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什么意思 佛语:境物上生解会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拱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已经是白话文了,不知该怎么解释了。

打个比方,你不会找你自己吧?
也就是说:佛向心中求,不必向外觅。
佛就是你,你就是佛。所以不必求你自己,也不必到处找你自己。

意思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是说众生本具佛性,佛性就是众生圆满具足的清净心。即心即佛,是心是佛。不必心外求心,更不必心外求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是心作佛,不必更求心。是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念佛成佛,原是弥陀念弥陀。阿弥陀佛!

不要心外求法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是什么意思~

是说众生本具佛性,佛性就是众生圆满具足的清净心。即心即佛,是心是佛。不必心外求心,更不必心外求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心外求法的意思,出自佛教经典语句: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比如有人学佛不修心境,光做研究学问,故纸堆里做书虫。又比如《楞严经》里佛以手指比喻佛法,月亮比喻佛性,世人学佛不依佛教导明心见性,反而盯住手指研究。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什么意思
答:也就是说:佛向心中求,不必向外觅。佛就是你,你就是佛。所以不必求你自己,也不必到处找你自己。意思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佛语:境物上生解会什么意思?
答:心外求法的意思,出自佛教经典语句: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比如有人学佛不修心境,光做研究学问,故纸堆里做书虫。又比如《楞严经》里佛以手指比喻佛法,月亮比喻佛性,世人学佛不依佛教导明心见性,反而盯住手指研究。

佛学经典语录
答:2、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3、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4、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5、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6、若菩萨...

感悟人生的佛语经典语句
答:25、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26、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27、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28、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

佛家缘分的句子
答:7.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8.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9. 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10. 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11. 日子便会馨香...

最好的一句佛语
答:最好的佛语如下: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自性发时,业识来空。2、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3、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4、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5、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

宽见法师佛语人生哲理经典20句
答:五十一、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五十二、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五十三、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五十四、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五十五、佛本是心自作,哪...

佛家禅语中有关人生悟道的语录
答:3.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4.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5.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6.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

佛语的语句
答:26、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27、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28、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29、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30、不与万法为侣...

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答:29、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0、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3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2、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33、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