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多义词有哪些??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

作者&投稿:衷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涉世家
一词多义
之: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的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作为)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写)
得鱼腹中书(字条)
数:
广故数言欲亡(几次)
卒数万人(几)
以数谏故(屡次)
数有功(多次)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
号为张楚(国号)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与:
与战谯门中(和)
尝与人佣耕(与……一起)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乃行卜(进行)
行收兵(行军)
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上:
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上使外将兵(名词,皇上)
道:
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仁道,道义)
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
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拥戴,爱戴
今义:怜惜,怜爱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中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唐雎不辱使命
一字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 (把 )
徒:
1.亦免冠徒跣(光着)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夫:
1.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生气,发怒,动词)
2.怀怒未发(愤怒,形容词)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都是动词)
而:
1.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之: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者:
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虽然 (这样)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虽:
1.虽然,受地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2.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让步连词)
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是: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直: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长跪而谢之(谢: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
4.休祲降于天(休: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5.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6.虽然,受地与先王(虽然:虽然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7徒以有先生(徒:古:只。今:徒弟)
8.秦王色挠(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隆中对
多义词
①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②因:因屏人曰——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
③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 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
遂迷,不复得路。——终于、竟然
④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 诚如是——如果
⑤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经历了三代。
⑥谓: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
⑦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
⑧用: 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 ——运用
⑨为:好为《梁父吟》—— 唱,谓为信然——是 ,以弱为强者——成为,变成,贤能为之用—— 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作为
⑩以: 以弱为强者——凭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
古今异义词
遂用猖蹶 猖獗 古意, 失败 今意:嚣张
凡 古意,总共 今意:平凡
孤 古意,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今意:孤单
遂用猖蹶 用 古意,因此 今意:使用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古意,拜访。 今意,照顾、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殆 古意,大概。今意,危险、输。(百战不殆)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日 古意,一天天。今意,太阳或日子
抑亦人谋也 抑 古意,而且。今意,压抑,或者

出师表
一词多义
1、中
而中道崩殂(半,形容词)
宫中府中(内,里,中间,方位名词。下文“愚以为宫中之事”中的“中”同此)
2、道
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词)
以咨诹善道(道理,名词)
3、分
今天下三分(分开,动词)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名分,职分,名词。读fen)
4、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可是,转折连词)
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
5、遗
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动词。下文“深追先帝遗诏”中“遗”同)
以遗陛下(给予,动词)
6、有
若有作奸犯科(有,与“无”相对,动词。下文“有所广益”中“有”同此)
而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数词)
7、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
8、明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形容词)
以伤先帝之明(英明,圣明,形容词)
9、行
然后施行(做,执行,动词)
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次)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名词)
11、能
必能裨补阙漏(能够,助动词。下文“必能使行阵和睦”中“能”同此)
先帝称之为能(能干,有才能,动词)
12、所
有所广益(……的动词,特殊的指示代词。下文“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臣所以报先帝”中“所”均为特殊的指示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可以从上下文来体会)
优劣得所(地方,处所,名词)
13、当
咨臣以当世之事(正在……的时候,介词。下文“今当远离”中“当”同此)
当奖率三军(应当,应该,助动词)
14、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任用,委任,动词)
则攸之、祎、允之任(责任,职责,名词)
15、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副词)
临表涕零(面对。动词)
16、效
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动词。下文“不效则治臣之罪”中“效”同此)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名词)
17、言
进尽忠言(话,言论,名词。下文“若无兴德之言”、“察纳雅言”中“言”同此)
不知所言(说,动词)
18、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为。)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为)
19、为
俱为一体(是)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
20、臣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臣子)
先帝知臣谨慎(自称,我)
古今异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秋 ┃ 时 ┃指四季中的秋季
诚宜开张圣听 ┃ 开张 ┃ 扩大 ┃指商店开始营业
引喻失义 ┃义 ┃适宜,恰当 ┃正义,意义
陟罚臧否 ┃ 否 ┃ 功过好坏 ┃表示否定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 ┃……的原因(表原因)或表方式方法 ┃表示因果关系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指品质低劣
猥自枉屈 ┃ 猥 ┃辱,有降低身份之意┃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 ┃ 庶 ┃希望,期望 ┃众多
晓畅军事 ┃ 晓畅 ┃ 精通,熟练 ┃通顺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痛恨 ┃ 痛息遗憾 ┃十分憎恨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 感激 ┃ 感动振奋 ┃意指激动感谢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偏私 ┃ 偏袒和私心 ┃照顾私情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布衣 ┃ 普通的百姓 ┃用布做的衣服
先帝知臣谨慎 ┃ 谨慎 ┃ 严谨而慎重 ┃小心慎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涕 ┃哭泣 ┃鼻涕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任务 ┃效果
不效则治臣之罪 ┃效┃实现 ┃效果
不宜异同┃异同┃不同┃1不同;不一致。 2 引申为反对。 3 反对意见;异议。
当奖率三军┃奖┃激励┃奖励,奖品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奔走效劳 ▏速度快
后值倾覆┃倾覆┃失败┃倒塌

我这么幸苦,你不给我加分,不选我为最佳,我鄙视你(PS:貌似偶看不见你!!!众人:去死!!!!偶:呜呜呜~~~~~)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篇目有哪些?~

有以下篇目。
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篇目有:
秋水《庄子》
愚公移山《列子》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捕蛇者说(柳宗元)
诗词五首
(1)《使至塞上》(王维)
(2)《泊秦淮》(杜牧)
(3)《无题》(李商隐)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3、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4、九年级在中国属于义务教育,是初中的毕业班,初中生一个重要历程。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 隆中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24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望江南》温庭筠(九上课内)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范仲淹(九上课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苏轼(九上课内)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九上课内)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九上课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人民教育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多义词有哪些??
答:5.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6.虽然,受地与先王(虽然:虽然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7徒以有先生(徒:古:只。今:徒弟) 8.秦王色挠(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隆中对多义词 ①...

语文九年级上册六单元古诗在书下的注释(人教版)
答:21、少时:年轻的时候。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做到田畔高地上休息。辍:停止。之:去,往。苟:如果。无:不要。若:你。太息:长叹。嗟乎:感叹词,“唉”。适(shi):同“谪”。屯:停驻。适戍:强迫去守边疆。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会:适逢,恰巧遇到。度:推测。失期:误期。...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古诗词
答:【六年级】 上册 诗经 采薇 100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10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 俱黑,。 3.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重点古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古诗助考解析 21 陈涉世家 课文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文言文全文翻译是什么?
答: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动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课本目录
答: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自主欣赏 1 沁园春·雪 2 我爱这土地 3 乡愁(余光中)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5 我看 任务二 自由朗诵 任务三 尝试创作 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第二单元 6 敬业与乐业 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8* 论教养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写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目录
答:九年级上册目录: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傅雷家书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8故乡、9孤独之旅、10 我的叔叔于勒、11...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通假字
答: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zhé)通“谪” 《陈涉世家》 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固以怪之矣 “以”(yǐ)通“已” 《陈涉世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通“披” 《陈涉世家》 故不错意也 “错”(cuò)通“措” ...

九年级第六单元文言文古诗词
答:1. 人教版九上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雪 2 雨说 3 星星变奏曲 4 外国诗两首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5 敬业与乐业 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7 傅雷家书两则 8 致女儿的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单元 9 故乡 10 ...

第六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
答: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陈涉世家》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不太清楚,只要搞懂这篇文言文就可以了,看完翻译在做题,给你一个例题吧。 下面是翻译: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