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为什么说这是自己的黄金时代,并且还是在笼子里的。 电影《萧红》和《黄金时代》的文化取向的不同

作者&投稿:麻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几句话简单的概括了萧红短短的31年在世时光。首先,女演员汤唯作为我最喜欢的女演员,永远那种处事不惊的气质和不算惊艳但是眼睛充满故事,嘴角永远不缺少温柔但是却总能隐隐感觉到一种内敛的倔强,这种美和气质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我想历史中的那个花信年华的萧红一定就是这样子的,很美丽,很温柔,但是却永远都会是倔强的人,若不是这样,哪样的萧红才敢15岁的学生时代为了反叛父亲的指婚从富裕的家庭里逃离出来,然后流浪历经贫穷饥寒,穷极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可是这短暂的一生,她付出所有去追求一个自由的理想国度,这一生,她主动失去家人,到死都没有再见过父母和弟弟。在爱情里被不同的男人抛弃,被表哥抛弃在北平、被指婚丈夫独自抛弃在旅馆、被萧军抛弃。生活上则是长久的饥饿与贫寒,作为一个女人两次怀孕对其身体的消耗。常年内心的痛苦和压抑让她对烟的依赖,在战争年代中颠沛流离,直到她英年早逝。或许,在萧红一个人在东京给萧军写的那封信中说道“这是我的黄金时代,但是是在牢笼中”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一直追求的自由,远远不是一个抽象愉快的概念,因为当你去追求自由的时候,你失去的代价远远大于能从“自由”中获得的,其实“自由”和“禁锢”永远都不是正真的一对反义词,它们其实更像对孪生姐妹,是相伴相随的。追求“自由”的第一步就是你走向牢笼的第一步。
  萧红的一生,可能会很自然地被理解为悲剧,因为她这一生真的太苦了。这也是众多认识或者熟悉她的人对她的境遇评价。生活境遇上或许她真是一出悲剧,但是拥有这么短暂一生却历经各种人间情感和生活经历的她或许内心又是一种幸福呢,因为这些才让她能在《生死场》中对贫穷的描写那么细致真实,因为这些生活的艰辛才能让在不断的去怀想最疼爱自己的爷爷,自己那一段真正的无忧无虑充满花香的自由的童年时光,这才能让她写出一直为后人传颂的《呼兰河传》。写到这里又突然想起萧红的友人常说她是一个不世故的人,萧军也抱怨过她不懂得人情事理,但是这不就是萧红一直想要的自由状态吗,她的童年是自由的,她的童年当然也是不世故不成熟的,那么萧红一生不成熟不就是她一生都处在缅怀童年时代中吗?如果用弗洛伊德的童年记忆去分析萧红这一生,那么萧红童年和非常疼爱自己的爷爷在呼兰乡的快乐的记忆就是她这一生都无法泯灭的回忆,爷爷给年幼的小萧红构造的是一段关于美好关于自由关于人生的图景。从萧红的描述中可以得知小萧红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父亲形象,过分的冷淡严肃,其实在小 萧红的童年时代中父爱成为了一个缺失的情感。也就是说萧红整个童年记忆充斥的是爷爷和自己的黄金时光,所以后来爷爷去世,萧红的伤心, 因为其实这才真正代表了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后来一直与冷酷的父亲作对,直到15那年为了反叛父亲的订婚与心仪的表哥私奔,让整个家庭声名狼藉,然后自己一生都颠沛流离着去从没有父亲的家庭之外去重新寻找“黄金时代”。这不就是童年记忆对萧红这一生巨大的影响吗?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讲,那么萧红的悲剧又是注定的。
  那么萧红这一生悲剧脱离心理层面上的分析必 然要说到的是其作为女性本身这个命题的悲剧性,因为身为一个女性而脱离不了对男性的依赖,但是却又一次次的扮演被抛弃的角色。一次次在不同的爱情中遭受折磨,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当然是那段因为才情相互爱恋然后走到一起,共同度过人生中五年时光的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光。这段时光,她后来和友人吃饭的平静说道:“我爱萧军,但是作为他的妻子太痛苦了”。是的,萧军给萧红的是她从不曾感受过的关于爱情的甜蜜,这让她只吃面包蘸着盐都觉得幸福,让她冬天睡觉没有被褥子都不觉得寒冷。但是对于萧红来说生活总不会去善待她,因为极大的幸福之后伴随的必又是极大的痛苦。随后的萧军经常出轨,对萧红也不是很爱惜,有时候甚至大打出手。并且性情大变,常常批评萧红的文字,并且十分介意同行对萧红文学天才毫无掩饰的夸赞和对自己缺乏天赋的劝勉。或者这些种种的才是让萧军最终从当年把怀着孕被抛弃的萧红拯救出来的人变成另一个让萧红怀孕又抛弃她的男人。有人说其实萧军包括后来端木, 对萧红的感情都是很复杂的,既爱又恨,爱她作为一个女人,又恨她作为一个女人竟然对文学有着如此 多的天赋,并且超过了自己,这些不可原谅的。某种程度上我是很赞同这种说法的,那么这样来看,萧红的爱情悲剧似乎也是注定的。那么,萧红作为一个女性,作为一个天赋的女性又成为了一种悲剧。
  
