩大又凹陷下去。在厚薄不一的交界处,更易出现裂缝。因此,一缎味灰工程分底层、中层和罩面层多次完成。而且在《装饰工径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0—83)上对各级抹灰的质量和分层涂抹的厚度,根据使据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基层有严格:勺规定和要求。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涂抹厚度大于7-9mm,水泥砂浆每遍的涂抹厚度大于5-7mm,面层压实后的麻刀石灰大于3mm,纸筋石灰、石膏次大于2mm都易出现裂缝、脱落等现象。
  (3)墙裙和踢脚线等的水泥砂浆抹面、出现脱壳,最常见原因是:
  ①墙而未处理干净。内墙面常用砂子灰打底,纸筋灰罩面,在墙面和墙裙踢脚等接头处,往往抹过一些,当抹水泥砂浆时,如不铲去砂子灰底层和纸筋灰面层,则水泥砂浆封闭住犬面,石灰浆接触不到二氧化碳,则强度发展缓慢,而水泥砂浆抹面的收缩却与日俱增。这洋日后不久,水泥砂浆抹灰层一定会发生空鼓。而且水泥和白灰这两种材料在强度七相差非常悬殊,白灰砂浆一般只有2×105—8×105Pa,而1:2.5或1:3的水泥砂浆(325号水泥)一般会有3×107Pa左右。水泥砂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当基层材料强度过小时便不能抵御这种收缩应力的“拉”和“抓”的作用。此外,白灰受潮后还极容易水解而逐渐粉酥,并且,在冷热、干湿、冻融循环过程中,这两种材料的涨缩比率又很不相同,不指产生“同步”变化。因此墙裙和局脚与墙面交接处常常产生离鼓,裂缝等现象。同理,门窗护角,如果在做墙面白灰砂浆垫层抹灰时,顺手用白灰砂浆包抹护角,之后在白灰砂浆外面再用水泥砂浆罩抹一层外皮,那么这层水泥砂浆外皮磁抹后不久就会发生离鼓现象,稍经碰撞,便会缺边掉角,同墙齐的窗台的水泥砂浆抹灰也有这类问题,即两种砂浆交界处极易开裂。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主要应在水泥砂浆涂抹前注意基层边缘的检查,一旦基层粘涂了白灰或白灰砂浆之后,应彻底铲刮干净,待充分浇水湿润后,刷一、二道素水泥,再做水泥砂浆抹灰。终凝后,及时养护,便可以杜绝起鼓,开裂现象。
  ②采用的原材料,如砂粒过细,砂中含泥量过多,砂浆干缩大,易引起裂缝。粘结强度低,也会产生脱壳。
  ③砂浆配合比施工中掌握的不一样,砂浆稀稠相差也过大,墙面干湿不一,砂浆千缩的程度就不同,因此而产生裂缝。一般墙裙的顶部,往往洒水湿润不足,抹灰后易出现干缩裂缝。
  ④为赶进度,当天打底,当天抹罩面灰,两道工序之间,间隔太近,打底的砂浆还未干缩定形,裂缝尚未出现,即抹第二道砂浆,虽形式上是抹两次,实际上近于一次抹面,也会出现裂缝。
  ⑤最后一遍压光时间未掌握好,过早紧面,新抹的水泥砂浆还未收水,砂浆稀,收缩大,易出现裂缝。过迟紧面,砂浆已硬,抹不平,只能用铁抹子用力抹,来回次数多,将水泥砂浆挤出面层,或搅动底层砂浆,使最早包裹在砂粒上的水泥胶体部分剥离。如后水化的水泥胶体未能及时补充,该处的粘结力就比较差。离水泥浆抹上墙的时间愈久,施工时温度愈高,砂浆就越稠,水泥砂浆中胶体流动性就愈小,也愈难弥补砂子粒上剥离了的部分水泥浆胶体。这就使砂浆强度降低,引起起砂脱壳等现象。
  ⑥砂浆早期受冻,在受冻时的砂浆与基层相接处,水分向外膨胀,或结成冰,当冰解冻时,此种膨胀体,砂浆无法填充,会出现砂浆脱壳。夏季抹灰后,砂浆受烈日曝晒,水分很快晒千,砂浆脱水后收缩大,会出现裂缝。如施工后采取遮盖措施,可防止或减少水泥砂浆抹面的裂缝和脱壳。
  2 轻质隔墙抹灰空鼓、裂缝
  2.1 现象
  轻质隔墙抹灰后,过一段时间,沿板缝处产生纵向裂缝,条板与顶板之间产生横向裂缝,墙面产生空鼓和不规则裂缝。
  2.2 原因分析
  在加气混凝条板,石膏珍珠岩空心板、碳化板轻质隔墙,墙面上抹灰时,没有根据这些板材特性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
  如加气混凝土墙面抹灰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墙体表面浮灰、松散颗粒应在抹灰前认真清扫干净;提前两天(每天2-3次)浇水,抹灰时在浇水湿润一遍。
  (2)抹灰砂浆时,应事先刷一道lO7胶水溶液,配合比为107胶:水=l:3~4;抹混合砂浆时应先刷一道;107胶素水泥砂浆:107胶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O~15%,紧接着抹底层砂浆。

