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nb...

作者&投稿:田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传递信息 、 响度



物理,医生用听诊器诊病 是声的利用吗~

听诊器的原理:固体传声
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
但它并没有改变频率
人听到声音的原因是所谓“声音”就是物质间相互振动传导例如空气振动人耳中鼓膜等,转化为脑电流,人就“听”到了声音。其中人耳朵能感受的振动频率为20-20KHZ。
人对声音的感受标准还有一个是音量,和波长有关,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
换句话说:音频范围内声音太响太弱都听不到,音量范围内音频太小(低频波)或太大(高频波)也听不到。
人能听到声音还和环境有关,人耳有屏蔽效应,就是强声可以遮盖弱声。
人体内部的声音如心跳声、肠鸣音、湿罗音等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不大能让人“听”到的原因是音频过低或音量太小了,或被嘈杂环境遮蔽掉了。听诊器的原理就是物质间振动传导参与了听诊器中的铝膜,而单非空气,改变了声音的频率、波长,达到了人耳“舒适”的范围,同时遮蔽了其它声音,“听”得更清楚。
参考资料:http://www.prosound.com.cn/html/200005/000027.htm

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2012?安徽模拟)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答: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故答案为:传递信息.

如图1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填“具有...
答: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拨动拉紧的橡皮筋时,橡皮筋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此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里.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橡皮筋;橡皮筋振动,

...时才发声。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
答: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故答案为:传递信息;

.如图1-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 ...
答:简单来说是,把声音集中起来增大响度。具体的如下:听诊器主要由铜材、、弹簧片和听头组成,听头采用压模热锻而成,组织密度高,不会有沙孔,声音传播更加清晰。使用的都是些更易传播声音的材料,这样就更好的把声音集中起来,通过橡胶管传到到听头(这里运用了在耳朵处收听来增大响度),这样,不管在...

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nb..._百度知 ...
答:传递信息 、 响度

物理14,15
答:14.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传递信息的道理;分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

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
答:减少声音的分散可有效的增大响度;听诊器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就是为了提高响度;同时也说明了固体能传声.故答案为:响度;固体.

如图所示,是医生在用听诊器聆听病人的胸音,以判断病情的示意图,听诊...
答:固体传声减弱声音的分散,固体传声效果好,听诊器能减少人心脏跳动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使医生准确判断心脏的跳动情况.故答案为: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2012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答:3、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4、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研究平静水面产生的反射现象 时,可以将水面看成是平面镜。同理,定滑轮可以看成是 。 5、小芳用200N的水平推力在水平地面上推动重为300N的箱子,10s内箱子...

物理《声》的复习题,谁知道在哪里有?
答:5.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传递信息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响度 (填“音调”或“响度”). 6.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门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