  在爱情上,萧红和自己的爱人们,因为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拥有巨大的文学天赋而成为一种罪,成为她为女性这个命题的悲剧性。那么在时代里面,同样不仅仅是在那个思想还很保守的民国时代里萧红这样的女性是有罪的,即使在今天,萧红这样的女子在道德层面仍然是“有罪的”,试想一下,“私奔”“未婚先孕”“四任男人”“抛弃孩子”这些标签无论在什么时候放在一个女人身上都会让这个女人身败名裂。那么是的,即使在那个年代,萧红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这样一个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其父亲被当局教育部以“教子无方”之罪革职,因为各种流言唾弃而举家迁往农村的萧红。作为一个女性,她想和所有人不一样,去追求自由,那么这些痛苦和压力就是她必须承受的代价,乃至之后短暂人生里所有的病痛、饥饿、背叛、郁闷等等都是她必须承担的。所以不仅仅是在爱情的维度里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原始悲剧,在那个时代里,她作为女性也是她的悲剧所在。
  
  再说到许鞍华电影创作本身,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我对整部电影的感知,这几个关键词大概这样子的“先锋”、“布莱希特式的间离”、“第四堵墙”、“半记录”、“女性主义”。在讲电影本身之前,还想说一说导演许鞍华,我不算是一个许鞍华迷,她的所有电影我也没有全部看完,最著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也是因为应付各种考试而去看的。这一点说起来也是相当惭愧的。对许鞍华的初次印象很深不是因为其电影,而是因为其关于男性这个议题的言论,许鞍华这一生都是瞧不起男性的,所以她秉承的也是不婚主义。这是她在某次受访中说到的。这样可以说许鞍华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在她的所有电影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对女性的终极关怀”是其电影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母题,那么这样来说给许鞍华安上一顶“作者导演”的帽子她应该也不会介意吧。许导外在形象非常的男性化,皮肤粗糙短头发,但是在其电影中对女性的书写却非常的细腻,但是其众多的女主角都是非常个性化的,非常坚强的,或者可以说是具有女性意识的。那么其实这些女主角们的心理发展历程,寻求女性自我定位的过程就是导演许鞍华对女性的定位过程,她通过各种各样的人生形式各种各样的女性不同时代的女性去探索她所追求的这个关于女性的命题。这一次在《黄金时代》中,她则是将镜头对准了民国作家萧红。这也是她筹划了20年的电影,倾注了她和编剧李樯的心血,包括了后来所有电影创作人员的辛勤汗水。参演本片的演员们大都是减薪减酬,其中饰演萧军的冯绍峰更完全友情参演,完全不要报酬,这些种种都可以看出来创作人员们对完成一部好电影,或者说一部文化电影的诚意。至于影片面世以来,网络上不断爆出的差评,豆瓣6.4评分的成绩,很多人不理解电影错乱的先锋叙事方式,忍受不了电影3个小时的时长等等,这些也侧面看出来了《黄金时代》的艰难的文化之旅。其实这部充满文化气息的影片在如今这个快文化的电影语境之下,想得到普通观众的认同似乎还是有点难的。因为现在很多观影者去看电影都是为了买乐,而《黄金时代》作为乐子似乎真的差了那么一点,这和当年冯小刚放弃自己擅长的喜剧电影去拍摄一部真正的代表自己的电影梦想的作品《一九四二》然后票房遭受失败,被《泰囧》秒成渣这件事是如出一辙。与观影语境不是完全符合,或者说电影作为商品属性方面欠缺,但是也不能掩饰其作为艺术属性方面的巨大的成功。
  这是一部人物传记性质的电影,电影的摄影手法大都偏向于半记录性的。电影中也常常出现很多演员直接对着镜头评论萧红的镜头,这些都是为了保持对萧红的客观记录。电影本身也是非常的尊重史料,对萧红的评价语言,全都是出自各种回忆萧红作品当中人物的原话,在这一点上,电影创作者们都是非常严谨的。同时那些让很多人不解,觉得唐突的演员直接面对观众讲话,类似于话剧演员表演的镜头,当然是导演的先锋之处啊。这也是“打破第四堵墙的观影效果”,意即“角色突然从剧情中抽离,向观众讲述情绪,状态以及情节的发展等”。运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然观影者感知到自己在观看他人的故事,从而能够很好的从煽情故事中讲自己抽离出来,从而更加客观公正的去评价剧中人,更加冷静的感悟剧中事。其实这也是导演对萧红的态度,因为谁都没有资格去评价萧红的对与错,时隔萧红时代那么多年,我们后人再去提及萧红,任何情感化的书写方式都是不理智的,因为萧红就是萧红,我们扮演的始终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谁敢妄言自己懂萧红?