~

墙体粉刷的质量通病
答:墙体粉刷的质量通病:通病1: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原因1、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防治方案: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架孔眼填堵严实,墙面凸出处事先剔平刷净。原因2、不同材料的基层,交接处抹灰干缩不一。原因3、一次抹过厚,抹灰各层间歇的时间过短。防治方案: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应满钉金属网...

[墙体抹灰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答:(1)门窗开闭时的振动,会使抹灰层产生垂直于门窗框边裂缝,严重的甚至门窗框边裂通,局部抹灰层脱壳、脱落。此种抹灰层的损坏,修补比较困难,且修补后表面颜色不一,影响装饰效果。为了防止门窗框边抹灰层裂缝,在抹灰前,应仔细检查门窗框的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然后在门窗框与墙的交接处分层...

一般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原因是什么
答:(3)主体施工时应建立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墙面的垂直和平整度,确保抹灰厚度基本一致。如果抹灰较厚时,应挂钢丝网分层进行抹灰,一般每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8~lOmm为宜。中层抹灰必须分若于次抹平。水泥砂浆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固后,再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应待前一层发白后,或用大拇指用力压挤抹完的灰层,五指肚坑...

浅析墙体抹灰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_墙面抹灰教程
答:综上所述,造成墙体抹灰工程中出现裂缝、空鼓的原因较多。在设计、质量、工程施工等方面,要彻底根治墙体抹灰工程裂缝、空鼓的通病。首先设计人员要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工程技术员要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不能放松对各工序质量的监督,再者施工人员要认真按工序、工艺正确施工。用户要做好...

抹灰工程的质量通病?
答:抹灰工程的质量通病有:空鼓、开裂、脱落、渗漏。防治措施:9.1.1 基层处理1 混凝土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2水泥砂浆补平。2 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3 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涂刷界面剂;轻质砌块基层应采取涂刷界面剂或满铺网片等措施来...

内外墙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
答:分析原因或进行第三次喷涂补料。(2)对于年久已风化、抹灰砂浆中水泥失效(或水泥含量过分太低的)或砂子泥土含量过大引起的抹灰层脱沙问题,这类情况会影响“砂无迹”效果,此类墙面需将旧抹灰层铲除,重新抹灰。了解更多“内外墙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方法”相关内容请搜索“砂无迹”

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抹灰面层裂缝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呢?
答:一、质量通病:门洞口上角及沿缝产生纵向裂缝,管线、穿墙孔周围产生龟纹裂缝,面层风干造成干缩裂缝。二、 原因分析:1、门洞上方的小块加气混凝土块,在两旁板安装后才嵌入,小板两侧粘结砂浆被加气板碰掉,使板缝间粘结砂浆不饱满,抹灰后易在此处产生裂缝。2、基层不平整,抹灰薄厚不一,产生不等量...

装饰工程中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答:到轻重一致, 先以圆圈形搓抹, 然后上下抽拉。113 阳台雨篷等饰面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不一致 在结构施工中, 现浇混凝土和构件安装偏差过 大, 抹灰不易纠正, 系施工误差较大所致。除在结构施工中减少结构偏差外。抹灰前应在 阳台、雨蓬、墙垛、窗台等处, 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拉通 线找平找正, 每步架贴...

怎样防治刷浆工程质量通病
答:混凝土及抹灰面刷浆,常见的质量通病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1.掉粉掉粉是指涂刷层附着力差,经轻轻一擦即有粉末掉下。原因:浆料胶性较小;混凝土或抹灰面上腻子胶性大、光滑;喷浆附着力不牢;混凝土或抹灰面太干燥或太潮湿;喷浆后室内湿度较大,长期不能干结。防治:浆料胶性要适当;喷浆表面...

质量通病的消除质量通病——一般抹灰工程
答:(6)对抹灰面积较大的墙、柱、檐口等,要设置分格缝,以防抹灰面积过大而引起收缩裂缝。三)抹灰层不平整1.现象抹灰层表面接槎明显,或大面呈波浪形,或明显凹凸不平整。2.原因分析(1)基层刮糙未出柱头(冲筋),或未做塌饼。(2)抹灰过程中刮尺使用不当,或长度不足(<2m)。(3)面层抹灰后没有适时找平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