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画鸡》

作者&投稿:苦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平、生、千、门、万、户”六个生字,认识部首“?

  2.认识“鸡、满、雪、轻、言、语”六个字

  3.朗读、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说话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公鸡的勤劳,不懒惰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意思,练习说话

  解决办法:通过猜谜语,画公鸡,说公鸡等方法来解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课件出示一则谜语“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清晨叫一曲,红日东方起。”,绿色的草地上,四行谜面逐行跳出,美丽的画面配上老师的朗读,学生异口同声猜出是“公鸡”,启发学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有了学生自己的想象和看到、听到的感性认识,学生对公鸡的特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很有兴趣来学习这首关于公鸡的古诗。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入下一阶段。

  二、读一读

  1.师:听你这么一说,我对小公鸡也喜欢起来了,不过老师对大公鸡更喜欢。(贴“大公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画鸡》就是写大公鸡的。(板书课题)带读课题,我相信你们学完了课文,一定喜欢大公鸡的。

  大家想知道课文写了大公鸡的什么吗?(想)好,请大家打开,边看课文边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

  2.简介作者

  (1)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课文后,你们觉得大公鸡漂亮吗?你们知道是谁把大公鸡写得这么漂亮吗?大家刚才还表现得不错,老师就告诉大家吧。

  (2)简介作者:明代时候,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写字、画画、做诗样样都很棒,他很喜欢大公鸡,有一次,他看到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就把它画下来(投影出示课本插图),还写了一首诗,(投影出示诗)题目叫《画鸡》。

  3.初读全诗,读准字音

  下面,老师就跟着你们一起来看看唐伯虎是怎样描写大公鸡的。

  (1)学生边指课文,边跟教师一行一行地读,注意读准字音。(两遍)

  (2)下面,大家自己拼读全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特别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待会儿老师要考考大家。

  (3)下面老师想听听大家读得怎样。

  4.指导朗读

  (1)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指着课文,边听老师范读课文,再次听准每个字音。

  (2)录音机里边的阿姨读得比老师还要好听,请大家边指着课文边听阿姨读一次,要听好每一行诗中间是怎么停顿的。

  (3)你们想不想读得像阿姨那样好听?

  (4)好,下面就跟老师一行一行地读,要读出节奏。(两遍)

  (5)齐读(两遍,要求读出节奏)

  (6)分四组比赛,看看哪一组读得,(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若四组都不错,“我们为自己鼓掌”)

  (7)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听听他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节奏读出来了。

  画面上出示课文插图和带音节的《画鸡》这首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诗歌,先要求学生读通每行诗句,再读通整首诗歌,配合观察画面,初步感知诗歌,在此基础上老师范读、领读,重点指导诗文中的三拼音节“guān、jiāng、jiào、qián”和前鼻音“shēn”、后鼻音“shēng”,指导诗句的连读和停顿。儿童的记忆力很强,通过几遍朗读,对诗歌已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对诗歌中的字音和字形也有初步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出示课文要求学会的字和会认的字卡片,学生已能正确认读。为第二课时生字教学打好基础。

  三、想一想

  诗歌朗读熟练以后,就要适时地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画面展示出“想一想”,“诗歌写的是公鸡还是母鸡,你是怎么知道的?”,“公鸡”和“母鸡”分别用图片代替。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诗句说出公鸡的特点,即“头上红冠不用裁”和“一叫千门万户开”,通过学生的回答不但巩固了诗句,还加深了对公鸡特点的理解。问题2是“为什么说‘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有困难,因此在出示后紧接着出示出“钟”、“公鸡”、“太阳”的动画设计,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老师点拨“过去还没有闹钟来报时”。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问题迎刃而解。不用讲字词,轻轻松松达到了理解诗意的效果,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此基础上再次指导朗读,重点指导重音和感*彩,学生的朗读效果越来越好。

  四、认一认

  课件出示本课要认的字,指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识字。

  五、学一学

  通过“想一想”对诗文的理解,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模仿*,这时我请同学们做小公鸡,边读诗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表达诗句的意思。学生兴致勃勃,两遍下来,学生已全部能熟练、有感情的背诵诗歌了。

  六、拓展延伸

  渗透思想教育:唐伯虎能把这只大公鸡画得这么漂亮,写得这么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平时观察事物的时候呀很专心,也很仔细。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向他学习,你们能做到吗?

  ①刚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边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边听音乐边读儿歌《小公鸡》吧。

  ②播放音乐,读儿歌《小公鸡》(配动作)。

  (1)大家刚才的动作很好,老师想给《画鸡》也配上些动作,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同桌讨论,可在下边比划比划)。

  (6)看老师做动作,读课文。

  (7)谁已经把这首诗记下来了?