大家之言,望采纳。。。



已经拍了《萧红》,为什么还要拍《黄金时代》~

《萧红》是霍建起拍的,《黄金时代》是许鞍华拍的,两个人各有各的艺术追求,对如何用电影来表达对萧红的理解不同,较之前者,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更用心,艺术水平也更高。至于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内有两个导演都选择为萧红拍传记电影,我觉得首先萧红这个人非常有魅力有性格,是鲁迅口中“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其次她的人生经历可以算得上传奇了,她的爱情、各种未解之谜,作为电影很有素材。所以先后有两个导演都想把她搬上银幕也不足为奇。
这个问题也好奇怪,为什么拍了《萧红》就不能出现《黄金时代》呢,电影史上刻画同样人物的不同电影多了去了。。。。

《黄金时代》比起《萧红》,在叙事手法上不停抽离,这是个创新,却很难抓住电影观众。看完不禁做个比较,细节上两部电影有所不同。在端木出现的时间上,两部电影是不同的。《黄金时代》说的是在武汉,后来他们一起到了临汾教书,然后回了西安。这跟百科里说的一样,《萧红》里说的是上海,萧红从日本回来以后在上海。《萧红》对萧红选择端木和萧军的抉择是在去临汾之后自然而然的。但是《黄金时代》对三个人的关系,是有比较罗生门的猜想,各有各的说法。萧军说自己比较干脆,萧红说分手以后,自己泼了一盆水发泄。端木则说,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黄金时代》对鲁迅的描写更加可爱,比如,自己抽和待客用两种烟,萧红在她面前,他也会表达自己的不喜欢等等。鲁迅在萧红眼里就是那盆万年青,这个比喻也很贴切很打动人。《黄金时代》里萧红对萧军出轨并未那么歇斯底里,并未出现一般女人都有的反应:质问、指责。萧红只是想不通,然后躲到鲁迅家里,站在前厅发呆。但这样一些细节就足以见这个女人的苦闷和小女孩般的真性情。她在日本期间,就讽刺地说,我觉得,这是我的黄金时代,后来却一语成谶:这个时期安安静静地从事创作,成了她的黄金时代。显然《萧红》在说故事上更连贯,却不如《黄金时代》有细节上慢下来的刻画。《黄金时代》里比如,萧红看发大水了,并不惊慌,而是找了艘小船跳上了船;比如,在哈尔滨街头,萧军割下自己的鞋带为萧红绑上;比如,萧军教完学生一进屋:你烤火腿呢?比如,萧红为萧军隐瞒家暴的事情,萧军却大吼:是,是我打的!比如从武汉赶渡轮,萧红倒在地上开始傻笑,然后让一位老兵扶起她。还有,萧红对幼年、祖父的怀念,用呼兰河做开头结尾,让人感动,结尾还有几分天地、自然、生命轮回的苍茫。
不过《萧红》也有优点,《黄金时代》因为对前因后果交代不清,所以,之前对萧红不了解的人,只能隐约感觉到一些情绪。但是《萧红》更容易理解,比如,骆宾基对萧红的崇拜,他说自己可能爱上了一位女作家,边读小说边看一眼萧红,觉得太不可思议:呼兰河的坐着就这么躺在我身边!再比如,对萧红作品的评价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显得比三个小时的电影里更密集。包括鲁迅的评价,端木的评价,骆宾基的评价,这些都让人更了解萧红文学才情和文学地位。

