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蒙氏教育课 谈谈对蒙氏教学的认识?

作者&投稿:辉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给孩子自由

  “自由”是蒙氏“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

  展不会健全。

  杭州王氏教育结合蒙氏教育理念,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认为以自由为基础的,必须掌握三大原则,即: ○1预备符合成长需求的环境 ○2协助与观察孩子在环境中的需求○3订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常提醒孩子自我控制。

  因此,对孩子应该以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要”,自由的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特梭利表示:“你只要冷静的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

  二、实施特点

  蒙台梭利课程的实施中,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指导。可以在下面的几点特点当中体现出来。

  (一)让自己做,也就是所谓的“不教的 ”

  蒙台梭利反对以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让儿童自发地主动学习,自已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 (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说:

  “我听到了,

  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

  (二)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的发现敏感期对早年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论已被近代研究所证实的观察。对来说,若在某种特性的敏感期学习该特性,要比他在生命中的其他时期学习该特性来得容易。蒙台梭利环境运用了这些事实,让孩子在各阶段的敏感期,自由选择活动。 何时开始?

  虽然入学的年龄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通常,小孩是在两岁半到四岁之间入蒙台梭利教室,这完全依他在教室的环境中,是否感到快乐和舒适而定。他将从所有的小孩都喜欢且最简单的活动开始;而他在三、四岁所使用的教材,将帮助他发展集中力、协调力,以及他在五、六岁时,将从事的一些较难的活动中所需的工作习惯。这整个的学习计划是很有系统的,因此,若一个小孩错过了整个计划的头几年,或在他尚未完成这里所提的一些基本课程之前,就已退出这个,那么他就无法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蒙台梭利教室并非托儿所,也不是提供给孩子的一个玩耍的地方。这一个独特的学习环境,是利用孩童在两岁半至六岁这段敏感年龄,能从丰富的环境中吸收讯息的特性而设计出来的。在此环境中,是让孩子已自然的方式,获得阅读和算术等基本技巧,因此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单调、乏味、辛苦或受到挫折。在蒙台梭利环境中,因为可按照个人的兴趣发展,孩子很早便产生了对学习的热爱,这是使他真正能

  自发性学习的关键。

  (三)扮演导师的角色

  在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称之为导师,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在儿童操作教具,即儿童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现实水平的目标,制订每个儿童通过活动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示范者和观察者,而应该是儿童发展的积极支持者和指导者。因为蒙台梭利认为幼儿具有有吸收力的心智,因此,教师不应当是知识的传授者,他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应当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和帮助幼儿进行各种感知觉的训练,从而达到发展的心智的目的。同时如果缺乏教学目标,完全依赖儿童自己操作,儿童的自动发展是不可能的。

  (四)完全人格的培养

  完全人格的培养是蒙台梭利课程所追求的目标。者头脑中应该具有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理想形象——具有完全人格的儿童。

  蒙台梭利的课程当中试图通过一个一个孤立的感觉训练达到儿童的完全人格的培养。蒙氏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五)混龄

  所谓混龄,就是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放在同一个班内游戏、生活和学习。开设的目的就是扩大的接触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年龄儿童相互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奠定基础。

  混龄教育更强调尊重儿童成长步调,最大限度的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蒙台梭利说:“适度的教育只有一种,那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速度的教育”。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主要特色,就是真正地实践了以孩子生命力为活动中心的教育目标。混龄教育形式,因不同年龄段心理和生理发展明显的差异性,更加要求在的过程中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的情况,组织各项活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简言之,蒙氏教学方法的根本精神就是依照人类成长的自然法则,用的方法了解孩子各阶段的心理(生理)成长变化情形及其需要,而给予适当的帮助,以启发或诱导其心智体能的有效活动,让他们发展成未来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

  (六)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这是蒙台梭利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所谓蒙台梭利的课程就是操作教具的过程,因此教具的丰富是进行蒙台梭利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但这些教具并非是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儿,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训练必须由儿童自己控制某些教具来进行。为此,蒙台梭利特别设计和制作了一整套进行各种感官训练的教具。例如,蒙台梭利为专门训练儿童视感知能力制作的一套教具是:一块木板上有十个大小不等的孔,每个孔相对于一个圆柱体,每个圆柱体的直径只相差一毫米。在利用这套教具进行训练时,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把混杂在一起的各个圆柱体放入相应的孔中。儿童如果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则放不进;如果把它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一个孔里。儿童通过反复运用这套教具进行练习,不断比较判断,不断纠正视感知控制的错误,其视感知能力的精确性和敏锐性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蒙台梭利要求对儿童进行每一种感官训练,都要有与之相适合的一套教具,且要由一套循序渐进的练习组成。因此,根据每个的特征,蒙台梭利都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具,可见教具的丰富性。

