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的古义和今义 闲人的古义和今义

作者&投稿:除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极”的古义
  1、指房屋的正梁。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2、指最高的地位 。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3、指北极星。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4、指急速。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5、特指君位。如:宸极。宸极本义指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建用皇极。——《书·洪范》
  皇上登极,铨部列公名,废册中。——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6、指到达极点,尽头,极限,最远,最高。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7、指最高准则、标准。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8、最,非常,很,满
  初极狭。——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9、至,到达。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唐·柳宗元《游黄溪记》
  10、使尽,穷尽,竭尽。
  不得极夫游之乐。——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通“殛”,指惩罚、诛杀。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12、屡次,一再。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二、“极”的今义
  1、顶端,最高点,尽头。
  如:登峰造极、极点。
  2、指尽,达到顶点。
  如:极力、物极必反。
  3、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圈、极光。
  4、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
  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5、指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如:多极化趋势、多极化发展。

一、“极”的古义
1、指房屋的正梁。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2、指最高的地位 。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3、指北极星。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4、指急速。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5、特指君位。如:宸极。宸极本义指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建用皇极。——《书·洪范》
皇上登极,铨部列公名,废册中。——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6、指到达极点,尽头,极限,最远,最高。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孟子·梁惠王上》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7、指最高准则、标准。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8、最,非常,很,满
初极狭。——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9、至,到达。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唐·柳宗元《永州八记》
北之晋,西适豳,东极吴,南至楚、越之交。——唐·柳宗元《游黄溪记》
10、使尽,穷尽,竭尽。
不得极夫游之乐。——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通“殛”,指惩罚、诛杀。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12、屡次,一再。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二、“极”的今义
1、顶端,最高点,尽头。
如:登峰造极、极点。
2、指尽,达到顶点。
如:极力、物极必反。
3、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圈、极光。
4、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
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5、指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如:多极化趋势、多极化发展。


编辑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五笔86:SEYY 五笔98:SBYY
仓颉:DNHE
笔顺编号:1234354
四角号码:47947
汉字首尾分解: 木及
汉字部件分解: 木及
笔顺编号: 1234354
笔顺读写: 横竖撇捺撇折捺
中文名

拼 音

注 音
ㄐㄧˊ
总笔画
7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6781
部外笔画
3
目录
1 释义
▪ 部首笔画
▪ 字形结构
▪ 基本字义
▪ 详细字义
2 常用词组
3 康熙字典
4 极的书法
5 太极
6 天文名词

释义
编辑

部首笔画
部首:木 部外笔画:3 总笔画:7
五笔86:SEYY 五笔98:SBYY 仓颉:DNHE
笔顺编号:1234354四角号码:479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781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木及
汉字部件分解: 木及
笔顺编号: 1234354
笔顺读写: 横竖撇捺撇折捺

基本字义
1.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2.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地(极圈以内的地区)。~圈。北~。阴~。
3. 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
4. 最高的,最终的:~点。~限。~端。~致。
5.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化趋势。
6. 准则:为民立~。
7. 疲乏:人~马疲。
8. 古同“亟”,急。
9. 古同“殛”,杀或罚。
10.副词:表示最高程度:~其。~为(wéi )。
11.数词:表示10的48次方。在中国古代数学中,比极小的是载,表示10的44次方,比极大的是恒河沙,表示10的52次方。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ridgepole]
极,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highest position]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throne]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皇上登极,铨部列公(袁可立)名,废册中。——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top]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extremity]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pole]。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Polaris]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highest norm,highest standard]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副〉
1. 最,非常,狠,满 [extremely;exceedingly;oumost;very]
初极狭。——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动〉

是的古义和今义是什么~

古义:
1、正,不偏斜。《说文》:是,直也。
2、对的,正确的。《淮南子·脩务》:立是废非。
3、此,这。《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赞同; 认为正确; 肯定。清· 刘开《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
2、表示答应的词:~,我知道。
3、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属性:《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4、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这张桌子~石头的。
5、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
扩展资料组词:
1、但是[dàn shì] 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
2、就是[jiù shì]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多加“了”)。
3、正是[zhèng shì] 就是。
4、总是[zǒng shì] 永远地;无例外地。
5、只是[zhǐ shì] 仅仅是;不过是。
6、要是[yào shi] 如果;如果是。
7、不是[bù shì] 对判断词“是”的否定。
8、可是[kě shì] 表示转折,前面常常有“虽然”之类表示让步的连词呼应。
9、是非[shì fēi] 正确的和错误的。
10、于是[yú shì] 连词。表示后一事接着前一事,有时表示因果关系。
11、若是[ruò shì] 如果;如果是。
12、是否[shì fǒu] 是不是。

闲人古义是清闲的人,今义是与事无关的人

《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
答:古今异义词:《咏雪》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古义:家庭内部;今义:里边。2、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古义:大概;今义:差别。3、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4、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陈太丘与友期》1、太丘...

《小石潭记》里面的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一词多义
答:关于《小石潭记》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一词多义的释义如下:一、古今异义: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岳阳楼记的全部(古今异义)?
答: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古义:事态; 今义:天气变化)2.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4.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5.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6.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句式...
答:一、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二、古今异义:1、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3、问讯:古义:询问消息。今义:问;问候。4、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5、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

扁鹊见蔡桓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等
答:一、通假字 1、“汤”通“烫”:用热水捂 。2、“还”通“旋”:回转、掉转。3、“齐”通“剂”:药剂。二、一词多义 1、之:(1):(代词,带他跑的原因)(2):(结构助词,无意义)(3):(的)2、以:(1):(把)(2):(因为,由于)三、古今异义 1、居:(1)古:...

高手进来帮我说明文言文“极乐寺纪游” 高分~
答:【译文】高粱桥下的河水,从西山的深峡谷流淌而来,经过这里汇入玉河。【原文】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译文】河水如千匹白色的绸缎(织成),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波纹的水)像罗纹纸一样。【原文】堤在水中,两波相夹。【译文】河堤筑在水中,两边有水相辅。【原文】绿梅四行,树古叶...

...采薇》两课的所有通假字 古今异义 重点实词解释 文言句式,和词类...
答:《氓》通假字 蚩蚩(氓之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 匪(匪来贸丝) 通“非”,不是 于(于嗟鸠兮) 通“吁”,叹词,表感慨 无(将子无怒) 通“毋”,不要 说(犹可说也) 通“脱”,解脱 泮(隰则有泮) 通“畔”,边 古今异义 至于,古义:到;今义...

及的古今意义
答:则在舟中矣。――《及jí ⒈到,至,达到:自古~今。由此~彼。〈引〉牵扯:波~。涉~。邪行不~于己。⒉赶上,追上:还来得~。赶不~了。⒊乘,趁着:~时。~早出发。⒋如,比得上:我不~她。⒌连词。和、与、跟:报、刊、杂志~其它出版物。我、你~几个同班同学一道去公园。

桃花源记的古今异义词有哪些?
答: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赤壁赋》中的古今异义
答:北宋苏轼创作的《赤壁赋》中古今异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释义: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美人: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2、凌万顷之茫然。释义:越过茫茫的江面。(1)、凌:古义:越过。今义:欺辱,欺侮。(2)、茫然: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