萧红为什么说这是自己的黄金时代,并且还是在笼子里的。
答:或许,在萧红一个人在东京给萧军写的那封信中说道“这是我的黄金时代,但是是在牢笼中”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一直追求的自由,远远不是一个抽象愉快的概念,因为当你去追求自由的时候,你失去的代价远远大于能从“自由”中获得的,其实“自由”和“禁锢”永远都不是正真的一对反义词,它们其实更像对孪生姐妹,是相伴相随...

萧红说的关于黄金时代的一段话
答: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但又多么寂寞的黄金时代呀!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膀过的,而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从此我又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来到我这里就不对了,也不是时候了。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

《黄金时代》与历史中的萧红
答:历史感的获得有赖于我们对萧红生活的时代的深切理解,而这几乎是《黄金时代》个人史的叙事结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萧红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一员,她以她的作品,参与到波澜壮阔的民族革命和解放的事业之中。是的,民族革命和解放,这些词语今天看来似乎有些陈腐,那只是说明我们离那个时代实在是太远了,不仅是时间上,也是心...

黄金时代一词,是怎么来的,具体指的是哪个阶段?
答:这个词又有着美好的意义的,比如说古代时期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可以称之为是一个黄金时代;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好最珍贵的时期也可以称之为是黄金时代,我觉得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代应该是在正值青春年少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不仅仅如此,在希腊的神话中也有关于黄金时代这个词汇的...

影评|萧红的《黄金时代》渴望安稳自由,又不断奔波
答: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没有经济上的一点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里过的。”对于萧红的远去日本,有的人认为,她是去修养身体和安心写作的;也有的人认为,她是为逃避与萧军岌岌可危的感情而逃避到日本去的;我更倾向于后者。在日本期间,她再次迎来了她的黄金时代,舒适安闲,没有经济压迫...

为什么说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答:英宗时期是北宋的过渡时代,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韩琦。作为和范仲淹齐名的名相,韩琦长期镇守北宋西部边镇,他曾多次击败了西夏的入侵,为北宋西部边防的安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宋神宗时代是北宋最为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除了主角王安石外,还有名相曾公亮、司马光等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此人...

为什么有人说宋代是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
答:一、宋朝经济高度发展宋朝结束了后唐的分裂,是破裂的国家再度走向统一,这为宋朝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其次由于宋朝统治者非常注重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宋朝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迎来了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百姓的生活逐渐...

如何评价霍建起导演的《萧红》和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
答:什么说我喜欢许鞍华的《黄金时代》而不是霍建起的《萧红》呢?因为只有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是真真正正的讲了萧红的一生,没有对她进行过多的改编,而是以自己的角度认真严谨的叙述了萧红的一生。在他电影里的萧红一个很独立的小女人,但是避免不了她对待爱情的渴望,觉得在那个年代的萧红就是这样子的...

为什么说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答: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较普遍的看法是: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拢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二:...

《黄金时代》观后感
答:萧红在写作上与出了她的黄金时代,但在生活上却是悲悯的,令人同情的。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像萧红说的,“只因我是个女人”。 《黄金时代》观后感5 他出生于地主家庭,但却过着连平民百姓都不如的生活,他本可以接受家长所定下的亲事,过上那时平凡百姓该有的生活,可是离家出走依旧成了他最后的选择,他不甘就这样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