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习惯?

作者&投稿:佼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习惯是长期努力坚持的结果,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变。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较小,可塑性非常强,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提高今后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想培养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习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此时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还比较差,上课时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对这些学生,课前预习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能够让学生了解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关注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从而在课程开始时学习有侧重点,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听讲。对于老师来说,对于那些课前预习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表扬,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言语性的。这些表扬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从而反过来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老师要长期保持激励课前预习的学生,长此以往也能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2、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就很重要,通过专心听讲的方式才能把老师讲解的内容听进去。但是,光有专心听讲是不够的,还需要勤于思考,否则也不能把老师讲解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学到的知识,老师的讲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思维训练的学科。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带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老师的讲课要具有创意,由此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老师要懂的如何去激发学生动脑,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都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有所保留,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可以考虑数学小组的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虚荣心强、喜欢比较的心理。有时因为教师的一句表扬、学生之间的互相鼓励等就会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小组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小组活动中互帮互助,体会合作的乐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上述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上课之前可以和学生们做一些数学游戏,也可以和学生做一些互动,要和学生约法三章,在课上如果学生有一些小动作的时候,老师要及时的制止孩子,也要给孩子一些小惩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一定要让孩子做好预习,复习的工作,上课要让孩子认真听讲,一定要多背公式,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的解题能力,一定要多做相关练习题。

可以做一些游戏,在做题的时候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更好的进行计算,可以更好的得出计算结果。

孩子平时做作业时的马虎、应付,或是学习时不注意错题积累,归纳题目规律,都会变成试卷上鲜红的扣分!

所以,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什么?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 作业就是模拟考试,像对待考试一样认真

  • 很多孩子写作业时不认真,因为觉得老师和家长会检查。有错可以改正,计算时随随便便就下笔。今天看错题目,明天看漏数字,所以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就应该重视起马虎的问题,要求孩子写作业要像对待考试般认真。

  • 写数学作业保持专注,避免碎片化时间学习

  • 首先,数学题目非常考察逻辑思维,思路形成闭环才能将题目完美解答,如果思考过程中被别的事情吸引,思路会被打断。长此以往,不仅学习效率低,还无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再者,数学作业的难度设置一般是阶梯式向上递增,把简单的写完了,巩固了基础知识可以向难题进发时,却跑去做别的事情。等孩子再回到桌前时,可能已经忘记了前面复习的,所以写作业的时间又会再度延长。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规划写作业时间,数学作业需要40分钟完成,如果马上要吃饭了,就让孩子学习一些别的科目。再者,写数学作业时,切忌打扰或打断孩子。如果发现错误了,也请等这一题写完再指出来。

  • 养成草稿纸整洁好习惯,方便检查复习

  • 平时写作业时,应该保持草稿纸整洁,不能东写一题西写一题。因为步骤的清晰整洁,不仅能有效避免因龙飞凤舞的字而导致的运算错误,也有助于孩子检查的时候能一眼看出错误。尤其学习难度更上一层楼时,计算量会增大,解到一半发现错了,如果草稿纸整洁,便可以快速找出有误的步骤,从而进行快速修正。

  • 做题画出题目重点词汇,避免看错题目

  • 督促孩子在平时作业中,养成勾画题目的好习惯。圈出题目中“大”“少”或“失去、增加”等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或是“和”“或”“但”等逻辑词,这样在做题过程中便可以时刻注意,防止出错。

  • 认真分析错题,及时纠正错误

  • 家长带着孩子分析考试卷时,可能会惊人地发现孩子都是“粗心”犯的错,那难道不粗心就会考满分了吗?不是这样的,孩子可能没有能力看透错误的本质,所以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深究错题是因为一时糊涂了,还是因为知识点不熟悉导致记错或者记混了。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错误才能得到修正。

  • 整理“数学错题本”,给错题归类

  • 整理错题的过程中,也是巩固正确解题思路的一种方式。而且不仅要收集错题,还要将错误归类,复习时按错误类别来浏览题目,这样可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这样下一次遇到同类型的问题时,就能迅速回想起解题思路,绕开易错点,顺利答题。

  • 敢于质疑,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 鼓励孩子勇敢提出质疑,为什么要这样解?另一种解法不是更方便吗?这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提出疑惑、问题的能力。如果因为如果他的论点是错的,证明孩子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有知识盲区,争辩的过程就是对基础知识扫盲的过程,也可以优化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如果论点是正确的,那他就巩固了对正确思路的记忆,有助于培养数学思维。

  •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困难

  • 数学的运用能力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正是孩子提升数学运用能力的好时机。比如购物,手里的钱够不够买下愿望清单里的所有东西?怎样买,如何搭配才最划算?比如出门旅行在外,如何通过路牌上的公里数,和时速表上的数字,来判断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等等。这有助于孩子积攒活动经验。



~

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合作能力
答:老师精心扶植学生的自主学习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好数学。可见,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答: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需要认真倾听。在课堂上学生能 专心倾听老师的讲解,老师也听取学生的发言,对教学活动都非常的积极参 加,做到“多思、多讲、多听”才能将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做到最好。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老师只有对学生多关爱,让生动的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答: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倾听别人的意见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答:一、提高学生的行为参与 课堂上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让学生“质疑——动脑、讨论——动口、演算——动手”,参与教学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行为参与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参与互动学习环节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二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个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合理地设计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能力
答: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一、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答: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一、培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就是学生在课前,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在预习时,把不懂的、不理解的记录下来,提出问题。教师加强检查,了解预习情况。教师可根据不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通过讨论交流,从多种方法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效果。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无意注意呢?
答: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正确地组织自己的注意,切忌离开教材本身,离开儿童的知识经验,用一些空洞抽象的说教来动员小学儿童的注意。 2.激发学习动机 要让小学儿童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

试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答:对于如何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寻求学生的思维差异 小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鉴于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