  评述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的自我发展,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蒙台梭利方案毕竟是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方案,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一) 孤立的感官训练

  蒙台梭利强调孤立地训练各种感官。她设计的每一感官教具均是针对一个特定感官的,她要求儿童在接受不同的感官刺激时,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感官上,通过对各种感官的“困难度孤立”的训练,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这是一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也脱离实际的做法。世界上仅具一种特征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人在认知事物时,也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整体而不是部分来反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孤立的感官训练也许适合那些有智力障碍的儿童,却不适合广大发展正常的儿童。

  (二) 对创造力的忽视

  首先,蒙台梭利虽然强调在操作教具时给儿童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选择教具和选择操作时间上的自由,儿童在操作教具的方法,规则上则没有自由。因为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固定的,儿童不能改变。她要求的只是让儿童按照某种固定的步骤和方式不断地进行重复练习,这十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缺乏最能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自由的艺术教育。在蒙式教室中,虽然孩子也使用艺术教具,但已被指定在既定的目标上创作,只强调技巧及实体复制的做法,这也反映出蒙式对创造力的忽视。

  (三) 过于强调读,写,算 关于这一点,我们通过蒙式的课程组织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 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蒙式方案中强调个人特色,强调每个孩子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教具,材料,自己进行操作,自我发展,因而缺乏与同伴协商和合作的机会。这对于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语言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对成人的强制性干预。但多年的实践并未能真正实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想。关键问题可能在于:蒙台梭利一方面主张儿童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过于刻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以至于限制了儿童潜能的实现。这固然是蒙台梭利自身的矛盾,但部分后来者机械地搬用蒙台梭利的形式,而未能真正领会其精神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且将蒙台梭利教育由原先的面向贫苦家庭的儿童变为面向社会上层的高收费,恐怕也是创始者本人始料未及的。

蒙氏教育的优缺点~

蒙氏教育的优缺点如下:一、蒙氏教育的优点:1、通过蒙特梭利的教育,孩子在几何图形和数学思维上都很有优势。2、蒙特梭利教具给孩子许多机会进行手部训练且提倡在运动中形成学习能力,这使孩子不但可以自如地运用双手,而且也有极好的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3、蒙氏教育的孩子坦率并积极探寻,显现出自主的学习态度。这是因为蒙氏教育提倡以儿童为主,辅以教具。而每一件蒙特梭利教具和学具都有蒙氏教育的优点“自我纠错”的特点,4、孩子可以用眼睛看或用手摸来辨别是否正确。只有体验过“自我订正”的人才会坦率,而且会自主地学习。二、蒙氏教育的缺点:1、因为中国并没有全面推行蒙氏教育,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孩子都是在幼儿园或辅导班接受这种训练,但在家庭生活中一般不能进行最有效的配合。2、在孩子上学之后,由于我国的小学、初中以至高中都是一种传统式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坐在课桌前听老师讲课,而蒙氏班则是让孩子们席地而坐,没有课桌、板凳,孩子已经习惯了“自由”的活动氛围,也就不适应小学的教育模式。

蒙氏教育认为蒙氏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越“无为”越好,这话怎么理解呢?就是尽量少去干涉孩子的自由活动。如果全班的孩子,每一个人都在玩自己喜欢的教具或游戏,没有人去无端地打扰别人,即使这个教室里不是那么安静,甚至有些吵闹(如有的孩子在唱歌),老师都不必去管他们,当然,老师得从旁观察。
这个老师的“无为”理论体现最深的就是蒙氏教育的“三步教学法”。下面举例说明。

当孩子到了学习语言的时候,家长或老师有义务教给他们正确的语言(或名称),以便让他们把感觉和语言联系起来(在蒙氏教育中,教语言是在孩子们熟悉了感官训练之后的工作)。譬如:摸到盛了热水的杯子,教给他“热”这个语言。其他的感官认识如视觉方面:看到的物体是“粗的”还是“细的”、“大的”还是“小的”、“长方形的”还是“三角形的”;触觉方面:摸到的物体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水是“热的”还是“凉的”;味觉方面:酸甜苦辣咸等等,无穷无尽。

以“粗的”、“细的”为例:教具还是那套长短一样,但粗细不等的圆柱体。老师把这些圆柱体一排溜摆在桌子上,从粗到细排列。

老师从两头拿起最粗的和最细的两个圆柱体,把粗的展示给孩子们,说:

“这是粗的。”

然后把细的展示给孩子们,说:

“这是细的。”

第一步完成了,把表达“粗”和“细”的这个语言(名称)告诉了孩子。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老师的语气一定要缓慢而清晰。

第二步,老师提请求:

“请把粗的给我。”、“请把细的给我。”

孩子如果先前听明白了,他会做出正确的反应,即按照老师的请求把粗的或是细的圆柱体拿给老师。

第三步,老师指着粗的圆柱体问孩子:

“这是什么样的?”自然,孩子应该能回答:“这是粗的。”

老师又指着细的圆柱体问孩子:

“这是什么样的?”同样,孩子要回答:“这是细的。”

如此,三步教学法完成。

老师的“无为”体现在哪里呢?三个方面:

一,语言一定要简洁,不要有任何的解释性语言,要做到纯粹就事论事,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两根圆柱体上,任何其他的东西即使是相关的东西都不要涉及。

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出了错,譬如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不能按照老师的提问说出正确的答案,老师也不要纠正。因为此时孩子没有准备好学习这些东西,即使当时纠正了,孩子也未必学得来。此时的正确做法是,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头,把所有教具拿走,以后找机会再重新进行。

三、如果孩子一遍就记住了,那么这两个圆柱体弃之不用,接下来拿剩下的粗细对比强烈的圆柱体,重复这三步。如此,直到把所有的圆柱体都拿完教完。在这里,又体现了蒙氏教育一直在强调的实体训练理念,经过重复的实体训练,概念就在孩子心中确立下来了。

我对这个“三步教学法”特感兴趣,觉得很有意思,这里面蕴含了人从小到大的一个成长规律方面的认识问题。对于一个刚出生两三年的孩子,他身边的一切对于他,都是新奇陌生需要学习的,而他的心智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非常简单,接受不了复杂而冗长的东西,所以,给予他的任何语言和概念都必须是简洁、明白、客观的。但作为成人,因为懂得很多,在教孩子时,就免不了罗里罗嗦、旁征博引地大加解释,以为这样可以加强孩子的理解、联想和记忆,其实这恰恰适得其反,把孩子弄得脑子里是一团浆糊,云里雾里,从而扰乱了他的心智。

如何上好蒙氏的安全教育课
答:1、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活动准备:《平安系列》安全教育视频。亿童教材是蒙氏教育的一种,书种有很多东西都是和孩子们相关的。要想上好课,就先要深入...

蒙氏教学的基本流程
答:一、蒙氏教育的上课流程 1、走线:走线的目的是为了舒缓幼儿情绪,给孩子们一个安静的氛围尽快进入上课状态。集体手指操环节:在课前我们会和孩子做一个小律动,关于课程内容的手指操,老师要求孩子一一落坐,保持安静。2、分组环节:我们给孩子们分了A B C三个组,每天会有几个老师分别为三组进行...

怎样上好蒙氏教育课
答:总之,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是建立在对儿童内在的发展潜能和能够通过自发,自动的活动来进行自我教育的信念之上的,因而主张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反对成人的强制性干预。但多年的实践并未能真正实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想。关键问题可能在于:蒙台梭利一方面主张儿童的自由教育和自由发展,另一方面却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过于刻板的学习环境和学...

蒙特梭利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答:蒙特梭利教育,又称为蒙氏教育,源自玛丽亚·蒙特梭利博士对儿童成长的深入观察。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强调尊重和发展宝宝的自然兴趣和活动,让宝宝在独立探索中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混龄环境蒙特梭利教室中的宝宝年龄跨度大,大宝宝会自然地帮助小宝宝,形成温馨的互助氛围。丰富的活动区角蒙特梭利教育提供...

浏阳诺亚舟蒙特梭利亚大幼儿园:蒙氏教育如何让孩子学有所得?
答:金桔苹果班:蒙氏日常生活活动 “一日生活即课程”,“让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等各种新观念为课程取向的今天,亚大幼儿园幼儿园注重让孩子感受生活,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发现、 探索 。不仅可以锻炼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还能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 、爱生活的品质、树立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不浪费资源的好思想。...

蒙氏数学的教育特色,怎样使幼儿喜欢数学
答:一般来说,一位老师要储备至少200—300条笑话,便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也有很多孩子喜欢老师的理由是:“她认真负责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样,辩论会什么的,干啥啥行!”3)用心关爱孩子。如果想让所有孩子都喜欢您,那就平等对待他们吧!课堂上,如果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举手发言,明知他会回答地一塌糊涂,也要鼓励...

如何把蒙氏课落实到教学中
答:分别针对幼儿的听觉、嗅觉、视觉、触觉和味觉进行培养。在幼儿园日常课程中应该将这16种体系的感官教具有选择有针对地与我们本园的课程相结合,衍生出更具特色的内容与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感官的训练,促进幼儿的成长。蒙氏教育的价值: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

如何进行蒙氏感官教育
答:1、视觉教育 视觉教育主要是通过训练或摆弄教具让儿童辨别几何物体大小、颜色、形状、高低、长短,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辨别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等。2、触觉教育 在感官教育中,相比与其他几种感觉的教育,触觉教育在蒙特梭利的感官教育中占用更为重要的位置。触觉教育包括皮肤觉(触觉)和...