  七、说一说

  到此环节,学生已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但是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画面展示出草地和一只昂首报晓的公鸡,以公鸡为话题让学生任意说话,内容不限,形式不限。学生有的背出有关公鸡的儿歌;有的讲出公鸡的故事;有的模仿公鸡走的样子和叫的声音。我利用多媒体制作出“闻鸡起舞”和中国版图的动画,告诉学生祖荻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报晓的雄鸡。此环节的设计学生发展了思维,发展了语言,积累了语言,同时德育教育也渗透其中。

  八、画一画

  最后播放一段轻音乐,让学生静息一会儿,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然后把你头脑中的公鸡画下来。同学们画的公鸡有的浑身雪白,有的五彩洒金,有的昂首报晓,有的悠闲散步,还有的在教小公鸡打鸣……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大屏幕上时,高兴的笑了。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作者唐寅。全诗描绘了一只红冠白羽、漂亮威严的雄鸡。古诗不用讲解,学生反复朗读,看看插图大致领会就行了。重点是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反复朗读、背诵中增加语言积累。朗读仍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教学建议

  全诗四行两句,刻画了一只大公鸡的形象,栩栩如生。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读书上,力求达到在读中感知大公鸡雄赳赳的形象和高亢的啼叫,感悟古诗的韵律美。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是不是都很喜欢小动物啊?老师就给大家带来这么一个可爱的朋友,大家猜一下会是什么呢?(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答案:大公鸡。)

  红冠子,白外衣,

  每天早上喔喔啼,

  它叫人们早早起。

  2、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4、(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

  5、图上的大公鸡真美丽,诗中的大公鸡更美你们想读吗?

  二、读诗,整体感悟。

  1、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

  2、教读。

  3、读给同桌听。

  4、齐读诗歌。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出示前两句。

  (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红冠)。看到红冠你想到了什么?观察鸡冠花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

  (3)第二句诗人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雪白)。你能描述一下“雪白”吗?

  (4)像“红冠”里的“红”和“雪白”这样的词语就是表示颜色的词语,你还能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5)师: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一起来夸夸它。这真是一只()大公鸡。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句吧。(读出公鸡的美丽。)

  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

  (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

  (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平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

  2、出示后两句

  (1)朗读后两句。

  (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

  (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

  (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

  (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

  过渡:小朋友,我们感受公鸡的美丽、勤快,诗歌的优美,那是谁为我们画鸡?谁为我们写诗?

  3、介绍唐寅。

  四、创设平台,自我展现。

  1、四人一小组朗诵诗歌,边读边配上动作。

  2、上台展示。

  五、拓展积累。

  1、唐伯虎把这只大公鸡画得这么漂亮,古诗写得这么美,那你还搜集到哪些描写动物的古诗呢?指名回答。(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师展示收集的写动物的诗,集体朗读。

  六、自学要求。

  1、根据屏幕上的停顿提示,自由读诗歌,要求读通、读正确。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2、注意红色的字的读音,把它们多读几遍。

  七、总结全文。

  1、你喜欢大公鸡吗?你想怎样夸夸这只大公鸡?

  2、再读古诗,表达对公鸡喜爱之情。

  2、自读诗歌。



~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
答:【 #一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知识的统称,也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答:【导语】“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 以下关于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希望您驻足阅读!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d t n l》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秋娃娃》教案及教学设计
答:【 #一年级# 导语】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秋娃娃》教案及教学设计),希望帮助到您。 【教案】教学目标 1...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课件
答:导语:语文是语言以及文学、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课件,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9个生词,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6种笔画,理解...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上册课件
答: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语文上册课件,欢迎阅读参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答: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1...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太阳》教学设计
答:【 #教案# 导语】:《太阳》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的第十单元第二篇课文。本文通过简短的句子,描绘了在不同的地方,如大海上、草原上、山村里、森林里等,日出的美丽景色,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意识的好教材。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学写字》教案及教学设计
答: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学写字》教案及教学设计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个人养老金适合哪些人投资?努力读书的鹿鹿 2023-03-08 · TA获得超过10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3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一、教学目标: 1、激发...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精选
答:一、复习引入 复习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二、学习ie iu ye 1 出示配图,引导说话,教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ieiu》教案》。 2 教读“秋”,引出iu,指导读准,练读四声。 3 教读“叶”,引出ie,ye是ie的音节形式,指导读准,练读四声。 三、拼读音节词 在插图中合适的位置上贴上注音词:秋天秋风黄叶落叶...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答:1、课件读跳出来的生字。 2、游戏认字:猜字游戏、摘星星游戏。 3、认识多音字“只”,读例句。 六、练习书写字娃娃。 1、教师重点指导“尖”(课件演示),教师范写。 2、学生当“小老师”教写“里”。 3、课堂练习书写“尖和里”。 七、结束。师总结,拍手齐唱《小小的船》。 3.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